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528300
摘要:近年来,城市园林的建设得到了十分大的进步和发展,景观设计行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方面是脱离场地实际,盲目追求“洋设计”、“西洋化”,追求所谓的“摩登”,而与我国的民族元素相背离。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民族文化元素承载着文化底蕴,只有将其融入到园林建筑中,才能更好地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民族元素;园林景观设计;应用策略
一、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民族元素的原因
城市园林景观作为一个城市政治、经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缩影,应是一个城市对过去、现在、人文、自然等诸多元素的艺术语言上的表达,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追求。所以说,在现代城市的园林景观中融入民族传统元素,是对城市历史发展的尊重。这种融入不单单是文化元素的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并将现代时尚元素和传统元素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既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又具有传统的韵味。所以,园林设计师们在高效表达设计信息的同时也要注重民族的文化特征。
二、民族元素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种创作活动,体现了设计师的创作理念,传承具有中国优秀园林建筑艺术的景观设计,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殊的园林建筑文化,是蕴含着中华民族思想和审美观念的表达。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文化发展不尽相同。作为一个优秀的园林景观艺术设计者,要充分反映出各具特色的民族特性和心理,就必须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将本民族的民族元素与园林景观设计相结合,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强化民族精神和塑造民族品格的魅力。
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元素,表现出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形式。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迅速提高,“原生态旅游”很快兴起,民族元素也逐渐成为园林景观行业、旅游行业的新宠儿,它既是园林景观设计创意的源泉,又是设计特定的文化背景。在达种特定的形势下,怎样更好地将民族元素融合于园林景观设计中,把握切入点,有效地解读反映民族特质的形式化语言,体现民族精神、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民族内涵等,则是决定园林景观设计前进方向的重要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民族元素融入园林景观的设计策略
1.民族元素的表现形式
1.1软质景观
软质景观只要包括水体景观和绿化植物景观,其最大的特点是以应用非人工材料为主创造出的景观效果
1.1.1水体:园林水体景观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从构造形式的不同,一般分为“喷水”、“跌水”、“流水”、“池水”等。
一水造景,古来被人重视。明袁中郎谓:“水突然而趋,忽然而折,天回云昏,顷刻不知其千里,细则为罗谷,旋则为虎眼,注则为天坤,立则为岳玉;矫而为龙,喷而为雾,吸而为风,怒而为霆,疾徐舒整,奔跃万状。”在中国古代园林中,没有一处不以水景作为主景或衬景的。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龙形水系就是民族元素运用的典型例子。
1.1.2绿化种植:绿化种植的形式,大体分为4种:①绿雕绿化,绿雕是雕塑和种植结合,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新的绿化方式,它的构筑全部由人手工操作,更能体现具有人文色彩的民族元素内涵。②模纹花坛,又叫毛毡花坛或模样花坛,这种花坛按照事先设计的图案,在一个平面上种植各种色彩鲜艳的观赏植物,在植物品种上一般选择矮生、多花的草花,像一串红、矮牵牛、玻璃海棠等,观叶性草本植物也在选择之列。栽种出来的效果,图案华丽,色彩斑斓,看上去犹如人工精心编织出来的地毡,所以也叫毛毡花坛。花坛外形多数是规则的几何图形,也有随意形的。模纹花坛大多见于广场、公园、机关单位和小区院落,也有设在交叉路口和宽阔道路中央的。华丽精致的图案纹样,多数采用具有民族特色的花纹,如吉祥图案、卷云纹、凤尾纹等。③平面绿化,主要指草坪、绿地的种植。④点、阵布局,多用于乔木或乔灌结合进行单一和组团绿化。
1.2硬质景观
所谓硬质景观,就是用天然物质、人工材料或主要依靠人工材料堆砌、加工、创造出来的景观形式。根据构成特点的不同,可分为点、线、面3种表现形式。
1.2.1点的表现形式,主要包含雕塑、亭、廊、喷泉及一些便民设施等。更能反映出景观的效果,给人以直观、悦目的感觉。
1.2.2线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围栏、道路的造型设计、组合、装饰的变化以及地面铺设纹路、花纹、起伏变化等。
1.2.3面的表现形式,主要反映在广场造型和地面的铺装上。例如贵州的小河航天园景观以“多彩贵州”为主题,注重地面铺装的生态效应,在8个民族少女铺装图上,采用的是绿色环保地面的艺术地坪装饰材料,这种材料可按设计要求将图案纹理清晰地压印出来,具有美观、耐磨、色彩持久等特点,可形象地表现民族少女在铜鼓上翩翩起舞的景象。
2.民族元素是园林景观设计创意之源泉
园林景观设计创意,不仅来源于对自然的模仿与感悟,也来源于对当地的地域文化、民风民俗和人文传说等的考察与了解。“民族元素”在园林景观中创意表现形式呈多样化,归纳起来主要分为3类。
2.1哲学思想元素
长期以来,对中华民族思想影响最深的释、儒、道,也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释、儒、道三家理论所包含大量朴素的哲学思想更是大放异彩。儒学的仁、义、礼、智、信思想,道家的亲近自然、无为有为的理论,以及佛教的因果善缘之说,都对人们的思想、思维产生较大的影响。
2.2民族人物元素
民族人物元素包括民族历史人物元素和民族人物情景元素。在民族历史人物元素中,一类是具有鲜明民族影响的历史人物形象,如蒙古族的成吉思汗、藏族的松赞干布、回族的郑和等;另一类是寓意深刻,反映人们意愿和向往的虚拟人物形象,如女蜗补天、嫦娥奔月等等。民族人物情景元素在园林景观中应用较为广泛,比如在浮雕墙上刻绘民族人物共同劳作与庆典活动的场景。
2.3民族符号元素
一些反映民族传承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图腾、符号等人们所熟知的民族元素也往往被注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使设计作品显得更富有民族特色,更贴近于人情。这些民族元素常用的有纹饰、吉祥图案、器物、人物传说、乐器等。比如在城市和小区广场塑造由祥云图案的文化柱等。
结束语综上所述,将民族元素融入到园林景观建设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景观设计师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充分挖掘当地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元素的使用将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空间体验与心理认知,唤起不同的情景图式及“记忆”片断。同时,把民族元素作为一种文化元素合理渗透在景观作品中,丰富了设计携带的文化内涵,体现出规划区域的本土特色,对景观设计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冬梅,邬烈炎.园林景观设计[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2]李星.园林景观设计中民族文化的表现[J].安徽农业科学.2011.
[3]门广汇.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的继承[J].贵州民族研究.2010.
论文作者:吴杏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民族论文; 元素论文; 景观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民族文化论文; 花坛论文; 表现形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