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和近代文物建筑的木制品整修翻新技术探究论文_蒋梅生

古建筑和近代文物建筑的木制品整修翻新技术探究论文_蒋梅生

杭州浙大精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化。古建筑渐渐的在被人们遗忘,不同时期的古建筑瑰宝,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与西方建筑迥然不同的建筑体系和艺术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建筑和近代文物建筑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和破坏,对古建筑群的保护成为了重中之重,尤其是木制品的保护,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古建筑和近代文物建筑的木制品整修翻新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古建筑;近代文物建筑;木制品;整修翻新技术

1、前言

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古建筑和近代文物建筑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与修缮,现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因此必须采用合理的补强方法进行加固,以提高古建筑和近代文物建筑的使用寿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由于我们对古建筑和近代文物建筑维护原则和方法认识掌握不够,“整旧如新”的现象普遍存在,每一次整修都不是局部修缮而是整体翻新,造成了对建筑的一次次破坏。因此,探讨古建筑和近代文物建筑的木制品整修翻新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古建筑和近代文物建筑的木制品维护、修缮原则

社会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古建筑破日趋严重,如何维护修缮古建筑很重要,个人认为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2.1谨慎修复

在古建筑维护、修缮过程中,我们对一些残缺不全的建筑修复应“整旧如故,以存其真”。其基本原则:一是修复和补缺的部分,必须跟原有部分形成整体,保持景观上的和谐一致,有助于恢复而不能降低它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信息价值;二是增添的部分必须与已有部分有所区别,使人能辨别历史和当代的增添物,以保持文物建筑的历史性。此外,加固、维护应尽可能地少,这就必须要求我们加固、维护要坚持和固守。

2.2慎重重建

有些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因故被毁。由于它们是当地历史文化重要的特征和象征。因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重建。虽然重建有纪念意义,但是重建必须慎重,必须经专家论证,因为重建必然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性,又耗资巨大,还破坏了遗迹,在更多情况下保存残迹更有价值。

2.3保持原有建筑风格

在维护和改造古建筑中必须注意要保持原有的建筑风格。保护特色建筑风格,包括建筑的式样、高度、体量、材料、颜色、平面布局、与周围建筑的关系等。控制适当的建筑尺度——高度、体量非常重要,切记今古不同,不要求高、求大。

2.4保护周边历史环境

事物与其存在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不可以脱离环境而存在。历史文化遗传环境的意义更重要。重要的、特色的、与重要历史有关的地形、地貌、原野、水体、花木及其特征都要保护。

3、古建筑和近代文物建筑的木制品整修翻新技术

3.1木结构顶棚内榫卯节点的加固法

榫卯连接是古建筑梁与柱连接的主要形式,但由于木材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在外力作用下可能出现拔榫现象。这种破坏症状一旦出现,会直接影响结构的局部稳定性和整体稳定性,甚至会使整栋建筑产生倾覆性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避免这种破坏症状的出现,需要及时对出现拔榫的节点进行加固修复,现有的对古建筑的榫卯节点进行加固修复的方法主要有:

1.用铁钉直接将榫卯节点固定;

2.用角钢或短木柱对拔榫的部位进行附加支撑;

3.用短钢沿着梁柱截面包裹住已经拔榫的梁和柱,再用木钉将扁钢固定在梁和柱上。

但上述方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方法1对木构件本身具有破坏作用,容易造成木构件铁钉位置处开裂或强度降低等问题。方法2不利于检修,角钢长时间暴漏在外也会锈蚀,且不易更换,加固效果降低而出现新的安全隐患。方法3木钉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而且数量较多。实用新型专利CN201437643U是一种用于古建筑木结构顶棚内榫卯节点的加固装置,该装置具有古建筑木结构没有破坏、工艺简便、安装方便和易于检修、更换的优点。此方法对加固修复徽州古建筑木结构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3.2嵌肋加固修复古建筑木梁柱法

整个皖南地区的古建筑几乎全部都是木结构,这些古建筑由于长期受日晒雨淋,白蚁蛀蚀侵害,木梁、柱表面腐蚀老化,梁端和跨中劈裂,柱身损伤开裂,古建筑的安全性在逐年降低。目前对古建筑木梁、木柱的加固修复一般都是采用更换整梁、整柱,或是对孔洞、裂缝进行灌浆填充。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古建筑的安全性,但不足之处在于更换梁柱前需要对建筑的梁柱进行卸载,存在安全隐患,且施工速度慢,造价高。另外更换过后构件的外观与原有部分存在明显差异,违背了具有文物价值古建筑“修旧如旧”的原则。发明专利CN101922241A嵌肋加固修复古建筑木梁柱的方法是一种依据“修旧如旧”的原则,施工进度快、成本低、安全性高,不用更换整个构件,只对受损部分修复加固,且外观与原有部分差异不大的加固修复古建筑的新方法。

3.3古建筑木结构原位修复方法

徽州古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徽州文化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在现存的大量徽州古建筑中,其中不乏有着悠久历史和重要文化价值的文物建筑,但许多遗存的文物古建筑年代久远,结构毁损非常严重。目前对文物古建筑的维修通行的做法是先落架,再采用浸渍法或加压注入法对木构件进行除虫防腐处理,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防虫防腐效果,但它具有技术要求高、施工工期长、成本高等缺点。特别在落架的过程中容易损坏构件和附属文物,造成文物建筑价值的损失。发明专利CN101638944A古建筑木结构原位修复方法是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工期短的新方法,它能够在木构件不落架的情况下对虫蛀木构件进行修复处理。修复过程为先在木构件表面找出较大虫蛀孔洞作为灌注口,将洞内杂物冲洗干净,并查找构件表面的渗漏水点,用环氧树脂进行修补,排走清水后向洞内灌注杀虫剂溶液,灌满后封堵灌注口对木构件内部进行浸渍,同时在外表面用喷雾法进行除虫防腐处理,最后排出杀虫液并灌注高分子材料进行加固。此方法对遭受白蚁危害的古文物建筑木结构的加固修复效果明显。

3.4采用纤维材料加固法

由于木材具有容易开裂的特点,使用多年的古建筑中木柱普遍存在裂缝。《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通过规定木柱的材质等级来限制开裂对木柱性能的不利影响,这并不能解决在役木柱使用后出现裂缝的不利影响。另外,对木材材质等级的限制也降低了木材的利用效率,造成木材资源的极大浪费。近年来CFRP在木结构维修加固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木结构加固的新方法也在不断出现,采用纤维材料加固法也会在徽州古建筑木结构加固修复方面得到应用和发展。

4、结语

古建筑和近代文物建筑历经日晒雨淋,风霜雨雪的残损依然保存至今,是祖先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财富,但是许多保留下来的木结构古建筑由于天长日久,结构破残严重,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加固修复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加固维修。为了更好地保护好它们,做到既不破坏建筑本身原有的历史文化信息,又要使其结构破损部位得到加固修复,就必须研究目前已有的一些古建筑和近代文物建筑木结构加固修复方法,找到适合古建筑和近代文物建筑木结构加固修复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古建筑和近代文物建筑长久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汪润南.古建筑修复和保护关键技术[J].建筑工人,2014(1).

[2]杨海珍.浅谈古建筑的保护和修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

[3]吴志雄.某木结构古民居的加固[J].福建建筑科技,2006(5):1819.

[4]张鹏程.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及其抗震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

[5]刘乃涛.试论中国古建筑保护理念[J].文物春秋,2008(6).

论文作者:蒋梅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  ;  ;  ;  ;  ;  ;  ;  

古建筑和近代文物建筑的木制品整修翻新技术探究论文_蒋梅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