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一五论文,产业结构论文,变动论文,时期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
(一)产业结构保持快速变动,但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产生了较大偏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经历了持续快速增长和几个时期的产业结构调整后,产业结构出现了较大变化。我们对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基本判断是:第一,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基本满足了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农产品的总量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农业结构调整和质量的提高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第二,工业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且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以轻工业为主导、90年代加快基础工业的发展以后,轻重工业之间、加工工业与基础工业不协调的矛盾得到基本解决,提高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改善国际分工地位和促进工业结构升级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矛盾。第三,第三产业主要是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得到较快发展,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得到缓解。
三次产业之间也存在一些不协调的地方。一是工业、服务业对农业生产的支持较为薄弱,主要表现为农产品加工、流通和营销滞后;第三产业,主要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二是三次产业间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由20世纪90年代以前呈缩小之势转为扩大趋势: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由1980年的0.44略有提升为1990年的0.45,第三产业也由1.64升为1.73,第二产业则由2.67降到1.94,在此期间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系数由0.71减为0.59;而在90年代以来,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呈差距扩大趋势,差异系数由1990年的0.59升为2002年的0.82,差异程度甚至高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其中,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由0.45降到0.29,第三产业由1.69减为1.18,第二产业则由1.94较大幅度地升为2.42。三是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大幅下降,工业从业人数绝对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受阻,出现就业向农业回流的现象。一方面,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大幅下降,甚至低于改革开放初期;另一方面,主要吸引劳动力转移的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也呈下降趋势,而比较劳动生产率上升的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下降,甚至排斥劳动力。四是产业结构升级出现断环。正常产业结构升级过程应是随着工业化水平提高和分工的深化,企业内部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和专业化,并形成新的生产性服务企业。而我国工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外资,实际只是在制造环节发挥劳动密集优势,起到制造车间的作用。由此必然造成的结果是:高附加价值环节由外资掌握,并主要控制在国外跨国公司手中,国内高比较劳动生产率的第三产业发育不足,同时也就表现为研究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这些部门的就业不足;制造环节国内企业间的过度竞争,高附加值的营销与研究开发环节的跨国公司垄断,生产性服务环节的发展不足,除直接导致服务业发展滞后外,还影响到工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二)产业内部结构升级变动加快
1、农业在稳步增长中加快了结构调整步伐。受需求结构升级的驱动,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这表现在:畜牧业、渔业在农业中所占比重由1990年分别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5.67%、5.36%提高到2002年的30.07%、7.27%;种植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64.66%降到2002年的54.51%,种植业中内部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主要表现为粮食种植面积比重下降,蔬菜、花卉等特色农业比重上升;粮食种植中一般性品种比重下降,优质小麦、优质水稻比重上升;农产品优质化、专用化、规模化趋势增强,并向优势产区集中。
农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粮食生产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状况,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水利设施严重老化失修;一些地区地下水过度开采,土地荒漠化加剧;另外一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态环境亟待改善。二是农产品质量管理亟待提高,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应高度重视。生产过程中无节制地使用农药、化肥,不但影响了农产品出口,也在影响内需市场的扩大。三是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较突出。农民在结构调整中缺乏快速、准确的市场信息,有效的流通组织和社会化技术、信息支持服务。
2、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但贸易条件呈恶化趋势。工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且结构呈现明显升级趋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实力不断增强;受需求和供给两方面作用,电子和以汽车为代表的机械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带动了工业结构升级;受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带动,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支撑了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
工业在快速增长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门结构升级较快,但技术开发和创新水平较低,国际竞争力较弱,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尤其是一些出口主力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附加价值低。二是高速增长刺激了“五小”工业的抬头,延缓了原材料工业结构升级。三是企业营销能力滞后于制造能力,企业间竞争主要依靠成本领先和降价等初级手段,在产品差别化、市场细分化方面开拓不够,市场规模扩大受到制约。四是出口升级依赖外资,传统产业出口面临贸易条件恶化趋势。融入全球体系的产业生产和出口增长快于一般参与国际分工的部门。此外,各省区出口产品档次和结构雷同,造成国内企业间过度竞争,很容易导致贸易条件恶化,甚至“增出不增收”,如1993—2000年中国整体贸易条件下降13%。同时,我国产品占世界比重很大,相互低价竞争,易于遭到进口国反倾销起诉。这种趋向近几年已十分明显。
3、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受城市化滞后及体制性约束等的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致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偏低,低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的平均水平。教育、卫生、金融、保险等方面供给不足,服务业商品价格实际以较大幅度不断上涨。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劳动力主要转向生产率较低的社会服务业,而生产率较高或对产业升级起促进作用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主要表现为,第三产业以传统商业、交通运输业为主,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等新兴第三产业仍发育不足。同时,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我国服务企业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二、“十一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
(一)我国经济仍处于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迅速转换的阶段
从体现工业化水平的资源积累(投资、教育)、资源配置过程(国内需求结构、生产结构、贸易结构)和人口及分配过程(劳动力分布、城市化、人口变化和收入分配)等方面来看,我国仍然处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工业化中期,“十一五”时期,我国工业化将处于从以原材料重工业为主向高加工度转换的过渡时期。由于需求、资本和技术积累以及比较优势的变化,这一阶段是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转换时期。
(二)影响我国工业未来发展的需求因素
“十一五”时期,我国国内需求具有以下特点:
1、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并有明显升级特征。消费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但在总产出中比重有下降趋势。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按照钱纳里等人的多国平均模式,在这一阶段(人均收入560—2100美元),消费占GDP比重由65%降为59%。我国GDP中消费所占比重2002年为58.2%,比1985年的65.7%有较大下降。鉴于我国目前积累水平已经很高,不可能再以世界平均模式速度增加投资比重,估计未来一段时期消费占总产值比重的降幅将大大小于过去,也小于多国平均模式而呈稍降趋势。
未来5—10年,我国居民消费将进入消费转型与结构升级的新时期,变化主导趋势是由初步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收入增长和新的消费热点促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具体表现为:食品支出比重降幅较大,但加工性食品、家外就餐、保健食品的支出将明显上升。2002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7.7%和46.3%,估计到2010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将在30%左右,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将接近40%;衣着消费支出比重略有下降,其中农村变动幅度不大,而城市略有下降;住宅消费支出比重较快增长,其中城镇增长快,农村基本稳定或略有下降;文化、教育、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支出比重较快增长;金融保险、法律、信息咨询等服务在消费需求中的比重也趋上升。
2、投资仍然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根据钱纳里等人的研究,消费的变化只能解释产业结构变化的一半,另外一半则需要通过投资、出口及进口替代和相关中间需求变化来解释。同时,根据国际经验,在工业化中期阶段,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逐步下降的资本产出系数通过投资率的提高得以弥补。2002年我国投资率(全社会投资占GDP比重)为42.2%、资本形成率为39.4%,高投资率是我国未来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重要保证,但与发达国家相同阶段相比投资率已经偏高,估计“十一五”时期将保持在37%的较高水平。
投资结构变动存在两方面趋势:一是制造业的升级和发展需加大设备投资,将带动机械电子等装备行业的发展。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将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为重点。资金、技术相对密集型部门投资比重将上升,必然带来设备投资的扩大,对机电一体化设备需求的增加。二是房地产及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高投入期,形成对能源、原材料工业的较大需求。改善住房条件成为居民消费热点之一,今后一个时期,房地产发展还有较大空间。为满足消费需求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社会基础设施仍须完善充实。同时,城市化加快发展需要大量基础设施投入,尤其是一些大城市,将加快发展地铁、轨道交通。由此带动能源、原材料、建筑、交通通信、房地产及公用事业作为投资重点。这类部门建筑安装投资比重高,会促进原材料型重工业的较快增长。
3、中间需求地位继续上升。由于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产业升级和专门化程度提高,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大大下降,产品加工层次增加,出现所谓“迂回化生产”,致使中间需求比重上升,并使最终需求结构与生产结构之间出现较大偏移。根据钱纳里多国平均模式,在工业化中期至结束阶段,消费在总产出中比重的下降主要由中间需求的增加来弥补。中间需求在总产值中的比重由41%上升到45%。但我国工业原材料消耗较大、中间产业比重已高于发达国家工业化中期水平,因而中间需求在总产出中的份额变动估计只是略增;同时,中间需求中由于产业升级将带动新型材料和元器件地位上升。
(三)我国工业化过程和演变趋势所反映的供给趋势
从供给来看,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我国资本和技术能力也相应提高,形成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基础。这主要表现在:生产要素方面资本取代劳动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结构升级趋势。
第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从总体上形成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并呈现出“国内竞争的国际化”和“国际竞争的国内化”特点,产品质量、性能成为竞争的重要因素,追求规模经济和先进设备成为竞争的关键之一,因而企业不断更新技术装备、用较先进设备代替劳动,于是出现资本替代劳动力的趋势,资本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因素。如全国工业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净值增幅1981—1985年是1.27倍,1986—1990年1.85倍;1991—1995年2.87倍。2000年,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人均拥有固定资产净值9.50万元,是1995年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净值(3.8万元)的2.5倍。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所依赖的主导部门呈现不断升级的演替过程:一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以日常用品为主的轻工业增长为主导,食品、纺织、服装等部门增长较快。二是80年代后期以来消费不断升级,并以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为主导,电子、电气、化纤、服装、塑料制品等部门增长较快。三是90年代以来消费领域继续向高档耐用消费品、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方向发展,此外还加大了财政投资力度,着重解决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的矛盾,因此除电子、电气及通信产品、汽车、医药等高速发展外,能源、原材料、建筑、交通、通信、房地产及公用事业也得到较快发展。
从产业发展过程来看,主要产业今后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一是上世纪80-90年代先后形成的主导产业,如家电、服装、家具等最终产品和冶金、化工、建材等原材料工业,将侧重于产品更新换代、增加品种、改善质量;靠加工组装发展起来的电子、电气等工业还将通过主要原材料、部件的国产化,进一步提高国内供应比重。对进口依赖较大的服装面料,将逐步扩大国内生产比重。二是满足国内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的需要,重点进行专用机械的开发,如轻工、纺织、化工、电子、汽车行业所需要的新式设备等,机械电子和汽车工业将有快速增长。三是以开发研制和散件组装相结合的计算机、集成电路、自动化控制系统、机电一体化设备为主要内容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及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四)国际化趋势中我国比较优势的变化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结束加入WTO过渡期而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时期,我国参与国际分工需要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改善国际分工地位角度进行整体设计。
我国工业结构不断升级的变动趋势,也进一步促进了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因而出口结构也随之出现相应变化。80年代以来,我国出口结构完成了制成品取代初级产品成为出口主导的升级,机电产品在制成品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如2002年与1980年相比,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41.5个百分点,其中机电产品从4.7%提高到50.1%。出口产值占工业产值份额上升幅度最大的是电子及音响设备、电力机械及电气零件、服装、鞋类、纺织、钢铁、有色、金属制品、非金属矿产品、化学产品、杂项产品、通用机械设备及零件、办公用机械、特种工业设备、动力机械、木制品、塑料制品、烟草及饮料等部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在参与国际分工中,一方面部门内分工将增加,另一方面初级产品的供应也将从国际国内两个资源来考虑,因此除纺织品、木制品出口势头可能趋缓外,电子、电气、服装、金属制品、通用机械、塑料制品、钢铁、有色、化学制品的出口仍将上升。进口方面,机械设备进口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能源、矿石等初级产品进口将大幅上升。
三、“十一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综合以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将呈现以下趋势。
(一)农产品国内需求增长仍将较缓,但参与国际分工的比重将有增加
受需求弹性较小的影响农产品国内需求增长缓慢。参与国际分工程度提高,充分发挥我国比较优势,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大田作物,如小麦、玉米的国际竞争力有限,但劳动密集型的蔬菜、花卉和精细作物出口将有较快增长。
(二)工业仍处于扩张期,但内部结构面临大调整
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大量农业剩余劳力转移仍将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受多种力量驱动,工业结构面临大的调整。一是住宅、汽车、信息制造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制造业及电力和交通运输通信业在GDP中的比重将升至最高点。二是制造业融入国际分工面临的重组。劳动密集产品的市场空间“入世”后将进一步扩大;资源性产品的发展将通过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进行再定位;资本密集型产业将更多地与国际分工链条相联结,真正在国际分工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有所为、有所不为”。从具体行业来看,农业及食品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下降,但食品、饮料的内部分异将比较明显,呈现高品质、多样化趋势。投资品及耐用消费品一直增加很快,仍将是工业增长的主导,其中电子及通信、交通运输和机械的设备增长将更为突出。为推进各行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国家将对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进行重点支持。纺织服装类中,由于比较优势转移,纺织品出口和生产比重将趋下降;服装工业、皮革及制品在工业总产出中比重趋于上升。钢铁、建材等工业受住宅和基础设施投资带动将保持一定增长速度,但从更长远来看,增加品种、改善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任务更为艰巨;而由于资源限制,造纸、橡胶制品,特别是木材加工增长速度较低;能源消费中,电力增长速度较高,煤炭和石油天然气增长相对较慢。矿产品生产边际成本呈上升趋势,加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采掘类工业发展明显减缓,比重下降,其中木材采运行业的比重下降最快。
(三)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服务业比重比低收入国家低10个百分点,比中低收入国家低15-20个百分点,发展空间很大。“十一五”时期促使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城市化加速发展对服务业产生的需求;生产社会化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服务消费支出比重增加;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影响人们预期和消费支出。“十一五”时期,前两个因素是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中,满足人们生活层次提高的文化、教育、旅游、电信,为生产提供高效能服务的金融、保险、专业化的咨询和服务将得到较快发展。商业营销模式的改变,使电子商务、物流将得到飞速发展,而传统的商业、仓储发展相对较慢。
四、相关政策建议
(一)推动工业化仍应是政府的工作重心之一
“十一五”时期工业仍将是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尤其是加入WTO后,参与以商品贸易为主的国际分工程度将大大提高,因而会进一步提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增长速度一直高于服务业,主导着经济增长。从比较优势来看,我国制造业还有较大发展空间,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动力。需要通过工业化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对服务业就业的支撑能力,迂回带动就业增长。因此,推动工业化仍应是政府工作重心之一。
(二)对不同类型服务业应有不同政策和措施
对不同类型服务业应有不同的政策和措施。以就业为目标的服务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低,但需求增长较为缓慢。主要是通过放松管制,降低税费,规范服务标准和管理,鼓励服务需求的社会化、企业化,以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同时,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善流动人口的用工条件、户籍管理、子女上学、医疗保险等。以升级为目标的服务业需求增长较快,需重点发展。应加快对内开放垄断性行业,放开金融、电信、交通、教育、旅游等行业的进入限制,规范服务,允许有实力的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我国由于企业信用较差,分工的发展往往被交易成本过高而抵消,反过来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鉴于此,要加快信用体系及其相关法规建设。
(三)加快金融体系改革,为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融资矛盾
我国虽在一定程度上注重非国有企业经济的发展,却忽视了与它相适应的非国有金融部门的发展。金融体系不健全和竞争不足,一方面,很容易造成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和国有企业贷款利用效率低下,导致信贷萎缩,而且最终会将金融风险集中到政府身上。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金融机构缺位,已成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制约。建议政府加快出台政策,促进非国有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
(四)积极探索适应全球化趋势参与国际贸易的多种形式
目前我国需要认真研究国内企业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如缺乏自我营销体系,跨国投资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国外绿色标准壁垒、技术壁垒等新型非贸易壁垒加强等。要像重视外资那样,制定相关政策,探索适应全球化趋势的多种形式,改变我国企业单纯依靠价格竞争参与国际贸易的状况。如继续通过吸引外资进入全球体系,实现产业内分工;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加快认证工作,进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链;为建立海外营销体系提供条件和制度保障。同时,要强化行业协会协调功能,规范企业行为,避免国内企业间恶性竞争。
(五)制定促进国内企业技术积累的政策,通过强化研究开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虽对扩大就业有重要意义,但却不利于改善国际分工地位,而推进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则对改善国际分工地位有战略意义,从战略高度看,高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是国家竞争力的制高点。目前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三资企业”。但外资是为利润而来,而不会为我国利益着想。因此需要从源头培育国内企业的技术能力。包括:制定相关政策,如期权制度、创业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和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开发;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诊断服务体系、技术信息网络等公共品投资和法规建设,提高企业技术获得能力;积极利用WTO规则,加大政府对研究开发的支持力度,尤其是政府出面组织对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
(六)强化政府在法规及制度建设和维护公平竞争方面的作用
大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为生产服务的专门化、社会化提供制度条件;规范竞争行为,阻止地方保护行为,长期不懈地坚决打击走私和假冒伪劣,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严格和强化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标签:国际分工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劳动生产率论文; 十一五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