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产学合作教育的科学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方针论文,全面贯彻论文,科学论文,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产学合作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一种重要的教
育模式和办学模式
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教育法》中又进一步明确“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我国的教育方针。按照这一教育方针的要求,高等学校那种单纯在校园内部的教育环境中,对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传授间接知识的教育模式显然已无法适应,而必须探索能体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的教育模式。同时也要求高等学校既能有效造就人才,又能为科教兴国直接对经济建设作出贡献,那种学校独自办学的模式必然也无法适应,而必须探索如何能与社会取得有效联系合作的办学模式。所以变革教育模式和办学模式应是当前高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任务。
产学合作教育,是指学校与产业单位共同育人,教育计划中规定学生必须参加适量生产实践的那种教育。它既包含一种教育模式,也包含一种办学模式。
产学合作教育模式,是指围绕提高应用人才全面素质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学校课堂学习间接知识和在生产现场参加生产实践,使其通过学校课堂和生产现场两种教育环境进行协调培养的那种教育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模式有利于思想素质、技术素质、非技术素质,特别是实践能力素质的提高。实践还证明,这里的生产实践,对本科生和大专生来说,一般是指完成生产任务的体力劳动或生产技术工作,但要是能完成科技研究开发任务,实现教育、科研、生产三结合,就不仅会更有效地提高应用人才的全面素质,而且还能为科技和生产发展直接作出贡献。
为实施两种教育环境协调培养学生的教育模式,必然要突破学校独自办学的模式,建立起学校与产业单位合作的办学模式。国际上产学合作教育往往是着眼于应用人才的培养而建立起产学合作的办学模式,而我国的实践证明,如果学校与产业单位实现教育、科研、生产多方位的合作,特别是实现教育、科研、生产三结合,就不仅能提高应用人才的培养素质,还能有效提高办学水平,并能直接促进科技生产的发展。
由此可见,产学合作教育不仅能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效培养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德智体诸方面全面素质得到提高的应用人才,还能为科教兴国对经济建设直接作出贡献。所以应该认为,产学合作教育是能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一种教育模式和办学模式。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要完成好这三大任务,我们必须站在社会发展的时代高度去考虑问题、规划未来。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它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当前,我国生产力水平较低,发展也不平衡。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力中地位与作用的日益提高,随着21世纪的逼近,教育、科技、生产越来越相互影响和渗透,现代高等教育正在向着与现代生产日益紧密联系合作的方向发展。所有这些,都对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都对高等学校办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应用人才的全面素质要在两种教育环境中协调发展,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也必然向着产学合作的方向发展。
二、十年来我国产学合作教育的主要成果
1985年,在上海市高教局和纺织局的支持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学院与上海几所棉纺厂一起,参照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经验,第一次在我国使用产学合作教育的名称进行试验。国内还有一些高等学校和产业单位合作,分别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研究生、本科、高专三个层次进行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试验。同时,产学合作教育的办学模式也开始受到重视。
1990年3月, 国家教委高教司出面组织了全国首次产学合作教育座谈会。1991年4月,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成立, 把分散进行试验的单位组织起来,以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的成立为标志,我国产学合作教育的实践试验和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加强,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1、提高了应用学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衡量产学合作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大量事实证明,产学合作教育提高了应用学科人才的培养质量,缩短了学生毕业后从学校到工作单位的适应期。
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各试点高校普遍注重产学合作教育在学生德育中的突出作用,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有了明显提高,“脱离国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各试点院校普遍反映,通过产学合作教育,学生的学习动力大为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学习的目的性更为明确。他们已不满足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希望教学更能适应生产第一线的需要。
提高了应用人才的整体素质。产学合作教育充分发挥并综合了学校与产业单位在应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整体素质。产学合作教育试点班毕业的学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动手能力强;进入角色快;独立工作能力强;人际关系易于融洽。
2、促进了教育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
产学合作教育的教育模式是以改善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丰富学生的实践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
优化教学计划,促进专业设置改革。通过产学合作教育,学校与企业相互深入了解了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状况,共同促进学校优化育人方案,改革专业设置。
改革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实施产学合作教育,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有所突破。
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产学合作教育对改变教师脱离实际的状况,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成效也是明显的。主要体现在思想觉悟、业务水平都有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3、有利于高等学校更好地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 促进产业的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
通过产学合作教育,高校与产业有了切实的合作,能更好地为生产服务,对产业单位的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加速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高校具有科技理论、人才、图书资料、实验条件等优势,企业具有实践技术、仪器设备、资金等优势,产学合作教育使双方的优势形成整体优势,加速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以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
有利于企业的继续教育,提高在职人员素质。各高校在产学合作教育中,做了大量对企业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成效很大。
充实了产业的技术力量,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在产学合作教育中,学校的教师、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实践和技术工作,他们具有比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充实了产业部门的技术力量,直接创造了经济效益。
在进行产学合作教育实践探索的同时,还就试验中遇到的理论观点和实践中上升为理论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许多院校专门成立了“产学合作教育课题组”。他们所涉及的研究课题基本可以归为四大类:第一类是产学合作教育概念(含中国特色)及其重要性问题;第二类是产学合作教育的教学改革问题;第三类是产学合作教育的教育模式和办学模式的运行机制问题;第四类是产学合作教育与教劳结合等的关系问题。理论研究的成果比较丰富。
三、我国产学合作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十年来产学合作教育在我国的试点,普遍反映:“试点效果明显,推广比较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包括传统观念在内的一些思想阻力
有通才教育观点对生产发展需要的应用学科人才应具有的全面素质、实际能力、生产技术加以轻视的阻力;有“办教育只是教育部门的职责,即使培养产业单位需要的人才,产业单位也可不负其责,不必参与”的传统观念的阻力;对1958年“教育革命”和文革中“开门办学”的消极影响尚未消除,心有余悸;对产学合作教育的概念,尚无认同的正确理解,对此尚存疑虑等思想阻力。
2、现行人事、劳动和财务的法规条例与实施产学合作教育不配套
按现行财务制度,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支出,不能像企业职工教育那样列入成本;高校教师现行的职称评定、工作量计算、拔尖教师的评定等有关规定不利于教师投身教育改革和实践;按现行人事制度,参加产学合作教育的学生,对其所需延长的一定学习期限,毕业后无法计入工龄,从而使其职称晋升、工资评定、住房分配都受到不利影响。这些法规条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教师、学生投身于产学合作教育的积极性。
3、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经费投入
学校组织“学工”,需要支付差旅费、生活补助费、教学津贴,在一定情况下甚至还得支付给企业一定费用;企业接纳学生“学工”,要提供住宿条件、劳保福利、劳务报酬、课时费等。而这些必要的条件和经费,往往难于及时供应。
4、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出现的新矛盾
由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企分开,过去政府依靠行政命令促使企业接受学生“学工”的行政指令,现在往往失去了作用,而且企业内部也出现了多层次的利益主体,企业领导要求基层单位接受学生“学工”,有时也增加了阻力。可是另一方面,现行人事劳动制度不能完全配套,劳动力市场尚未真正形成,一些企业仍然对提高职工素质未予充分重视,某些企业人满为患,不愿或无法为学生提供顶岗劳动的岗位,这就增加了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的难度。
5、 产学合作教育的教学体系和运行机制的客观规律尚未被充分掌握
产学合作教育工读一体化的整体优化的教学体系,至今尚未完全形成,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种教育模式对造就应用人才的优越性。工读一体化的学工安排,如何既有利于教学,又有利于生产;产学多方位合作中,如何实现互惠互利原则,如何既有利于教学,又有利于生产;产学多方位合作中,如何实现互惠互利原则,也未掌握规律。从表面看,往往是企业付出多得到少,感到于己不利。
正因为面临上述一些问题,影响了企业、学校、教师、学生实施产学合作教育的积极性,导致推广起来比较困难。
四、寻求对策,把产学合作教育的科学实践推向前进
几年来,我国产学合作教育试点,得到了国家教委的支持、指导和有关省市、部委领导部门的支持,但总体上尚缺乏国家宏观领导和调控,基本上还属于一种分散试点,这就使这项试点难于螺旋上升。为此:
1、为保证产学合作教育的有效实施,“九五”期间要对国家如何 加强宏观调控、确定导向政策、制定行政法规进行集中研究。要向国家提出实事求是的改革建议,以期切实加强国家对产学研教育的宏观领导。同时在“九五”试点过程中,还要争取自愿参加试点的省市、部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此进行局部改革,以利试点顺利进展。
2、在“九五”期间,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产学研合作教育, 都要分别进行综合配套的试点改革,以期探求各具特色的教育模式和办学模式的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
3、要进一步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教学体系。为此, 一是要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弄清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相应层次的应用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并确定培养其素质所需的教育环境;二是要根据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三是要积极探索实践教育规律。
4、要重点研究如何掌握实现“互惠互利”原则的规律, 以激发产业单位的参与动力。
5、依靠各级行政领导抓好产学研合作教育试点。 “九五”期间产学合作教育已由分散试点转变为纳入国家计划的自愿试点。尽管国家教委委托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组织有关单位在自愿基础上开展试点,但这项试点还必须依靠自愿参加试点的各单位的行政领导来共同实施。
总之,“九五”期间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依靠各级行政领导,把自愿纳入国家计划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试点组织落实,积累经验,认识规律,抓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