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三年在我院就诊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与使用抗生素有关,真菌培养结果:酵母样菌、白色念珠菌、曲霉菌以及与细菌混合感染,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及早进行真菌培养,尽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诊治
【中图分类号】R5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1-0112-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在呼吸系统中常发和多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肺部气流持续受阻,引起肺功能进行性降低,从而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1]。其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主要是因为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大量使用,给临床的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并且会对患者的预后情况产生影响。本研究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三年内在我院就诊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三年内在我院就诊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2例,女性36例,年龄范围在42~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8±14.6)岁。所有患者均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标准[2]。
1.2 临床症状
所有患者均具有咳嗽、咳痰、气短和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22例发热,59例咳白色黏稠呈拉丝状痰,16例咳血丝样痰,伴呼吸衰竭14例;14例听诊时肺部啰音明显增加;41例外周血白细胞升高,54例中性粒细胞升高;32例胸部拍片显示肺部双侧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27例具有纤维条索影,伴散在的大小不等的结节状阴影,16例自肺门向肺门周边扩散的均匀大片浸润;8例合并胸腔积液。
1.3 真菌鉴定
收集早晨起来漱口后的痰液于无菌痰盒里,重复收集三次。收集的标本利用涂片镜检、血清芽管试验、酵母菌鉴定卡、沙保罗培养基培养和厚膜包孢子试验进行鉴定。
1.3 治疗方法
患者确诊为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后,在对原发病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真菌培养结果选用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抗真菌药物治疗,静脉滴注或口服氟抗真菌药物,每天一次,首次使用时剂量加倍,连续治疗2~3周,同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1.4 转归判定标准
以临床症状消失、进行CT检查结果肺部病灶吸收、消散以及痰培养为阴性的判定为治愈;临床症状改善、进行CT检查结果肺部病灶吸收、好转以及痰培养为阴性判定为好转;病情没有缓解反而加重的判定为无效。
2.结果
2.1 真菌鉴定类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类型包括:白色念珠菌45例(59.2%),克柔念珠菌4例(5.26%),热带念珠菌8例(10.53%),曲霉菌6例(7.89%),酵母样菌13例(17.11%)。继发性肺部真菌感染率进行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 不同类型真菌感染率[n(%)]
2.2 治疗后转归结果
76例患者中中治愈40例,好转22例,无效20例,死亡4例。治疗有效率72%。
3.讨论
一些严重的原发病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由于反复长期发生感染,引起炎性反应,肺部气流受限而呈进行性加重,导致换气通气障碍,由于缺氧和CO2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症的发生,是呼吸系统中一种较严重的疾病。由于长期缺氧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力降低,另外患者的年龄较大,增加了真菌感染的可能[3];由于慢阻肺患者的并发症感染症状重,大多数医生会选择大剂量、长疗程的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从而导致体内的正常菌群受到破坏,继发真菌感染而引起二次伤害;患者由于年龄大且病程长,易引起糖尿病、肿瘤等并发症,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也可引起免疫功能降低,给真菌的侵袭的提供了便利;由于患者可能发生慢性呼吸衰竭症,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由于气管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增加了真菌感染的机会。有研究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继发真菌感染的致病菌类型主要包括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酵母样菌和曲霉菌等,其中,白色念珠菌的感染率是最高的[4]。
肺部真菌感染确诊后,应立即给予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在进行抗真菌治疗的同时,还要加强营养和支持治疗,从而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必要时可以注射免疫调节剂。如果患者合并细菌感染,要先进行药敏实验再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一般选择抗菌谱较窄的抗生素。用药期间要时刻观察患者的转归情况:病情变化、痰液真菌转阴情况和肝肾功能的改变,及时停药从而较少患者的住院时间而降低费用。如果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已经多次使用过激素,要严格根据适应症合理使用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应尽早进行痰培养,做到早诊断、早治疗[5]。对于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医护人员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避免污染。总之,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预防肺部真菌感染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云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临床与实践,2015,19(36):5103-5104.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CD].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2):67-79.
[3] 谢君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 11 (19): 32-33.
[4] 黄俊敏.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57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46-47.
[5] 迟磊,刘海霞,赵文阁,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应用,2010,4(12):117.
论文作者:杨原,孙志宏,闫竹琴,苏丽婷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真菌论文; 肺部论文; 患者论文; 疾病论文; 继发论文; 阻塞性肺论文; 抗生素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