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_李淑静

谈谈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_李淑静

山东省阳谷县闫楼联校

[摘要]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极强的科学语言和工具,在自然科学和科技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数学教学的本质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而小学段就是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关键期。本文将从教学实践的角度,谈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不只是语文课和外语课的专利,数学也需要阅读,正如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所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数学理解力也差,思维转换也慢,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反之,则不然。所以,在小学段,加强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一、利用数学文本培养阅读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而阅读体验主要来自以数学教材为主的文本,因为教材文本是语言最规范、逻辑最严密的语言文本,所以要利用好这个文本。例如:苏教版五年级课本解决问题这一节中有一道题:“用一根18米长的栅栏围成羊圈,有多少种围法?”对于这种类型的开放题,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有多种思考方法。为了引导学生获得更多答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组合表格法,结合公式推导进行分析。由周长计算公式,得出C=2* (a+b),即周长为长与宽的和的 2 倍,由此18÷2=9,a+b=9,那么a增大,b就减小,并且其和不变,结合表格得出(1,8)、(2,7)、(3,6)、(4,5)这几种组合方式,当然如果学生学过小数知识,答案将是无数的。对于其他实际问题,面积一定、差一定、和一定等,都可以运用类似的解决方法。这种答案不唯一的题目,只能靠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组合分析,才能打出若干个答案。再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有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首先让学生通过对长方体模型的研究和探讨得出其表面积的计算公式,然后让学生通过习题进行练习:长方体石凳的长是36厘米,宽是28厘米,高是25厘米,计算它的表面积。学生在掌握了其表面积公式之后,很快就完成计算,然后进行另一个题目的计算:一个无盖的正方体鱼缸,其棱长是80 厘米,那么做这样3个鱼缸至少要用多少玻璃?结果有一部分学生忽视了鱼缸无盖这个要素,计算结果当然是错误的。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学生潜意识里形成一个惯性的思维。要克服这种惯性就要通过阅读训练来实现。所以,利用数学文本进行数学阅读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强化阅读方法的训练

数学阅读能力训练的方法有很多,笔者多年来主要用了以下四种方法进行训练。

1.重视类比法训练。类比法也叫“比较类推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网络,巧妙地转化思维,实施类比转换与分析,将数学问题或文本转化为自己熟悉或已经理解的问题或知识,从而提升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对于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运算规则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法实施思维转化,与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类比,加深理解。又如学习“比”的知识,将其与“除法”、“分数”进行类比,等等。

2.重视数形结合法训练。这种阅读方法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画出几何图形,并标注上对应数字,运用数与形的关系,让学生有直观感受,获得解决办法。例如:“在一个梯形中,上底长为8cm,下底长为12cm,高为10cm,那么该梯形面积为多少?”梯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在学生没有学习梯形面积公式之前,教师给出这道题,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而无所适从。由此,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阅读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画出梯形图形,结合已学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在观察、思考与猜想的情况下,将梯形转化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组合图形,进而计算出梯形面积。之后,由特殊推导一般,教师引导学生推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3.抓好关键词的理解训练。在教学中经常会有学生因为忽略题目中的关键词,而理解出现偏差,导致解答错误。例如,有这样一道习题:工人要修一条长846千米的公路,5天修了170千米,照这样计算,再修20天能完工吗?大多数学生都做了这样的解答:先求出工作效率,即170÷5=34(千米/天),再根据总量=效率×时间,可以求出20天的工作总量为34×20=680(千米);再拿20天完成的工作总量和公路全程比较,680小于846,由此学生得到结论:再修20天不能完工。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是学生忽略了一个关键词“再修”。笔者让学生重新审视题目,学生发现,“再修”和“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数学意义,“再修20天”就是要将这20天加上已经修的5天,而“修20天”则表示是一共修20天,包括了已经修的5天。学生认识到,仅仅多了一个字,题目的意思就发生了变化,有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了关键词的重要性。要在审题时,注意关键词的运用,一般要在关键词上进行标注,以引起思考的注意点。

4.识别语言陷井法。在很多题目中,往往有一些条件是作为干扰条件,故意混淆学生的思维,这就需要学生仔细琢磨,提高阅读能力。例如,有这样一道习题:学校共有184名师生参加春游,大游船每条可以坐26人,小游船每条可坐12人,至少要租几条大游船?针对这道题,很多学生在计算时产生了错觉,认为既然条件中给了大游船每条坐26人,小游船每条坐12人,由此就将这两个条件都用上进行解答;一少部分学生清醒地认识到,题目要求的是至少要租几条大游船,那么小游船这个条件就不必用上了。这需要反复琢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必要条件,分清哪些是不需要的多余条件,排除干扰,养成严密的审题阅读习惯。

总之,小学段可以开展以教材为重点的阅读训练,更可以用以上几种具体的阅读训练方法加强训练,以期达到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 1 ] 徐万军.思维让数学阅读走向理性—— 浅谈小学数学阅读中积极思维策略[ J ]。辽宁教育,2011 ( 03 )。

[2]王丹玲.让数学思维插上阅读的翅膀——例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江苏教育通讯,2009( 05 )。

[3]周宏.浅谈阅读数学课本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西部》 2009(18)

论文作者:李淑静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7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4

标签:;  ;  ;  ;  ;  ;  ;  ;  

谈谈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_李淑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