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在地铁的运行中存有较多不确定性因素,这些因素增加了地铁运营事故出现的几率。因此,相关部门应当采用科学性路径对地铁运行中出现的突发性状况进行处理。在对地铁的运营管理中,相关人员应当增加对相关事项的管理。在面对地铁运营中出现的突发性状况,相关人员应当采用信息化路径提升地铁的安全性,从而提升其对相关事件应对的有效性和快速性。
关键词:地铁应急事件;运用组织;处理方法
1地铁运营应急处理模式研究
1.1运营状态
在地铁具体运行当中,其所具有的运营状态主要有三种,即正常、非正常以及紧急运营这几种运营状态。
1.2地铁应急协调
在地铁运营当中,应急协调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具体工作开展当中,按照明确的要求做好职能分工、建立响应机制以及机构设置,可以说是保障地铁在运行当中具有高效应急协调机制的重要基础。
1.2.1构成要素方面
在科学的应急协调机制当中,其具有五个基本的要素,其具体即为责任分工、启动条件、责任主体、协调机制以及应急方案这几方面。
1.2.2模式类型方面
其主要的类型有:第一,处置响应模式,在该模式当中,政府对地铁的专门应急机构进行设置,在紧急事态发生后,其中的指挥机构即能够发挥出自身的处理中枢作用,对现场的协调指挥任务进行负责,通过政府强制措施的应用保障相关措施都能够科学到位,以我国的广州以及上海地区为例,两者的地铁所使用的即是该响应模式;第二,水平响应模式,在该模式当中,政府内部没有常设机构的建立,当紧急事态发生后,由地铁公司做好主体进行应急处置,在此过程中,地铁单位同其余机构以及单位按照单对单的方式进行联系;第三,混合响应模式,在该模式当中,具有常设指挥机构的建立,在具体工作开展当中,由该机构对相关任务以及命令进行下达,做好相关方面的协调。在紧急事态下,其将同地面交通进行联系,由自营巴士进行处理。
1.2.3机构设置
在对应急机构进行设置时,通常需要能够充分联系以下要求进行处理:要对具有常设、独立特征的结构进行建立,以此对可能发生的突发问题进行随时的应对。在成员选择方便,则需要选择在突发事件以及事态下可能涉及到的单位与部门。由市一级领导担任该机构的总指挥,以此更好的发挥其指挥作用。在必要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行政手段的应用保障相关措施在具体执行当中具有较好的效力。
1.2.4应急指挥办公室
对于应急指挥办公室来说,其在具体工作当中的主要职能有:第一,对地铁突发事件的专项预案进行完善与制定;第二,积极组织相关力量做好城市轨道交通突发时间以及特大事故的处理,对现场总指挥进行制定,实现对事故现场应急救援的统一指挥,避免事件以及安全事故出现进一步扩大以及蔓延的情况;第三,做好各单位的检查督促工作,保证其能够在事故当中做好信息收集上报、抢险救援以及相关的善后处理工作;第四,督促各单位能够做好突发事件以及特大事故的应急救援与防范。每一年,都需要组织领导对重点单位做好应急救援演练。同时做好专门救援信息网络的建立,保证在事故发生时能够面向社会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在对社会当中谣言进行平息的情况下保障社会的稳定性。
1.2.5应急响应机制
应急响应机制,即当地铁发生突然状况时,在事故发生现场、应急处理处理单位以及指挥机构这几方面通过之前的规定,在既定信息通道对信息所进行的反馈以及发送机制。其具体包括有预测预警、指挥协调、信息发布以及预案启动这几个机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第一,预测预警机制,在该机制中,其包括有预警、报警、通报以及响应这几个部分;第二,事故报告机制,在该机制当中,当地铁在运行当中发生事故后,控制中心的值班人员即需要能够及时的将本次事故的详细信息、已经针对事故所使用的控制措施以及获得的控制效果通过专线电话方式的应用将其上报到应急指挥办公室但那个中。在此过程当中,要严格按照之前制定的应急处理预案确定上报的形式、内容与程序进行。
2地铁应急事件的运营组织原则
2.1安全性原则
在地铁的运行中,不论出现怎样的应急事件,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首先,要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其次,要保障地铁及其附属设施的安全。要时刻关注地铁的运营状况,掌握故障区域的修复情况,运行线路的实际情况,最大程度的保障乘客、列车和相关设施的安全,积极有效的控制安全隐患的存在,要始终坚持安全至上的原则。
2.2快速性原则
在处理应急事件时,一定要有快速的工作效率,保证应急事件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尽量减小地铁应急事件造成的损失,将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把握全局的发展,注重突发事件的全面性,并考虑其他的影响因素和连锁反应,完美的解决应急事件。
2.3通行性原则
在地铁发生应急事件时,要保证“先通车,再修复”的原则,尽量提高地铁的运营效率,降低因突发事件产生的影响和损失,在确保线路安全的条件下立即通车,再解决应急事件,提高服务质量。
2.4服务性原则
“顾客就是上帝”,无论是什么行业都是服务的前提条件,在处理应急事件时一定要优先考虑对乘客的影响,采用合理的方式,解决地铁的应急事件,减少对乘客造成的损失。
2.5信息化原则
当前处于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习惯从网络来了解事件,在地铁突发事件时,要及时的向相关部门通报,发布信息告知群众,一定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避免谣言引起民众的恐慌。
3地铁应急事件的运营组织方法
3.1地铁应急事件发生时的运营组织方法
首先,相关人员应当在相关区间停车或者扣车,如果在前方车站发生相关事故,应当对后车进行扣押。在停车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采用科学性路径对乘客进行安抚,并根据状况对乘客进行科学性疏散,在保证乘客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故障排除的充足性。相关人员应当定期对地铁线路进行检修及调试,并采用科学性路径增加相关制度的完善性。其次,在地铁运行阶段应当对素对进行限制,并且应当增加车辆停站时间,从而降低地铁运行压力。针对再运车辆,工作人员应当采用科学性路径对其数量进行调整,淘汰存有运行故障的车辆,从而使运行的安全性提升。从而使相关人员对地铁应急事件处理的有效性增加。
3.2地铁应急事件处理后的运营组织方法
如果地铁晚点或者因其他原因延误较长时间,针对该状况,司机应当采用科学性路径缩短运营时间,增加在区间的运行速度,如果遇到乘客流量大或者前方出现意外等状况时,相关人员应当在对区间进行调整,降低地铁折返数量,从而使实际运营有效性增加。当下,相关技术发展速度较快。因此,相关人员应当对地铁列表进行可续性调整,从而增加地铁对相关调整的执行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地铁发生应急事件后,要依据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运营组织方法,要按照地铁应急事件的运营组织原则,确保地铁运行的安全、快速、通行、服务、信息等要求的实施。将地铁应急事件的不利影响控制到最低程度,尽量减小应急事件对财产和生命造成的损失,提高地铁运行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曾海军.浅析地铁应急事件中运营组织方法[J/OL].科技与企业,2016,03(13).2014.13.488.
[2]罗剑文.地铁应急情况下运营组织调整方法的探讨[J].中国建材科技,2016,03(05):62-67.
[3]张艺凡,陈文瑛.地铁运营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模式的马尔科夫链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07(02):165-170.
论文作者:邰怡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地铁论文; 事件论文; 组织论文; 发生论文; 模式论文; 原则论文; 科学性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