承义“长城”的失败与“长城”的失败--评高考文科第38届综合问题_长城论文

承义“长城”的失败与“长城”的失败--评高考文科第38届综合问题_长城论文

成也“长城” 败也“长城”——高考文科综合第38题评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城论文,文科综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考文科综合性(全国卷)第38题(略),乃典型的历史学科内知识综合材料分析题,该题以“长城”为背景切入,由中国古代史的三则有关材料(分别取自《汉书》、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明史》)组成题干,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相关的四个问题(简称“长城题”)。此题一出现,便受到普遍好评——图文并茂、命题新颖、能力突出、蕴寓浓厚的人文和时代气息等,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觉。笔者认为该题最成功之处表现在对学生思维能力考查上的两点突破:

一、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作为材料分析题最基本的能力考查要求,“长城题”较以往有了明显的突破和进步。

(一)在信息的获取能力方面。解答材料分析题应将材料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有机、自然地融合、利用,今年“长城题”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但以往的材料解析题却未能很好地处理二者的关系,表现在所提供的材料往往没有为问题的解答提供可资利用的实际信息,出现所给材料形同虚设的现象,即便是被大家广泛盛誉的“丝绸之路”题和《清明上河图》题(2002年全国卷)也无不如此,考生不必深入分析、结合材料,就完全可以根据回顾所学的知识准确回答出全部问题,根本考查不出考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今年“长城题”则不然,所供的材料不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而是回答问题的重要素材,如果忽视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和利用,回答将是不完整和不准确的。

信息的获取,是指透过材料挖掘出其中蕴涵的显性和隐性信息,需要对材料进行仔细的识读和分析。

1.信息的识读。要结合有关的提示信息(如,材料的引文出处、内容注释等)和回答要求,对材料进行阅读、理解,并从中获取相应的信息。如,第(1)题要求回答透过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所获得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风貌”的历史信息,材料中共涉及四幅壁画——《沙漠之舟》《犁耕》《龟兹妇女采桑》《驿使》,这是物化的历史,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风貌。通过识读,可获得如下信息:当时河西地区的农耕技术先进(一牛一人犁耕法)、桑植规模大(妇女群体采桑);边疆军事、政治管理完善(驿使);交通畅通(骆驼运输)等。

2.信息的分析。以上识读的信息还只是显性、肤浅的信息,尚需结合题目要求对这些信息进一步提炼、挖掘,寻找隐含在这些信息背后的深层次信息(隐性信息),实现信息的拓展和深化。如,可以从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的第三幅壁画中挖掘出隐性信息——当时的丝织业发达,与“丝绸之路”有密切关系;第四幅壁画(驿使图)提供的信息表面上看是当时政府加强了对河西地区的政治、军事管理,但这种管理在客观上却保护了商旅的往来、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驿站的客观功能)。在阅卷中发现很多考生都没有准确回答出“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这是由于只停留在对表面信息的获取和认知上,缺乏对信息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所致。

(二)在信息的处理能力方面。以往的材料分析题对材料信息的处理能力要求不够,有的甚至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如2000年知识分子政策题,材料的思维含金量很低,考生根本不需要思维即可获取全部有效的信息,甚至可以照搬原材料的内容作答。而今年“长城题”却需要对材料进行处理,否则是无法准确回答问题的。

信息的处理,是为了提高信息的信度和效度对所获得信息的重新整理和加工过程,包含对信息的综合(归纳)、甄别过程。

1.信息的综合(归纳)。将获得的孤立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综合与归纳,提炼、概括出最本质、最有说服力的信息,实现信息的升华和知识的迁移。包括材料信息间的综合和材料信息与所学信息的综合两种形式。如,将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中的第二、三幅壁画进行综合考虑,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农业发达;将整个三则材料综合考虑,能分析出材料的主题和命题人的意图是长城对中国古代的边疆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将这三则材料与所学的知识相联系,可以深化对“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的理解和认识。

2.信息的甄别。所获得的信息并非都是有效的,还需要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筛选、鉴别。如,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中的第四幅壁画反映的直接信息是关于边疆军事治理的问题,属于与题目要求无关的无效信息,需要排除或转化成与题目要求有关的信息(题目要求回答有关“经济发展与社会风貌”的信息)。在阅卷过程中发现有不少的考生都忽视了这一点。

二、发散思维能力——这是考查学生各种能力中的核心,“长城题”第(4)题“参照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为什么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典型地考查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较以前有了新的突破。

1.在形式上。全国卷以前对考生发散思维能力的考查,均以单一论述题的形式出现,最典型的是1999年的“洋务运动”题,要求学生回答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没有材料可供参考,同学们回答、思考的依据也只能是教科书上的知识,回答起来没有扶手,也自然只能把思维引入课本中进行搜索。复述和再现,这就泯灭和窒息了开放题的应有功能,背离了考查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命题初衷。今年的“长城题”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考查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材料分析题,可谓迈出了重大一步。该题以三则有关的材料为背景和素材,为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学生在回答过程中便有了扶手和依据,同时,本题还规定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所以不会出现把学生手脚限制、束缚在这三则材料中的问题,无疑是考查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好载体。

2.在内容上。“长城题”的内容很宽泛、平和,有大众化的韵味,考生回答起来有话可说;相比之下,“洋务运动题”除书上的知识外,学生很少会了解、掌握其他的相关知识,尽管题目本身没有限制回答要求,但由于对这个问题相关知识了解的欠缺,实际上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如果这个问题在教科书的某个固定位置上能找到直接的答案,考生就不可能再进行“发散”思维了,甚至连“思维”都不必了,这起不到考查的目的。“洋务运动题”“对太平天国运动性质的评价题”等都属于这种情况。“长城题”却无法在书中找到现成的答案,而是需要考生结合材料信息和所知道的全部有关知识进行综合性的发散思维方能得出结论,其考查的意义自然彰显。基于以上分析,可以预见这种形式和内容的试题,将是未来发散思维试题的命题方向。

尽管如此,“长城题”仍存有一定的不足和瑕疵,留下了一些遗憾:

(一)答案组织不力。纵观此题各问答案,笔者认为存在以下不妥之处:

1.答案内容过于重复、雷同。如,在前两问中,涉及“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交融”的内容共出现了三次,占这两道题总分值的25%,这是不足取的,容易给考生造成误解、误答,也会使那些胡乱编造、重复堵击的考生造成实际上的可乘之机。尽管答案本身没有错误,但我们在命题时应考虑到这一点,可以通过改变问题的方式或内容,尽量避免这种不妥。

2.答案有待商议之处。第(1)题第二问“参照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汉长城如何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题目要求回答“汉长城是如何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但答案中的“实施军事、政治管理”应是西域都护的职能;而非“长城”的职能,“长城”怎会管理军事和政治?放在这里似有牵强之嫌。况且,在汉武帝时期,尚未设立西域都护府,即便设置了“使者校尉”,其职责也只是“给使外国者”(见材料),足见,将“实施军事、政治管理”作为本题的答案,是不妥的。

(二)设置的问题有待改进和发展。整个试题中所渗透的主要思想是长城对于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和密切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评价是不全面、不客观的,一方面,长城对于抵御匈奴、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侵、保护中原地区的稳定和经济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同时,长城也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中原和长城外少数民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心理融合。因此本题的观点是片面的、值得商榷的,所设置的问题也应进一步改进,完全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进行考虑设置,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由此看来,该题仍有很大的设置发展空间,应进一步挖掘。

标签:;  ;  

承义“长城”的失败与“长城”的失败--评高考文科第38届综合问题_长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