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矿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为了缓解土地资源稀少的的压力,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高层建筑应运而生。但是建筑高度的提高,施工难度也随之加大,这就对高层建筑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确保高层施工质量管理的规范化,才能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现状及问题重点进行分析,提出加强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化的一系列措施,确保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规范化,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质量管理;规范化;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日益增多,但土地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不会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而增多,所以土地资源越来越少,所谓物以稀为贵,由此引发地价逐年攀升,居高不下,导致建筑物不能横向延伸,那便只好纵向延伸,由此催生出高层建筑,随之而来的就是建筑难度高、危险系数大、施工周期长等问题,毕竟高层建筑与传统的建筑不同,这就对高层建筑的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施工质量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才能确保高层建筑的质量,对人民的生命安全负责,因此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化尤为重要。
一、高层建筑概念
高层建筑,顾名思义就是具有较多层数且高度较高的建筑。不同的国家对高层的高度有不同的规定,我国建筑部《民用建筑通则》对民用建筑层数作出如下规定:1、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中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2、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米者为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24米单层主体建筑;3、建筑高度超过一百米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因此根据规定将10层以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与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统称为高层建筑。
二、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相较于传统的中低层的建筑来说,高层建筑施工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包括:第一,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地基的承受负载也在加剧,因而为了建筑的稳定性,高层建筑地基设置较深,施工难度随之增大;第二,高层建筑施工中垂直运输量大;第三,高层建筑在施工中,大部分都属于高空作业,施工者的安全风险极大;第四,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因此建筑成本较高;第五,在市区施工,施工用地紧张,施工期间要尽量合理布置,使每一寸土地得到充分利用;第六,高层建筑功能复杂,因而在用电、防火、消防等方面要求更加严格;第七,传统中低层建筑采用的大多是砖混结构,而高层建筑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具整体性和稳定性,因此浇筑钢筋混凝土工程是高层建筑施工的主导工程;第八,高层施工人员复杂,较多的施工单位和不同工种的施工人员都集中在一起;第九,施工设备较多,水泥、混凝土等施工材料,井架、脚手架、塔吊等施工设备以及危险系数较高的作业设备都设置在施工现场,情况复杂。
三、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化的必要性
3.1 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化利于保障居民安全
高层建筑的产生是为了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那么就要对居住者的生命财产负责,高层建筑施工质量规范化有助于保障居民的安全。高层建筑施工难度大,周期长,工期紧,对各个方面的要求高,高层建筑施工质量规范化可以使施工的每一环节得以规范操作,对违规操作能够及时的发现并遏制,避免日后高层建筑出现质量问题,确保居住的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2009年6月27日清晨,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一幢正在搭建的十三层住宅楼连根“卧倒”,成为轰动一时上海楼盘倒塌事件,据专家调查,上海楼盘倒覆事故诱因之一是工地过高堆积建筑土方,这一违规操作使得整座楼整体倒塌,所幸没有居民居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一违规操作没有得到及时地发现,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前期所有的努力随着高层建筑的倒塌而付诸东流,因此,加强高层建筑施工规范化有助于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2 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化利于保障农民工安全
高层建筑施工团队除了开发商、建筑师以外就是农民工。高层建筑施工期间会使用大量的农民工,由于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对工程施工质量安全规范不了解,对一些设施的搭建和操作不熟悉,容易出错,加之农民工自我安全保护意识较低,处于弱势群体,容易受到伤害,施工质量规范化也能保障农民工的生命安全。高层建筑施工期间会搭建较高的脚手架,但往往施工时会出现脚手架基础未硬化、立网多处破损、无平网防护等违规操作。2011年9月10日,西安凯玄大厦一幢在建的的三十层高楼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脚手架倒塌事故,这些脚手架是从二十层(63.1米)坠落的。导致正在脚手架上作业的十二名工人从高处坠落地面,造成十人死亡、两人受伤,而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就是作业人员违规操作,在未悬挂铁葫芦、没有撤离脚手架上的工人的情况下对脚手架进行下降,导致惨剧发生。如果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化,严格按照规范来进行,就避免了类似悲剧的发生,保障了建筑农民工的生命安全。
3.3 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化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高层建筑施工是按照一定的流程,先是前期施工的准备阶段,然后是地基与基础施工阶段,继而是主体结构施工,然后是节能施工阶段,最后进行建筑装饰装修,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只要一个环节有问题,就会使得建筑工程延期,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化将每一环节,甚至是每一个细节都进行规范,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可以减少失误和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施工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瑞尔大厦位于雨花西路266号,地块占地面积约为7000平方米,共23层高108米,当时由南京雨花台区发展计划与经济局于2004年牵头,雨花台区赛虹桥街道办事处配合,由南京瑞尔集团出资亿元,计划打造“宁南第一高楼”。但是开工后,其一直没有取得规划及国土等部门的相关许可证,开发商还私自对大厦的规划进行了调整,将原先只能出租或区内自用、不能买卖的商务办公用房改为商品房,将原先预计的楼高私自增加到108米,建筑面积由22000增加至30000平方米。直至2006年下半年被相关部门查出手续不全等情况,开始对其立案调查。2007年初,工程停工,被搁置八年,这座已拔地而起的大厦,一夜之间,“宁南第一高楼”成为了“宁南第一违建”。如果瑞尔大厦在施工前期获得相关许可证后再开工,开工后不私自改建,一步步按照规范进行,就不会以烂尾楼的身份搁置八年之久。
四、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化措施
4.1 施工质量管理组织结构规范化
施工质量管理组织结构规范化包括政府和企业两大部分,从政府角度来看,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由五个级别组成,分别是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还有专业部门的工程质量监督站和地方专业工程质量监督站,表明我国的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已符合规范化要求的完整性。但是,没有一个完整地体系来衡量监督规范化的要求,表明我国组织结构效率性还有待加强,因此,要不断完善监督和管理体系,实现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化。从企业的角度看,施工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有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等,各单位都要按照要求设立专门的质检机构,配备专业的质检人员,制定相应的质检制度,对所承担的工作进行质量管理。
4.2 施工质量体系标准规范化
在世界范围内,质量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标志是ISO9000族标准的诞生和发展。在高层建筑的建造过程中,由于其复杂、多样的特点,容易因组织管理的一点点失误而导致兴牧工程巨大的损失,所以要严格按照ISO9000族的标准,从组织管理层面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图2 PDCA循环图
4.3 施工质量管理执行机制的规范化
施工质量管理执行机制的内在特点有三个,其一,施工质量管理运行机制是由内部各管理要素组成;其二,内部各管理要素有其自身特定运动方式;其三,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
通常政府、业主及建筑工程的生产者这三者对高层建筑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控制。政府不是直接对高层建筑施工质量进行监督,而是授权给相关的专业人士或机构,由接受授权的专业人士或机构对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进行了解分析,再实施监督,当组织结构和体系标准都达到规范化时,施工质量管理就开始进入实际操作层面。
施工质量因素的全过程控制指的是,确保影响质量的因素处于受控状态,用减少、消除、预防不合格来提高施工质量,并确定哪些是直接影响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过程,对其制定控制计划,并予以实施。过程控制分为五个环节,分别是策划、实施、监控、评审和改进。
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控制方法有:分阶段控制、分部门控制、合同评审、工序控制。结合过程控制的五个环节,以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重点为主要实现目标,贯彻施工质量管理执行机制的规范化。
图3 质量管理流程
4.4 加强高层建筑施工阶段规范化管理
在高层建筑施工前期,就要按照规定,做好地质勘探、工程测量定位等准备工作,为日后地基得的施工阶段做好准备,对于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施工材料等,必须进行严格的把关,必须由质检部门严格执行“三检”制后,才能进行验收。在高层建筑施工期间,管理人员要经常去施工工地进行巡逻、检查、不定期抽查,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设计变更是施工中必须面临的情况,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对于变更设计,管理者应该积极配合设计单位进行更改,之后再把更改后的设计图及时送达到施工企业,按规范进行,提高效率。
在验收过程中,如果发现工程有质量问题,应立刻通知相关负责人立即停工进行整改,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与现场管理员以及施工人员密切配合,避免因此而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有效实施高层建筑施工作业安全技术和防护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高空作业施工的安全系数,同时也可以有效杜绝或减少由于施工不当等因素引起高空坠落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高空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促进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生产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安全化方向快速发展。制定完善可靠的高层楼宇建筑现场施工安全防护体系,其主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有助于建筑施工企业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实现,确保工程高效优质的施工建设,同时还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信誉,确保其在有限建筑市场中占据稳定之席。有助于提高高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水平。有助于确保工程高效优质的建设发展,提高施工企业的项目运营管理经济效益。
4.5 对高层建筑施工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
高层建筑施工人员大多来自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程度低,规范意识不强。近年来,农民工在施工期间发生事故的情况越来越多,为了高层建筑施工质量规范化,建筑施工企业就要对新进的农民工进行岗前培训,让刚刚转入建筑行业的农民工了解工程安全制度管理,熟悉岗位的职责和工作环境,明确岗位的规章制度,以及违规操作所带来的后果,让农民工严格按照规定来进行操作,同时要增强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农民工自我保护能力,降低甚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施工质量规范化。
4.6 对高层建筑施工现场进行规范化管理
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属于危险区,因此要制定严格的现场管理制度,来避免危险的发生,更好地符合规范化要求,具体措施有:1、高层建筑施工中,所有楼梯口、电梯口、门洞口、预留门洞口和垃圾洞口,必须设置围栏或盖板,避免施工人员误入而高空坠落伤亡;2、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3、所有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围、没有脚手架的屋面周围、框架建筑的楼层周围和井架通道的两侧边等必须设置一米高的双层围栏或搭设安全网;4、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要严格按照额定起重量起吊重物,不得超载或斜拉重物;5、起重机械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安装,经动力设备部门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在使用中应健全保养制度,要有完备的安全防护装置;6、在高层建筑施工现场,要严格听从指挥人员的指挥,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当中的标语以及警示牌;7、严禁在施工现场吸烟;8、高层建筑施工期间,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如需存放,应堆放在指定区域,并配置专用灭火器材等等。将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危险后果都预想到,提前做好预防,加强施工质量规范化。
五、结语
高层建筑的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高层建筑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保障人民能够安居乐业,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化就尤为重要,只有高层建筑质量管理规范化真正得到落实,才能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才能提高高层建筑施工的效率,才能建造出高质量的高层建筑。
参考文献
[1]徐振华.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化分析[J]. 安徽建筑. 2013- 08-09.
[2]王小庆.加强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措施科学化与规范化的分析[J]. 甘肃科技. 2015-05-12.
[3]李春光.浅谈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规范化[J].科学技术. 2014- 03-12.
[3]张嘉明.探讨高层建筑规范化施工管理[J].建筑科技. 2012-06-04.
论文作者:李栋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高层建筑论文; 高层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农民工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