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定位与发展战略_农民论文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定位与发展战略_农民论文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型定位与发展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教育论文,城镇化论文,进程论文,策略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近代史的经验表明,城镇化是伴随生产力的发展及工业化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结构不断演变的动态过程,通常指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的一种重大变迁。其表现包括农业人口向非农业转移并向城镇集中、城镇在空间数量上增多、在人口规模上扩大、城镇生活方式向农村扩展等。[1]城镇化的模式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及人口、土地资源等条件密切相关。

一、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呈现的特点与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1月17目的数据,到2011年末,中国城镇人口达到6.9亿,城镇化率达到51.27%,意味着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2]由此,中国的城镇化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加,2011年,城镇就业人员35914万人,比2002年增加10755万人,年均增加1195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总量的比重为47.0%,比2002年提高了12.7个百分点。城镇就业岗位的快速增加,带动了乡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3]

有研究指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有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模式,分别为温州模式、[4]苏南模式[5]和珠三角模式。[6]这三种模式由于其所处地域的不同而各有特点,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共同点。首先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并行。例如温州模式,乡村工业和乡镇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使得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拥有了助推城镇工业发展的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苏南城镇化的两个阶段中,第一阶段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走的是一条农村工业化、就地城市化的道路;第二阶段主要是开发区的建设,带动了苏南城市化模式由“农村推动型(内生型)”向“外资推动型(外生型)”的转变。其次是城镇群的建设。以珠三角为例,在沿海打造出一批外向型城镇,与港澳中心联系密切,这些城镇拥有档次高和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并且基本上实现了城乡一体化,成为珠三角城镇化的标杆。而苏南则是通过发展小城镇实现了农村地域的城镇化。最后是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的影响。在苏南,以小城镇为载体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反哺了农业,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是农民失村而不失居的城镇化。

总结上述特点不难发现,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并不雷同,即全都体现为将剩余劳动力归入已经存在的城市,也表现为在原有村落的基础上建设而成的城镇,或者说,它更多是镇而非城。由于是在农村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城镇,因而也就不一定要完全脱离农业,尤其是不一定完全脱离现代农业。交通工具的发展和现代农业的集约化经营,使农业生产的活动空间大大拓展。因此,有研究提出,小城镇上的一部分居民完全可以是现代意义上的农民,尽管他们也可以是工业生产或服务行业中的工人或者白领,甚至可以是随着生产季节的更替而在工人与农民的身份之间转换。[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指出,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中国城镇化的峰值将在70%~75%之间,也就是说在今后2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还有20~25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到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将会达到60%左右,到2030年会接近67%左右,按照目前的统计口径,中国城镇常住人口将接近7亿。[8]由现有中国城镇化的进程,我们可以去推测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发展趋向。按照著名的逻辑斯蒂曲线的描述,城市化进程需要经过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I)初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以下)。这一阶段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工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农业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因此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实践,城市人口的比重才能提高到30%。(2)中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70%之间)。这一阶段由于工业基础已比较雄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工业具备了吸收大批农业人口的能力,城市人口比重可在短短的几十年内突破50%而上升到70%。(3)后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70%~90%之间)。这一阶段,农村人口的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已经不大,为了保持社会必需的农业规模,农村人口的转化趋于停止,最后相对稳定在10%以下,城市人口的比重则相对稳定在90%以上的饱和状态。后期的城市化不再主要表现为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过程,而是城市人口内部的职业构成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9]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在遵循城市(镇)化发展逻辑的同时,仍然具有自己的特色,即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城市和乡村的统筹协调发展,更注重城乡产业升级和互动以及城乡的共同发展。具体表现为:要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发展工业化的同时,注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实现生活方式的转变,从农民向城镇居民的转变,实现制度建设、公共服务、生活设施、精神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转变;要实现居住方式的转变,新城镇的建设、城镇群的发展,实现“新城区+老城区+农村新社区”的城镇建设。[10]任何一种类型的城镇化,追求的都是有质量的城镇化,而非形式上的城镇化。

二、农村职业教育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型定位

城镇化是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其进程的顺利实现需要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但不可忽视的是,现有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部分问题可以通过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去解决和完善。在梳理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我们来看职业教育尤其是把握农村职业教育在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应有的定位与发展策略。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是“立足农村,发展三农”,在计划经济时期,这一定位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一定位如果不做调整,则很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这一定位应该适当进行调整,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使农村职业教育既能符合城镇化的要求,又能真正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与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教育程度,据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2006年末,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约5.3亿人,其中文盲占6.8%,小学文化程度占32.7%,初中文化程度占49.5%,高中文化程度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11]

所以中国城镇化进程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促进农村人口合理流动和跨产业流动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基础就是解决农村与城镇人口的素质差距问题。而在如何提高素质上,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应当发挥重要作用。

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应考虑以下几个维度:首先是农村职业教育所处的地域。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于县城、农村这一地域,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有农村新社区这一城镇形式的出现,这也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涵盖范围。其次是所服务的人群。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既有农民向市民的转变,也有新型农民的出现,农村职业教育应对教育对象进行分类,继而开展不同程度、不同阶段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现今的农村职业教育主要为高中阶段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应酌情发展农村高等职业教育,构建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最后是所服务的产业。不仅要求农村职业教育继续培养能安于农村、服务农业的人才,而且也要求农村职业教育着力培养大量能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人才。不应局限于农业技能,也应该包含加工、运输、服务等二、三产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在重新定位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过度夸大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为此,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认识到城镇化是一个过程,职业教育要为农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培养人才,但不是简单地以人口数量为标准,而是要提高在各产业中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人才的素质。在城镇化过程中,教育扮演重要角色,它是一个积极的促进因素但不是一个决定因素。其次,基于城镇化发展的特点,我们不能把职业教育简单定位在“为农服务”。农村职业教育是为农村发展服务的,更是服务于整个中国发展全局的,城镇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没有城镇化的中国就不可能彻底实现现代化。中国的发展趋势是农民将永远存在,但农民的素质要发生质的变化,不是一提到农民就会使人们想到素质低下、利用原始工具种田的人。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民可以由一个身份概念转变为一个职业概念,而培养未来农民和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农村职业教育也将成为一个行政概念和地理概念,而不是具有特定意义的政治概念和经济概念。

所以,新型的农村职业教育要为农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它不是以人才数量为标准,而是要提高各产业中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人员的素质,实现城乡人才培养的统筹发展。

三、农村职业教育应对城镇化的策略

近年来,国家为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安排专项资金大力支持各地的县级职教中心建设。2006年实行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资助政策,2009年又对接受中职教育的涉农专业学生、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免费政策,这些帮扶政策使接受职业教育的农村学生越来越多。但随着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经费投入明显跟不上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由于农村职业教育为适应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投入比普通高中更大的成本,因而经费投入不足成为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且,受历史因素与文化因素影响,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方向模糊、教学内容落后、实习实训设施条件差的现象也较为普遍。为应对城镇化的发展,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承担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村农民向市民转化的任务,需要农村职业教育重新审视其发展策略。

1.完善投资渠道,打破单一体制

现阶段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性教育经费,此外,各地区根据经济实力和区域发展的具体需求,也通过项目经费的方式,部分解决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经费问题。[12]这一方式存在的矛盾表现为,贫困地区由于财政收入水平较低,不仅政府在满足职业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经费要求上存在困难,更缺乏其他的经费投入渠道,但事实上,这些贫困农村地区更需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要突破农村职业教育在经费投入上的问题,关键是改变单一的办学体制,实现举办主体的多元化,通过融合社会资金,拉动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办学。实际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吸引资本,改变农村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单一化是改变办学经费困难的有效途径。

2.应对产业发展,实现教育内容的多样性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在我国也有了较大的调整。在农村地区,二、三产业正在逐步兴起,第一产业加快升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领域和就业要求有了新的变化,这就要求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农村职业教育既要为现代农业服务,也应该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出就业过程中,劳动力素质是其被选择的依据,双向选择的机制决定了一个劳动力要从农业向非农行业转移,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

所以,农村职业教育在其教学内容的改革之上,也要紧随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农村学生升学、进城就业和回乡创业打下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实现农民职前职后教育的对口与衔接。

3.应对身份转换,培养新的人口红利

农村职业教育应当在技术技能型人才、新型农民培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更多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

在城镇化进程中,社会需求量最大的仍是技能技术型人才,是具有熟练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普通劳动者。在培养技能技术人才方面,职业教育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优势。为此,要更好地服务于城镇化进程,农村职业教育应着眼于城镇化发展对技能技术型人才的巨大需求,既考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求,也考虑农村发展的需求;既考虑当前需求,也考虑将来的需求;既立足当地,又了解市场。

农村职业教育也应培养和造就大批农业科技人才,包括培养农村各行各业的技术人员和技术骨干,提高农民接受、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以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此外,农村科技人才的大量涌现,有利于农村各种资源的开发、农副产品加工以及富民优势产业的培育和生长。现代农业的一大特色就是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它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为主线,将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有机联系起来,保持产业链条,并带动农产品的分级、包装、储藏保鲜、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不仅是增加农民就业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转移到城市和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外出务工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农村、走向城市的主要转移方式。实现这种转移方式的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盲目直接地涌向城市,以谋取城市社会中最简单、最底层的工作。这种转移无需过于复杂的知识和技术储备,仅凭日常生活经验即可应付,得到的报酬也相对较少。二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再转移到城市谋取工作。这种转移方式由于赋予农民一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他们找到相对复杂、需要依赖一定职业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的工作。这种工作由于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因而显示出更高的劳动价值,相应的报酬也随之升高。比较这两种转移途径,显然后一种途径具有更高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成为目前国家和农村劳动力个人都积极提倡和乐意接受的转移方式。其实质就是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和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为他们的良性转移奠定知识和能力基础。

对于农村职业教育来说,开展面向广大农村和农民的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是其应有的职责和功能。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运用教育和培训手段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过程,实质上就是农民向城镇工人和市民的职业转换过程。而实现这种转移的基本条件,就是通过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使其具备必要的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以适应城市经济建设的需要。

要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就必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而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就必须使农村尽可能多的适龄学生特别是农村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为此,需要构建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并通过体系构建来完善办学内容,激发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目前,很多农村职业教育处于中等职业教育层次,在城镇化进程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高等职业教育的布局与建设,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农村适龄人口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口素质。

4.提高教育层次,警惕城镇化泡沫的出现

中国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反复和反弹,一旦经济发展不景气,人口就会迅速回到农村,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人口虽然到了城市但并没有进入多元的城市行业中,归根结底就是农村劳动力由于受教育层次低,很难从事科学与技术含量高的职业,所以要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层次,持续提升素质,警惕出现城镇化的泡沫。

农村职业教育,不仅要解决行业技能问题,而且还要对受教育者进行必要的就业指导,以培养他们进入和适应多样多层行业的技巧,那些仅适应单一行业的劳动者抵制某一行业经济动荡的能力比较脆弱,而拥有适应多样多层行业的技能技巧能够帮助他们增强抵制某一行业经济动荡的能力。

为提高城镇化水平,农村职业教育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而不能只是被动地去适应一个行业,还要主动去创造应时之需的行业。在农村和城镇创业型人才都非常缺乏的背景下,职业教育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业品质和创业素质。

5.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搭建城乡互动平台

城市职业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的互动以与各类资源要素的结合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要好于农村地区,所以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以城带乡的重要性,建立农村职业教育的反哺机制,利用城市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反哺农村职业教育,依托城市职业学校的资源优势,在市、县、乡、村、户之间形成辐射网络,构建起信息传播、科技培训、生产示范、项目推广的立体交叉网络体系。同时,创造网络结合的平台,让城市职业教育相关研究机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机构成为职业教育联系的纽带,为其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在一些乡村地区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网络体系,以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支撑,并继续发展远程教育网络模式。

标签:;  ;  ;  ;  ;  ;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定位与发展战略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