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的人格塑造教育论文_刘玉玺 杜亮

浅谈中学生的人格塑造教育论文_刘玉玺 杜亮

甘肃省文县丹堡初级中学 746410

任何时期,对于一个不断积极向上求学的学生而言,中学是人生当中受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在这个环节当中,中学生心理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人格塑造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中学生能否成为一个有用之才,首先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足够的辨别真善美的能力,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和健全的人格塑造。从我当班主任的几年工作反思中发现,中学生的德育教育,首先应该注重人格塑造教育。

在当今经济浪潮的推动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不断富足,在独生子女家庭增多的大环境下,孩子都成了温室里的花朵,他们的生活能力在不断地退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重视中学生人格塑造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是以创造性与竞争性为其主要发展特征的,这一社会特性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有知识、有能力,而且更应具备较高的人格素养。只有培养和造就大批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能够经受困难与挫折考验的高素质人才,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重视中学生的人格塑造教育,应该成为现代学校面向未来社会所做出的必然选择。

重视中学生人格塑造教育,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青少年时期是人格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生思想单纯,思维敏捷,好奇、好胜、好探索,这些特点为他们人格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他们身上也存在着情绪易于波动、意志较为薄弱、认知易于扭曲、内心常存冲突、思想易于消沉等人格弱点。如果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人格塑造教育,这些人格弱点就会逐步发展,以至形成不健康的人格。

开放国际大环境也将我国的社会生活推向了崭新的时代,急剧变革的时代步伐带来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和新旧观念的交锋,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也伴随着科技文化的引进而进入我国校园,使得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陷入冲突、困扰之中,中学生的人格“退化”“缺失”“扭曲”“变态”等现象呈现出增长势头。从这个意义上讲,重视中学生的人格塑造教育,应该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

我从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总结了中学生日常行为中的以下几点不良表现:

1.责任感差:认为值日和大扫除是一件苦差,能逃则逃,能混则混。做事不注意影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严于律人,宽于律己。

2.冷漠无礼:对班集体漠不关心,只求自己舒适,很少考虑他人和集体利益,对父母、长辈没有礼貌,对同学缺乏关爱和热情。

3.平淡庸俗:成就需求低,没有远大的理想或目标,容易满足,得过且过,只求平安无事。

4.浮躁冲动: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一言不合,即互相谩骂,甚至大打出手。

5.不求上进:认知需求缺乏,考试成绩毫不在意,没有独立、创新的精神,不思进取。

6.奢侈浪费:勤劳节俭意识弱,穿用讲究名牌、赶新潮,互相攀比,极少顾及家中的经济状况,虚荣心十足。

以上种种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在教书育人中的思考。很难想象,一个自私、没有责任感、没有爱心、没有创新能力的人会爱人民、爱祖国,更不用说报效祖国了。因此,德育应该结合中学生的实际问题,我们作为教育者,要和家长一道找准症结,加强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塑造教育。

一、加强亲情教育

有时候,学校在进行建档填表时,发现很多学生不知道父母“出生年月”,而对某些明星的生日却熟记于心;还发现某些学生因父母没有知识或没有金钱,无法满足他们的虚荣心而看不起自己的父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的亲情意识何其淡薄!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只有尊敬、孝敬自己的父母,才能去尊敬别人。孔子更是把“孝敬父母”当作做人的首要任务,云:“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古人尚能如此,今之教育又岂能落于此后呢?

毫不夸张地说,缺乏亲情意识的学生很难有社会责任感。一个连养育自己多年的父母都不爱的人,怎能奢望他去爱同学、爱人民、爱祖国呢?因此,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应该多进行类似以“母爱、父爱、亲情”等为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去注意、观察、感受父母的艰辛,体会父母深沉的爱,从而达到人格塑造教育的作用。

二、培养责任意识

“独人难活,独柴难着。”人作为个体,生活在家庭、集体、社会中,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家是一个集体,如果每个人的责任意识强,这个集体就能日益发展,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如果每个人的责任意识非常淡薄,那么这个集体就没有凝聚力,就会涣散。责任意识是一种内力,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非常重要。

面对孩子的教育任何人都不能娇生惯养,力所能及的事,就叫自己独立去做。学生只有养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的良好习惯,才有可能逐步学会对家长、朋友、老师和其他事情负责。学生有了责任感,才会自觉,才会振奋,才会不断进取。在学校,其责任感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做好校园卫生、开展集体活动和实践活动等来培养,鼓励他们在各种劳动和活动中承担责任、扮演角色、克服惰性,并适当地给予表扬,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学会面对挫折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些都告诉我们艰难困苦能催人立志、逼人自强、导人修德的育人规律,磨难成就英才。在物质条件优越的今天,孩子们一遇困难,稍有挫折,就垂头丧气、打退堂鼓,不敢面对困难和挫折。因此,挫折教育成为时代所需。

学校开展些如军训、社会实践、生活磨练、体能训练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挫折,受到锻炼,从而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和微笑面对挫折的勇气;也让其明白生活中的事情并非都是那么简单,很多事情都必须学会自己去应对处理,从而在以后独自踏入社会时不至于惶恐害怕,能够更坚强、更有毅力面对逆境。

四、勇于改革创新

中学生的人格塑造教育应该包含创新意识。创新是超越自我、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是中学生健康人格塑造教育的新要求。中学德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欲望,塑造他们的创造性品格。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考试方式中不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因素,注重开阔学生的思路,标新立异、大胆质疑,对所学知识敢于提出疑问,提出挑战,在积极发现和创造新知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特个性;鼓励他们摆脱旧观念的束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挥。同时注重对学生坚韧的意志力、勤奋的创造作风和优良的创造品质的培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素质,为人格塑造教育奠定基础。

五、建立协作意识

健康的人格离不开协作与交往,因此,有计划地组织活动,建立起学生的协作意识,锻炼其协作能力,强调竞争意识,增强竞争能力,过程中引导学生处理好竞争与协作的关系,通过设置情境、组织集体活动等方法,让学生明白:个人乃至少数人的奋斗,成就不了巨大的繁复工程。未来的竞争必须依靠全民族的携手协作和共同参与,让他们懂得竞争与合作。

六、强化自制教育

中学生的自制能力比较弱,因此,自制力成了人的一种意志品质,即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自制力强的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有节制;自制力差的人在做出决定时或处理问题时容易感情用事。自制力是学生将来独立于社会的一种基本能力。没有自制力的人必将我行我素、贪图安逸、贪图享乐。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一个自制力强的人,才能善于律己,平等相待、平常对待。

我们生活在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有许多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如:真善美、礼智信、勤劳节俭、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等等。这些传统的优秀人格品质,需要通过对人格塑造教育去挖掘和发现,才能发扬光大。因此,对中学生进行人格塑造教育乃至于对国家建设,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论文作者:刘玉玺 杜亮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5总第118

论文发表时间:2017/7/6

标签:;  ;  ;  ;  ;  ;  ;  ;  

浅谈中学生的人格塑造教育论文_刘玉玺 杜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