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概念的形成及其对唯物史观的意义_李斯特论文

生产力概念的形成及其对唯物史观的意义_李斯特论文

生产力概念的制定及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唯物主义论文,生产力论文,其对论文,意义论文,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方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根本的理论基石。在一定的意义上,生产力理论的形成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获得是一致的。就此而言,探讨生产力概念的制定与探讨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第一个提出“生产力”概念的是18世纪法国经济学家魁奈,继之,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又作了发挥,李嘉图继承了斯密的“劳动生产力”概念,但他没有对生产力的内涵作较深入细致的分析。同时期的法国古典经济学家西斯蒙第等,也从不同侧面对生产力问题有所研究、提出了一些合理思想。19世纪初期,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否定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劳动价值理论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独立的生产力理论,主要是对一个国家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及如何发展国家的综合生产力等,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但却存在着离开一定的生产关系来抽象谈论生产力、把生产力神秘化的严重缺陷。由此可见,在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那里,生产力概念尚处于萌芽阶段,他们只是孤立地考察生产力的个别因素,还不可能揭示这些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停留在对生产力的直观认识上,形不成科学概念。

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概念,是在批判李斯特等人的生产力学说的过程中制定的。马克思1845年3月写的《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文,为我们提供了这种思想转变的主要线索。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第一次表述了自己关于生产力的理解,并且开始阐述了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原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对科学理解唯物史观的最初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李斯特理论体系的中心是生产力问题。在他的生产力概念中,既包括“物质资本”形成的生产力,也包括“精神资本”所创造的生产力,即人类知识累积所创造的生产力。他认为,不仅体力劳动是生产力,而且脑力劳动、管理、组织都应包括在生产力之内。李斯特所说的“生产力”的概念,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是个人的生产力(包括精神和肉体的),第二是自然的生产力,第三是社会的生产力,第四是物的生产力。用李斯特的用语来说就是“设备力”,但是这里的最初两种生产力,即个人的生产力和自然的生产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不把二者联系起来,就不可能成为生产力而发挥其作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第三种生产力即“社会的、市民的、政治的状态和制度下”才能作为有效的生产力而发生作用。在李斯特看来,古典经济学家只讨论“价值”,而忽视了生产力。与此相反的是,他自己只重视了生产力问题,而轻视价值理论的作用。对李斯特的这种生产力学说,马克思给予了彻底的批判。在批判李斯特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第一次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生产力。

第一,在批判李斯特把生产力看成“精神本质”,属于唯心主义的时候,马克思指出了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不是什么“精神本质”,而是一种物质力量。马克思说:“资产者想发财,想赚钱,但是他同时必须同德国大众一直信守的唯心主义相一致,并且同自己的信仰相一致。因此他表明,他猎取的不是非精神的物质财富,不是恶的有限的交换价值,而是精神本质,无限的生产力。”(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50页、第261页、第250页、第261-262页、第258页、第258、259页、第257页。)

李斯特认为,“财富的原因与财富本身完全不同”。“一个人可以据有财富,那就是交换价值;但是他如果没有那份生产力,可以产生大于他所消费的价值,他将越来越穷。一个人也许很穷,但是他如果据有那份生产力,可以产生大于他所消费的有价值产品,他就会富裕起来”。(注: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18页、第118页、第302页、第141页。)在他看来创造财富的力量远比财富本身重要。一个国家的富强不在于掌握交换价值,而在于掌握生产力。正如同一个渔夫的财富不在于他手中掌握有鱼,而在于他那不断想捕鱼的欲望以及满足这个欲望的能力和手段。“由此可见,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注: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18页、第118页、第302页、第141页。)马克思又指出:“生产力表现为一种无限高于交换价值的本质”。“这种力量要求只有内在本质的地位,交换价值要求具有暂时现象的地位。这种力量表现为无限的;前者表现为非物质的,后者表现为物质的。我们在李斯特先生那里看到了所有这些对立。因此,力量的超感觉世界便代替了交换价值的物质世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50页、第261页、第250页、第261-262页、第258页、第258、259页、第257页。)在此,马克思批判了李斯特夸大生产力精神本质作用的错误,并且指出,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将会导致“‘市民’借此机会把世俗的交换价值装满自己的口袋”。(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50页、第261页、第250页、第261-262页、第258页、第258、259页、第257页。)

第二,在批判李斯特把生产力庸俗化的同时,马克思把生产力区分为自然的生产力和人的“生产力”。指出不能把人贬低为同“自然力”一样的生产力。他指出,水力、蒸汽力、人力、马力,所有这些都是“生产力”。人同马、蒸汽、水全部都充当“力量”的角色,这难道是对人的高度赞扬吗?他还说,资产者把无产者不是看作人,而是看作创造财富的力量。资产者还可以把这种力量同其他的生产力——牲畜、机器进行比较。他说,“在现代制度下,如果弯腰驼背,四肢畸形,某些肌肉的片面发展和加强等使你更有生产能力(更有劳动能力),那么你的弯腰驼背,你的四肢畸形,你的片面的肌肉运动,就是一种生产力。如果你精神空虚比你充沛的精神活动更富有生产能力,那么你的精神空虚就是一种生产力,等等,等等。如果一种职业的单调操作使你更有能力从事这项职业,那么单调就是一种生产力。”(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50页、第261页、第250页、第261-262页、第258页、第258、259页、第257页。)马克思把人的这种生产力称为社会力。无论是自然力还是社会力,都是客观的物质力量。

第三,马克思在批判李斯特维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诋毁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时候,进一步论证了生产力的作用,第一次阐发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思想。李斯特说:“就我们这个时代的任务来说,似乎并不是在于将人类组织拆散成像傅立叶所提倡的许多‘小型共产制社会’,从而使每个人获得尽可能均等的身心享受,而是在于改进或提高一切国家的生产力、文化水准、政治状况与权力,并使各国在这些方面尽可能趋于均等,为世界联合事前做好准备。”(注: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18页、第118页、第302页、第141页。)他还把“国家生产力的联合”中的生产关系理想化。他说:“在一个国家,就像在一个制针厂一样,每一个个人,每一个生产部门、以至整个国家的生产力所依靠的是彼此处于适当关系中的一切个人努力。我们把这种关系叫作生产力的平衡或协调”。(注: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18页、第118页、第302页、第141页。)这就是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各个根本利益不同的阶级可以和谐相处,共同为发展生产力努力;资本主义各国的生产力发展,可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联合和协作。

马克思从自己的阶级立场出发,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工业制度,得出了与李斯特截然相反的结论。马克思把资本主义工业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工业制度(即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一是“工业违背自己意志而无意识地创造的生产力”。(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50页、第261页、第250页、第261-262页、第258页、第258、259页、第257页。)“工业用符咒招引出来(唤起)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对工业的关系,同无产阶级对工业的关系完全一样。今天,这些力量仍然是资产者的奴隶,资产者无非把它们看作是实现他的自私的(肮脏的)利润欲的工具(承担者);明天,它们将砸碎自身的锁链,表明自己是会把资产者连同只有肮脏外壳(资产者把这个外壳看成是工业的本质)的工业一起炸毁的人类发展的承担者,这时人类的核心也赢得了足够的力量炸毁这个外壳并以它自己的形式表现出来。明天,这些力量将炸毁资产者用以把它们同人分开并因此把它们从一种真正的社会联系变为(歪曲为)社会桎梏的那种锁链”。(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50页、第261页、第250页、第261-262页、第258页、第258、259页、第257页。)这种“工业意识不到的并违反工业的意志而存在于工业的力量,这种力量消灭工业并为人的生存奠定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50页、第261页、第250页、第261-262页、第258页、第258、259页、第257页。)这是马克思第一次表述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炸毁资本主义工业制度,促进社会发展的思想。

在这里,马克思已初步表述了生产力的三种意义:一是生产力是一种物质力量,二是生产力是一种能力,三是把握生产力应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关系入手。从这些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在《评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中关于生产力概念的理解是具体和抽象的统一,既是从经济学上阐述了生产力的作用,又从哲学上概括了生产力的性质。同时,马克思还通过对资本主义工业制度的分析,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原理,为唯物史观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标志唯物史观诞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联系来认识生产力,开始把生产力作为唯物史观的基本概念加以广泛运用。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从“物质生产活动”、“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社会关系”中,揭示生产力的内涵和本质,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制定“生产力”的确切定义。“这样,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至于这种活动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则是无关紧要的。由此可见,一定的生产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则是无关紧要的。由此可见,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第68页、第128页、第92页、第142页、第81页、第68页、第115页、第124页、第88页、第88页、第130页、第131页、第67页、第67页、第23页、第92页、第86页、第86页、第122页。)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物质生产的活动具有双重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从此给出的“生产力”的初步定义为“与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着的共同的活动方式”,同时也认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第68页、第128页、第92页、第142页、第81页、第68页、第115页、第124页、第88页、第88页、第130页、第131页、第67页、第67页、第23页、第92页、第86页、第86页、第122页。)分工制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放大”了的生产力。不是生产力的个别因素而是“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社会状况”。这说明,马克思、恩格斯不是单独就生产力来研究生产力,而是在社会活动中,在社会关系中,从生产的本质、总和、总体上考察和把握生产力的。因此,对生产力的这一定义,第一次明确了生产力概念的内涵。

有人说,马克思、恩格斯在此明确了“生产力”的概念不错,但是生产力是打引号的。我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之所以加上引号,一种可能是为了突出“生产力”这个概念,二是因为在1845年3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给生产力的定义之前,马克思对李斯特先生关于“生产力”的学说进行批判,生产力是加了引号的。因此,有可能为了给生产力“正名”,在这里也就加了“引号”。不管怎么说,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给生产力概念比较完整的表述。

生产力概念的制定,不仅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给出了生产力概念的定义,而且还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此进一步分析了生产力的社会作用,以及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社会关系、生产方式的关系,揭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之规律。

1、生产力是由物质因素构成的物质力量,是人们改造世界实践的结果,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人们生活在世界上就会遇到一定的生产力,这是世世代代改造世界累积的结果,是不依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用马克思的话说,“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表现为各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其原因是,各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和彼此对立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第68页、第128页、第92页、第142页、第81页、第68页、第115页、第124页、第88页、第88页、第130页、第131页、第67页、第67页、第23页、第92页、第86页、第86页、第122页。)人们可以发展生产力,改变生产力的落后状况,但是,正像人们创造和使用工具的理性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一样,人们生产力的速度、性质和方向,也是由既得生产力所决定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第68页、第128页、第92页、第142页、第81页、第68页、第115页、第124页、第88页、第88页、第130页、第131页、第67页、第67页、第23页、第92页、第86页、第86页、第122页。)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生产力的发展,像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一样,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它自身,我们不能够,也不应该到生产力以外去探索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原因,更不能把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原因归之于“精神”因素或抽象的“人的本性”、“人的智慧”等。一句话,生产力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生产力,不是他物。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指出了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指出了生产力的客观性,而且还指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第68页、第128页、第92页、第142页、第81页、第68页、第115页、第124页、第88页、第88页、第130页、第131页、第67页、第67页、第23页、第92页、第86页、第86页、第122页。)

2、生产决定交往,生产力决定交往形式。“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它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而且是用一定的方式来进行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第68页、第128页、第92页、第142页、第81页、第68页、第115页、第124页、第88页、第88页、第130页、第131页、第67页、第67页、第23页、第92页、第86页、第86页、第122页。)生产力的发展也必须以一定的方式来实现。

物质生产活动的物质条件、人们的生产方式、活动方式彼此是联系在一起的,“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第68页、第128页、第92页、第142页、第81页、第68页、第115页、第124页、第88页、第88页、第130页、第131页、第67页、第67页、第23页、第92页、第86页、第86页、第122页。)在人们继承以往物质生活和从事现实活动中,“有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相适应的交往形式”。在生产力与交往形式发生对抗性矛盾之前,交往形式是人们交往的条件,“在这些条件下,……个人只能生产自己的物质生活以及这种物质有关的东西”。(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第68页、第128页、第92页、第142页、第81页、第68页、第115页、第124页、第88页、第88页、第130页、第131页、第67页、第67页、第23页、第92页、第86页、第86页、第122页。)交往条件被当成自主活动的条件并由自主活动创造出来。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这种矛盾运动最终导致了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在实质上改变了社会形态。一定的交往条件起初是自由活动的条件,后来却成为桎梏。“它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由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第68页、第128页、第92页、第142页、第81页、第68页、第115页、第124页、第88页、第88页、第130页、第131页、第67页、第67页、第23页、第92页、第86页、第86页、第122页。)因此,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不断矛盾运动发展的历史。

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并不是单向的、孤立进行的。不同个人及集团之间的矛盾关系,最终是由他们共同决定生产力是否发展的交往形式所制约和支配。由于每个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不同的集团总是代表不同的利益,因此,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就必然会反映代表不同集团利益的阶级的出现,而阶级斗争是解决这种矛盾的必然途径。所以,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与源泉,社会历史上的其他一切活动和关系最后都是由物质活动和经济关系所决定。

3、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出发,阐明了生产力与市民社会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第68页、第128页、第92页、第142页、第81页、第68页、第115页、第124页、第88页、第88页、第130页、第131页、第67页、第67页、第23页、第92页、第86页、第86页、第122页。)由此可见,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这里可以看出,“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可以看出过去那种轻视现实关系而局限于言过其实的历史事实的历史观何等荒谬。”(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第68页、第128页、第92页、第142页、第81页、第68页、第115页、第124页、第88页、第88页、第130页、第131页、第67页、第67页、第23页、第92页、第86页、第86页、第122页。)“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第68页、第128页、第92页、第142页、第81页、第68页、第115页、第124页、第88页、第88页、第130页、第131页、第67页、第67页、第23页、第92页、第86页、第86页、第122页。)一切物质交往也就是交往形式的总和。在这里,不仅揭示了生产力与市民社会的关系,而且阐明了生产力与市民社会、国家、上层建筑和观念形态等方面的关系。“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其他任何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第68页、第128页、第92页、第142页、第81页、第68页、第115页、第124页、第88页、第88页、第130页、第131页、第67页、第67页、第23页、第92页、第86页、第86页、第122页。)因此,作为经济基础的市民社会对整个社会结构始终是起决定作用的。

为了考察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首先考察了生产活动,且把物质生产活动作为研究历史的起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物质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穿住以及其它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但只讲人创造历史,而不进一步讲人的生产活动创造历史,充其量只讲对了一半。不仅如此,马克思还进一步证明,物质生产不仅是“第一个历史活动”,而且是“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认为科学的历史观的第一件事,就是必须注意和重视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这样,物质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原理,也就成为唯物史观的最基本的原理。

第二,物质生产活动决定人的其他一切活动,是最终使人成为人的决定性方面。“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这些个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第68页、第128页、第92页、第142页、第81页、第68页、第115页、第124页、第88页、第88页、第130页、第131页、第67页、第67页、第23页、第92页、第86页、第86页、第122页。)在各个历史活动中,都是物质生产活动。为了能够创造历史,人们必须能够生活,第一个历史活动,属于物质生产活动。“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第68页、第128页、第92页、第142页、第81页、第68页、第115页、第124页、第88页、第88页、第130页、第131页、第67页、第67页、第23页、第92页、第86页、第86页、第122页。)人自身的生产,也从属于物质生产。“生活的生产”,表现为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既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带有社会性的关系,又使生产活动成为社会历史活动。

第三,在物质生产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关系中,意识及其活动得以形成和发展。也就是说,社会意识,也是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意识首先是由于需要和交往而产生的,它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随着人们的生产、交往活动,意识与语言一同产生。生产与交往活动制约着意识的发展。意识开始产生时,只是表面的、直观的、狭隘的、单纯的、可感知的、环境的意识。后来,由于生产的发展,需要的增加和交往的扩大,特别是分工的出现,意识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外观。当分工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开,专门化的意识活动才真正形成。但是,不管怎样,意识活动反映的始终是现实的社会关系。“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第68页、第128页、第92页、第142页、第81页、第68页、第115页、第124页、第88页、第88页、第130页、第131页、第67页、第67页、第23页、第92页、第86页、第86页、第122页。)在此,马克思、恩格斯阐发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

从上述分析可以形成这样一个逻辑:马克思、恩格斯从物质生产出发,明确了生产力的含义,再从生产力在生产活动中与交往、市民社会、上层建筑和观念形态的关系,把握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和社会有机体,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而不是零散的、比较全面的而不是个别的、比较深刻的而不是肤浅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对历史发展的揭示和对社会生活的阐释,使社会历史观从唯心走向了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转变为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制定生产力概念,规定了生产力的科学内涵。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在于,生产力生产着社会的物质生活,也生产着进行这种生活的主体人本身,并以此生产着各种各样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从而生产着人类社会历史。这样,生产力是被作为一种客观的现实的历史的物质力量来看待的,它构成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因素。

社会生活的生产是指物质生活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和生命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这两种生产在历史的展开过程中都表现为双重的关系:一方面是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这种共同活动的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生产力不仅是个人的力量,更是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能形成的社会力量,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一定生产方式中,人们从前一代继承下来并能够运用来改造自然界和社会的人力、物力的总和。即是说,生产力既是一种现实的处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客观的物质力量,也是实践活动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积累下来的各种物质要素构成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特别强调生产力的历史性,他们写道:“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可见,生产力是人们的应用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第4卷,第532页。)生产力的历史性恰恰表明生产力的现实性和客观性。因为,正如列宁所概括地那样:“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看成自然历史过程。”(注:《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8页。)由此可见,生产力概念的具体内涵既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中获得,又决定着唯物史观的本身所是。在这种相互构成的关系中,生产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意义得到澄清和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在制定生产力概念的过程中表明了唯物史观的出发点。马克思从物质生产出发,通过对物质生产过程的考察,科学地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运动推动历史发展的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诸问题,从而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框架。历史唯物主义这个科学说明社会历史现象的、有血有肉的完整体系就是在此基础上日益完善和发展的。这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能够描述事物这些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第68页、第128页、第92页、第142页、第81页、第68页、第115页、第124页、第88页、第88页、第130页、第131页、第67页、第67页、第23页、第92页、第86页、第86页、第122页。)不难看出,在此马克思、恩格斯把是否从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社会历史,作为区别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是在确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是物质生产之后才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因此,这里说的从物质实践出发实际上就是指从物质生产出发。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初的实践活动,也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概念的制定,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前提,从社会经济运动的最深刻根源揭示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共产主义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第68页、第128页、第92页、第142页、第81页、第68页、第115页、第124页、第88页、第88页、第130页、第131页、第67页、第67页、第23页、第92页、第86页、第86页、第122页。)如果不是这样,共产主义不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那么,“(1)共产主义就只能作为某种地域性的东西而存在;(2)交往的力量本身就不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它们会依然处于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3)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第68页、第128页、第92页、第142页、第81页、第68页、第115页、第124页、第88页、第88页、第130页、第131页、第67页、第67页、第23页、第92页、第86页、第86页、第122页。)“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推翻了一切旧的生产和交往关系的基础,并且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形成的前提看作是前人的创造,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支配。因此,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的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第68页、第128页、第92页、第142页、第81页、第68页、第115页、第124页、第88页、第88页、第130页、第131页、第67页、第67页、第23页、第92页、第86页、第86页、第122页。)基于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得出了四条结论:一是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发展产生了无产阶级,随之而来的就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即共产主义意识;二是继承和发展已有的社会生产力而建立革命阶级的社会权力,无产阶级就必须把革命矛头指向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三是共产主义革命就是要消灭私有制社会及其劳动,并消灭一切阶级统治和阶级本身,无产阶级就是这种革命的首要代表;四是共产主义的意识和目的,只有在革命中才能实现,无产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改造自己,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标签:;  ;  ;  

生产力概念的形成及其对唯物史观的意义_李斯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