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模块化分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按照《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辞典》的界定,“分工可以定义为工序的划分,或者指工作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由不同的人来完成”。虽然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最早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探讨了分工的根源和分工的本质,指出了分工是阶级和国家的基础,但在经济学研究中,亚当·斯密一直被看作是分工理论的开创者。斯密在《国富论》中继承和发扬了古典经济学重视分工研究的传统,将分工思想理论化,阐述了分工的重要意义,论证了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阿林·杨格是分工理论的集大成者,他除了继承斯密关于市场范围决定分工程度的思想外,还提出了被后人称作“杨格定理”(Young Theorem)的理论命题:(1)递增报酬的实现依赖于劳动分工的演进;(2)市场大小决定分工程度,同时市场大小也受分工程度的限制;(3)需求与供给是分工的两个层面,分工水平取决于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专业多样化程度和生产的迂回程度,其中,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与是否能够从经验中学会消耗最少的力量达到预期的效果有关,专业多样化程度与生产链中同一层次专业部门间的横向分工有关,而生产迂回程度与生产链中上下游专业部门间的纵向分工有关。
首次将分工与生产的组织形式联系起来的是卡尔·马克思。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不仅区分了分工的形态,而且将分工与生产组织结合起来,考察了手工工场这种企业组织形态,认为正是分工使得生产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并在手工工场这种组织内部初步形成了某种结构,因而不同的技术水平决定了不同的分工方式和分工水平,而不同的分工形式和分工水平又要求有不同的生产组织形式与其相适应。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组织形态的演进,分工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产业间完整的产品生产分工向产品内的部件生产分工、产品增值过程分工、产品生产环节分工和产品要素分工等复合分工方式发展,一种新型的分工形式——模块化分工应运而生。本文将在简要回顾分工演进历程的基础上,提出并界定模块化分工方式,分析模块化分工不同于传统分工形式的特殊属性,以及组织基于模块化分工而获得的竞争优势。
二、分工的演进与模块化分工
分工形式的不同决定了生产的组织方式的差异,从而也决定了企业组织创造价值的生产方式的差异。分工可以按照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按照分工发生的历史顺序,可以分为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按照分工的层次,可以分为一般分工、特殊分工和个别分工;按照分工的技术特征,可以分为有机分工和混成分工;按照经济与技术的关系,可以分为技术分工和经济分工;按照分工主体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为横向分工、纵向分工和混合分工;按照分工与专业化的精细发展程度,可以分为产业分工、产品分工、零部件分工、工艺分工和生产服务分工等(张仁德、王昭凤,2003)。至于所谓的产业内分工、企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以及其他一些分类方法,都是在以上分类基础上的细化。本文参考上述分类方法,根据分工与组织演进的关系,将分工划分为纵向链状分工、横向平行分工和网络状模块化分工三种演进形式,并重点对模块化分工进行理论分析。
(一)纵向链状分工
纵向链状分工是指按照部件或工序的先后顺序,将生产过程分解为不同阶段的经济行为。纵向链状分工一般是围绕最终产品进行“后向”分工,在产业链层次上将生产纵向划分为n个阶段,每个阶段成为分工体系中的一个组分,从而衍生出一条越来越复杂的产品价值链(见图1)。在纵向链状分工中,经济系统之间的单向作用表现为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的单向制约作用,即下游生产环节规定着上游生产环节,也就是说上游生产的部件或工序必须符合下游生产环节的需要(陈继祥,2005)。纵向链状分工是最基础的分工机制,是一种沿着产业链进行的垂直分工。这种按照纵向链状分工形成独立经济组织的过程可以看成是纵向一体化企业的解体,是一种纵向专业化的过程。
图1 纵向链状分工
纵向链状分工既可以发生在企业内部,也可以发生在企业之间。一般而言,企业内部采取的主要是纵向链状分工,从而形成紧密型的企业组织结构,如马克思分析的手工工场。现在的多数企业依然采用“一条龙”生产的纵向链状分工方式,企业之间的纵向链状分工方式是与链条式的生产组织形式相对应的,不同的企业按照纵向链状分工参与产业链的形成。这种产业链在组织形式上往往表现为初级形态的企业集群,如江浙一带在改革开放初期发展起来的专业村、专业镇,就是围绕某一种产品进行工序或部件的专业化分工,形成产业链条,使中小企业(甚至包含一些家庭手工作坊)以产业链条为纽带相对集聚,形成“块状经济”。
(二)横向平行分工
图2 横向平行分工
横向平行分工是发生在不同的行业、部门和区域之间的一种分工形式。与纵向链状分工不同的是,横向平行分工中经济系统组分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组分之间通过大量的产品交换和相互采购发生联系并产生相互作用,组分与组分之间的关系相对松散。横向平行分工使得各个组分相互作用,形成更为复杂的经济系统,经济系统的子系统或者各个层次又交叉重叠,其相互关系也更为复杂(见图2)。横向平行分工的各组分之间交换的是产品,而不是(或不仅仅是)构成同一产品的部件或生产工序,因而横向平行分工是更加“宏观”层次的分工,专业化的细分程度也相对粗放。
横向平行分工的各个组分之间既可能存在互补关系,也可能存在竞争关系。当各个组分以相互组合形成最终产品(或满足最终消费)时,它们之间就是互补关系;当几个组分在构成最终产品的过程中可以相互替代时,它们之间就是竞争关系。横向平行分工有时也表现为区域分工形式,即各地区根据资源分布、生产传统和区位特点进行产品或产业层次的分工,然后通过市场交换互通有无。参与行业内横向平行分工的企业之间往往不存在组织上的联系,即使存在组织联系,也属于松散型的组织结构,参与分工企业之间的替代性和互补性都相对较弱。总之,从分工与组织演进的关系来考察,参与横向平行分工的企业主要是通过市场发生联系。
(三)网络状模块化分工
模块化本质上是与分工经济相联系的一种经济现象,是经济系统演进的结构性表现。模块化分工是指将一个复杂的系统或过程按照一定的联系规则,分解为可进行独立设计的半自律性子系统的经济行为。一个复杂系统可以按照模块化分工的形式分解为半自律的子系统,子系统本身还可以继续分解为更加细化的价值模块。子系统的分解方式既可以是纵向链状分工,也可以是横向平行分工,从而在模块系统内部构成网络状分工体系(见图3)。
图3 网络状模块化分工
在模块化分工条件下,各个组分可以按照标准独立地发展,每个模块之间在设计过程和生产过程中可以互不干扰。在子系统(模块)构成的更加复杂的系统中,每个组分所形成的产品(价值)模块之间是互补关系。模块化分工是一种更加细致的专业化分工,同时也是按照成员企业优势能力要素进行的分工,它有利于突出差异化、创新以及划分更细的价值取向,使参与分工的企业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网络组织内部的资源互补(陈继祥,2005)。因此,模块化分工是模块化生产方式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三、模块化技术、模块化设计与模块化分工
模块化技术的出现是模块化分工方式产生的前提条件。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电子、计算机与电信三个主要技术领域不同阶段的技术创新和传播,使得新的信息技术范式——模块化技术得以建立,为模块化分工的形成和模块化生产方式的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实现模块化设计必不可少的手段,没有计算机技术的辅助,模块化设计的优势也体现不出来。开发模块化产品系统与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生产系统是同步进行的,同时,模块化的产品系统也为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条件,模块化设计是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础和前提。这样看来,模块化技术不仅以标准化为基础,而且与产业革命相适应,是信息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具体应用。模块化技术是一种“化繁为简、聚零为整”的技术,是信息技术向智能化、集成化、系统化方向发展的结果。
现在,模块化技术已经成为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用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手段。模块化技术在空间上分割了流水线技术,产品的设计开发、模块加工、产品装配、包装和销售不必集中在一个企业内完成,这使得产品的模块化设计成为可能。
模块化设计包括“模块分解化”和“模块集中化”两个阶段(青木昌彦,2003)。模块化设计是模块化分工的前奏,如果将模块化设计落实到生产过程中,“模块分解化”即是模块化分工,“模块集中化”就是模块化分工后的模块整合。青木昌彦在《模块化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一书中提出的模块化集中的三种基本形式(金字塔型分割、信息同化型联系、信息异化型或进化型联系),实质上就是模块化分工过程中处理系统信息的三种方式。金字塔型分割强调“舵手”在模块化分工中的主导地位,他有权改变联系规则,是模块化系统的设计师,各成员企业在“舵手”发出的“看得见的”信息指导下,负责处理各自活动所必需的个别信息。信息同化型联系强调模块化分工中的信息协调,“舵手”与各成员企业之间不断交换经常发生变化的系统信息,“看得见的”信息在“舵手”与成员企业之间来回流动,被双方所利用。模块化分工后,系统联系规则也会做出细微调整。信息异化型或进化型联系分析的是存在多个“舵手”的模块化系统内部模块化分工后的信息优选问题。模块化分工后,各模块主体独立于其他模块处理个别信息和有限的系统信息,各模块发出的“看得见的”信息可能是存在差异的信息,于是就存在一个信息优选问题。来自各个子系统的异化信息由所在子系统的“舵手”对它从“舵手”本身所处的系统环境角度加以解释后,以简约的形式反馈到整个系统,再由各个子系统的“舵手”联合对反馈过来的异化信息进行比较、解释和选择,通过信息处理、传达和交换,单一模块之间的联系规则不断被筛选,并得到进化发展。“舵手”事后通过对整体规则进行整合,可以找出最合适的模块组合,形成生产系统,并在此过程中优选出相应的系统联系规则,作为整个生产系统“看得见的”信息。由于模块系统区分了“看得见的设计规则”和“隐形的设计规则”,每个模块的设计和改进都可以独立于其他模块的设计和改进,每个模块的设计信息都被“浓缩化”,从而保证了模块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即只要符合设计规则,就可以采用任何方法或模块组合产品,使得最终产品成为模块的组合。因此,模块化生产不需要把所有的生产工序集中在一个企业内部,而是把生产工序进行模块化分解,通过模块化分工,形成模块化生产网络。
模块化设计规则的形成和应用、界面联系规则的标准化以及技术变化的速度和竞争的强度,是模块化分工的主要催化力量。一个产业中的零部件越容易标准化,技术变化的速度越快,产业的竞争强度越大,就越容易导致模块化,形成产品模块。所谓产品模块,就是可组合成系统的、具有某种确定功能和接口结构的典型通用独立单元,包括功能模块、结构模块和单元模块三种类型(童时中,1999)。产品模块的形成,为模块化设计提供了可能。模块化设计是有目的、持续并严格地应用模块化技术对产品进行模块化分解和模块化集中的过程,它既是一种标准化设计,又是一种组合化设计。模块化设计可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系列模块化产品研制过程,需要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对整个系列进行模块化设计,其本质上是在系列产品研制过程中寻找通用模块和专用模块;第二个层次是单个产品的模块化设计,它需要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对模块进行选择和组合,并加以必要的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其本质上是选择及组合的过程。模块化设计不是面向某一个产品,而是面向整个产品系统,既需要形成特定功能的模块,也需要形成有使用功能的产品。模块化设计通过限制元件之间或任务之间交互作用的范围,可以减少设计或生产过程中发生循环的次数,缩小发生循环的范围,从而提高复杂度的可控范围。模块化设计可以使复杂产品设计的不同部分同时进行,从而缩短完成特定生产过程或设计过程所需的时间,实现并行生产。模块化设计中的基本活动包括六种:(1)将设计或任务分割成模块;(2)用一种模块化设计替代另一种模块化设计;(3)扩展——将新模块加到系统中;(4)从系统中排除某个模块;(5)归纳并创建新的设计规则;(6)将一个模块移植到其他系统中(Baldwin and Clark,2000)。这些模块化操作的基本活动能够增加模块化系统的选择价值,拓展模块化系列产品的组合空间,改变设计选择权的数量、价值和位置,从而大大加快模块化系统的变化速度,更好地适应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对于现实中的模块化设计来说,设计者必须将设计参数划分为两大类,即可见信息(visble information)和隐藏信息(hidden information)。模块化设计的界面规则就是可见信息,其他留给模块化设计者决定的参数则是隐藏信息。确定标准的界面规则,能够降低生产系统的资产专用性以及搜寻、监督和执行成本,使企业减少垂直一体化活动的动力,而且企业可以利用组织柔性参与模块化分工,进行不同模块的研发和生产。
模块化分工产生于模块化技术和模块化设计的基础之上,它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设计结构,其中的分工参数和任务结构在单元(模块)内是相互独立的,而单元(模块)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体现了独立性与依赖性的辩证统一。技术变化速度越快,产品的升级换代就越快,从而产品的生命周期就越短,也就越是要加快产业演进的速度。建立在模块化设计基础上的模块化分工与生产,能够加快产品创新步伐和产业演进速度,适应技术革新的需要。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企业必须克服组织惯性,采用与生产过程多样化和生产工序模块化相适应的分工方式和组织形式。模块化分工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分工演进的一种新趋势,是企业由“纵向一体化”走向“专注核心环节”的必然选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合作生产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施“归核化战略”,即首先将业务分解成一个个单一的能力要素,然后将能力要素进行细分,选择出核心能力要素,再将核心能力要素集中于优势生产,构建核心竞争能力,形成比较优势,并以比较优势参与网络组织的模块化分工,构成模块化网络组织,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增强组织的竞争优势。
四、模块化分工的特性分析
模块化分工是专业化分工与一体化分工并存与耦合的一种新型分工形式。在模块化系统内部,专业化分工是复杂系统模块化分解的过程,各成员企业基于核心能力要素参与隐模块的设计和生产;一体化分工则是复杂系统模块化整合的过程,按照设计规则和界面标准设计、生产的模块最终要整合成为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因此,模块化分工过程既是复杂系统简单化的过程,也是形成网络系统与模块化结构的过程。作为“对愈加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Baldwin and Clark,1997),模块化分工与传统分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具有了一些新的特性。
(一)模块化分工具有超越传统分工方式的经济性
模块化分工是对传统分工的延伸和超越,它继承了传统分工的经济性,同时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模块化分工是一种混合型分工,它是生产分工与职能分工、工序分工与知识分工、横向分工与纵向分工、劳动分工与能力分工的融合,是价值创造形式的变化与重新组合。模块化分工不是简单的劳动分工,而是一种基于企业能力要素和资源的分工。当企业按照自身的知识状况、能力特征、比较优势向专门化角度发展时,企业的核心资源就会得到充分利用,企业特殊的核心能力也会得到强化,这时企业就进入了能力分工阶段。在自由市场经济中,某一企业之所以能够长时期地获取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就是因为该企业具有其他企业无法仿制或复制的特殊核心能力。基于企业能力的分工会导致两种倾向:一是企业会失去一体化生产企业的完整功能,只能以自身的特殊核心能力专注于某个模块的设计与生产;二是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提供难以由一个企业来完成,需要几个甚至更多核心单元组织(单个企业)的协作,并通过合作来完成。这两种倾向都会促使企业通过模块化分工,构成模块化生产网络——模块化企业价值网络。另外,模块化分工对传统分工的超越还表现在能打破空间限制,实现地理的分散性与组织接近性的统一。传统的分工往往受空间的限制,只能局限于同一个企业内部或同一地区内相对集中的不同企业之间。模块化分工不仅可以使产业链上的设计、生产和销售等环节实现空间分离,而且可以分解生产工序,即在不同地区生产产品模块,再进行地理上的集中,完成最终产品的组装。例如,计算机产业实现模块化分工后,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的地点来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采购、生产和营销,形成全球分工体系和生产网络,如美国是计算机的标准制定中心和研发设计中心,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印度是新产品和核心部件的生产中心,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是元器件的生产基地和部分整机的组装基地。
(二)模块化分工能够创造选择价值,增加分工的净收益
传统分工是一种以专业化效率为导向、力图节约的经济行为,而模块化分工是以顾客价值为导向、允许浪费和重复建设现象存在的经济行为,尤其是在隐模块的设计和生产的竞争中,适度的浪费和重复能够创造选择价值,从而增加分工的净收益。传统分工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分工经济效应,它对于竞争程度的影响更多是依赖于交易效率和人口规模两个因素:当法律制度所决定的、界定每个交易中的合约及有关产权的效率提高时,分工水平和人均收入就会上升,而竞争程度就会下降;在固定人口规模条件下,当分工水平上升时,每个专业的生产者人数就会下降,竞争程度自然就下降(杨小凯、威尔斯,1990)。模块化分工并不会降低竞争程度,在分工过程中和分工后,各模块研发主体只要遵循可见部分的设计规则,就可以试验完全不同的工程技术,而模块供应者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其信息处理和操作处理可以相互保密,从而使模块研发的多个主体同时开展研发成为可能,他们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保证了模块化系统创新动力的充足性,能激励研发主体开发出符合理想界面标准和绩效标准的模块产品。这同时也增加了模块化系统的选择价值,独立的同种功能模块的研发能够以多种选择的余地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以说,传统分工更多考虑的是生产任务如何有效地完成,而模块化分工关注于如何更好地创造顾客价值,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三)模块化分工是基于核心资源和能力要素而形成的分工方式
模块化分工与传统分工对企业资源和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传统分工是依据专业化效率原则进行的分工,各组分是先分工、后专业化,企业参与传统分工并不要求具有特殊的资源或能力,可以边参与分工边学习,逐渐适应专业化生产。分工演化机制关注的是分工如何在市场自由竞争环境中节约内生交易费用,并推动分工走向深化的问题。模块化分工是依据功能原则进行的分工,是对专业化分工的整合,它要求以核心能力为基础进行分工,并在分工的基础上强化核心能力。可见,模块化分工是传统分工的进一步延伸和深化。模块化分工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分工充分发挥优势资源的互补效应,推进模块在信息封闭体制和界面标准的联动中获得创新和发展,进而增强整个组织的竞争实力。企业在自身核心资源和能力要素模块化的基础上参与模块化分工,可以将其生产经营活动聚焦于价值创造过程的某些环节,使其已有的核心能力要素和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能力要素得到更好的积累、培育和发挥。以核心能力要素参与模块化分工的企业或业务单位尽管业务边界(有形边界)有所缩小,但其能力边界(无形边界)可以急剧扩大,通过调用外部资源而取得快速成长和发展,实现“杠杆增长”(余东华、芮明杰,2005),企业参与模块化分工的前提是自身具有异质性的能力或资源,因而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适应模块化分工。只有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知识和能力的价值性和非竞争性,不断积累难以替代和模仿的特殊资源,才能更好地适应模块化分工,分享模块化分工带来的经济性。
(四)模块化分工过程是对技术和制度进行有效整合的过程
模块化分工与传统分工对制度和技术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传统分工是将生产进行分解和细化的过程,在交易效率允许的前提条件下,分工越细致,专业化水平就越高,分工程度也就越高。模块化分工不仅仅是将复杂系统进行分解的过程,它还是一个有效整合的过程。模块化分工既是分工的过程,同时也是在分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各个组分按照功能原则重新聚合的过程。也就是说,模块化分工要比传统分工复杂得多、精细得多。在进行模块化分工之前,必须有先进的技术和高效率的制度做保障,同时还需要设计者对模块化的对象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不仅具备模块化分工的可能性,而且具备模块化分工的必要性,这样才能获得模块化分工的好处(胡晓鹏,2004)。因此,模块化分工对技术水平和制度效率的要求更高。这里的技术水平主要是指将复杂系统分解为具有半自律功能子系统的模块化技术,制度效率主要是指对模块化系统内部的设计规则和界面标准的要求。
(五)模块化分工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分工方式
传统分工和模块化分工所对应的组织结构的集权、分权特征和稳定性具有较大的差异。由传统分工演化而来的是分层组织结构,包括集权和分权两种基本形式。集权式组织结构内部主要是科层等级制度,其演化动力来源于对上级或前一生产工序命令的执行,组织内存在着显著的等级差。分权式组织结构主要是指多部门化组织或M型组织,其演化动力是分工经济驱动的自发产物,其结果是形成两级(或多级)分权的组织结构。由模块化分工演化而来的是模块化组织结构,集权和分权在模块组织结构内部是完全协调一致的:看得见的设计规则是各个子模块必须遵守的共同信息,具有集权的特征;但各个子模块(隐模块)在设计上被赋予了很大的自主权,具有较高的分权特征。模块化分工是在看得见的设计规则的指导下进行的。由传统分工所形成的分层组织结构中各个组分之间具有强烈的互补性和依赖性关系,在以专业化效率为导向的行为准则驱使下,结构内各个组分经常被再分解,分层组织结构具有了动荡性。同时,随着科层组织结构中组分的增多,分工结构整体的协调和协同效应会不断衰减,最终科层组织结构也将表现出强烈的不稳定性。模块化组织结构的设计规则在产生之初具有强烈的竞争性,但一旦成为系统的显性规则后,往往可以保持长期稳定。设计规则的稳定性,确保了模块化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特征。
(六)模块化分工是协调和整合的有机统一
模块化分工与传统分工对分工后的协调和整合要求是不一样的。分工和协调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若一个组织内只有分工而无协调,必然难以维持组织自身的存在;而没有分工的协调是不存在的,因为协调本来就是对分工的协调。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表明,活动的协调方式主要有三种,即管理、合作和市场交易(陈传明,2002),不同的分工形式对应着不同的协调方式。传统分工也要求进行协调,而组织之间和组织内部的协作本身就是一种协调。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分工使得手工工场内部的协调成为一种技术性的要求,有分工就必然要有协调。他将这种协调称为“工场内部的分工中预先地、有计划地起作用的规则”,这种协调是以资本的绝对权威为基础的,并服从于“资本的指挥和纪律”。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传统分工中的协调已经包容于分工的概念之中,并且这种协调相当于组织内部的管理。与传统分工相比,模块化分工后协调的涵义要丰富得多,对协调和整合的要求也大不相同。模块化分工中的协调不仅要求组织活动和谐有序、组织规模适度、组织比例适当、组织分工主次分明,而且要求组织分工要以组织目标的实现为导向,充分发挥每个组分的功能,在共同的界面标准内对模块化分解的活动加以整合、控制和调节,在实现分工经济效应的基础上实现网络经济效应。由于模块化分工中各模块只有符合界面标准才具有价值,因而模块化分工更加注重分工后的协调与整合。模块化分工后,模块化组织内部的协调实质上是一种组织内部的合作方式。模块化分工的过程是将价值链分解的过程,以形成新的价值模块,而模块化组织内部协调就是将价值模块进行整合,构成新的价值链,使新价值链交错连接而形成价值网络。模块化分工中的协调和整合,是获得模块化企业价值网络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除了合作协调方式以外,在模块化企业价值网络中也存在市场交易的协调方式,因为模块化分工能使模块化企业的价值网络中形成组织内部市场,使成员企业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所以在组织内部引入市场机制能够更好地协调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
五、基于模块化分工的组织竞争优势
(一)模块化分工能够有效地提高组织经济效率,从而强化组织竞争优势
首先,模块化分工能够通过形成专业化经济而提高经济效率。一方面,模块化分工是一种专业化分工,能够降低模块化网络组织的设计和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模块化分工能够更多地创造顾客价值,从而实现更多的经济利润。在模块化分工基础上生产的模块化产品,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偏好进行“自由组装”,从而既能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又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顾客价值,实现更多的利润。
其次,模块化分工能够通过提高生产效率而提高经济效率。模块化分工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主要是通过节约劳动时间来实现的,在没有改变工序要求和使用工具的情况下,模块化分工必然使单位时间内的产出大大增加。这是因为:(1)从操作工序的分工来看,操作工序或劳动分工越细、操作越简单,就越有可能对每一种具体劳动的操作过程进行标准化,免除因动作不科学而消耗的多余时间,同时,劳动工具的专门化和简化,也使得操作处理的速度加快、生产效率提高;(2)从劳动者的分工来看,与劳动或操作相适应的劳动者操作职能的专门化,使劳动者从事的操作变得简单,提高了劳动者的熟练程度和技能,节约了劳动者从事不同操作时必须进行操作转换的准备时间和调整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劳动者从事同一项简单化的操作,有利于学习时间的缩短和劳动经验的积累,即从学习效应的获取中提高生产效率。
再次,模块化分工能够通过产品迂回生产延伸价值链,从而实现价值增值。模块化组织内部的迂回生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生产活动要由更多的加工程序来完成,需要借助于不同的设备、由多道工序不断进行功能积累,而不是一次性地将功能目标实现;二是不在企业内部进行所有的生产活动,而是在组织内部对生产活动进行细致的分工,以实现高效率的生产,保证每个阶段的分工优势,由此形成产业链迂回。迂回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形成上下关联、产品互补、资源互补、功能互补的产业链条,增强模块化组织的抗风险能力,稳定地获取经济利润。
(二)模块化分工能够推动组织内部“企业基因”重组,增强组织的应变能力
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教授Tichy和Sherman早在1993年就提出了“企业DNA”的概念,认为企业与生物一样也拥有自己的遗传基因,正是这种遗传基因决定了企业的基本稳定形态和发展、变异的种种特征。约翰·奥瑞克等(2003)将“企业基因”定义为企业的基本结构元素,认为“企业基因”是企业价值链中的一组可以为企业带来特定产出的价值元素,这些价值元素是基于一定的资源基础,如知识、资产或流程等。“企业基因”由结构、决定权、动力和信息四个基本要素组成,这些基本要素可以通过无数种组合方法形成组织的独特性(罗珉,2005)。“企业基因”重组就是将各个企业的基因进行重新排列,以形成更有效力的基因组,将各自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转化为一个个独立的经营领域,从而创造更有竞争力的实体,获得新的增长,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基于“基因”的能力要素重组而形成的模块化组织,是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协调成本的组织形式。模块化分工能够推动成员企业的基因重组,打破组织内部的固有价值链,对价值链上的能力要素进行有效整合,以创造出更具竞争力、更新的价值链,并将这些新价值链按照能力要素进行调整和优化,形成能力要素驱动型价值网络。
模块化分工过程同时也是能力整合的过程,包括内部能力与外部能力的整合、关系能力与业务能力的整合、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的整合,并通过能力整合形成模块化网络组织内部竞争优势和关联优势,增强对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罗珉,2005)。模块化分工使得价值模块和价值链的整合以及在模块化基础上的再整合成为可能,由此形成的模块化组织是一种具有自我生存、自我演进和自我进化能力的市场主体,它能够通过组织选择及时适应环境的变化。
(三)模块化分工为模块化网络组织采用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创造了条件,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大规模定制是在模块化分工的基础上,通过敏捷制造、柔性制造等途径向每一个顾客提供针对其需求而制造的完全个性化的产品,它可以简单地表示为“大规模”+“定制”。这里的大规模是指取得大规模生产的低成本和高速度,定制是指在可接受的价格下一次性地为顾客提供量身定做的产品,或是可以适应任何人且对他们每个人而言都是定制的可适应性产品(因“产品能自动适应顾客”而将其设置为满足个人需要的状态),甚至从产品本身就可辨认顾客的要求。大规模定制是对定制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个性化”的大规模生产,它能把“大规模生产”与“定制生产”这两种生产模式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不牺牲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了解并满足单个客户的需求。“大规模生产”是产品模块的大规模生产,“定制生产”是根据个性化的消费者需求进行模块组合,并形成最终产品。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涵括了诸如基于时间的竞争、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和微观销售等许多现代管理思想精华,其核心是产品品种的多样化和定制化,而不是增加成本,其范畴是个性化定制产品和服务的大规模生产,其最大的优点是提供战略优势和经济价值。建立在模块化分工基础上的大规模定制需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环节,即产品的模块化设计、模块化生产和模块化消费(见图4)。大规模定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能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满足个性化需求,从而兼顾规模经济与效率。实现大规模定制的最好方法、最低成本和最高个性化定制,是在模块化设计中建立能配置成多种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模块化构件。大规模定制是个性化定制与大规模生产的有机综合,它能够以大规模生产的价格实现产品多样化甚至个性化的定制,获得三方面的经济效益:一是用标准化零部件的大规模生产实现规模经济;二是模块化的零部件按多种方式进行组合,形成多种最终产品,从而实现范围经济;三是在集成技术下,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可以同时实现、相互增强,最终形成集成经济。
图4 基于模块化分工的大规模定制
(四)模块化分工推动了组织内部市场的形成,有利于组织保持竞争活力
随着技术的日益复杂和需求的动态多变,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新的组织设计更具市场机制的特质,即在组织内部引入自由竞争,形成组织内部市场,发挥由成员企业自利行为所引发的自律机制的作用,规范并引导成员企业达成组织的既定目标,促使资源利用更有效率(李海舰、聂辉华,2004)。模块化分工使得组织内部成员成为独立的经营单位,根据其核心能力和资源状况承担相应模块的生产任务,成员与成员之间的要素转移是以价格机制为基础的内部交易行为,由此,组织内部市场应运而生。组织内部市场的运行原则可以归纳为:仿效市场机制协调组织内部成员企业之间的行为;通过绩效控制与自主措施,将层级管理转化为内部成员企业之间的交易与竞争;将原来的刚性管理弹性化,以扩大组织的效率优势;建立促进合作的机制,引导组织成员之间的协调配合。
内部市场的绩效评价是以顾客需求的满足状况为导向的,这就保证了绩效评价的客观和公正。内部市场的激励机制也更加灵活,更加注重对市场结果的激励,激励程度能够更好地体现绩效水平。组织内部市场引入了自由竞争机制,使成员企业成为内部顾客,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变成内部营销,这有利于推进跨企业的业务流程整合,降低组织成本,减少官僚主义,提高企业效率,保持激励水平,提高组织的活力、适应性和竞争能力。
随着组织内部市场的不断发展,内部市场机制出现外部化的趋势,内部市场的边界也变得更具弹性,企业与市场、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一个以模块化组织为中心的生态系统,使得模块化组织能够以内部市场的组织接近整合空间距离,形成全球生产网络(李海舰、聂辉华,2004)。在新一轮组织创新的浪潮中,一些大型企业通过模块化分工引入了市场机制,建立了组织内部市场,增强了竞争优势,获得了快速发展。海尔的“市场链”(market chaining)管理模式和惠普的“拼组”(patching)方法,都是引入内部市场、增强组织活力、提高组织竞争力的成功范例。
六、简要结论
模块化分工是指将一个复杂的系统或过程按照一定的联系规则分解为可进行独立设计的半自律性子系统的经济行为,是在价值模块化、产品模块化和组织模块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分工形式。模块化分工过程既是复杂系统的简单化过程,也是形成网络系统与模块化结构的过程。模块化技术的出现是模块化分工的前提条件,模块化设计理念的形成、界面联系规则的标准化、技术变化的速度和竞争的强度,是模块化分工的主要催化力量。
模块化分工是对传统分工的延伸和超越,它吸纳了传统分工的经济性,同时又具有一些新的特性:模块化分工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的核心资源和能力,打破分工的空间限制,实现地理的分散性与组织接近性的统一;模块化分工是以顾客价值为导向、允许浪费和重复建设现象存在的经济行为,能够创造选择价值,增加分工的净收益;模块化分工是依据功能原则进行的分工,是对专业化分工的整合,它以核心能力为基础进行分工,并在分工的基础上强化核心能力。与传统分工方式相比,模块化分工对制度和技术、集权和分权特征、对分工后的协调和整合等的要求具有较大差异。具有异质性资源和能力的企业以自身核心能力要素参与模块化分工,形成模块化网络组织。这种模块化网络组织是建立在模块化技术、模块化分工基础上的合作型战略组织形式,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模块化分工演进及模块化组织形成的路径是:现代信息技术→模块化技术→模块化设计→模块化分工→模块化组织。企业在自身核心能力要素模块化的基础上参与模块化分工,形成模块化网络组织,能够增强环境适应性,获得市场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