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造口患者多元化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论文_巫玉兰 葛曼青 曾丽 周李 姚菲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 观察直肠癌造口者实施多元化延续护理干预,患者术后生活能力、焦虑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5.10 ~2016.12期间79例经直肠癌造口康复出院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后护理服务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出院时给予相关用药、饮食方面建议,告知患者定期复诊),研究组41例(实施多元化延续护理干预),观察半年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同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焦虑状况。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对直肠癌造口者实施多元化延续护理干预,患者术后生活能力、焦虑明显改善。

【关键词】延续护理;生活质量;直肠癌造口

直肠癌最为临床最为常见的消化道癌症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胃癌,目前直肠癌治疗以手术为主,且近60%疾病患者需要行Miles手术,即需要在患者身上做永久性肠造口。大量实践表明由于手术患者术后排便方式改变,不仅给其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同时还易造成患者出现焦虑、抑郁、失眠等问题,给患者身心均造成损伤[1]。且近几年随着直肠癌发病率逐渐上升,进行肠造口人数也趋于增加,如何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避免其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得到临床关注,有学者提出对患者实施多元化延续护理能达到治疗目的[2]。本文观察2015.10 ~2016.12期间41例患者行多元化延续护理干预的有效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10 ~2016.12期间79例经直肠癌造口康复出院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后护理服务的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41例,最小年龄54岁,最大者78岁,平均年龄(58.9±4.5)岁,其中男23例,女18例;对照组38例,最小年龄53岁,最大者76岁,平均年龄(58.7±4.2)岁,其中男22例,女16例。所有患者均行直肠切除术并做永久性肠造口,术后生存时间评估6个月以上,术后未有严重并发症,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资料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造口护理知识、技能的宣教,指导患者能者熟练掌握自我护理技能,保持自身清洁卫生,同时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使患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对照组患者出院时发放造口患者护理手册,给予相关用药、饮食及运动指导,并由门诊定期通知患者入院复诊,告知患者医师电话以便其遇到问题时能打电话咨询。研究组在患者出院后成立延续护理小组,进行2周一次上门随访,观察患者造口护理实施情况,对造口清洗、更换造口袋等方面存在的错误指出并进行纠正。采用电话、QQ、微信等方式与患者保持联系,通过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护理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其恢复情况,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参与日常生活力所能及事情,对患者日常饮食搭配给予相关建议,以高营养、易消化、低纤维食物为主。定期通知患者入院复诊,同时组织造口患者互助组,以3-4为小组,小组成员均为直肠癌造口患者,每2周组织成员进行交流会,分享经验、相互鼓励、共同解决护理问题。

1.3观察指标

观察半年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同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焦虑状况。生活质量评定采用( EORTC QLQ - C30)对患者饮食、心理状态、睡眠、二便、呼吸、躯体感受这6方面进行评分,总分6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恢复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所有统计学分析结果,以P<0.05为显著性标准。

2结果

2.1出院后患者生活质量情况 研究组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在对直肠癌患者行病灶切除治疗时,对于低位癌症者主要性行Miles 术,且术中多做永久性结肠腹壁造口,这不仅造成患者排泄方式改变,给其日常生活造成困扰,同时由于患者需要定期更换造口袋、生活不便,导致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 社会交流障碍[3]。故如何加强患者出院后自护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避免患者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是临床目前护理重点,常规护理干预,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效果不理想。

本次结果显示出院时患者焦虑评分组间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出院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研究组出院1个月、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对直肠癌造口者实施延续护理,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理想,这可能与其通过电话、上门随访、QQ等多种方式对患者提供院外护理指导有关[4]。医护人员通过多种对患者饮食、造口护理、造口袋更换、心理状态等方面给予帮助,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成立造口小组,让患者之间交流,不仅能获得护理经验,且不易让患者出现社会交流障碍以及焦虑等不良情绪[5]。

综上所述,临床对直肠癌造口者实施多元化延续护理干预,患者术后生活能力、焦虑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贾春雨,梁涛.延续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康复期抑郁程度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1):2502-2504.

[2]贾春雨,陈燕.延续护理干预对直肠癌造口术后病人焦虑状态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2):940-941.

[3]郑敏华,郭云萍,应莲琴等.延续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4):102-105.

[4]樊慧,乔莉娜,金鲜珍等.护理干预降低直肠癌术后永久性造口病人病耻感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7,31(17):2155-2156.

[5]张冰,易昌华,欧燕等.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口60例出院后延续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8):66-67.

作者简介:巫玉兰(1983-),女,主管护师 葛曼青(1983-),女,主治医师

曾丽(1988-),女,护师 周李(1989-),女,护师

通讯作者:姚菲(1982-),主管护师

论文作者:巫玉兰 葛曼青 曾丽 周李 姚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直肠癌造口患者多元化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论文_巫玉兰 葛曼青 曾丽 周李 姚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