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体系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制造论文,教育体系论文,职业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09-0009-05 当前,在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即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对传统职业教育培训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李克强在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上讲到,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优势,有利于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见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定位已经升级至战略地位。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方针指导下,中国的生产制造正在向全方位智能制造迈进,如何利用“互联网+”实现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推动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的转型升级,以培养适应未来智能制造的职业人才,将对未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2025制造业的关键特征及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一)2025制造业的指导原则、目标及主要技术特征 在全球产业革命的进程中,中国断然不能落后,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迫在眉睫。在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严峻挑战下,国家适时提出《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其指导原则为加强制造的创新性,质量优于数量,绿色发展,加快中国工业结构优化以及大力培育人才。规划目标在于全面提升全国工业水平,提高效率,从而领先全球化生产。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和2025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实现自主供给保障的比例分别达到40%和70%。整体框架以金融和财政工具、建设创新型制造中心为重点,同时还强调,规划依赖于市场,应做好对中小型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允许企业拥有自己的技术标准,国家帮助其适应于国际水平。规划提出十个必争产业部门,需要优先发展,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可以说,《中国制造2025》规划为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描绘出了清晰的蓝图,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技术特征应该表现为“创新、绿色、智能、协同”,在生产过程中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因此,在生产设备领域需要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能决策和自动执行功能的智能制造装备及智能化生产线,在实际生产前完成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生产过程中实现数字化控制并实时监测生产过程的状态。基于“互联网+”思维,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用户个性的高度柔性化的研发和制造方式及产业组织方式。 (二)制造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制造业竞争力的源泉是基于知识的技术能力的形成。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为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输入新鲜血液,保持其活力。而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使“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需要依靠一支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大军来完成,实现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极具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优化培养结构。《中国制造2025》提出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促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这一战略反映到从业人员队伍结构上,就呈现出对简易操作型技工的需求减少、对高级复合型技工的需求加大的总趋势。职业教育要适应并引导中国制造业走向高端制造,质量优先,必须将培养重心向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转移。 第二,扩大培养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我国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结构的总体判断,未来的发展趋势稳中求优,人口比重将向第三产业倾斜。另外,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从业人员的结构演变过程,结合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推算,2025年中国的制造业从业人口约为1.4亿人,其中高级技能技术工人比重增加,约为60%,即约8000万人。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2014年我国制造业从业人口约为5000万人,由此可得知,2015-2025年制造业从业人口增加总量约为300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约300万人。这对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也就是说,职业教育应每年培养出约300万达到相应水平的技能技术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中高职院校制造业相关专业每年毕业生源总量约为140万,不计人才培养质量缺口已有150多万,所以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规模还需要加大。 第三,培养类型与时代需求吻合。《中国制造2025》规划了十大重点突破领域,提出了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工程、绿色制造工程,要求加快制造与服务的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企业向服务型转变,实现面向制造的服务和面向服务的制造协同发展等。职业院校应该高度关注政策的动向,及时设置和调整专业,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第四,培养体系需要更加融通开放。《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进行制造业体系创新,其核心任务就是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达到产、学、研、用的高度结合。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培养体系必须跟进这种变化。在办学形式上,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普遍存在校企融合度不高、理论与应用“两张皮”的问题,必须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企业主体意识,提高行业企业办学的积极性,使人才培养贴合企业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要突破以往专业面过窄、就业岗位单一的局面,探索跨学科、跨领域的教育方式,培养多层次、复合型人才。只有培养模式创新,才能促进人才创新力的提高,也才能支撑技术、工艺、产品的创新。在教学方式上,职业教育需要建立全面的网络培训系统,用机器解放人力,对在职或岗位转移的工人开展培训。网络有传播和更新速度快等特点,有利于新知识、新技能的传递,可以建立灵活的教学制度,为制造业劳动者提供终身学习和多样化学习的条件,有利于培养出高端服务业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业态创新。 二、我国传统职业教育阻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因素 国家产业变革和发展战略调整,必然对传统职业教育体系提出巨大挑战。这一挑战既体现在制造业新发展模式对职业教育要求的变化,也体现在新的媒介形式对职业教育培训方式的挑战。工业革命直接影响了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形成、职业教育规模的大幅度提升以及现代意义上的职业课程的完善。世界前三次工业革命分别以机械化、电力化和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现今“互联网+”应用到制造业正在引发第四次工革命。在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抓住契机并把握黄金发展机遇,实现对传统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立足于当前制造业发展的情况,传统职业培训已不再适应“互联网+”时代。 在教学内容上,传统职业教育的内容制约了当前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专业设置与当前从业人才技能的需求不符。例如,饱和、过时的专业设置比重过高,紧缺专业或有开设,但总量不足,如现代化农机装备、新能源与节能汽车领域的相关专业;或还处于一片空白,如绿色制造领域等。这就需要加快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的统筹规划,使各个院校积极向这些领域拓展,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培养时代人才。 在教学形式上,即便是目前利用互联网手段推行的在线职业教育,也沿袭过去的教育方式,对于培训出技术过硬、综合素质优良的专业人才的帮助较小,由此导致多数参与职业培训的人员仍然无法直接在企业尤其是高新企业上岗。“互联网+”时代下职业教育的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输入,对教育对象实施培训,使其具备从事某个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二是输出,为企业提供人才,也就是让企业可以找到胜任某项工作的职业人才。学校在输入与输出过程中不断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从而推进线上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国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培养复合型高素质职业人才。 在办学规模上,由于资金缺位、观念传统等原因,职业教育依然存在生源数量少、质量差的问题,再加上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社会资源和支持匮乏,极大地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学科地位、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甚至作为职业教育供给端的企业都对职业院校低看一眼,对其毕业生持怀疑态度,因此形成一个“低成本—低产出—更低成本—更低产出”的恶性循环,导致职业教育陷入低水平、低质量、低层次运行的怪圈。近年来,职业院校在校生总量逐渐减少,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因无生源而被整合,职业院校教师背负招生压力,生源人数造假现象屡见不鲜,由此导致职业教育的社会支持度更低、办学条件更差、师资力量更薄弱、教学质量更难以保证。而通过“互联网+”思维灵活办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资源,较轻松地实现优质资源的多方位共享和多渠道流动。 在人才培养上,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普遍不达标,高级技工十分短缺。数据显示,我国产业制造的产品平均合格率为70%,次品造成的损失每年约2000亿元人民币。我国产品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维持在15%左右,创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29%,远落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在国际分工中,我国处于新国际分工体系的中低端位置。 三、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体系创新策略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利用互联网实现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将成为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在“互联网+”战略的推动下,生产制造行业发生了巨大变革,未来生产制造车间的技术将呈现数字化、智能化、连接化、信息化的特点,从业职工必须跟进和顺应这一新的趋势。例如,机电一体化、机器人技术以及3D打印技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工业生产中。毫无疑问,这些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的全面渗透会逐渐解放出更多的劳动力,同时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也有所提高,他们必须突破传统的认识局限,熟悉和掌握人机交互、机器人等智能产品的装备技术、3D建模等技术,这与传统制造业的生产特点是有本质区别的。 在“互联网+”思路下,劳动密集型企业将逐渐转型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和知识密集型企业,群体劳动被精工作业和协作生产取代,这需要更多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来培养更多高级技能型人才。对于利用“互联网+”技术突破传统职业教育的弊端并实现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主要应从剖析新型制造业对从业人才的技能需求以及“互联网+”模式下职业教育方式的转变两大途径入手,具体创新策略如下。 (一)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职业教育内容的转变 随着全球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各制造企业将建立全球共享网络,将生产机器、存储系统和生产设施等集成到虚拟网络——信息物理系统(CPS)中。在制造系统中,CPS系统能够相互独立地共享信息、触发控制和协同工作,这种高科技的工作方式将彻底扭转传统制造业过程,使以往流水线上设计、制造、材料采购等环节智能化,也为供应链和生命周期提供新的管理模式。基于CPS系统的智能制造过程是嵌入式的,不仅可以实现工厂与企业业务流程之间的纵向连接,实现网络上各类分散价值的横向连接,还可以实现从下单到外运物流的整个过程的实时管理。这与传统生产制造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在这种模式下,无论单个生产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还是各企业之间都可实现无缝衔接。生产过程由集中向分散转变,由此标准化流水线可能被取代,单纯依靠规模扩张的发展不再是工业生产的关键因素。产品类型由批量生产向个性定制转变,未来产品将完全按照个人喜好、特殊要求进行生产,用户或消费者可以广泛参与生产和价值创造的全过程,这种生产方式对传统工业生产将是一个极大的颠覆。为适应制造业新的发展需求,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职业教育时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要全面了解产品市场需求情况。根据不同制造行业,职业教育的培训类型分为广义上的职业培训与某领域的垂直培训,职业教育中必须了解用户市场大小、服务对象范围以及所服务对象的刚性和隐性需求。第二,要明确所处制造行业的职业教育需要哪些资源。在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职业教育时,务必理清已有资源和缺少的必备资源,所缺资源可以通过何种方式去获取等。在只有粗略概念而缺少硬件资源时很难实现“互联网+”基础上的职业教育创新。第三,要熟悉所处制造行业的整个产业链情况。首先,要做到充分把握市场需求,确定用户人群,在拥有一定资源的基础上,更深入、准确地分析整个产业链的情况,包括所处制造行业内部的业务流程以及与合作企业之间的供应关系;其次,要寻找本行业内从上游、中游到下游等各环节内是否存在空缺领域或仍需提高的地方;最后,以此为突破口开展工作,这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要尽可能地与生产制造单位发生直接关联。比如,培养人才可以针对某类企业,师资可以是来自于某企业的技术人员。职业培养机构和企业的衔接越紧密,毕业率与就业率越均等,职业教育的效果越好。一般而言,职业教育的供应链(毕业生源)与价值链(就业生源)能否延伸乃至下沉到企业内部,关系到“互联网+”模式下职业教育的成败。未来的“互联网+”职业教育,必将向智慧教育的方向发展。现如今,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的发展势头迅猛,在撬动“世界互联网”的同时,也使线上职业教育的形式面临严峻挑战,职业教育的形式需要更加多元化、人性化,“互联网+”背景下从事职业教育的相关人员也必须具备更高的技能和更好的适应能力。 根据《中国制造2025》规划,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职业教育培训时,必须重点培养能够掌握跨领域知识的综合性人才,这将对未来产品的设计、运行和生产起到重要作用。熟练的工人和拥有跨领域背景的技术人员可能成为我国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能够赶超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因素。未来职业教育必须重点关注以下几点:一是智能制造的自动化设备需要培养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二是加强培养具有电子工程、信息技术、机械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三是智能制造所涉及的多学科、跨地域和大数据特性,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对从事智能制造配套工作的高端服务业从业人员的需求会逐渐增大。 (二)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多方位共享 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开放、普及、平等、共享等特点,为不同学员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并且可以实现网络学习资源的共享以及不同学员之间、师生之间的资源共享等。资源共享方式既可以通过网站信息存储,也可以通过通用的互联网交流软件进行互动、实时交流、经验分享等,由此可以将传统教育的面对面授课模式转型为电子虚拟授课或远程教育等。 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多元传播媒介间的无障碍互联互通。例如,不同计算机之间、手机与计算机之间、手机与电视之间或计算机与电视之间均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联通,为职业教育提供了便捷的传播渠道,方便学员利用不同传播媒介多方位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多媒介教育资源共享传播,将会是未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也是相比传统职业教育的巨大优势所在。 利用互联网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职业教育方式的多样化,而且有助于完善职业教育内容。大数据是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征,基于“互联网+”不断完善大数据技术,为开展职业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技术支持。学员利用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综合全面地了解所从事制造行业的实际情况,获取所需教育资源,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节约学习成本和时间成本等。互联网大数据更新的及时性和便捷性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源动力。 (三)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移动终端在线教育的发展 相比于传统职业教育发展,“互联网+”促进了大规模在线教育的迅速发展,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授课模式和教学体系均发生了重要变革。伴随着互联网技术日益广泛的应用,以平板电脑和手机为移动终端的网络微课堂逐渐兴起,并在职业教育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互联网的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可以让学员在碎片时间内随时随地在线学习,也可以下载网络资源进行离线学习。随着智能制造装备的迅速崛起,智能手机等移动网络终端日益普及,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以及可穿戴智能装备具有其他媒介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由此促进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终端的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 伴随移动互联网终端的迅速发展,传统职业教育课堂的组织结构及运行方式将发生重要转变。基于移动终端的微课模式体现出巨大优势,可以让学员自带移动终端设备根据教学计划进行学习。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终端设备与学员进行实时交流,也可以将上课讲授的关键内容制作成微视频发送给学员进行自主学习。微课的出现体现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本的理念,且师生可以随时灵活互动,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员学习并熟练掌握某行业的专业技能。对于不同学员,其学习进度、专注领域以及理解程度等均有较大区别,这就导致传统职业教育无法针对个人情况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基于互联网移动终端的职业教育模式优势明显。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网络教学,可以丰富课堂内容,使课堂组织形式更为灵活,学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同时,高效的教学课堂一直是职业教育最重要、最具认同感的教学方式,微课堂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将成为具有高度科技含量的高效教学模式。针对职业教育及学员特点,基于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微课堂模式已被一些职业院校采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四)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培训专业的设置和调整需要与经济结构、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适应,这也是职业教育发展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及时调整和规划好职业技术发展的专业设置,紧随新型制造业发展的步伐,优化职业教育学科结构和专业体系,以更好地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同时,要按照职业教育和学员的基本规律及特点,加强互联网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培训中的应用。“互联网+”战略的发展可以有效推进职业教育突破时空限制,为学员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培训手段和培训模式。因此,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职业教育的优势,加强网络移动终端、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和利用,不断丰富职业教育资源,加速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为国家制造业发展培养高素质综合技能人才提供高效手段。 利用“互联网+”实现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时,需要紧随现代制造业发展步伐,重点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随着3D打印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知识体系以及职业教育体系将会发生颠覆性转变。《中国制造2025》指明了中国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前景,在智能制造发展中互联网技术将渗透到所有关键领域,传统制造技术各行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产业链和产业结构将会重新分工,并会催生各种新型产业和发展模式。在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与制造业相关的各类产业紧密结合,资源共享,分工合作并协同发展。跨领域或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知识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产品的设计、制造、运行、维护等需要,重点建设和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对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在给职业教育带来诸多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利用“互联网+”实现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培养匹配的综合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传统制造行业发生了重要转变,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将体现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三大特征,对其从业职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既要利用“互联网+”实现职业教育内容的转变,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现代制造业所急需的复合型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又要利用“互联网+”促进职业教育形式的转变,实现资源的多方位共享,推进在线教育发展,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只有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实施与《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相匹配的人才发展战略,培养出更高水平的职业人才,才能跟上新型制造业的发展步伐。2025年“中国制造”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制度创新_中国制造论文
2025年“中国制造”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制度创新_中国制造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