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进行课程改革后,中小学教育教学衔接方面出现了问题。问题出现既有宏观层面的课程、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以及评价方面的原因。本文仅就中小学有效衔接管理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目前,中小学衔接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
一是衔接管理缺失。义务教育体制是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中两个相互联系的阶段,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后,从国家层面,把初中三个年级依次称作七、八、九年级,虽然在体制上进行了初步的衔接,但在检测、评价、指导、监控等管理方面,没有一套全面、系统、科学的组织管理,中小学教育阶段之间的衔接缺乏有效的指导调控措施,使得中小学校都自扫门前雪,衔接得不好。
二是衔接管理不系统。这主要表现在,中小学有部分区域的学校、部分学科的教师自发地组织中小学对口学校进行有效衔接活动,但没有形成有计划、有组织、规范科学的模式,缺乏有效衔接管理的评价,使得这些碎片化的衔接活动,得不到科学有效的指导。
二、为什么要实施中小学有效衔接管理呢
我国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教育是基础,中学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延续。在我省既有六三学制又有五四学制,既有九年一贯制学校,又有小学和初中分设的独立学校,这些复杂的情况,使得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成为了两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阶段,两者不仅在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管理模式等方面不一致,而且在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这样,导致部分小学生升入初中后感到极不适应,学习成绩难以稳定,影响学生的持续发展,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应该本着对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和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中小学有效衔接管理问题,为中小学学校发展助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因此,探索适合中小学有效衔接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做好中小学有效衔接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三、解决中小学衔接问题,关键要解决好管理上的衔接
近年来,我们选择部分中小学对口学校,就如何实现有效衔接和无痕衔接进行了探索和尝试。首先在全市六区直属中小学学校中,开展有效衔接管理问题调研。我们发现小学和初中虽然同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但由于这两个学段在管理体制、教育目标、教育思想、课程设置、教育方式、教学手段、办学特色以及初中生与小学生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中小学衔接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在调研基础上,我们选择20所中小学对口学校的56名中小学校长,组建研修团队,确立研修主题,制定研修方案,实施为期三年的共同研修。
根据研修方案,主要分三个阶段整体推进研修活动。一是统一认识,提高中小学校长对中小学衔接问题研究的必要性认识,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二是解决中小学对口学校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如何衔接问题,梳理衔接策略和方法;三是凝练中小衔接经验,辐射带动其他中小学对口学校前行。以每一对对口学校为研修基地,通过读书学习、岗位研修、校际互访、专题研讨、校长论坛等培训方式,在不同研修阶段解决不同层面的衔接问题。
首先在中小学教学衔接管理方面。以和平小学与九中以课堂教学衔接为切入点,主要解决了如何铺垫、搭桥,如何让教师与学生、教与学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相互了解、相互适应,为教学质量稳固提升作保证。在学科衔接基础上,还不断扩展到学校管理衔接、德育活动衔接、教师培训衔接、学生学法指导的衔接等,这种中小学全方位的衔接,使得小升初自然平稳过渡。
其次在中小学德育衔接管理方面。师范附小与十九中学,围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作为衔接点,开展有效衔接管理。师范附小注重学生能力养成、兴趣爱好养成、道德品质养成、学习习惯养成;十九中学承接了养成教育理念和做法,并开发体验式德育课程作为校本课程,系统、科学地把学生养成教育落到实处,统一了基础教育就是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的教育思想。这对对口学校在德育衔接管理方面,成为全市中小学养成教育有效衔接的典范。
四、在实践探索中,我们也发现了中小学衔接还存很多问题
一是如何形成一套全面、系统、科学的组织管理,建立起有效的指导与调控。任何个人和学校都难以解决中小学衔接的诸多问题。
二是提升中小学校长的衔接意识、衔接管理能力、衔接策略。中小学校应该制定前瞻性的衔接方案和计划,对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开展活动,加强中小学教育教学彼此联系,了解彼此工作特点和差异,共同寻找衔接教育的切入点和平衡点,从教育教学衔接向学校全方位的衔接管理转变。
三是中小学教师要加强教学研究。特别是小学五年级和初一学年的教师,要提前加强校际互访、交流沟通、改革教法、指导学法,并把对“中小学教育教学衔接”的相关问题,作为课题纳入校本教研,为小升初平稳过渡提供支撑。
四是校长要改善教学管理,缩小中小学管理差距。要尽量减少中小学各阶段管理上的跨度,中小学两个阶段共同参与、协调配合,做好过渡工作。不断梳理完善中小学衔接的经验和成果,并及时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管理中去,使得中小学不断调整管理策略,教师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小升初”过程中的痕迹,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创建良好的条件,逐步实现和谐、有效衔接,使中小学过渡自然、运行高效。
论文作者:高振东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中小学论文; 学校论文; 学生论文; 对口论文; 小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初中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