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判断中框架效应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框架论文,效应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79年卡尼曼(Kahneman)与特维斯基(Tversky)合作并提出了著名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揭示了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判断和决策的真实模式。前景理论有三个基本原理: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大多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前景理论揭示了人们为了避免损失,而情愿非理性地冒着比实现收益大得多的风险。前景理论为现实中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人们如何做决策提供了一种框架。研究发现,受益时人们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而受损时人们选择风险较大的方案,这种因决策环境的变换而导致行为主体对同一问题选择偏好的改变所示范的效应被称为框架效应。
理论背景与文献回顾
(一)理论背景
1979年卡尼曼(Kahneman)与特维斯基(Tversky)合作并提出了著名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用以替代期望效用理论,揭示了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判断和决策的真实模式。前景理论是描述性范式的一个决策模型,它假设风险决策过程分为编辑和评价两个阶段。在编辑阶段,个体凭借“框架”(frame)、参照点(reference point)等采集和处理信息。在评价阶段,依赖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和权重函数(weighting function)对信息予以判断。价值函数是经验型的,它有两个特征:一是不对称,呈现S形。受益区呈现凸形,表明风险厌恶;损失区呈现凹形,表明风险追求;二是不同斜率,同样损失的效用大于同样受益的效用。受益区平坦,损失区陡峭;在参考点处变化最大,如图1所示。
卡尼曼(Kahneman)和特维斯基(Tversky)的前景理论有三个基本原理: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二是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三是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因此,人们在面临获得时往往是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失去时会很不甘心,容易冒险。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时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获得时的快乐感。前景理论为解释框架效应提供了主要理论框架:对受益和受损进行中立的描述;可能的结果被定义为受益或受损;通过S状价值函数描述人们的选择。
(二)文献回顾
有关框架效应最早是由Kahneman和Tversky(1984)和Tversky和Kahneman(1981,1986)提出的,暗示决策有可能受语言的描述方式的影响。也就是说,对环境的判断认知是可以通过问题的语言描述方式来影响的,进而可能影响到最终判断或决策。研究发现,受益时人们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而受损时人们选择风险较大的方案,这种因决策环境的变换而导致行为主体对同一问题选择偏好的改变所示范的效应被称为框架效应。
心理学家对框架效应及其产生的理论背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发现。Tversky和Kahne-man(1981)借助“亚洲疾病问题”向人们显示了决策者的风险偏爱依赖于选项被如何描述,即框架。亚洲疾病问题是框架效应的典型案例,其中决策者被要求在生还(正面框架)或者死去(负面框架)的情境下,对一个确定选项和一个概率(风险)选项进行选择。然而,Tversky和Kahneman实验研究发现:用正面框架(生还)和负面框架(死去)叙述相同的问题,人们选择的结果却大相径庭。结果显示正面框架下多数人(72%)选择保守方案,负面框架下多数人(78%)选择冒险方案。即人们在正面框架下表现出受益时偏爱规避风险负面框架下表现出受损时偏爱追求风险。以上受益时偏好保守而受损时偏好冒险的抉择行为打破了“不变性原则”,即对一抉择问题做相等的阐述应该引出相同的偏爱顺序。
在审计领域,尤其是在审计师的职业判断方面,国外很多学者对审计判断决策中的框架效应进行了深入的实验验证。这方面的研究从Tshton(1974)的“一个内部控制判断的实验研究”就开始了,以往的研究基本是从“优化”的角度描述内部控制系统。但是,内部控制系统同样也可以从“风险”的角度进行描述。McNeil和Pauker(1982)等人发现,并非只有外行非专业人员会有框架效应,即使专业人员也很容易受框架效应的影响。
Kida(1984)以持续经营审计判断为实验任务,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审计师在持续经营审计判断中是否存在框架效应进行了检验。Kida将被试的审计师分为两组,首先给两组被试审计师提供完全一致的公司相关资料。然后要求其中一组被试审计师预测该公司持续经营(正面框架)的可能性。要求另一组被试审计师预测该公司经营失败(负面框架)的可能性。实验结果显示两组审计师的判断结果差异不大,因此,Kida认为在持续经营审计判断中不存在“框架效应”。Trotman和Sng(1989)在Kida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持续经营审计判断研究发现,当公司经营条件良好时,持续经营审计判断中的框架效应显著,当公司经营条件恶劣时,持续经营审计判断中的框架效应并不显著。
除了持续经营审计判断,有学者以其他审计判断案例为实验任务,对审计判断中的框架效应进行了检验,发现其他审计判断中也存在框架效应。Emby(1994)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审计师在进行实质性测试决策时是否会受到内部控制系统框架效应的影响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审计师在进行实质性测试决策时会受到内部控制系统框架效应的影响。实验首先要求审计师在阅读了公司的基本介绍和库存内部控制基本信息后,对库存系统的实质性测试的数量做出一个初步决策。然后在考虑了库存内部控制系统中7项特定的附加信息后,审计人员被要求对库存内部控制系统做出判断,并且对实质性测试数量决策做出修正。实验结果显示:在“风险”框架与“优化”框架下,审计师在实质性测试的数量选择上具有显著的差异,在“风险”框架下,审计师选择进行实质性测试的数量显著多于“优化”框架。并且,那些在实验中处于“风险”框架中的审计师平均更倾向于对实质性测试的决策进行修正。
上述在审计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多数支持了框架效应理论和前景理论的预测。在审计职业判断中,容易受框架效应的影响。但是,上述研究成果主要是以美国的环境及人员为基础形成的,在我国,关于审计判断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大多数只是一些规范性的研究成果。张继勋(2002)对审计判断进行了界定,认为审计判断是审计人员根据其专业知识和经验,通过识别和比较对审计事项和自身的行为所作的估计、断定或选择。张继勋、刘成立和杨明增(2006)对审计判断质量进行了实验检验。杨明增、张继勋(2007)和张继勋、杨明增(2008)以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为背景,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判断中的锚定效应和代表性启发法下的偏误进行了研究。上述研究均未涉及框架效应问题。杨晓磊、代文娟(2009)简单介绍了框架效应对审计判断的影响。张继勋和陈颖(2009)在激励因素对审计判断影响的研究综述中仅就预期复核意见、诉讼风险两个负向激励因素和经济因素这一正向激励因素对审计判断影响的研究加以梳理,尚未涉及框架效应因素。
国内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展望
(一)局限性
通过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回顾,笔者发现国内对审计判断的研究起步较晚,将框架效应引入审计判断领域进行研究刚刚起步。截至撰稿时,笔者仅发现杨晓磊、代文娟(2009)简单介绍了框架效应对审计判断的影响。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笔者认为在国内开展审计判断领域的框架效应研究主要面临以下两点局限:
1.研究方法。任何研究课题都要有与之相匹配的研究方法,审计判断领域的框架效应研究也不例外。参照国外研究成果,国外学者围绕该课题大都选用了实验研究法。而实验研究方法有别于经验研究,经验研究的数据来自经验、统计资料或报刊杂志。研究者可以通过相应的数据库获得经验数据。而实验研究的数据来自于学者设计的实验,数据的获得过程比经验研究难,特别是关于审计判断的实验研究。由于审计判断的主体是审计师,相对于其他研究领域可以以MBA或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对象而言。难度大幅度增加。
2.研究设计。实验研究在国外已经发展非常成熟,国内学者进行实验研究大多参考国外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文化情景的差异、东西方人思维方式以及教育背景和程度的不同。容易使最终的实验结果与国外的研究结论相差甚远。因此。在国内的实验研究设计中,须充分考虑中国的文化情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以及教育背景和程度的差异,只有在研究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其研究结论才符合中国的实际。
(二)未来研究展望
由于框架效应的影响在不同的文化情景下各不相同,研究跨文化情景下框架效应的影响很有意义。国外学者已经对审计判断领域的框架效应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国内很少有学者将框架效应引入审计判断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在未来研究中,笔者将尝试利用实验研究方法检验在中国情景下,框架效应对审计判断的影响以及影响是否显著,是否受其他因素影响,并探寻背后的真实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