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探讨论文_冯接瑜

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探讨论文_冯接瑜

摘要:住宅小区居住环境的优劣,首先取决于规划方案的好坏。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和对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需求,全国各地相应建成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环境良好、功能完备、经济适用的居住小区,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人们生活、居住环境,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本文就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一、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原则

1.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城市住宅小区要建立人与自然有机和谐的统一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在更高水平上的和谐发展,既要考虑近期建设,又要兼顾长远发展,以适应居民的远期发展需要。

1.2以人为本的原则

随着居民生活方式的更新或演进,规划设计必须研究其新特点和新需求,努力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风貌和高质量的人居环境,使入住后的城市住宅小区能满足居民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种需求。

1.3生态环保的原则

城市住宅小区要在满足日照、采光和通风的基础上,加大力度进行绿地系统规划,最大限度使居民接近自然、享受自然,保证居民身心健康。依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建筑技术科学和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将生态、环保、节能思想贯穿到建筑环境中。

1.4整体规划的原则

城市住宅小区要充分地挖掘地方特色,综合考虑小区内的物质因素,注重小区内外部空间的景观设计及两者有机结合,使建筑、绿化、道路、小品统筹规划,有机结合,满足居民需求,形成完整的统一体。

二、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2.1生态环境单调

小区空间环境品质不高,有些地段好的小区建筑密度大,容积率高。部分中心绿地面积虽多。但儿童活动设施缺乏,功能性及亲和性差,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缺乏人文性和地域性特征。由于小区园林绿化大多是草坪加灌木及少量的树木的模式,原有植被在重新绿化时一般全部被铲除,使植物物种和群落的多样性被破坏,植物种类单调,易引发生态环境的不平衡和植物病虫害的爆发。

2.2商业环境混乱

小区内商业用房过多过滥,住宅区内饭馆、家庭旅馆、家庭美容院、家庭英语辅导班、婚姻介绍所、牙科诊所等纷繁复杂的商业内容在小区随处可见,环保、城建、工商、社区多头管理,却无从根本治理其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2.3街路改造引发的噪声污染严重

城市开发时打通道路,或将不通车的人行小道拓宽,变成随时可通机动车的小区道路,使城市交通被大量引入住宅小区内部。这种做法虽然从一定程度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现有主次道路的交通拥堵状况。但却影响许多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2.4对老年人住宅及配套设施考虑不多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社区养老成为较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方式。但现在开发商对老人专用小户型住宅,和子女邻近居住或共同居住的户型及配套设施问题考虑较少。

2.5健身和儿童活动设施较少

因为缺乏规划和经济上的原因,许多旧居住区根本没有健身器械和儿童活动设施。儿童的活动范围狭小,只能在小区内部道路和水泥场地上玩耍,不利于安全和看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6住宅小区建设突破了环境承载力且科技含量较低

小区内固体、液体及气体垃圾的处理消极被动;雨水收集利用、生活用水的二次利用率很低;太阳能技术利用不多,智能化小区就更少。

三、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具体措施

3.1重视住宅小区环境质量

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环境中,其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好坏,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居住环境越来越受住宅居民的重视。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要将环境设计作为一个独立设计阶段来进行。在保留小区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加上现代的设计手法,形成后的住宅小区不仅延续一种文化传统的沉积,还具备现代化的生活环境,才能满足住宅小区居民对人文氛围的需求。还要注重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所在小区的地形、地物及地貌的特征慎重考虑,对在住宅小区原有的河流、山坡、树木、绿地等,对其不要破坏并保持原样,在此基础上还要充分利用,才能设计出与自然环境融合到一起、并具有本地特色、使居民感到舒适幽雅的适合居民居住的生活环境。

3.2注重小区区位分析

小区规划设计开始应做区位条件分析,充分了解区位优势,挖掘地域文化特色,设计师只有正确把握每个小区的区位条件,才可能设计各具特色的小区。不同区位条件导致设计的思想理念截然不同,小区形象塑造的出发点也根本不同。如在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城镇,小区规划设计就不应盲目求大求洋求气派,而应追溯、演绎、延续地区历史文化,从而体现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个性;反之,在南方经济发达的沿江城市中,由于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紧缺,城市现代气息浓厚,小区设计风格和内陆城市有很大差异。即便在同一城市,不同地段上的小区区位条件也大不相同,设计者应认真审视,以利于创造不同特色的小区。

3.3适当建立合理完善的配套公共设施

当今,住宅小区的公共设施建造的多、功能全,只能说对城市功能的不足起到弥补作用。但公共设施建造越大越多,想要得到正常的经济效益、维持正常运营,就得从小区外招揽人员进来。实际上,这种现象不仅影响小区环境,更对居民正常生活产生干扰。

3.4增加活动场地

随着人们工作强度的增加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迫切需要走出钢筋水泥丛林,在一个相对开阔的空间里与邻里自由交往。故小区应充分重视公共活动场地的设计,为住户提供锻炼身体、交流思想的场所。很多小区中的场地设计盲目追求构图效果和视觉冲击力,轴线和广场很是气派,但空间缺乏亲切感和凝聚力,要求设计者进行景观场地设计时,不仅从自己的角度思考,而应从住户的角度思考,重视其人际交往和户外活动的需求,创造层次丰富适合居民停留交往的室外空间场所。

目前小区活动场地一般结合多层次的景观体系来塑造,主要包括小区中央水体、观景栈道、构架广场、组团院落等景观,在小区主次空间轴线的控制下,各种活动场地分别与小区主入口、会所、中心广场、亲水平台等节点相连接。

3.5在小区的规划设计中要引入智能化建设

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建设势在必行,随着我国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普及发展,智能化建筑已引入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智能化的内容主要是将小区的管理中心为总指挥部,然后再由总指挥部派专们的工作人员对个户居民的水表和电表及煤气表进行集抄,还包括小区网络的建立、三防的建立、信息的综合服务、小区的大屏幕电子广告等内容。

结束语:城市住宅小区需在思路上不断更新,尽量探索出更好的思路和方法,才能创作出智能化、人性化、个性化的住宅小区。在住宅小区规划建设中要突出与自然融合的总体布局、确立合理的规划结构、合理建立与景观相配合的道路交通规划;优先确立与居住容量相匹配的停车场所、明确景观和绿化系统规划,才能为业主提供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江.王金萍.何永波.现代居住区景园设计中的要素[J].山西建筑,2010(18)

论文作者:冯接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  ;  ;  ;  ;  ;  ;  ;  

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探讨论文_冯接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