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租倒包两年农民收入翻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年论文,农民收入论文,反租倒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过去,常听说村里把机动地租赁给农民耕种;如今,在黑龙江克山县新兴村却是村集体租赁农民的土地集体耕种——两年前,这个村的人均收入还只有2700多元,如今农民人均收入5500元!这种骄人业绩的取得,除了“人努力,天帮忙”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村土地耕作模式的变化。
490个鲜红手印按下之后……
在克山县,新兴村是个“典型”村。仅仅几年的工夫,这个欠债290余万元的村,村集体积累就达473万元,该村的支部书记宋金贵还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2003年春,他们借省政府投入该村100万元大型农机具设备的契机,进行“反租倒包”的尝试。即,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村里以每亩160元的价格租种农民的耕地,年末赢利了再按亩分红。为了让农民吃上“定心丸”,宋金贵以自家的房产、承包田、汽车等资产作抵押,宁赔自己,不赔大家。“宋书记,当初我们选你当村主任,就是因为你能带领大家致富,事实证明我们没有‘走眼’。别说你拿自家的财产作保,就是不拿,我们也签字……”在全体村民大会上,97.5%的村民举手同意村支部的意见。全村508户农民,490户在合同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同意把耕地租给村里耕种。
种地由1200人变成32人
如今,村里把这些耕地分成四个区域,成立四个经营小组,每组3人。同时,将村里的机耕队分成两个小组,每组10人。这样,32人承担全村共计13000亩耕地的种植任务。
从土地解脱出来的农民或外出务工或发展畜牧业等,从事非农产业。农民康铁山一家5口人,耕地24.5亩。过去,爷俩在田里忙碌一年,也就收入三四千元。去年开始,他们把地租给了村里,每年租金收入4000元左右;父亲养了95只羊,每年收入1万余元;儿子在大连市建筑行业打工每年收入1.4万元,收入是原来的七八倍!
老木匠韩光敏57岁,自小就学木匠,是远近闻名的把式,可种地他并不内行,但每年为了他那9.4亩地他不得不忙活上好几个月。自从租给村里后他“无地一身轻”。两年来,他每年都比原来多收入好几千元。“轻快又多挣钱,这种方式好……”
如今取消了户与户耕地之间的“堑沟”,就多出耕地500余亩,年增收20多万元。一家一户耕种,化肥一袋不够两袋用不了,造成了浪费。农民亩耗大豆种子6公斤,连片后亩施种子4公斤。不仅亩节约七八元钱,而且苗齐苗壮。连片耕种,集约经营,一方面各种生产资料因“多买少收”降低了价格;另一方面,因科学应用,浪费也大为减少,从而使农业的种植成本降低了30%左右。
实行“反租倒包”两年以来,新兴村每年村积累都以100余万元的速度增长,集体事业也越办越红火。村里新修筑了村级道路;投资20余万元,新建了卫生所;为农民交纳了财产保险费。村里学生有考上名牌大学的,一次奖励2万元……
是方向,也是出路
农民一家一户耕种土地,能解决温饱,但实现不了富裕。这是早已为几十年的农村生产实践所证明。联产承包20多年来,有谁家是靠种自己那“一亩三分”承包田发家致富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近年来全省一些地方相继出现了各种形式的集约型土地经营方式,是历史的必然。
统观来看,近些年各地出现的耕地集约型经营方式,大体有家庭农场、股份合作制农业以及由大型农机组织牵头的租赁经营等三种模式。而这种由村集体租赁农民耕地的模式,在国内还属首创。
与以往的土地集约化经营模式比,新兴村的做法,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符合我们走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联系电话:010-8857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