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次顶管法在小口径排水管道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黎军

(身份证号码:45040319850312xxxx)

摘要: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对排水管道敷设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旦管道建设存在问题,会使暴雨洪涝灾害下排水不畅,该情况下,城市交通受到严重的威胁,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诸多不利影响。随着近年来建筑施工技术的进步,排水管道施工技术也逐步发展,尤其是二次顶管法在小口径排水管道中的应用更加普遍。本文从二次顶管法的概况出发,分析了其施工工序、流程与施工特点,并介绍了其具体应用,有利于对排水管道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二次顶管;开挖施工;拖拉管施工;小口径

雨污分流工程是城市施工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排水管道施工建设采用了更为可靠的施工技术,管道敷设时多采用开挖与非开挖方式。由于城市交通网络的密集,导致很多情况下开挖施工难以实现,因此多采用非开挖施工的方式来实现排水管道的敷设。近年来,非开挖施工中多使用顶管法、拖拉管施工,由于后者的施工容易造成较大的误差,因此,在小口径管道施工中应用较少,而二次顶管法施工能够降低施工误差,避免施工遇到的交通等障碍,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1二次顶管法介绍

二次顶管法施工最早源于日本,是一种遥控式顶管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不用进入顶管进行施工作业,具有较高的自动化。二次顶管法施工系统中,具体包括了钻掘、顶进、出渣、激光导向、润滑、控制等系统。二次顶管法的工作示意图如图1。

图1 二次顶管工作示意图

二次顶管法施工适用于特定管道的施工,一般顶管管径小于800mm,顶进军力小于60m,虽然应用存在局限,当下在排水、煤气、电缆、通信等领域的管道敷设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提高了管道敷设的质量与效率。

2二次顶管施工工序及流程

2.1施工工序

小口径排水管道施工中,如果采用二次顶管法施工,首先要在管道的两端分别建立顶进与接收工作井,结合管道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作井尺寸、顶进管道的长度、直径、顶进机尺寸等加以选型。如图2所示,二次顶管法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工序。

图2 二次顶管施工工序

2.2施工流程

由于顶管施工中要设立顶管工作井与接收工作井,这两个工作井的施工一般用沉井与逆作法施工来进行。当顶管工作井与接收工作井施工完成以后,首先,要保持施工现场的平整性,以方便施工所需设备,包括顶管机等设备的运送与安装、调试,在两个工作井分别架设起重机器,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相关的设备可以顺利下井,最后,进行开凿穿墙洞口,组织施工。二次顶管法在一次顶进的基础上进行,其施工流程见图3。

图3 二次顶管施工流程

在先导管顶进阶段,完成对顶管工作井的混凝土垫层浇筑以后,结合仪器测量结果,进行顶管机的安装,安装过程中要根据测量结果不断调整,将安装的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为后续的顶进作业的顺利进行提供基础保障。随后在顶管机就位后,安装与调试激光经纬仪,以确保先导管顶进是可以进行实时观察与调整。所有设备安装完成以后,凿除顶管洞门,在洞口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先导管的顶进,比如洞口防水橡胶板的安装等。在此过程中,先导管的规格一般为直径DN1000、每节长1m或1.5m的中空钢管,在先导管的端头,安装有导向设备,可以对先导管到达的位置、深度等进行实时监测,一旦顶进作业中,先导管出现位置偏差,激光经纬仪可以根据导向设备所反映的情况进行调整。先导管逐节顶进,每顶完一截后,顶固机油缸后退,进行下一级先导管的顶进。

当先导管在顶进作业下,陆续到达接收井,先导管与出泥螺旋管的连接通过先导管尾部的转接头来实现。多数情况下,出泥螺旋管选择时,每节长为1米或1.5米,在顶进作业中,及时对经由接收井导出的先导管加以拆卸,以备后续的循环使用,一直到所有的出泥螺旋管液到达接收井。

一旦接收井内存在所有的出泥螺旋管,安装转接头实现出泥螺旋管与顶管机机头的连接,随后,将每节长为一米或两米的排水水泥管与机头相接,顶进作业中依次为出泥螺旋管、顶管机机头、排水水泥管,顶进作业中,同时进行水泥管顶进与螺旋管的拆卸,节节相对应,顶进一节,拆卸一节,循环进行,直到机头达到接收井位置,顶管作业全部结束。

排水水泥管的排水管道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还包括了外套环、止水带等。排水工程中对外套环的性能要求较高,钢制材料保证了其不易变形与损坏的特性。而橡胶止水带则有效实现了节节管道连接的严密性,置于排水水泥管凹槽,减少了连接中出现的位置偏差,同时,止水带要及时清理其上的油污等杂质,保证其防水性能。由于管道接口处常存在摩擦影响施工效果,因此,多涂抹润滑油来减小摩擦对施工的不利影响。软木衬垫为多层胶合板,位于水泥管接口的钢制外套环间,实现管道之间作用力的平衡,避免接口的损坏情况。

如果在顶管过程中存在较大阻力,可以通过注浆来减弱这种现象,将触变泥浆注入管壁减弱顶进阻力。但是触变泥浆配比也要严格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为保证施工效果,水、膨润土、碱的比例为1:0.11:0.06效果最佳。同时,还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对泥浆密度、厚度等严格控制。

3二次顶管法特点

二次顶管法施工有其特殊的适用区域,一般多位于地面结构复杂且建筑物与交通线路密集地段、河涌附近地下水位较高地区是二次顶管法应用最多的区域,这些地区的排水管道敷设中应用较为普遍。与其他管道施工相比,二次顶管法施工具有如下特点:

(1)排水管道设计标高的精度高。在顶进作业中,由于先导管端头存在导向设备,能够利用导向设备反映导管的位置情况,并利用激光经纬仪来对位置偏差进行调整,根据顶进作业情况等,精确设置管道顶进的坡度与线路等,并且能够对顶进作业中先导管的深度、位置等进行准确的反馈。在顶进施工中,先导管与出泥螺旋管都有导向功能,所以在排水水泥管中不需要进行机头的调整,就可实现排水管道的设计中心轴线与高程等。

(2)施工对周围环境等的影响较小。二次顶管法在施工过程中,周围环境基本不受影响,由于施工对路面的破坏性较小,因此也能够保证施工场地的正常通行。这主要是基于二次顶管施工所产生的顶力较弱,因此,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也较小,不易造成建筑物表面的开裂等破坏情况;设备运行产生的噪音较小;顶管施工排出的出泥量较小,对周围自然环境等的不利影响小。

(3)二次顶管法施工时主要的限制情况就在于:施工如遇到地下障碍物,要先处理后方可施工。与拖拉管、开挖施工比较如表1。

表1 二次顶管施工法与开挖、拖拉管施工法比较

4工程案例

本工程以中山市区的悦生涌到隆昌河段为例,该段工程施工具有典型性,施工场地大大限制了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施工之前的现场勘查中,发现管道中依次存在素填土层、耕土、淤泥与流塑层土质,在该场地内进行污水管道的敷设,原先的设计中管道埋设范围内在不透水层,在开挖完成以后,为保证结构的稳定性,采用钢槽支护结构,由于该段地下水位高,甚至存在透水现象,因此,开挖用拉尔森钢板桩支护来进行,此种施工方式具有较低的适用性,施工成本很高,经济性上考虑还是采用小口径二次顶管施工较为科学,施工设计图如图4。

设计管径DN300~500,长6km,管道埋深2.5~5.5 m。顶管工作井共39座,接收井共38座,前者直径3.5m,后者直径2.5m,顶管管道单节长2m,接口处用3S承插式连接。

顶管施工中,根据地质情况、地面施工环境、污水管道位置等来确定工作井与接收井的间距,多数情况下,二者间距小于60m。

顶管作业中,由于设有工作井,工作井的长度也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与顶管机长度、操作距离等息息相关,其计算为:

L=L1+L2+L3 (1)

在(1)式中,L为工作井的长度,而LI、L2、L3分别代表工程中顶管机的长度、后座墙厚度与操作距离。而L1也就是顶管机长度与顶管管节的长度紧密联系,L2多为40~50cm,L3多为30cm。

顶管机宽度、操作距离决定了工作井宽度。公式:

B=B1+B2 (2)

在(2)式中,B表示工作井宽度,B1、B2分别表示顶管机宽度与操作距离。一般情况下,B1=1.5m,B2=1m。

根据施工结果,管道标高敷设误差在10mm范围内,并达到了理想的施工效果,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益。

5施工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小口径二次顶管施工中常会出现各种问题,也需要对这些问题加以控制与处理,以免影响施工效果。

图4 验区设计管道平面布置

5.1轴线控制

施工中由于存在误差等,因此极易发生管道轴线的弯曲,这就需要加大对施工中管壁与土体之间摩擦力的处理,减少摩擦阻力,管道的弯曲与二者的摩擦力密切相关,弯曲度预答,摩擦力越大。施工中要将管道轴线的弯曲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对管道出洞前100m轴线距离严格控制,密切关注其波动,及时处理位置偏差。采用一定的设备与技术进行测量,确保施工中顶进速度与出泥量的一致性,严格控制轴线与顶力。

5.2注浆系统控制

顶进作业中,尤其要确保机头尾部压浆的及时性,对压浆量与压浆次数进行严格控制。顶进施工时,有时会出现由于顶管过长,一次压浆很难实现工程效果,多采用接力浆液传输。在以上工程中,不同的浆接力站分别对机头到200m、200~600m及600m以后的压浆工作加以控制,借助与高扬程压浆泵实现浆液的传输。在此过程中,也要对浆泵压力等进行监测。

5.3停顿时间控制

在顶管作业中,如果顶管长度大于800m,那么对顶管顶进方向、管壁与土体的摩擦力的控制等的实现具有一定的难度,当顶管机停止工作时,需要间隔12小时才能恢复正常运行,在恢复运行以后,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摩擦阻力,因此,应该合理控制设备停顿的时间,日常情况下,还需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维护、保养与检修,以减少和避免设备运行中的故障情况。

结束语:

二次顶管法在小口径排水管道施工中的应用较为普遍,由于其施工的多方面优势,在未来还有进一步发展与应用的空间。当前,顶管技术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施工中轴线、注浆系统、停顿时间等的控制都加剧了施工的难度。因此,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施工关键环节进行必要的控制,保证工程的实施效果。未来,还可以将顶管技术与其他施工技术相结合,实现工程成本的降低,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志宏.试析二次顶管工法在市政污水管道施工中的应用与优势[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6,42(08):80-81+92.

[2]孙红伟,卢集富.长距离小口径引水钢管顶管施工技术[J].低温建筑技术,2016(11):119-121.

[3]杨晓明.超长距离小口径顶管施工方法及要点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2):107-108.

[4]沙俊强.超长距离小口径顶管施工方法及要点分析[J].给水排水,2016,52(01):111-114.

[5]曾新民,郭坤,方紫霖.二次顶管法在小口径排水管道敷设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2014(5):92-95.

[6]曾国文.浅谈小口径二次顶管法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618.

论文作者:黎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浅谈二次顶管法在小口径排水管道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黎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