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资源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5414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低位产钳术在阴道试产第二产程延长或停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0例阴道试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n=600)和对照组(n=600),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阴道分娩处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低位产钳术,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所需时间(48.13士8.92)min较对照组(45.28士7.49)min长,但是观察组患者分娩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试产第二产程延长或停滞实施低位产钳术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缩短第二产程时间,有助于促进产妇产后早期康复。
关键词:阴道试产;第二产程;低位产钳术
阴道产程第二产程是分娩中的重要阶段,低位产钳术对产妇进行安全生产、保护母婴健康、避免子宫损伤等具有积极的作用[1]。目前,阴道试产当中第二产程延长或者停滞对胎儿和产妇都会造成损伤,应尽早施行优化产钳术进行造作,以保证胎儿和产妇的生命安全[2]。同时,应对低位产钳术进行改良,增强对会阴的保护,让产妇免受会阴侧切造成的伤害。本次研究根据我院的阴道试产的第二产程延长或者停滞而实行低位产钳术的产妇进行。
1.资料与方法
1. 1研究对象
从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诊的分娩产妇中挑选出所有的因为阴道试产出现第二产程延长或停滞而进行的低位产钳术的产妇。随机选取在阴道试产第二产程延长或者停滞未使用低位产钳术的产妇600名作为对照组,随机选取阴道试产第二产程延长或者停滞进行了低位产钳术的产妇600名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的产妇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7.32±4.52)岁,对照组产妇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6.47±5.12)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产妇分娩先露头位、胎膜己破、宫口开全,适合进行阴道试产。在进行低位产钳术之前,患者及其家属被告知手术的风险,家属及患者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 2方法
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这种技术是当胎头着冠后,操作者的双手放在胎儿头部的位置进行协助生产,配合产妇的宫缩采用发力或者放松的具体操作,以促进胎儿娩出,解决产程延长或者停滞的难题。在产妇每次宫缩时,需要保证胎头娩出1 cm以内。如果胎儿的双顶径娩出时,操作者的双手的用力强度要均匀,避免用力过度。同时对产妇的舒安琪造作进行指导,更好地配合胎儿产出。胎头全部娩出后,操作者应尽快去除胎儿的口鼻部位的液体,避免阻塞胎儿的呼吸道。当产妇再次发生宫缩的时候,操作者要用双手进行配合,娩出胎儿的肩部,并随后将身体娩出。
观察组采用低位产钳术进行助产。这种手术需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标准进行消毒操作,为产妇插导尿管排空膀胱。在对产妇进行低位产钳术之前,要首先进行阴道检查并观察宫口的状态,在宫口全开的状态下进行。并确认患者和胎儿无手术禁忌证。放置产钳后,运用吻合左右叶的手段检查位置和深度,如果吻合顺利酒说明位置正确,吻合不顺利就表明位置不正确,可进行二次放置,直到找到准确的位置。早作者可以用左手握住产钳,右手在产钳柄的位置进行牵拉操作,牵拉操作要顺着骨盆轴的方向进行,动作要小心谨慎。当胎头着冠时可以松开锁扣取下产钳。
1. 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SPSS 13. 2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士方差)表示,用t检验。当P < 0. O5时,表明两组研究数据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观察组600例患者中第二产程时间高于对照组,但是两组患者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均明显偏少,两者对比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低位产钳术的关键是操作者的熟练程度及其与产妇之间的沟通配合。操作者在置入或取出产钳时,要顺应产道结构;产钳置入后要根据吻合程度来判断位置是否正确,深度是否合适[3]。配合宫缩适度牵引,同时避免多胎头造成损伤。与常规的助产技术相比,低位产钳术能够减少对产妇的会阴损伤,改善妊娠结局[4]。使用低位产钳术的情况下,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会大大减少,产后出血量又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产妇的住院天数减少,且产妇的会阴感染、会阴疼痛的概率会大大降低,有利于产妇的身体健康[5]。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低位产钳术进行助产,产妇未发生重度会阴裂伤等并发症,在产后出血以及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等都低于对照组,说明该处理方案的应用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在阴道试产第二产程延长或者停滞的情况下,实行低位产钳术进行助产,能够减少产妇在生产时的出血量,降低产妇的住院天数。同时,还能够减少产妇产后的出血量,说明低位产钳术在阴道试产第二产程延长或者停滞的时候具有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艳明,伍娇娇,彭程. 低位产钳术与剖宫产术对母儿预后影响的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5,03(03):462-463.
[2]吴雅丽,黄定根,张海清,黄月红. 改良式低位产钳术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5,04(15):176-178.
[3]戴宁. 改良式低位产钳术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用于自然分娩效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5,05(16):2666-2668.
[4] 王冬梅, 马秀华. 低位产钳助产术的助产指征及并发症141例分析[J]. 中国医刊, 2015,11(8):60-62.
[5]张文秀. 改良式低位产钳术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的临床观察[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08(08):625-627.
论文作者:梁春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
标签:产钳论文; 产妇论文; 低位论文; 阴道论文; 会阴论文; 胎儿论文; 患者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