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材施教 分流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陈夏莹[1](2020)在《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研究》文中指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以及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近些年来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为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是将本、硕、博三个阶段打通,制定衔接的培养计划,其目的在于通过系统和连贯的体系设计,打破不同学习阶段间的壁垒,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力求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方位发展。当前高校正处于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探究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效,准确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对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培养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优秀人才、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背景,本研究围绕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从目标制定、内容设计、方式机制和考核评价四个方面梳理国内外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探讨两者的异同点。第二部分以国内某高校为例,编制学生学习投入、学业自我效能感、专业感知质量和学业成就问卷,对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的学生和分段式培养的学生进行问卷对照调查,分析我国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成效及问题所在。第三部分从理论层面探讨我国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适用范围、关键环节、制度障碍以及与我国学位授予的关系。第四部分结合前三部分研究,从高等教育多样化理论、一般系统理论、因材施教理论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视角出发,提出提升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的若干对策。研究表明,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过程体现出本研一体、通专结合、科教融合和国际化培养等特征,与分段式人才培养相比呈现出了一定的优势和效果。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在顶层设计上,选拔方式不够科学、培养方案衔接不足以及推荐免试制度存在局限;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学科交叉渗透不足、本科生导师制作用不突出、国际化培养水平较低、教学管理运行不畅等;在培养成效方面,学生学习投入不足、学业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感知质量不够强、学业成就还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研究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一是树立高等教育多样化理念,探索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二是秉持系统思想,统筹设计本、硕、博三个阶段培养计划;三是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四是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加强质量监控与过程管理。
赵欢[2](2020)在《小学语文复习课中的因水平而教 ——一个行动研究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因水平而教是指根据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而进行差别化教学,按照学生的现有水平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布置不同的教学任务,让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以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强调充分发挥学生差异性、针对性、发展性、自由性的特点,按学生现有水平进行分层教学,为不同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因水平而教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与教学策略革新,是对因材施教思想的继承与超越,具有提高课堂效率,推动教育向个性教育、分流发展、自由生态发展的时代价值。研究立足于自我效能感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因材施教理论,以H小学为研究对象,采用行动研究法,对语文复习课改革的成效、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教学改革策略。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因水平而教的研究现状、意义、思路及方法的阐述。第二部分,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的理论研究。从自我效能感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因材施教理论视角探讨因水平而教内涵、特点、影响因素和实践意义。第三部分,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复习课中的研究设计与实践行动概况。首先对因水平而教的学生和复习课的基本内容进行介绍,其次对行动的内容、信源、步骤进行介绍,接下来结合行动前的学情和学生情况,对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进行应用分析,基于此提出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的行动设计。第四部分,第一阶段行动研究。主要以阅读和习作表达这两个部分的复习内容进行策略实践行动研究,展示了阅读复习中的《体会人物形象》的设计与实践。第五部分,第二阶段行动研究。主要在实践中完善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的应用,进行复习课《积累运用&反问句》的设计和实践,观察应用效果,总结在复习课中的教学建议,进一步推动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的实践应用。第六部分,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行动研究的结论分析。经过两轮的行动实践,关于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应用的行动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时间、行动研究的条件等限制,研究过程还存在一些不足。第七部分,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的改进对策。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等维度提出因水平教教学策略的改进途径。
兰图[3](2020)在《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标准制定的依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加坡因近年来发展迅猛被称为“新加坡奇迹”,李显龙总理将“奇迹”归因于双语教育。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华人众多的双语国家,英语属于外来语言,但新加坡立国之初便确立了英语的行政语言地位,这是当时新加坡面临的内忧外患决定的。时至今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与经济实力的发展,汉语(即华语)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重视,2010年教育部成立母语检讨委员会,其后出版的《何品报告书》进一步对课程标准的修订作出指导,并于2015年发布《小学华文课程标准2015》,以此来适应新加坡国内华语环境的变化。从华文课程标准存在的理论与现实逻辑来看,其制定依据是其存在的基础,它准确地回答华文课标从何而来、因何而立,同时规定着华文课标的方法与目的。对制定依据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影响华文课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深刻的影响华文教育的目标与成果。因此,研究将不囿于课程标准本身,而是以课标制定的依据为重点,探析新加坡对于华语及华文课程的功能定位、价值需求。本研究以新加坡新版小学华文课程标准作为取材,对其制定依据作出分析和研究。首先对新加坡国内华语现状进行阐述及整理,从国家、社会、家庭三个层面归纳总结出新加坡华语目前呈现衰微的趋势。为了使论文更好地被理解,在第三章分别从课程理念、课程总目标、课程架构、分项目标以及实施建议对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标准2015进行呈现与总结。第四章以泰勒目标课程模式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综合运用文献法、因素分析法,从社会需求、学生经验、学科内容和功能三方面对新版华文课标制定的依据作出归纳与总结。在第五章中以第四章结论作为前提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总结出新加坡在新时代下修订华语课标的依据的价值取向,从中剖析新加坡对华语持如何态度、对华语功能作如何理解。研究以新加坡为例,对新加坡新版华文课程标准制定的依据作出分析,解释了新加坡政府与教育部门对于华文课程及华语的态度与观点,探析新加坡国家对于语言课程的价值取向。可以看到,新加坡以生存作为国家发展第一需要,教育也服从于这一需要,语言课程的实用性占据第一位置。此观点与做法并不可简单以“可取”或“不可取”而加以判定,而是时代、国家与人民的选择。本研究试图解释新加坡华语教育的困境,阐述语言教育与国家生存的关联,为我国语言课程、教育以及国家生存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与启示。
黄丽,殷珊[4](2019)在《高校人才分流培养方案及因材施教的思考及策略——以建筑学专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需要创新,并以市场需求为分流导向,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实践教学为重要抓手,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以毕业生走向和就业为风向标,努力培养适应性和应变能力较强的、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文章对高校人才分流培养方案及因材施教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实施策略。
陈昌婷[5](2019)在《T大学数理基础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高校每年都需要培养数以百万计的各类优秀人才充实到国家各条战线,而培养造就一批着眼于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更是关键中的关键。近十多年来,为适应国内和国际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变化,我国各高校逐渐开始加强重视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坚持不懈探索改革、不断健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输送人才以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求。与之相对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也成为了学术界所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基础科学拔尖创新人才计划”是我国在全新的历史时期,为提升国际教育竞争力所实施的一次伟大实践。本文主要选取T大学数理基础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行的20年探索实践,通过调研分析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情况,借2018年“基科20年”活动之际,回顾总结T大学数理基础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所取得的成绩,分析数理基础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希望对T大学以及我国其他高校今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能有借鉴之处。之所以选择T大学数理基础科学班为研究对象是因为:首先,1998年T大学创立的数理基础科学班,是国内高校第一个敢吃螃蟹的“基础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班”;其次,T大学数理基础科学班20年来,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培养的结果和数据真实有效,具有一定代表性;最后,T大学数理基础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也存在诸如:坚定“拔尖培养”的思想不稳定、学校配套制度跟不上、人文关怀实施薄弱等方面的问题。为此,论文从回归人才培养初心,坚定拔尖目标;帮助树立学生信心,塑造价值导向;建立合理配套机制,完善培养方案;激发学生发挥特长,变被动为主动四个方面,对提升T大学数理基础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出了对策建议。
杨苑平[6](2018)在《暨南大学外招生政策及其学业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暨南大学是一所百年侨校,每年招收大批海外学子来校学习。如何培养好、管理好这个群体,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暨南大学率先实行学分制和选课制,构建了“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教学体系,以颇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在“一校两生”的特殊条件下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然而,随着对外招生规模的扩大,对外招生的教育管理效果表现出一些不尽人意的学业问题,折射出学校在外招生教育管理上存在着某些不足。本研究以本科阶段的外招生为对象,通过比较分析、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的方式,对暨南大学外招生政策及其学业管理进行研究。文章先介绍暨南大学的特殊之处和外招生政策,再指出外招生在目前的教育管理政策下所表现出来的学业问题。通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外招生存在学业问题的原因首先是外招生自身情况所致,其次是由于学校招生录取政策存在不足而导致生源质量不理想,最后是由于学校教学管理政策的不适应性,即没有完全根据外招生的特点进行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认为必须对外招生进行特殊管理,并提出管理对策:第一,推行贴合外招生特点的特殊政策;第二,执行更加严格的招生录取政策;第三,优化现行教学管理政策,实现“因材施管”。
夏惠贤[7](2018)在《教育公平视野下的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公平与教育分流制度是共存于现代教育中看似矛盾的两个事物。基于对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具有微观课堂中的因材施教与普职教育结构中的流动贯通两大特点。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有效地促进了新加坡教育结果公平的实现,并对中国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洪玲玲[8](2018)在《新加坡教育分流理念下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及其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加坡国小物贫,但是却能在独立后的50年间,一跃跻身发达国家行列中,被世界称为“新加坡奇迹”。新加坡的经济崛起与快速发展完全依靠的是本国人民的聪明才智,这与其实施的教育密不可分,而教育分流政策是新加坡教育的基石。本文以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的历史背景与发展演变历程,并从历史、经济、政治、文化、自然条件等方面分析了促进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因素。教育分流依据分流形式可以分为校内分流和校际分流,中国现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的多为校际分流,即中考和高考。但是当学生依据毕业成绩进入不同的学校之后,所有的学生却仍旧采用相同程度的教材,用同一种课程标准来进行学习,而不是以学生的能力、速度、兴趣爱好、或某方面的天赋为标准所开设的适合他们未来发展的课程,使得中国现阶段的课程呈现的是“千校一面”,学生不能按照各自的能力与兴趣选择适合自己本身的课程。新加坡是全国基础教育实行教育分流制度的国家,它既有校内分流也有校际分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离校成绩进入不同层次的学校,进入学校后再次按照学习成绩、能力、未来发展方向对他们进行分流,然后对分流后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这种分流制度既在学生的培养目标、未来发展规划上面不同,又在课程设置、难易程度上实施分层教育,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最大化发展,从而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人尽其才。本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研究新加坡教育分流理念下的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包括小学,中学和中学之后教育的不同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内容、课时和评价方式及校内和校际间的分流制度。最后重点论述新加坡教育分流理念下的课程设置对中国分流教育和课程设置的启示。希望新加坡分流理念下的基础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其重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思想能对中国正紧锣密鼓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价值,早日实现课程的美好蓝图
徐元清[9](2018)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这对教育提出了较大的挑战,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教育开始面向大众化,如何在大众化教育下把学生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是当前教育所应面对和考虑的。因此,笔者以《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因材施教,分流培养》为课题,从因材施教的相关概念解析入手,对实施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模式的重要性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实现对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因材施教,分流管理的策略,并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建议。
孙莉[10](2018)在《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新加坡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效考试是教育永恒的话题,反拨效应是经久不衰的考试现象。本文首次尝试基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阈,运用理论研究、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三结合的研究方法,全方位探索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希冀为反拨效应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通过探究反拨效应系统的生成和运行机制,找出提高正面反拨效应的正确对策。全文共13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和文献综述,包括第1章和第2章。第1章是绪论,阐述选题缘由、背景、研究思路、内容、意义、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章是文献综述,首先说明了动态系统理论的背景、基本观点、研究方法、研究原则,以及与复杂科学的关系,并介绍了主要复杂科学学派及其理论,描述了复杂动态系统的特征;然后阐述了语言测试的内涵和属性,梳理了语言测试、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的关系,界定了反拨效应的概念与研究层面,并回顾了反拨效应的主要研究内容、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情况。这部分的工作是整个研究的基础,为研究工作的开展廓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第二部分是理论研究和构建框架模型,包括第3章和第4章。第3章是基于动态系统理论视阈观察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系统,阐释了反拨效应系统的概念内涵,剖析了反拨效应系统的特征,提炼了研究视角和方法,明确了系统研究主要围绕功能、环境、结构与要素展开,并论述了环境与系统的关系、环境分类和环境特点。第4章是反拨效应系统框架模型的解构与建构,借鉴前人的各项研究成果,站在动态系统理论的新视角,在整体把握系统的基础上解构系统,运用隐喻、特大黑箱、化繁为简、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复杂范式去认识系统,从而构建了反拨效应系统的基本架构模型。本研究认为反拨效应系统主要由具有执行功能的主集成系统和支持其运行的动力次集成系统组成,另外还有一套以人的需求集结并管理整个系统的控制集成系统。反拨效应系统的主体是人,无论是主集成系统的分析,还是次集成系统的探究,都离不开对主体的洞察。在深入观察主体活动和系统要素关联后,本文又进一步构建了主集成系统模型和次集成系统模型。这部分的工作为下一阶段的着力点提供了指引,同时也拓展了反拨效应的理论研究。第三部分是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以构建的理论框架模型为指导,对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系统展开详细的研究,包括第5章至第10章。第5章翔实地描述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环境,探寻了系统与环境耦合协调的动态演进路径。第6章剖析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功能,并在深入分析系统构成的基础上勾勒了整个系统的单元组成模型。第7章是对主集成系统的解析,从系统主体入手来探究主集成系统,构建了主集成系统的结构模型和关联模型。第8章围绕驱动次集成系统进行分析,即讨论了期望反拨效应系统的决策介主体,绘制了期望模块的要素组成模型,阐述了华文会考的构念和试卷编制,揭示了激活系统的期望驱动力的生成机理。第9章开始进入传动次集成系统的探索,先分析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试运行流程和机制,发现了期望驱动力是系统运行所需的正向动力;再分析了华文会考的质量传动模块,着重阐释了效度和信度两大子模块的动力生成和传动情况,揭示了与主集成系统技术决策评估反馈为节点的反拨网络连接的传送模式。第10章考察语言教育传动模块,分析了华文会考系统、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语言观和教育观,描述了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熵增现象和矛盾力产生过程,指出语言教育模块的动力生成源于会考与教学的不一致,传动方式则是通过与华文教学决策关联的要素集结成的网络向主集成系统传送正向和负向动力。第11章是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风险专论,列出了教育决策产生的直接和间接风险影响力,说明了风险防控力和再生风险影响力的生成逻辑,阐述了边生成、边防控、边传送、边合成风险的复杂传动机制,指出社会权重模块传送的动力对反拨效应系统的运行和演化具有全局性的影响。第四部分是归纳总结和研究展望,包括第12章和第13章。第12章是对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总结,在归纳概括系统运作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系统的动力供应网络模型和运作机制模型,揭示了反拨效应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与主体的意识、决策的制定、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等变量相关,并提出了六条促进华文会考正面反拨效应的具体建议。第13章是结论,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创新点,以及后续研究展望。
二、因材施教 分流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因材施教 分流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
(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 |
(三)本硕博贯通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贯通式博士生培养相关研究 |
(二)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相关研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本硕博贯通培养 |
(二)人才培养成效 |
二、理论基础 |
(一)高等教育多样化理论 |
(二)系统论 |
(三)因材施教理论 |
(四)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第三章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
一、国内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实践分析 |
(一)目标制定: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
(二)内容设计:重基础、强实践的本研贯通计划 |
(三)方式机制:政策支持、小班教学、全程导师制 |
(四)考核评价:综合性考察与评价 |
二、国外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实践分析 |
(一)目标制定:培养卓越的科学技术人才 |
(二)内容设计:纵横贯通的教育体系 |
(三)方式机制:组织一体化、个性化培养、季度制 |
(四)考核评价:基于学业达成度的评价 |
三、国内外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异同点 |
第四章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成效评价 |
一、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工具 |
(三)问卷信效度检验 |
(四)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五)研究假设 |
(六)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 |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
(一)连读班各变量总体状况分析 |
(二)连读班与普通班的差异分析 |
(三)连读班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
(四)连读班各变量之间的回归分析 |
三、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效 |
四、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投入不够高 |
(二)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学业自我效能感不够强 |
(三)培养环节不尽合理,降低学生专业感知质量 |
(四)学术能力与跨文化交流能力欠缺,学业成就有待提升 |
第五章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理性思考 |
一、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 |
二、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适用范围 |
三、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
四、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制度障碍 |
五、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与学位授予 |
第六章 提升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的对策 |
一、树立高等教育多样化理念,探索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 |
(一)注重软性评价,建立学生多元化评价机制 |
(二)扩宽课程广度,构建学生多元化知识体系 |
(三)加强校际合作,开拓学生多元化发展路径 |
二、秉持系统思想,统筹设计本、硕、博三个阶段培养计划 |
(一)推进培养目标的层次性设计,强化目标引领 |
(二)推进培养内容的系统性设计,强化学研结合 |
(三)推进教学与管理的一体化设计,强化资源整合 |
(四)推进国内与国际的融合性设计,强化国际培养 |
三、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
(一)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个性化指导服务 |
(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注重学科间横向联系 |
(三)开展跨群体团队建设,促进学生间纵向交流 |
四、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加强质量监控与过程管理 |
(一)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学习投入 |
(二)注重意志品质培养,增强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 |
(三)完善教学管理过程,提高学生专业感知质量 |
(四)创造学习交流机会,提升学生学业成就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本硕博连读班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普通班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3 :本硕博连读班人才培养情况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小学语文复习课中的因水平而教 ——一个行动研究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因水平而教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因水平而教的内涵、特点及影响因素 |
第三节 实施因水平而教的重要意义 |
第二章 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的研究设计与实践行动概况 |
第一节 行动研究基本信息 |
第二节 行动研究的设计 |
第三节 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的教学设计分析 |
第三章 第一阶段的行动研究 |
第一节 行动计划 |
第二节 行动实施 |
第三节 观察分析 |
第四节 反思总结 |
第四章 第二阶段的行动研究 |
第一节 行动计划 |
第二节 行动实施 |
第三节 观察分析 |
第四节 反思总结 |
第五章 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行动研究的成效分析 |
第一节 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应用的实施成效 |
第二节 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应用的问题剖析 |
第三节 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应用的问题归因 |
第六章 因水平而教教学策略的优化路径 |
第一节 因水平而教的教学内容优化路径 |
第二节 因水平而教的教学方法优化路径 |
第三节 因水平而教的教学组织优化路径 |
第四节 因水平而教的教学评价优化路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一:行动研究学生观察记录表 |
附录二:行动研究教师访谈记录表 |
附录三:第一阶段行动研究课堂教学实录 |
附录四:第二阶段行动研究课堂教学实录 |
附录五: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
(3)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标准制定的依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新加坡之谜”的谜底——双语教育 |
1.1.2 以何种姿态迎今日之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现实意义 |
1.2.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语言生存相关研究 |
1.3.1.1 现状与原因 |
1.3.1.2 语言存在的理由 |
1.3.1.3 不同视角下各类语言的生存与发展 |
1.3.1.4 述评 |
1.3.2 华语教育相关研究 |
1.3.2.1 华语教育政策梳理 |
1.3.2.2 研究现状 |
1.3.2.3 国家生存与华文教育 |
1.3.2.4 述评 |
1.3.3 新加坡华文教育相关研究 |
1.3.3.1 新加坡华文教育现状 |
1.3.3.2 新加坡华语教育政策制定理念及形成与发展 |
1.3.3.3 述评 |
1.3.4 语言的社会功能相关研究 |
1.3.4.1 研究现状 |
1.3.4.2 语言社会功能分析 |
1.3.4.3 述评 |
1.3.5 课程制定相关研究 |
1.3.5.1 课程本体论与关系论研究 |
1.3.5.2 课程制定依据研究 |
1.3.5.3 述评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核心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对象 |
1.4.3 研究方法 |
1.4.3.1 方法论 |
1.4.3.2 逻辑方法 |
1.4.3.3 具体方法 |
2 新加坡华语生存现状 |
2.1 国家层面 |
2.1.1 多语言学习政策 |
2.1.2 华文学习优惠政策 |
2.1.3 对削弱母语比重的反对意见 |
2.2 社会层面 |
2.2.1 语码夹杂现象严重 |
2.2.2 华语使用呈衰落趋势 |
2.2.3 “强语弱文”现象 |
2.2.4 学校内部问题丛生 |
2.2.4.1 华文教育整体性的缺失与教师的缺乏 |
2.2.4.2 学习者学习动力不足 |
2.2.4.3 华语语言学习难度较大 |
2.3 家庭层面 |
2.3.1 华人家庭华语认同感降低 |
2.3.2 家庭内部年龄分层明显 |
2.3.3 家庭影响力不足 |
2.4 新世纪的检讨 |
2.4.1 《何品报告书》的颁布 |
2.4.2 《何品报告书》提出的主要建议 |
3 2015小学华文课程标准概况 |
3.1 课程理念 |
3.2 课程总目标 |
3.3 课程架构 |
3.4 分项目标 |
3.5 实施建议 |
3.6 小结 |
4 小学华文课程标准制定的依据 |
4.1 社会发展的要求 |
4.1.1 面向生活,便利沟通 |
4.1.1.1 强调华文交流沟通特性 |
4.1.1.2 让华语成为生活语言 |
4.1.2 培养情感,成为新加坡人 |
4.1.2.1 共同情感的缺乏 |
4.1.2.2 培育核心价值观 |
4.1.2.3 塑造新加坡人 |
4.1.3 运用网络,结合科技 |
4.2 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4.2.1 乐学善用,提高兴趣 |
4.2.1.1 检讨前的准备 |
4.2.1.2 实用性与趣味性的提倡 |
4.2.1.3 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
4.2.2 因材施教、发掘潜能 |
4.2.2.1 生生间的差异 |
4.2.2.2 灵活与效率的结合 |
4.2.2.3 多类型人才的培养 |
4.2.3 少教多学,培养自学能力 |
4.2.3.1 “少教多学”的教育模式 |
4.2.3.2 成为善思考的自主学习者 |
4.3 学科内容和功能 |
4.3.1 华文课程的内容 |
4.3.1.1 识字与读写 |
4.3.1.2 听说能力 |
4.3.2 华文课程的性质和功能 |
4.3.2.1 华文课程的性质 |
4.3.2.2 华文课程的定位 |
4.3.2.3 华文课程的功能 |
4.3.3 华文课程培养价值观的特殊功能 |
5 不平衡的天平——依据的分析 |
5.1 灵活性与效率性的追求 |
5.2 人文性与思想性的忽视 |
5.3 从时间的角度探析新加坡的考量 |
6 结论 |
6.1 立足现实,提升语言教育实用性 |
6.2 对焦理想,培养语言教育文化性 |
6.3 心怀天下,关注弱势语言生存空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高校人才分流培养方案及因材施教的思考及策略——以建筑学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灵活设置课程,建立交互开放的重组课程 |
2 加强和精简课程内容,强化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 |
3 突出职业素质能力培养 |
4 推行校校联合及校企合作,开展优质生推研和拓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
5 结语 |
(5)T大学数理基础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简要评价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以及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人才培养与培养质量 |
(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三)数理基础科学 |
二、理论基础 |
(一)高等教育理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第二章 国内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回顾与现状 |
一、国内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回顾 |
二、国内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
三、国内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三章 T大学数理基础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发展 |
一、数理基础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
(一)历史回顾 |
(二)探索实践 |
二、数理基础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探索 |
(一)从创建到发展时期的培养方式 |
(二)培养对象调研 |
三、数理基础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色和不足 |
(一)教育信心动摇,拔尖培养犹豫 |
(二)学生信心不足,价值塑造不到位 |
(三)配套管理制度安排跟不上 |
(四)学生特长发挥难,人文关怀不够 |
第四章 T大学数理基础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对策 |
一、回归人才培养初心,坚定拔尖目标 |
二、帮助树立学生信心,塑造价值导向 |
三、建立合理配套机制,完善培养方案 |
四、激发学生发挥特长,变被动为主动 |
附录一 |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
T大学1998-2010级基科班学生&物理系学生发展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暨南大学外招生政策及其学业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理论基础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2 外招生政策及其学业问题 |
2.1 暨南大学的特殊之处 |
2.2 外招生政策 |
2.3 外招生学业问题 |
3 外招生存在学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
3.1 外招生自身情况分析 |
3.2 招生录取政策分析 |
3.3 教学管理政策分析 |
4 外招生学业问题的管理对策 |
4.1 推行贴合外招生特点的特殊政策 |
4.2 执行更加严格的招生录取政策 |
4.3 优化现行教学管理政策,实现“因材施管”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7)教育公平视野下的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育公平理念与教育分流制度的确立 |
1. 教育公平理念的嬗变 |
2. 教育公平在教育分流制度中的体现 |
二、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的演进及举措 |
1. 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的演进 |
2. 新加坡教育分流方式与举措 |
3. 早期分流与高等教育的衔接 |
三、教育公平在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中的落实 |
1. 因材施教满足个体差异发展 |
2. 流动贯通的普职分流体系提供更多机会与路径 |
(1) “横向流动”提供更多机会 |
(2) “纵向贯通”打通更多路径 |
四、新加坡教育分流体制对中国教育公平的启示 |
1. 合理分配教育资源, 实现起点公平 |
2. 重视职业教育发展, 保障教育过程公平 |
3. 实践因材施教, 追求教育结果公平 |
(8)新加坡教育分流理念下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目的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教育分流 |
1.教育分流 |
2.新加坡的教育分流 |
(二)课程设置 |
(三)基础教育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设计 |
五、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分流教育贯穿新加坡基础教育体系 |
一、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的缘起 |
(一)自然条件因素:资源匮乏的小岛 |
(二)文化与政治因素:多民族和多元文化下动荡的政治 |
(三)教育因素:教育资源的浪费 |
(四)经济因素:教育改革与经济改革同步 |
二、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的演变 |
(一)1959 年统一学制制定 |
(二)1979 年“新教育”分流学制改革 |
(三)1991 年小学分流学制改革 |
(四)2004 年小学四年级的进一步分流改革 |
(五)2008 年“科目分班制”制度 |
第三章 新加坡小学阶段分流理念下的课程设置 |
一、小学阶段的分流制度 |
(一)小四分流制度(校内分流) |
(二)小学毕业分流制度(校际分流) |
二、小学阶段的课程设置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结构与内容 |
1.学术科目课程 |
2.知识技能课程 |
3.品格发展课程 |
(三)课时 |
(四)评价方式 |
第四章 新加坡中学阶段分流理念下的课程设置 |
一、中学阶段的分流制度 |
(一)中二分流制度(校内分流) |
(二)中学毕业分流制度(校际分流) |
二、中学阶段的课程设置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结构与内容 |
1.快捷课程班(Express Course) |
2.普通(学术)课程班(Normal Academic Course) |
3.普通(工艺)课程班(Normal Technical Course) |
4.三种课程班的区别 |
5.语言类课程 |
6.应用学习课程 |
7.美术和音乐特选课程 |
8.综合课程和高才教育课程 |
9.其他类课程 |
10.课程辅助活动 |
(三)课时 |
(四)评价方式 |
第五章 新加坡中学之后教育阶段分流理念下的课程设置 |
一、中学之后教育阶段的分流制度(校际分流) |
二、大学预备课程阶段的课程设置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结构与内容 |
(三)课时 |
(四)评价方式 |
三、中学之后教育课程 |
第六章 启示与借鉴 |
一、“因材施教”的分流教育改革 |
二、尊重差异,定制个性化选修课程 |
三、素质教育,重视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置 |
四、发挥特长,多样化的特选课程 |
五、中学与职业教育预备课程相互衔接 |
六、综合性评价体系取代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课程评价方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部分 |
二、外文部分 |
个人简介 |
(9)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因材施教,分流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因材施教的相关概念解析 |
二、实施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因材施教, 分流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
三、实现对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因材施教, 分流管理的策略 |
(一)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二) 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
(三) 加强相关设施建设。 |
四、结束语 |
(10)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新加坡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选题背景 |
1.2.1 动态系统理论与应用语言学 |
1.2.2 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准华文会考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动态系统理论与语言测试反拨效应 |
2.1 动态系统理论的阐释 |
2.1.1 动态系统理论简介 |
2.1.2 动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 |
2.1.3 动态系统理论的研究方法及原则 |
2.2 动态系统与复杂科学 |
2.2.1 复杂科学的研究及其发展 |
2.2.2 主要复杂科学学派及其相关理论 |
2.2.3 复杂动态系统的特征 |
2.3 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 |
2.3.1 语言测试的内涵和属性 |
2.3.2 语言测试、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 |
2.3.3 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的概念界定 |
2.4 关于反拨效应的研究 |
2.4.1 反拨效应的研究内容 |
2.4.2 反拨效应的理论研究回顾 |
2.4.3 反拨效应的实证研究回顾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的反拨效应系统 |
3.1 反拨效应系统的概念内涵 |
3.2 反拨效应系统的特征 |
3.2.1 反拨效应系统的开放性 |
3.2.2 反拨效应系统的复杂性 |
3.2.3 反拨效应系统的动态性 |
3.2.4 反拨效应系统的非线性 |
3.3 综合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 |
3.4 反拨效应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 |
3.4.1 反拨效应系统的功能 |
3.4.2 反拨效应系统的结构 |
3.4.3 反拨效应系统的功能、结构与环境 |
3.5 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 |
3.5.1 反拨效应系统与环境 |
3.5.2 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范畴 |
3.5.3 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特点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反拨效应系统的研究框架 |
4.1 反拨效应系统的基本架构 |
4.1.1 反拨效应系统的架构解析 |
4.1.2 反拨效应系统的基本架构模型 |
4.2 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 |
4.2.1 基于测试使用的横向子集成系统 |
4.2.2 基于决策制定的纵向子集成系统 |
4.2.3 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的框架模型 |
4.3 反拨效应次集成系统 |
4.3.1 反拨效应驱动次子集成系统 |
4.3.2 反拨效应传动次子集成系统 |
4.3.3 反拨效应动力次集成系统的框架模型 |
4.4 反拨效应控制集成系统与系统主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演化环境 |
5.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社会环境 |
5.1.1 新加坡社会概况 |
5.1.2 新加坡历史背景 |
5.1.3 新加坡的语言生态环境 |
5.1.4 新加坡社会文化特征 |
5.2 新加坡教育概况 |
5.3 新加坡语言测试与语言教育政策沿革 |
5.3.1 英属海峡殖民地时期(1819-1942) |
5.3.2 二战后英属直辖殖民地时期(1946-1958) |
5.3.3 迈向自治与合并时期(1959-1964) |
5.3.4 以生存为导向的建国初期(1965-1978) |
5.3.5 以效率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时期(1979-1996) |
5.3.6 以能力为导向的经济创新时期(1997-2011) |
5.3.7 以价值导向的经济全球化时期(2012-) |
5.4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特征 |
5.5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功能与组成单元 |
6.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功能 |
6.1.1 华文会考的特点和用途 |
6.1.2 对测试使用的反拨功能 |
6.1.3 对决策制定的反拨功能 |
6.2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组成单元 |
6.2.1 主要组成单元的界定 |
6.2.2 主要组成单元的介绍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 |
7.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的主体 |
7.1.1 华文会考使用与主体分类 |
7.1.2 教育决策类型对主体的影响 |
7.2 主集成系统纵横交错的结构 |
7.3 主集成系统多元复杂的关联 |
7.3.1 以考生前途的社会援助为节点展开的反拨网络 |
7.3.2 以教育决策的评估反馈为节点展开的反拨网络 |
7.3.3 主集成系统的动态关联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驱动次集成系统 |
8.1 华文会考期望反拨效应系统的主体与驱动力 |
8.2 华文会考期望反拨效应系统的期望模块 |
8.3 华文会考的构念及构念理论 |
8.3.1 交际语言能力和任务型测试 |
8.3.2 认知理论与综合性测试 |
8.3.3 华文会考与其他母语会考的一致性 |
8.4 华文会考试卷的编制 |
8.4.1 华文会考试卷的格式 |
8.4.2 华文会考试卷一:写作 |
8.4.3 华文会考试卷二:语文理解与运用 |
8.4.4 华文会考试卷三:口试/听力理解 |
8.4.5 华文会考试卷的编制期望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传动次集成系统(一) |
9.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试运行 |
9.1.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试运行的流程 |
9.1.2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试运行的机制 |
9.2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测试质量传动模块的构成 |
9.2.1 华文会考质量传动模块的工作概要 |
9.2.2 华文会考质量传动模块的主体 |
9.3 华文会考质量模块的效度因素 |
9.3.1 基于华文会考形式和试卷内容的效度分析 |
9.3.2 基于华文会考等级分数结果的效度分析 |
9.4 华文会考质量模块的信度因素 |
9.4.1 施测因素 |
9.4.2 考生因素 |
9.4.3 内容因素 |
9.4.4 评分因素 |
9.5 华文会考质量模块的动力传送机制 |
9.6 本章小结 |
第10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传动次集成系统(二) |
10.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语言教育传动模块的构成 |
10.1.1 语言教育传动模块的工作概要 |
10.1.2 语言教育传动模块的主体 |
10.2 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会考系统的语言教育观 |
10.2.1 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会考系统的语言观 |
10.2.2 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会考系统的教育观 |
10.3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语言教育观 |
10.3.1 基于语言观的熵增现象 |
10.3.2 基于教育观的熵增现象 |
10.4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与语言教育模块的传动情况 |
10.4.1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传动结构和动力类型 |
10.4.2 利益矛盾传动力 |
10.4.3 意图矛盾传动力 |
10.4.4 客观矛盾传动力 |
10.4.5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传动过程 |
10.5 语言教育模块的动力传送机制 |
10.6 本章小结 |
第11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传动次集成系统(三) |
11.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构成 |
11.1.1 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工作概要 |
11.1.2 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主体 |
11.2 教育决策风险传动子模块 |
11.2.1 教育决策主体与风险影响力的生成 |
11.2.2 教育决策的风险影响力类型和传动情况 |
11.3 华文会考风险防控传动子模块 |
11.3.1 华文会考风险的特点 |
11.3.2 华文会考风险的担当主体 |
11.3.3 风险防控力和再生风险影响力的生成 |
11.4 社会权重模块风险传动情况 |
11.4.1 学校风险共同体及其风险传动情况 |
11.4.2 家庭风险共同体及其风险传动情况 |
11.5 社会权重模块的风险传动机制 |
11.6 本章小结 |
第12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研究总结 |
12.1 关于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运作机制 |
12.2 关于如何促进华文会考正面反拨效应的建议 |
第13章 结论 |
13.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13.2 主要创新点 |
13.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因材施教 分流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研究[D]. 陈夏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小学语文复习课中的因水平而教 ——一个行动研究的视角[D]. 赵欢. 三峡大学, 2020(06)
- [3]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标准制定的依据研究[D]. 兰图.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4]高校人才分流培养方案及因材施教的思考及策略——以建筑学专业为例[J]. 黄丽,殷珊. 江苏科技信息, 2019(28)
- [5]T大学数理基础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D]. 陈昌婷.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6]暨南大学外招生政策及其学业管理研究[D]. 杨苑平. 暨南大学, 2018(02)
- [7]教育公平视野下的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研究[J]. 夏惠贤.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 [8]新加坡教育分流理念下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及其启示[D]. 洪玲玲. 沈阳师范大学, 2018(01)
- [9]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因材施教,分流培养[J]. 徐元清. 课程教育研究, 2018(30)
- [10]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新加坡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研究[D]. 孙莉.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