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综述了中医护理技术在腰痹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主要包括中药塌渍、灸法、中药离子导入、穴位按摩、情志护理等,认为中医护理技术能有效减轻腰痹患者疼痛,能在腰痹患者治疗和康复中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技术;疼痛;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8-0007-0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病名腰痹,是由于椎间盘变性,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导致的一种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好发于青壮年,以腰4~腰5,腰5~骶1椎间盘突出最为常见。有研究显示,约1/4的以下腰部疼痛就诊的患者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且该比例呈上升趋势[2]。腰腿疼痛是常见症状之一,它引起患者躯体不适,使患者心理负担加重,甚至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该类患者首要解决的问题是缓解疼痛。以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为指导的中医护理技术,是以脏腑学说为基础,将传统治疗方法运用于护理工作中,具有独特的操作方法和疗效的护理技能操作技术[3]。临床上常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的中医护理技术有:中药塌渍、灸法、中药离子导入、情志护理等。现将临床运用情况综述如下。
1.中药塌渍
中药塌渍是将制定好的中药粉剂,用37~40摄氏度温开水调匀后平铺于棉垫上,然后将棉垫敷在患者腰部(对药物过敏、腰部有开放性外伤、凝血功能异常者除外),根据患者疼痛情况,每日1~2次,每次4~6小时,指导棉垫中的药变干。常用药物为消肿活血散,消肿活血散中含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成分。能有效缓解患者背部及肢体疼痛。
2.灸法
灸法古代又称“灸焫”,“焫”是烧灼的意思。灸法是一种用艾火烧灼来治病的方法,主要是借助其温热性与药理性作用,并经过经络感传,刺激体表穴位或病变部位[4]。灸法方法很多,常用有艾条灸、艾柱灸、温针灸。由于艾条灸价格便宜、便于操作,故在临床中使用较广泛。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用穴位有命门、腰阳关、肾俞,命门、腰阳关经属督脉,其穴位主治症状为:腰痛、肾脏疾病等。肾俞为背俞穴,且背俞穴乃五脏六腑之精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是调节脏腑功能、振奋人体正气之要穴,采用艾灸肾俞的方法可以调补肾气,通利腰背[5]。主要方法是患者采用俯卧位,在穴位上燃烧艾柱灸条,以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止痛的作用。因患者治疗时采用俯卧位,治疗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皮肤、病情变化及患者心理反应。
3.中药离子导入
中药离子导入先将我院协定处方(川芎、地龙、赤芍等)用酒泡治一月后,装入布袋浸湿,放于患者疼痛处;再将药袋套在电脑中频治疗仪的电极片上,设置适当强度以及热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时间20min,每日1~2次,7天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中药离子导人疗法起效快、时滞小、药效强,其渗透性有时比被动扩散透皮吸收大几十倍甚至上百倍[6],能够实现大分子量药物的吸收。
4.情志护理
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志对人的精神情绪刺激后会使人体气机逆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发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怒伤肝,悲盛恐”和“喜伤心,恐盛喜”的理论,可见中国古代中医理论已经认识到了情志因素与形体内脏的病理关系及情志之间相互制约的作用[7]。腰椎间盘突出症因发病时间长、疼痛反复,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和沮丧的情绪。若医务人员未及时发现并给予疏导,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延误病情[8-9]。中医情志护理最常用的方法是语言开导法,通过医护人员热情、耐心和鼓励性的语言纠正患者不良情绪,消除患者致病的心理因素[10],同时还可以通过移情易性法转移患者注意力,排遣情思,使患者的精力关注美好、积极的环境和事物。早期多与患者沟通,介绍成功病例,缓解患者焦虑的情绪。对康复期的患者,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讲明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教会患者掌握日常生活中各种正确姿势,避免弯腰动作及腰部过度劳累,防止各种意外扭伤。
5.结论
疼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症状之一,且以中、重度疼痛为主,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方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控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疼痛对患者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现代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中医特色护理必然在疼痛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医护理操作临床开展规模日益扩大,内容逐渐丰富,应用效果良好,发展前景被看好[11]。中医护理技术结合情志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在中医护理工作中,必须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制宜,满足不同类型患者的需要,使之以积极的情绪应对疼痛或者潜在的疼痛,从而在非药物干预下减轻或者消除疼痛体验,这是医患双方的共同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49.
[2]姚素媛.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08,25(5):17-18.
[3]徐桂华,李佃贵.中医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6.
[4]刘洋,许静,蔡荣林,等.灸法量学要素的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6,8(4):144-146.
[5]宋丽菁,谢芳,高春兰.穴位艾灸对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2:80-81.
[6]降永吉,王艳红,王远景,等.经皮离子导人给药系统及其研制展望[J].针灸临床杂志,1997,13(4):97-98.
[7]徐宏.intensivecareunit焦虑患者行情志护理的干预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
[8]龙三太,江山,苏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分析与临床护理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3):166-168.
[9]陆以佳.外科学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81-188.
[10]柯兰,李娟.情志疾病的中医学探讨[J].江苏中医药,2011,43(5):10-11.
[11]彭秀丽.中医护理的优势及发展前景展望[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0):67-69.
论文作者:周鸣,熊世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4
标签: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中医论文; 中药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穴位论文; 离子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