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道德教育论文

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道德教育论文

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道德素质论文,大学生思想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09)08-0021-06

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有效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有必要反思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以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十分重视提高和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工作,近年来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是与党和人民的要求和希望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既存在着战略设计与宏观运行方面的问题,又存在着认知、情感、信念、意志、行为等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微观层面的问题。

1.宏观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宏观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战略设计与宏观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协同作用,需要与社会进步、教育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相配套,需要与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相联系。但是,目前我们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这一系统工作中还在不同程度上缺乏系统长远的思考、策划与管理。

一是思想道德素质目标缺乏系统化。我国教育方针对于青年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提出了总体的培养目标要求,但缺乏人的成长进程中的阶段性目标和社会发展中的历史性目标。这是因为,从青年学生成长的角度看,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向着总体目标不断推进的过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发展性及关联性,每个阶段应当有不同的阶段性目标。从社会的发展来看,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经济基础都会对人才提出不同的要求,形成不同时期的历史性目标。前者是指小学、中学、大学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目标应具有符合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规律的目标系统性,而我们目前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目标缺乏层次性、系统性、衔接性,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复和真空。例如,“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之一,是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践履目标和行为准则。但是这一总体的教育目标在学习贯彻过程中没有具体化为不同教育阶段的具体目标,而是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忽视了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未突出不同阶段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后者是指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时期思想道德素质目标应当有所调整。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时期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具有一脉相承性的系统性特点,但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具体特点,思想道德素质的目标有现实针对性的不同表述,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二是具体运行过程中各部门的有机衔接不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不一致,缺乏教育的连贯性、系统性;另一方面,教育、管理、宣传等各具体工作部门各自为政,有机衔接不够。教育、管理、宣传等部门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不同方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渠道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由于缺乏必要的有机联系,所以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会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部门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教学管理机构,学校党团组织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实践组织机构,二者共属一个系统,工作应该彼此关联,相互补充。但目前多数高校两个部门彼此缺乏用系统论的思想进行分工与合作,造成教学与实践各自为政,造成重复或空白。与此类似的现象也发生在教育与管理、课内与课外等领域。这势必造成资源浪费和学生因缺乏新鲜感而产生厌倦和逆反心理。

第二,在思想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所谓思想理念,这里是指思想行为实践主体对某一具体领域所持有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意识,是人们行为的先导。当前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在思想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倾向。

一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存在泛政治化与淡化政治两种倾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性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等。这四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分工。其中政治教育是有鲜明政治指向性的实践活动,具有导向性,有其独特地位。但在现实中,的确存在泛政治化与淡化政治两种倾向。所谓泛政治化是指用政治教育完全或大部分替代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造成其他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素质结构的不合理。所谓淡化政治是指用道德教育、身心教育替代政治教育,把政治教育不加区分地妖魔化为“假大空”,造成学生缺乏必要的政治素质,甚至出现对政治知识的“文盲”。

二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唯知识化倾向。表现为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过分强调知识性,把概念、规范、结论等作为教学主要内容,忽视理论自身的深度挖掘,使具有说服力的理论被教条化,丧失了理论应有的感染魅力;忽视了理论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丧失了理论应有的鲜活性:忽视了思想道德的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等方面素质的培养。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认知式的理论学习和知识教化,而是理论见之于行动,又指导行动的内化了的思想道德信仰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显性的认知式知识教育与隐性的信仰式育人导引的结合。实践性教育、情感性教育如何与认知性教育进行无缝对接,并且附之以配套的考核方式,是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三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超现实化倾向。即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与学生的现实结合不够紧密,部分内容超越了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发展需求,有超现实化倾向。诚然,我们并不否认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超越性。但是,道德与思想道德教育的超越性并不是一种主观的任意性,不能脱离学生现实的起点和社会环境以及政策等客观条件,按照理想主义的思路超越现实随意地拔高标准。

第三,思想道德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的问题

思想道德相关理论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基础与依据。伴随着时代前进的脚步,广大思想理论战线的工作者在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园地里辛勤耕耘,结出了丰硕成果。但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现象,思想道德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然而,理论界往往不能给教育者及时提供具有理论论证力和思想说服力的理论武器,导致教育者面对学生提出的尖锐、敏感而又现实的问题缺乏有力度的理论,所以教育就可能苍白乏力,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微观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认知问题。当前部分大学生对认知思想道德理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排斥心理。其原因,一是由于社会浮躁情绪和功利化趋势的影响,导致大学生不愿意静下心来学习思想道德理论,探索理论真谛,而只热衷于对浅层次的“技巧性”知识的掌握,存在着“理论无用论”的倾向;二是社会舆论对思想道德理论教育不加区分的一些负面评价,把思想道德理论教育等同于脱离实际、等同于“假大空”、等同于枯燥的说教,这种先入为主的评价,导致了部分学生对思想道德理论的逆反心理:三是教育中本身一方面存在的教条化、概念化的倾向,把对原本有着严谨逻辑魅力和论证魅力、来自实践又高于实践的理论教育活动,变成了对概念的诠释和对结论的认同,影响了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理论水平的兴趣,进而影响了道德价值判断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又存在着迎合性倾向,把结合学生实际简单化为迎合学生当下的兴趣,把教育单纯娱乐化,追求花样化的教学形式和热闹的课堂效果。其结果除了达到学生心情放松的效果外,掌握理论和提高思辨能力的效果并不明显。课堂效果的确是教学效果的基础,但是它们之间是有着重大区别的。我们不能把课堂效果等同于教学效果,更不能等同于教育效果。只有既让学生达到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思辨能力,又让学生学会把掌握的理论运用于解决现实遇到的新问题、新难题,才能达到学生终身受益的目的。

第二,情感问题。思想道德情感培养缺乏,思想道德情感依托不稳固。思想道德认知,解决的是价值判断的问题,而思想道德情感则是解决心理倾向和动力问题,它是建立在对思想道德理论认知水平上的重要素质,表现为对某些思想道德观念的亲近或疏远、喜好或厌恶。“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1](P169)“积极的情感活动,表现为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尊重、信任,对教育内容的及其所表达的思想道德立场的认同、接纳与强烈的追求、实践欲望。不仅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积极的和带有催化性质的良好氛围,又是受教育者内化、践履思想道德内容的推动力量。同时还是受教育者从认知式德育向信仰型德育转化的中介。”[2](P115-116)多年来,我们在认知教育方面投入了较多的关注,但是情感教育是薄弱环节。不能忽视情感教育,但是单纯抓情感教育也是难以奏效的。应该在推进思想道德理论教育的同时,协调性地进行情感教育。

第三,信念问题。作为人类精神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道德,其作用与功能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约束人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更是人类的一种精神需要。道德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个体认识、接受、内化道德规范的过程,更是个体的道德需要不断满足、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逐渐形成的过程。道德信念的形成与坚定,有赖于道德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对道德认识的坚信不疑,道德情感的稳固,才会渐渐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信仰式德育的弱化不仅不能真正形成个体的道德品质,也是导致德育实效性低迷的重要原因。

第四,意志问题。思想道德意志是思想道德认识升华为思想道德信念的催化剂,是思想道德认识转化为正确行为的推动力。思想道德意志培养和锻炼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众所周知,但是现实客观条件下如何有效实施还面临着诸多难题。社会实践环节被人们公认为既是了解国情民情的渠道,又是锻炼意志品质的途径。尽管各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都留出了实践课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达到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水平。实践环节的覆盖率不高、经费和时间得不到有效保证,实践与课堂教育内容的关联度和补充性不高。有条件真正能够参加深入的社会实践(比如挂职锻炼、做义工、三下乡、深度社会调查访谈等),的学生毕竟还是少数,多数属于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考察。还有能力拓展训练、担任社会工作等渠道也对意志锻炼有帮助,但是有机会参加的学生还是非常有限。

第五,行为问题。知行不统一问题是当前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道德行为是评价道德教育有效性和个体道德品质最直接的外显性指标,是促使道德认识转化的外在推动力,是促进知向行转化的重要手段。斯金纳行为强化理论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用这种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也叫做行为修正理论。道德行为的强化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内在强化与外在强化、正向强化与负向强化。内在强化是个体通过道德行为与自我道德认知进行比对,以完成知—行—知的自我道德认知的理性螺旋式认识过程。外在强化是通过外部行为评价完成的知—行—知的道德认知的理性螺旋式认识过程。内在强化与外在强化通常协同作用,对道德行为施加正向或负向强化作用。当前,道德行为正向强化的实效性不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现有的道德规范原则性规范多而具体性规范缺乏,可操作性不强,因此规范的约束力弱化,对道德行为的正向强化实效性不高;二是道德成本与成果分享的不一致性,道德成本主要由道德素质高的社会成员支付,而道德成果却由包括没有支付成本的社会成员一道享用,甚至还出现“英雄流血又流泪”的反常现象,这也直接影响了道德行为的正向强化效能。

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对策

1.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系统整体功能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空间上保持一致性,时间上保持持续性的诸要素协同规律。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系统整体功能,主要包括: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总体战略设计的长远性、系统性;教育、组织、管理等机构的系统整体功能发挥的协同性;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目标的系统性、层次性;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核心内容的系统性、一致性;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理论的创新性与发展性等。

第一,系统、科学构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总体目标,依据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社会总体要求,建立系统化螺旋式上升的目标层次体系,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思想前提和总体战略。首先,应建立核心内容一致的学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目标层次体系,教育目标包括高度概括的、对全社会都具有指导性的宏观目标和对特定人群和特定阶段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的微观目标。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目标的系统性即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始终贯穿一个总体目标下的纵向目标层集,是一个核心内容一致性与载体、形式多样性相统一的整体功能系统。幼儿园、小学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目标是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中学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侧重思想道德原则的确立与把握,大学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注重思想道德理想的树立与践行。其次,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致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重要渠道,在实际生活中,它们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个体。要打破学校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主阵地的单一模式,构建家庭、社会与学校三位一体的协同作用的系统立体模式。树立家庭注重道德人格与行为养成的做人教育、学校注重处理个人、他人、社会和谐关系的价值观、世界观教育,社会注重思想道德行为践履和思想道德理想的弘扬的横向目标层次体系。让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取的道德认识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化是相一致的。再次,教育、组织、管理等机构的系统整体功能发挥的协同性。构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大机构、大队伍理念。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总目标之一系统细化、分解到各不同职能部门,根据不同部门职能性质,侧重完成某一方面的工作,彼此联系,互为补充,协同共进。如教育部门重在理论的阐述,思想问题的澄清,以达到思想道德认知的相应水平。宣传部门重在营造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的舆论氛围,促进思想道德情感的培育和陶冶。管理部门负责促成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践履、实现。所以,应该用系统的思想来规划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才能真正实现各部门的协同共进,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第二,更新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理念。理念是行动的指南,许多教育理念滞后,严重地影响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有效性。所以,更新观念已成为当务之急。变单纯服务社会的理念为既服务于社会进步又服务于受教育者的全面成长的多目标理念。变单纯注重知识传授理念为既注重知识传授又注重行为养成的全方位教育理念。吸纳和借鉴生活德育、人本德育、实践德育等理念的科学内核和研究视角,变单途径、单视角的教育实施理念为多样化实施理念。变单纯教育者施教,受教育者受教的单向活动理念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对话交流的双向互动理念。总之,针对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依据对道德教育的泛政治化、唯知识化、超现实化的认知纠偏,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必须以先进理念引领,从政治思想素养、道德品质修养与心理素质的提高三方面入手,立足其现实需求,开拓新的研究视阈,在“素质”上下功夫,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深化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力求理论现实针对性上的重大突破,是提高道德素质的理论基础与首要前提。深化思想道德理论研究主要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进行。一是理论的纵深发展与现实针对性的结合,注重学科的学理意识与现实意识的协调发展。理论的最大魅力是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脱离实际的经院式研究最终会丧失理论的生命价值。现实问题的有效解决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支撑,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研究要力求现实针对性上的重大突破,才能更有效地解决思想认识上的困惑,澄清现实存在的一些热点问题及有争议的问题,才能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最终实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目标。二是与其他学科的横向交叉联合和新的研究范式的结合。如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的彼此借鉴;在研究方法上多层次、多视角,如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理论视角与实践视角、主体视角与客体视角等;探索新的研究范式,如主体间性前提下的对话交流范式等。

2.从知、情、信、意、行的多维立体结构塑造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第一,在思想道德认知领域,坚持育人为本,切实实现真知、真信。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克服社会浮躁情绪和功利化趋势的影响,消解大学生对认知思想道德理论的一定程度的排斥心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知水平要力求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思想道德素质的认知教育要立足于个体的社会发展需要,因为需要是产生行为动力的源泉,这也是思想道德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二是促进思想道德教育的学科发展,增强理论自身的学术魅力和现实解释力,这是思想道德素质认知培育的心理认同基础;三是思想道德素质的认知获得在方法上要秉承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宗旨,既寓学于乐,又要避免娱乐化、简单化、迎合化:四是要改革考试制度,构建知识掌握、道德判断、行为选择三维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变单纯“德目之知”为“德性之知”,改变把思想道德素质简单等同于道德知识的获得和考核的片面现状。

第二,在思想道德情感领域,注重情感培育,营造思想道德软环境。注重学生道德情感的陶冶与培育,营造校园道德文化氛围,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外部条件。要把校园环境和校园道德文化统一设计,协调建设。校园环境是校园道德文化氛围的物质性载体,以其持续不断的感染力陶冶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发人深省、激人上进的杰出人物的画像、塑像、历史遗迹等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性情:通过建设优美的建筑、别致优雅的景观,具有道德主题内容的楼道、厅、教室的装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校园文化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中渗透和体现着大学传统和大学精神以及人的德性与价值,是思想道德情感孕育的载体。防止把校园文化活动办成没有价值灵魂和艺术品位的纯娱乐性活动,高品质的校园文化活动应是集科学精神、学术研究与传播、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综合能力锻炼为一体的学生真心喜爱,受益良多的活动。

第三,在思想道德信念领域,注重理想信念教育,促进品质形成。注重信念的培养,在传统认知式道德教育的基础上,着力推动思想道德认知内化为思想道德信念,促进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思想道德信念的形成是思想道德行为知行转化的中介力量,信念形成有赖于思想道德理论的真理性和合现实性,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的科学发展是增强理论魅力的内在关键。实现大学生对思想道德理论本身的科学认识是德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是理论魅力的外在体现。思想道德素质信念的形成与坚定也是解决当前大学生信仰危机的重要环节。

第四,在思想道德意志领域,注重意志历练,加强课外践履。注重现有条件下的可操作课外实践活动模式的研究与探索,磨练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在动力保证。课外实践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践演练。按实践的内容与形式可分为理论的现实价值实践和素质的践履性实践。前者即以问题教学法为主要形式,用所学理论解决或验证现实问题,实践模式的控制因素少,易实行。后者主要是道德教育效果的体验式实践,又可分现实践履和模拟践履两种。这种实践尤其是现实践履控制因素较多,如人员、经费、场地、时间、安全等,有操作性瓶颈问题。西安交通大学在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的实践锻炼上进行了有益尝试,建立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的模拟实验室,主要结合课堂教学进行主题式的实践训练,效果较好。但由于学生人数较多、课时有限以及教师工作量计算等问题,训练覆盖率较低。

第五,在思想道德行为领域,注重行为管理,力推知行转化。推动思想道德知行转化,从思想道德行为规范、行为评估、行为监督、行为强化等方面着手,实现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现实价值目标。

一是行为规范层次化。实现道德行为规范的分层次制定,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和道德教育目标要求,制定不同层次的道德行为规范,明确“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而不是更多地停留在“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原则层面上,可以使道德行为规范免于难于操作的一纸空文,更好地满足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实践要求和有效保证。

二是行为评估双性化。注重对隐性道德行为的研究与评估、监控,协调道德显性与隐性行为的相互关系,促使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正向积极强化。道德行为有显性行为与隐性行为之分,显性行为的评估与监控易实施,而隐性行为不易把握,难以判定,具有一定隐蔽性。思想是行为的指南和内在动力,行为是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道德隐性行为与思想道德认识间有本质联系,所以协调隐性道德行为与显性道德行为的相互关系既有理论可能性又有现实可操作性,注重对隐性道德行为的研究、评估、监控是完善道德行为评价体系的关键,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保证。

三是行为监督双结合。在思想道德行为监督上,实现自律与他律、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行为控制体制。思想道德素质的最高境界是实现道德行为的自觉践履和道德修养的慎独,其实质是道德自律、内省的更高层次发展。道德不仅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有效手段,而且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宝贵财富,道德的超越性决定了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塑造具有道德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道德成为人们的美德目标和精神追求。因此,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意识,实现自律与他律、自评与他评结合的内省式道德素质教育模式,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证。

四是行为强化正向化。实现道德行为的正向强化,必须从制度层面上入手着力解决道德成本与分享道德成果的一致性问题。全球化的经济背景造成社会价值多样化,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影响人们的道德价值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道德成本与道德成果的分享不一致。所以,要从制度上根本解决,才能实现道德行为的正向强化。要加大不道德行为的付出成本,如加大力度惩治造假、制假分子,从源头制止不道德的行为;同时强化和弘扬道德行为的受益成本,如评选全国道德模范,并予以精神和物质的持续而具体的表彰与帮助,对弘扬榜样事迹、树立模范典型、渲染社会良好道德氛围有积极作用,对实现道德行为的正向积极强化,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强大的现实推动力。

标签:;  ;  ;  ;  ;  ;  ;  ;  ;  ;  ;  ;  

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道德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