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 李前
河南福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高层建筑施工要比普通的建筑工程复杂,因为占地面积小,垂直高度高,所以高空作业较多,施工技术相对比较复杂。在狭小的施工作业面内,施工周期长,对于施工技术有极大的挑战。而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对于高层建筑的质量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应该在施工技术方面不断的提升,为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层建筑;特点;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区域型经济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建筑行业不断追求体型复杂化、功能多样化,促使我国高层建筑不断向高度、外形多样、技术先进的方向发展,不断给建筑施工单位更高的标准要求,特别注重高技术、精专业、严管理,铸造城市地标性的高层建筑,并积极完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不断强化建筑结构、施工工艺和技术的提升,进一步完善我国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系统性、理论性。
一、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1.施工技术水平高。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因为垂直高度较高,所以对于施工技术有更加严格的标准。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主要的施工材料为钢筋混凝土,钢结构以及型钢混凝土等施工方式还在发展阶段。由于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都是采用的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方式,所以在浇筑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在钢筋搭接、模板制作以及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方面,都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此外,对于高层建筑在消防设施的建设方面更要严格,确保工程的规范性。
2.工程量大。由于高层建筑的工程总量较大,分项工程项目较多,从而形成了多单位、多工种共同作业的局面,尤其是一些较为复杂且大型的高层建筑,一般都是设计、准备、施工一并进行,总承包与分包涉及多个单位和部门,彼此之间的协作关系十分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组织计划以及协调管理等方面的难度。为此,应在施工过程中,强化集中管理。
3.施工周期长。据不完全统计,普通的高层建筑施工周期大约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方可完成。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及装饰的施工周期是最长的,想要有效地缩短施工周期,可从这两个方面着手。
二、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存在的问题
1.工程规章管理问题。在建筑工程中,始终存在重建不重管的弊端。现实中大多数的施工,都没有按照合理的操作流程和制度进行施工。管理涣散,不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施工,引发了一连串的问题。操作人员不按照合理的操作流程施工,导致工期延迟,没有按期完成。在施工过程中,这种行为导致建筑事故时有发生,不但影响工程建筑的质量,也对人身安全问题造成威胁。
2.施工人员缺乏专业性。建筑工程的实时操作人员几乎都是农民工,他们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缺乏理论知识。他们大多数不会使用先进的施工设备,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传统作业占据了主导地位,从而造成了工期进度慢,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另外,由于没有专业的理论知识的支撑,农民工在对施工原材料的把握上也拿不准,比如各种原材料混合比例、使用方法等。这些也导致了原材料的浪费,造成了损失。
3.隐含的安全问题。高层建筑工程作业高,大多数施工作业都是在高空进行的,高空坠落事件常有发生。高层作业施工交叉作业较多,在交叉作业的过程中,互相造成伤亡事故也是经常发生的。还有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的特点,气候变化可能会使正常的设施变成危险状态,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加上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相关的管理人员缺少安全管理,没有专业的安全防护培训,给施工建筑过程的安全隐患发生的几率加大了可能性。
三、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混凝土施工技术
(1)在混凝土施工中,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施工步骤,混凝土的配比、浇筑和养护,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非常重要,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执行。对于混凝土进行的配比阶段,是混凝土施工的初始阶段,也是保证混凝土性能的重要阶段。在进行配比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室的配置比例来执行,可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相关的标准。在配比比例掌握好之后,要采用适宜的搅拌顺序以及方法,保证混凝土内各原料的充分混合,确保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标准。混凝土的浇筑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是混凝土成型的重要阶段,所以要严格控制浇筑以及搅拌的质量,在施工中,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确保混凝土的浇筑全部按照施工规范执行,并且不断的提高浇筑技术,控制浇筑质量;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升其专业技术知识,提高个人素质,并且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能够在施工中不断的实践,创新混凝土浇筑工艺;要控制好相关的细节。如:灌筑用水、用电等环节、灌筑的前提条件、材料等辅助施工、解决突发事件的灌筑技术等细节性技术一定要控制好、掌握好,从而促使灌筑技术得到明显的提高;提高混凝土的质量,使其强度等级、抗裂防渗功能得到大幅度提升;控制好混凝土浇筑的流程。它的流程一般是首先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将模板内的泥土、杂物和积水等清除干净。浇筑混凝土的自由落差高度不大于2米。混凝土柱与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先浇筑高标号混凝土,然后浇筑低标号混凝土。同一区域的混凝土,按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振捣混凝土时振捣棒垂直混凝土表面,并插人下层混凝土内50mm—lOOmm处,提升振捣棒时,其速度必须缓慢,不得残留孔洞。
(2)所谓的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指的是在混凝土灌注后,通过采取有
效的手段控制好温度、湿度等,从而达到保证混凝土硬化后的强度和和易性的目的。要知道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可以有效的减小混凝土表层的温差,从而避免开裂。在控制温度时,需要做到的是:夏季与冬季不同,夏季由于天气温度高,需要做好混凝土表层的降温工作,这可以通过洒水、在表层进行覆盖等措施来达到目的。然而在冬季,温度十分低,需要做的是保温工作。这可以采取覆盖塑料膜、保温材料等措施进行保温,从而有效的避免寒潮的侵袭。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还必须设置测温点,并派专人定期检查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此外,在控制混凝土温度的同时,还要进行湿度的控制,可以采取洒水并覆盖湿润的麻袋和草帘等措施进行,从而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得到增加,并提高其强度质量和防渗性能,延缓混凝土的老化。
2.钢结构施工技术。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的核心墙内都有钢结构柱,为了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对其高度和数量均有明确的规定,如:高度上要达到一定的比例;数量上要超过24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的好坏、施工速度的快慢一定程度上是由钢结构的吊装决定的,因此,采用分区吊装或一机多吊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应该使用良好的焊接工艺,如:使用斜立焊、立焊的方法进行焊接,并采用二氧化碳气体来保护焊。而且在焊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相关的细节,如:焊丝的伸出长度、焊缝层间的清理等,从而保证钢结构的焊接质量。
3.钻孔桩基技术。钻孔桩基技术具有桩基承载力大、相邻干扰小、占地面积小等特点,它属于一种基础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的基础施工中。但是施工单位不要因为它属于基础施工技术而忽视其技术含量,钻孔桩基技术含量十分高,它所涉及的工程种类繁多,包括很多项工作,这也就决定其所受的影响因素也是相对较多的。
高层建筑的出现不仅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的脚步,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在高层建筑越来越普遍的背景下,对于建筑的质量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所以要在施工技术方面不断的提高,确保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具有很多的施工难点,所以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世琴.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混凝土质量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9).
[2]张金玲.高层住宅建筑土木工程的技术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4(02).
论文作者:李磊,李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3
标签:混凝土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作业论文; 高层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