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科技期刊编辑学科建设的探讨--关于纯网络期刊建设模式的思考_科技论文

网络(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建设探讨——从纯网络期刊的构建模式研究引出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期刊论文,学科建设论文,网络论文,编辑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回日期:2012-05-28

数字(网络)出版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四大方向(国际化、数字(网络)化、集群化、产业化)之一,网络期刊的出现是科技期刊发展和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出现将进一步推动科技期刊的发展。据文献[1]报道,作为网络期刊的开放存取期刊在全球范围内呈快速发展趋势,截至2011年10月19日,DOAJ共收录来自116个国家和地区的开放存取期刊7183种,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几个研究领域,提供650565篇论文全文下载。而在一年前,共收录的开放存取期刊仅有5396种,一年间增加了1787种。我国现有网络期刊包括了纸质版期刊的网络版、纯网络期刊。大量的网络期刊编辑工作实践凝结了丰富的编辑工作经验,为探讨网络编辑工作的规律提供了可能和条件,如何从经验上升为理论,这就要探讨网络编辑学的学科建设,但目前出版的有关网络编辑学的作品真如凤毛麟角。网络(科技)期刊也是科技期刊,是科技期刊的不同载体版本。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者有必要研究网络期刊编辑学的学科建设,特别是学科框架。这里,我们提出了探索网络(科技)期刊编辑学的学科建设的迫切性,提出了网络(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框架的构想,以期与科技期刊编辑界同仁共同促进网络(科技)期刊编辑学的早日建立。这里所提的网络期刊均指网络科技期刊,特作说明。

1 网络期刊的定义

要研究网络期刊编辑学,首先要弄清楚网络期刊的定义。对网络期刊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的看法。文献[2]认为,网络期刊应称为电子出版物、网上出版物。就广义而言,任何以电子形式存在的期刊皆可称为网络期刊,涵盖通过联机网络可检索到的期刊和以CD-ROM形式发行的期刊。现在网络期刊已经进入第三代,和iebook电子杂志一样,以 flash为主要载体独立于网站存在。网络期刊是一种非常好的媒体表现形式,它兼具了平面与互联网两者的特点,且融入了图像、文字、声音、视频、游戏等相互动态结合来呈现给读者。此外,还有超链接、及时互动等网络元素,是一种很享受的阅读方式。电子期刊延展性强,未来可移植到PDA、 MOBILE、MP4、PSP及TV(数字电视、机顶盒)等多种个人终端进行阅读。文献[3]认为,网络期刊的类型有联机数据库型期刊、网站型期刊、具有中国特色的期刊群网(这种期刊群网的内容来自于不同的机构,比如中国知网)、纯网络期刊。文献[4]认为,根据上网途径的不同,我国网络期刊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期刊社开发有自主版权的网络期刊,期刊的编辑、发行和传播等借助网络进行;二是依靠主办单位网站或其他合作网站实现上网的期刊;三是通过权威信息机构如中国期刊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群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代理上网的期刊。文献[5]认为,电子期刊在国内外也有多种称谓,如数字期刊(digital journal)、在线期刊(online journal)、网络期刊(networked journal)、虚拟期刊(virtual journal)、无纸期刊(paperless journal)、新典范期刊(journal)等,电子期刊其含义包括两方面:一是印本期刊的电子化、网络化期刊,二是纯电子期刊。这里说的电子期刊就是网络期刊。目前,我国网络期刊大都是将纸版期刊进行数字加工处理后在网络上发布,通过第三种方式实现网络化。我们认为,就广义而言,任何以电子形式存在的期刊皆可称为网络期刊,网络期刊应包括纸版期刊(即印本期刊)进行数字加工处理后在网络上发布的期刊,和纯网络期刊(即没有纸版期刊对应)两种。

1.1 网络期刊的编辑出版流程

网络期刊的出版流程与科技期刊(纸版或纸版的网络版)的出版流程非常相似,但也有不同之点。据文献[5]报道,网络期刊的出版流程如下:通过网络进行征稿(或投稿)、稿件处理、审稿及同行评议、编辑加工、传播(网上发行)、信息反馈及互动。它与科技期刊(纸版或其网络版)差别在于可免去排版印刷、邮局或委托发行机构发行步骤,并增加了信息反馈及互动步骤,而且其发行地域非常广泛。

1.2 网络期刊构建模式的探讨

网络期刊是如何构建的,众多编辑都在探索。我们认为要构建好一本网络期刊,其构建模式涉及网络期刊的编辑出版模式[7-9]、传播营销模式[10-11]、评价模式[12-15]、知识产权保护模式[16]、管理模式[17]及伦理模式等。伦理模式根据网络期刊的特点,应包含网络伦理和媒体(这里主要指科技期刊)伦理。文献[7-9]已有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1.3 网络期刊的发展催生网络编辑学的形成

自上世纪90年代第一本网络期刊诞生以来,网络期刊发展非常迅速,目前仅中国的网络期刊已达9000种之多[18]。国际上OA期刊(均为网络期刊),据文献[19]报道已达3354种。而我国科技期刊OA出版现状,据文献[20]报道,使用Google等搜索引擎,分别于2006年1月、2006年7月和2007年1月,对《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5年版)中收录的1608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刊名进行全面搜索。结果表明,2006年1月有OA期刊167种(占10.4%),2006年7月有198种(占12.3%),2007年1月为230种(占14.3%),每隔半年增长约2%。网络期刊的迅猛发展,是编辑活动的结果,是编辑辛勤劳动的成果。如何总结网络期刊编辑活动的经验,必然会提出网络期刊编辑学研究的问题,即要用网络期刊编辑学的理论来指导网络期刊的工作,以促进网络期刊的发展。

2 网络期刊与(纸质)科技期刊的比较

有关网络科技期刊和纸质科技期刊的比较已有众多的文献[9,13-15,19]作了描述,而文献[20]则作了归纳,两者的比较列表1。

网络的出现是现代科技推动人类传播跃升到新的发展高度的一个新成果。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在1998年的年会上正式提出“第四媒体”的概念。第四媒体跨越媒体间的界限,集书报刊、广播、影视等优势于一身,以超越媒体方式组织信息,跨越时空,双向交互,其影响力将在未来超越任何传统媒体。从表1比较可以看出,网络(数字)期刊出版与传统期刊出版间的差异是很大的。网络期刊具有多媒体、大容量、即时远程化、双向交互性等特点[10-12]。为此,有的认为传统出版会消失,但多数文献认为网络(数字)期刊出版与传统期刊出版是相互融合,网络(数字)期刊出版是传统期刊出版的延伸[21]。

3 网络期刊编辑学与科技期刊编辑学比较

3.1 编辑定义的比较

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建设的构建及评价[22]中已涉及网络(数字)出版。而对网络(科技)期刊而言,网络编辑学的构建我们赞同文献[23]的观点,即要考虑“网络”和“编辑学”两个概念。对此,我们认为,网络期刊编辑学中的“编辑”作为动词的编辑活动的定义如下:网络(科技)期刊编辑(编辑活动)是编辑主体(编者)借助于网络对科技信息的了解,采集,鉴别,优化,传播并收集反馈信息及互动的活动。编者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起中介、导向和网络策划师的功能。

网络期刊编辑的定义与传统科技期刊编辑的定义的异同体现在以下方面:

(1)都体现了编辑(编者)是编辑活动的主体,编辑在整个编辑活动中起关键作用。

(2)两种编辑活动的本质都是围绕“科技信息”进行,都是以“内容为王”。

(3)网络期刊编辑不仅体现了主要的中介和导向功能,而且还体现出网络策划师的功能。

(4)编辑活动的内容,两者都是对科技信息的了解、采集、鉴别、优化、传播和信息反馈的收集及评价。但是网络期刊编辑活动少了印刷和发行机构的环节,并具有互动的功能。

(5)两种编辑对出版流程的操作不同,传统的操作是对纸质稿件的平面操作,而网络编辑是通过数字化网络的立体操作。

3.2 编辑学定义的比较

网络(科技)期刊是科技期刊不同载体版本,是科技期刊。因此,它也应遵循科技期刊编辑学的定义。文献[22]指出,“科技期刊编辑学是研究科技期刊编辑活动发生、发展与运动规律及其与社会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科技期刊编辑学有自己的学科框架和学科体系”。但是,由于网络载体和纸质载体的不同,也引起对编辑学定义的不同。因此,网络期刊编辑学的定义可以如下描述:网络期刊编辑学是研究网络期刊编辑活动与网站建设的发生、发展与运动规律及其与社会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详细一点,即是编辑人员以网络为载体,对来自信息源的信息进行有效地采集、优化、解码、编码和发布,使科技信息得到有效传播的学问和技术,是研究现代信息社会里网络期刊编辑的现象、行为、特点、性质和规律的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网络期刊编辑学应有自己的学科框架和学科体系。

3.3 研究对象的比较

由于网络期刊编辑涉及网络技术和编辑学知识两个方面,因此,其研究对象为网络期刊编辑活动。研究网络期刊编辑活动不能只进行单方面的考察,而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进行研究。具体可体现在下列几方面:

(1)网络期刊编辑活动的起源和演化历史、性质与特征。

(2)网络期刊编辑活动的价值和社会作用,及人员的素质要求。

(3)网络期刊编辑活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发展规律。

(4)网络期刊编辑过程(或编辑工程),包括网络期刊编辑的不同阶段和各个环节工作原理、方法和技能。

(5)网站建设和管理。

从这里可以看到,网络技术和网站建设与管理是科技期刊编辑学所没有的。

3.4 学科性质和定位的比较

学科性质:应用科学、综合性边缘学科。

学科定位:大传播学——编辑学——网络(科技)期刊编辑学——科技期刊编辑学。

从比较可以看出,两者的学科性质和定位相同。

3.5 研究内容比较

网络期刊编辑学的研究内容相对较传统科技期刊编辑学宽广,因为它还涉及网络特性研究。它的研究内容应包括基本理论、应用研究、发展史三大部分[19,22]。具体有下列内容:

基本理论方面:研究网络期刊编辑活动的产生、发展及演化规律。包括网络媒介中编辑活动的地位和作用,编者、作者、审者间的相互关系,网络编辑的社会功能,网络伦理等。

应用研究方面:研究网络期刊编辑过程中的基本环节、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工作原理和工作方法,网站的建设与管理。使网络期刊编辑活动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网络媒体历史方面:网络媒体的发展时间虽然较短,但需要总结国内外的经验,特别是网络出版的经验。

4 网络期刊编辑学的学科构建

4.1 网络期刊编辑学学科构建需考虑的因素

文献[23]对网络编辑学的构建提出了几点要求:

(1)有利于创新和发展编辑学。网络期刊编辑学作为编辑学的一个分支(部门),它更新了编辑学的理念和技能。如网络使信息的收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使受众的接受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使信息的传播介质和速度以及方式都发生了彻底的变革。这些都需要进行系统的归纳和研究,使之成为编辑学的新的理念和技能。

(2)有利于提高网络期刊编辑的素质。目前,网络编辑大都是网络技术人员和美术设计人员,他们缺乏编辑学的理论和技能的训练,而传统媒体的编辑人员缺乏电脑和网络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网络期刊编辑学,可以使两类人员知识更新和互补,提高编辑的综合素质。

(3)有利于规范网络、网站的发展。目前,从网络媒体本身的问题来看,网络、网站的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对网络和网站进行监管,把它纳入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这包括政府、公安、工商、新闻出版等主管理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网络编辑对网络和网站的自我管理要规范。

(4)有利于构建和弘扬中华网络文化。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对于以信息接受为主的非英文和发展中国家,与英文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全球网络的互联有可能造成对本土文化的冲击。因此,中国应当制定自己的网络文化政策,使中华文化在网络世界中不至于被削弱,而是更加发扬光大,使之成为网络的主流文化之一。

4.2 网络期刊编辑学学科框架的构想

经参考科技期刊编辑学的学科框架,我们对网络期刊编辑学的学科框架的构想列于表2。

4.3 与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框架的比较

为与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框架进行比较,表3列出了文献[22]提出的富有创意的科技期刊学科框架构想。

从表2和表3的对比可以看出,由于网络(科技)期刊也属科技期刊,只不过所用的载体不同,所以网络期刊编辑学的学科框架大部分与科技期刊编辑学的学科框架相重。但因网络媒体的特殊性,也有不同的内容,如:

(1)学科体系部分,“编辑过程”强调了网络期刊编辑(操作)技术;网络“编辑社会环境”则去掉了“国际化”、“现代化”,因网络本身就体现了国际化、现代化;“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部分,应着重阐述与“科学技术学”、“网络信息计量学”和“网络伦理学”的关系。

(2)理论框架部分,增加了网络与信息技术的特点、网络编辑与社会关系间相互作用,新媒体的内容:手机、ipad、物联网等。

(3)学科性质与定位部分,它成为编辑学的下一级学科,与科技期刊编辑学属同一级。

5 结语

网络(科技)期刊编辑的主体是编者,而其编辑活动的过程和规律与科技期刊编辑活动及规律有很多相似性,但由于网络媒体的特殊性,就需要研究网络期刊的编辑规律,就需要研究网络编辑学。如何从编辑理论上探讨网络期刊的构成及其发展规律,提出了网络(科技)期刊编辑学的学科体系框架的构想,愿与编辑同仁共同探讨,以期网络期刊编辑学在中国早日构建成。

标签:;  ;  ;  ;  

网络科技期刊编辑学科建设的探讨--关于纯网络期刊建设模式的思考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