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复杂条件下深基坑支护稳定性探析——以温州市**办公楼工程为例论文_俞锡钢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322100

摘要:土地资源的严重匮缺,导致建筑高度不断增加,致使基础深度也不断加大,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边坡支护稳定性,已经成为高层建筑施工时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受复杂地质条件制约的高层建筑,基坑的变形和破坏危害更大。深基坑工程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及管线的安全是高层建筑施工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工程,针对复杂条件下深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确保深基坑支护的稳定性,保证工程安全。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稳定性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高层建筑,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边坡支护稳定性不可忽视,尤其对处于城市闹市区,基坑超大,工程量大,周边条件复杂的工程,更需要消除不良地质、复杂环境等不稳定因素的影响,确保深基坑支护的稳定,基坑施工的安全,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管线不受影响。

1 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温州市**办公楼工程,总建筑面积为58501.24㎡,地上建筑面积41719.32㎡,地下建筑面积16781.92㎡,总占地面积11285㎡。建筑高度76.20m,由主楼19层、3层裙楼组成和2层地下室组成。本工程基坑大致呈长方形,东西长125米,南北88米,基坑开挖面积约11000㎡,围护周长约426m,开挖深度约9.5m,局部11.6m,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

1.2周边环境

温州市**办公楼工程,位于温州市龙湾区,地处永宁西路与龙康路交叉口的西南侧,东侧为已有建筑某文化中心,南面为规划道路,西邻双桥河,北为水心河。本工程基坑周边环境复杂,项目北侧为桥道路基,离开围护约3.5米;西侧为现有河道,离基坑围护13.5米;东侧为龙康路,离开围护约6米;南侧为在建工程,离开围护约35米。本工程基坑施工对周边的影响较大,尤其影响北面的桥道路基及其地下的电力管线,雨水管、污水管,东面的龙康路及地下的综合通信管线,给水、雨水、污水和电力管道。由于西侧为河道,在南侧设两个基坑出土口,土方外运至 指定堆土场地。

1.3工程地质条件

本工程基坑开挖影响深度范围内的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场地表层地下水属潜水型,赋存于杂填土、淤泥、粘土、软土层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渗水补给,变化幅度在2-3m左右。地质勘测期间,测得场地地下水稳定水位在地表以下0.14-0.87m之间,高程在2.96-3.56m之间。

考虑现场条件,在西南角和东北角,设置钢筋木工加工棚和材料堆场;在西侧河道和围护之间,搭设彩钢板房作为现场办公楼;在南侧与北侧道路上设置混凝土泵车停放位置。

本工程基坑工程量大,总工期短,基坑支护与降水及土方需交叉进行,基坑支护持续时间长,跨越雨季和冬季,对基坑支护稳定要求高。

2影响深基坑支护稳定性的因素

影响基坑支护稳定性的末端因素很多,涵盖人、材、机、方法、环境等各个方面,综合分析类似工程影响支护稳定性因素,梳理因果分析如下图。

3 影响深基坑支护稳定性的原因

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因果分析图,逐项分析影响基坑支护稳定性的各原因如下表。

影响深基坑支护稳定性要因确认表

经过逐条确认,影响基坑安全的主要原因为地质条件复杂,变化多;基坑深、面积大;地下水位高,护坡渗水;④距周边桥道路基太近,场地狭窄;⑤施工工序不合理等。

4 确保基坑支护稳定性的措施

根据要因确认结果,对影响基坑支护稳定性的主要原因制订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保证基坑支护稳定安全,减少对周边环境及建(构)筑物的影响。

4.1 复合支护加固

常见的基坑支护结构型式主要有放坡开挖、悬臂式支护结构、内撑式支护结构、锚杆支护结构、土钉墙支护结构等。本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受周围环境的限制,放坡不可行。而对于复杂地质条件下,常用的支护体系为止水帷幕挡土墙+排桩+二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体系+局部双轴水泥搅拌桩加固,本工程帷幕桩采用双轴深层水泥搅拌桩。

在沿基坑竖向设置两道水平方向钢筋混凝土支撑,确保基坑土体变形不超过周边道路及桥梁使用要求。第一道支撑顶面标高为-2.000m,压顶梁设置在四周围护桩上,竖向支撑采用钢构立柱,利用工程桩或新增立柱桩,在支撑间增设连系杆件。

第二道支撑顶面标高为-6.750m,第二道支撑的围檩与灌注桩相连,剥开原钻孔灌注的混凝土保护层,采用2Ф22@两根桩分别与围护桩纵筋满焊搭接,焊接长度不小于300,以作连接第2道支撑的围檩。竖向支撑采用钢构立柱,利用工程桩和新增立柱桩,在支撑间增设连系杆件。

坑内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系统的竖向立柱桩大部分利用工程桩,竖向立柱的上部采用格构式井字形钢构架,缀板与角钢的焊接为围焊。井字钢构架顶部伸入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500。

4.2及时降水,保证止水帷幕施工质量

为保证止水帷幕施工质量,施工前应做好工艺试桩,通过试桩,熟悉施工区的土质状况。根据设计确定施工工艺参数:钻进深度、灰浆配合比、喷浆下沉及提升速度、喷浆速率、喷浆压力及钻进状况等,来确保止水帷幕的施工质量。

在基坑周边设置排水沟排走生活污水及地表水。在基坑底设置集水井,随时将降水和坑底渗水排出坑外。

4.3土方开挖与支护配合

本基坑为地下二层,基坑底板面标高为-9.350米,底板垫层底标高为-10.350米,电梯井开挖至-12.600米。基坑开挖深度为9 m,基坑总开挖面积约9000m2,基坑围护周长约400m,土方量约8.5万m3,基坑深、面积大。基坑土质状况不良,施工期间气候条件复杂,土方开挖遵循“分层、分块、小空间、对称开挖”的原则,总体分为两个区、六个块、三层进行施工。分层开挖如下:第一层挖至第一道水平支撑底,浇筑垫层,浇筑冠梁及第一道支撑;待第一道支撑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由第一道支撑底挖至第二道支撑底;在第二道支撑系统形成并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由第二道支撑底挖至基坑底板底,超深部分作为第三阶段土方开挖中的第三次挖土,先由机械带挖深1~2m,剩余由人工开挖。通过预留土墩,分层分段对称开挖,加强监测,加强腰梁等内支撑确保深基坑护坡质量。

4.4加强监测

委托专业监测单位,根据规范要求及实际情况,固定观测人员进行边坡水平位移、桥道路基沉降监视,监测基坑外土体、立柱沉降以及水平位移,同时监测支撑截面的轴力,如果某一项指标达到设计报警值即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基坑及周边桥道路基等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避免桥道路基距基坑近的影响。

4.5合理确定施工顺序

根据现场条件,合理确定施工顺序。止水帷幕桩的施工:基坑两侧水泥搅拌桩施工及局部水泥搅拌桩被动区加固;施工基坑支护用钻孔灌注排桩;基坑降水,开挖第一层土方、凿桩,施工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压顶梁);④开挖第二层土方,施工第二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及围檩;⑤开挖第三层土方,设置坑内排水沟、基坑验槽以及基础施工,做好降水和观测工作。

5结论

在复杂地质的基坑支护方案,应综合分析工程地质条件、支护深度、相邻建筑及周边地上、地下环境,充分考虑影响支护稳定的不利因素,坚持安全第一。经过对症下药,本工程基坑外土体沉降及水平位移、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围护墙顶水平位移、支撑桩竖向位移、周边管线位移值均在设计的警戒值内。基坑支护结构稳定,基础施工、周边道路、桥梁、管线等安全,基坑稳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饶明彪.浅谈武汉某深基坑工程支护设计.低碳世界.2018(10).191-192.

[2]赵志凯.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管理分析.建材与装饰.2018(10).144-145.

[3] 马瑞国.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中国住宅设施.2018(7).113-114 [4] 王春桥.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关键技术分析.价值工程,2014(4).203-204.

论文作者:俞锡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8

标签:;  ;  ;  ;  ;  ;  ;  ;  

确保复杂条件下深基坑支护稳定性探析——以温州市**办公楼工程为例论文_俞锡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