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在历史课中的运用论文_ 李丽

多媒体教学在历史课中的运用论文_ 李丽

湖北襄阳襄州区四中 李丽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走进初中历史课堂,我认为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多媒体把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集于一体,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再现性和运动变化的可控性、模拟性以及强大的交互功能。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历史“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历史人物“站”起来。使学生如临其境,印象深刻,有效地创设情景,渲染课堂气氛,启迪学生的思维,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在我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我校的班班通工程为这项运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下面浅谈一下多媒体在历史课中的运用。

一、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在我们的记忆中,凭直观得来的印象是特别巩固的。甚至对于抽象的概念,也可以轻易地巩固地系在已经嵌入我们脑中的图画上”。这是经过反复印证的科学结论。历史多媒体教学一般说来是课本重要内容的重现,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以及一些古代文化遗存,通过多媒体再现给学生,具有极鲜明的形象性和提高刺激强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深了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例如,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中,谈及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结合教材内的有关知识内容,播放《张骞》的剪辑片断,使学生了解张骞在出使西域途中,虽被匈奴所俘,被拘禁10余年,经历了种种困难,但他从未丢弃汉朝的使节,也没能动摇他完成任务的决心。从影片中让学生感受张骞忠于国家,不屈不挠的优良品德,并再现了张骞出使西域历经艰难险阻这一生动的历史场面,从而使学生对张骞的这种顽强的意志力惊叹不已,从而加深对张骞的了解。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二、增强学生的爱国感染力

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界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中,深刻挖掘历史多媒体所蕴涵的思想素材,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可以做到生动、形象、深刻,乃至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例如,在讲“西安事变”一目时,从纪录片《西安事变》中剪辑一些镜头让学生看到“华北之大,已容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中华民族正处在亡国的关头”,同时也让学生感到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的历史特定环境,激发起捍卫自己祖国领土完整的民族精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再如教学 《鸦片战争》课文时,学生知道了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给英国,香港离开祖国怀抱已久,此时,教师可打破时空界限,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收回香港的令人激动的画面,英国国旗在香港降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缓缓升起,这样,把学生的情感引向高潮,对学生进行一次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引导学生自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历史知识结构和学习任务的不同,分别设置若干相关问题,投影到教师屏幕上,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协作为单位,以投影出来的问题为学习目标,阅读相关课本内容和多媒体课件提供的相关历史资料,从中由浅入深地思考和理解本课所要掌握的历史知识,进而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在完成历史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等学科任务的同时,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例如在《难忘九一八》一课中我采用了这种方式,设计了如下问题:1、日本为什么会发动“九一八”事变,导致了什么结果和影响?2、蒋介石面对日本大举侵华采取的政策是什么?为什么?这些政策有何影响?3、“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外各种政治力量的态度如何? 是杀蒋还是放蒋?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思考阅读课文内容和课件资料库中的影视资料、图片资料、文史资料,围绕这些问题学习思考,寻求答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或提出一些新问题,这往往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借助多媒体处理教材,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运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可以点拨规律和方法,学生看问题往往带有片面性,喜欢就事论事,对于较复杂的历史现象的认识和分析浅表化,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此,教师应借助多媒体课件提高他们这方面的能力,探寻规律、启迪方法。例如学生在学习19世纪晚期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提出质疑:美国为什么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居于领先地位,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又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列表加以比较其领先原因,并同时及时引导学生得出如下结论:凡是要在技术革命、经济发展中居于领先地位,必定少不了以上六项前提条件。由此学生便从一般历史表象学习上升到一个历史思维高度,掌握了这一规律,学生也就不难领会19世纪后半期美、德、日经济发展的共性因素了。学生从思路阻塞向恍然大悟、豁然开朗转化,收到了“一石冲开水底天”的效果。

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已经在世界许多国家普遍应用并被证明是切实有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尤其对历史教学,它更是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线,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观古今于一瞬”。能较好地解决历史的过去性,使 “死”去的历史在学生面前“活”起来,减轻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我们把搞好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多媒体立足于教学需要,为教学目的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历史教学现代化手段的应用前景将无限广阔。

论文作者: 李丽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多媒体教学在历史课中的运用论文_ 李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