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研究进展论文_曾华钰琪

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研究进展论文_曾华钰琪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大学; 832000)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但其形成机制尚未明确。医学界从炎症、自噬和内皮细胞损伤等方面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制更加明确,有利于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研究进展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553-02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由动脉血管内膜脂类物质堆积、动脉中层退行性变化、纤维组织增生和钙化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累及大中动脉,易继发脂质沉积、内膜增厚,炎症细胞浸润、内膜下炎症反应,血管壁重构、新生血管形成,导致动脉狭窄,局部组织器官供血不足;严重者甚至会发生斑块破裂、斑块内出血以及血栓形成等恶性病变,导致动脉堵塞,具备组织器官缺血坏死。临床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肥胖、焦虑紧张、低维生素饮食、缺乏运动和吸烟饮酒等因素有关,易引起冠心病、高血压病和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好发于中老年人,且随着近年来社会结构的老龄化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但由于其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存在一定盲目性,临床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明确其形成机制,对临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动脉粥样硬化在炎症、自噬和内皮细胞损伤等方面的病理机制进行了总结。

一、炎症

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结果中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都伴有炎症反应,其中早期主要表现为脂质条纹伴炎性细胞活化诱导炎症;进展期主要表现为纤维性斑块和粥样斑块伴局部增生性炎症;后期主要表现为不稳定斑块在炎症刺激性破裂、出血,继而形成血栓。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关的炎症包括生物性炎症、免疫性炎症和化学性炎症。

1.生物性炎症

家兔肺炎衣原体感染试验表明,肺炎衣原体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能够引起动脉内膜增厚和大动脉炎,进而诱发大动脉粥样硬化,且临床也已经在人体粥样硬化的动脉处发现肺炎衣原体。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更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有研究证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表明,人体免疫缺陷病毒阳性患者继发动脉粥样硬化者远远多于人体免疫缺陷病毒阴性者。这些调查研究为感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2. 免疫性炎症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临床研究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有文献报道,T淋巴细胞可促进单核细胞进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斑块增大,并引起斑块的不稳定和破裂,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临床病理学检查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初期,斑块内含有大量不同亚型的B淋巴细胞分泌的抗体IgM和抗体IgG,二者通过与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分别发挥促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作用,进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方向。有证据表明,天然杀伤细胞活化后能够作用与其他免疫细胞,活化单核细胞,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人和动物实验中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存在C5b-9b补体复合物或补体受体,说明补体系统也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这些发现为自身免疫疾病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3. 化学性炎症

已证明高密度脂蛋白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低密度脂蛋白具有致炎作用,游离脂肪酸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体内实验证明,血管紧张素Ⅱ可间接对血管壁产生致炎作用;ZHAO等报道称,血管紧张素Ⅱ诱发的主动脉炎症会造成血管壁增厚和纤维化,进而引起血管重构。ROCHA等通过动物实验证明,醛固酮会引起动脉广泛性炎症损伤,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临床观察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C反应蛋白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升高,能够介导炎症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实验证明,低、中、高浓度的尿酸分别具有参与、抑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文献报道,肥胖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增加,脂联素分泌减少,加大了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研究发现,慢性应激通过激活单核吞噬细胞、肥大细胞来诱发炎症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这些结果为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和肥胖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二、自噬

自噬是一种细胞在溶酶体的帮助下分解代谢自身物质,实现循环利用的生理现象,具有抗凋亡作用,有利于细胞的修复。临床观察发现,自噬随着泡沫细胞的形成呈现由强到弱的变化特点,能够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Jiang等证实三萜类化合物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需要SIRT1/Atg5/自噬机制的参与。最近研究发现,敲除载脂蛋白E基因,使microRNA-155缺失,关闭其表达的自噬信号通路,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小鼠平滑肌细胞特异性自噬相关基因 Atg7敲除试验表明,平滑肌细胞自噬缺陷虽然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但斑块的稳定性并未遭到破坏。小鼠巨噬细胞特异性自噬相关基因 Atg5 敲除试验表明,巨噬细胞特异性自噬缺陷不仅有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还会严重破坏斑块的稳定性。这些研究结果证明了基因调控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行性。

三、内皮细胞损伤

内皮细胞具有抑制白细胞黏附、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管张力和调控血栓形成等作用,当内皮细胞受感染、免疫反应、缺氧、儿茶酚胺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等因素影响或被机械外力损伤时,则会发生功能紊乱,引起白细胞、血管、血小板等发生病理变化,出现氧化应激、炎症和血栓等病理现象,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内皮细胞损伤介导的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病理表现为内膜渗透性、白细胞黏附、促血栓形成特性和血管收缩性增加。病理学检查发现,内皮细胞的形态学损伤使内膜的渗透屏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造成大量脂质渗入血管壁,其中低密度脂蛋白经氧化修饰后形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促使泡沫细胞演变和内皮细胞死亡,堆积形成粥样斑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单核细胞粘附,促进单核细胞迁移到内膜,分泌炎症因子使粥样斑块进一步扩大。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能够使血小板聚集黏附于受损的内皮细胞上,形成血栓。许多研究及临床数据分析表明,内皮细胞分泌的一氧化氮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呈正比,内皮素的水平则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呈反比,而内皮细胞受损后分泌功能紊乱,无法维持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拮抗平衡,使血管痉挛,增加斑块破裂的危险。这些发现开拓了利用内皮干细胞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思路。

综上所述,炎症、自噬和内皮细胞损伤等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为临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李亮,裴芊芊,董丽华.自噬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6,38(01):104-109.

[2]林艾雯,陈竹君.动脉粥样硬化与内皮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5,21(04):580-582.

[3]刘俊田.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6(02):141-152.

论文作者:曾华钰琪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  ;  ;  ;  ;  ;  ;  ;  

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研究进展论文_曾华钰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