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H值对复方卡那霉素口服液中盐酸普鲁卡因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董梦晓,瞿玮,谢书宇,潘源虎,黄玲利,袁宗辉[1](2017)在《兽用抗菌药复方注射剂研制进展》文中指出随着疾病治疗手段的改善,复方制剂有许多优于单方制剂的优点。如改善服用药品依从性、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降低药物毒性、减少耐药性产生和降低用药费用等。本文总结了兽药抗菌药物复方注射剂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解决探索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可行性措施,为今后复方注射剂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申旭霁[2](2012)在《原儿茶酸冰片酯的设计、合成及代谢研究》文中提出中药作为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通过几千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有关中药配伍应用的经验和理论。以中药为源泉的创新药物开发必须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本文以“君-使”药对理论为着眼点,以治疗血瘀证的君药丹参、广枣等药材中广泛存在的原儿茶酸和使药冰片为原料,设计合成了全新化合物原儿茶酸冰片酯。运用代谢组学等手段对其药物动力学、体内组织分布及代谢产物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原儿茶酸冰片酯可以针对血瘀证的病因,增强机体的统血、行血的能力,从而产生活血化瘀的作用。本文所提出的创新药物开发思路可以开发出具有临床意义的创新药物,并可为以中药及天然产物为基础的创新药物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模式。全文共分五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原儿茶酸和冰片为原料,设计并通过多种方法合成了原儿茶酸冰片酯。2.采用平衡透析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原儿茶酸冰片酯与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发现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原儿茶酸冰片酯与大鼠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较高。3.建立了大鼠血浆及组织中原儿茶酸冰片酯的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测定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原儿茶酸冰片酯在正常及模型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及组织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原儿茶酸冰片酯在正常及模型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三室开放模型,作用持久;原儿茶酸冰片酯在正常及模型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特征分别为c脾>c心>c肺>c脑>c肾>c肝和c脾>c心>c肝>c肺>c脑>c肾,该方法可用于原儿茶酸冰片酯的非临床和临床动力学研究。在研究原儿茶酸冰片酯体内代谢过程时发现了其甲基化产物,并鉴定其结构为香草酸冰片酯。4.以香草酸和冰片为原料,运用直接酯化法合成了香草酸冰片酯。5.建立了大鼠血浆及组织中香草酸冰片酯的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测定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香草酸冰片酯在正常及模型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及组织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发现香草酸冰片酯在正常及模型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半衰期长;在正常及模型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特征分别为c肺>c心>c肾>c脾>c肝>c脑和c心>c肾>c脾>c肺>c肝>c脑,该方法可用于香草酸冰片酯的非临床和临床动力学研究。
费盛华[3](2008)在《庆大霉素C1a组分的分离提纯研究》文中指出庆大霉素(gentamicin,GM)是一组结构相近的氨基糖苷类多组分抗生素,以C族复合物为主,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起主要作用的C族复合物中C1组份毒副作用小,不易耐药,但疗效不如C2和C1a。而C2和C1a虽疗效高但毒性大且易耐药。目前主要通过发酵菌种及工艺的调节对GM组分进行控制。近年来发现GM C1a组分可作为合成抗菌药物依替米星的前体药物,应用空间较大,而现有工艺落后,因此需要由GM复合物中分离出GM C1a组分。庆大霉素组分检测方法研究:在确定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的基础上,分别比较了碘蒸汽显色法和荧光显色法,并对两种不同体系的影响因素(如活化时间、活化温度、展开剂配比等)进行考察,发现荧光法可以分离出更多的小组分,因此更适合于定性检测。定量检测的研究分别采用了白度法和比色法。白度法虽然测定结果误差较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提供了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在将薄层色谱碘蒸汽显色法与比色法相结合后,确立了快速准确测定庆大霉素组分的方法,得到GM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00892X-0.02393,r=0.9986,线性范围为2100 mg/ml,其三组分误差分别为0.19%、0.27%和3.70%。检测结果与药典法测定的标准含量基本吻合,准确度高,并确定此方法为后续实验的检测方法。最后用此方法对庆大霉素样品进行了测定,确定其组分C1a、C2、C1含量分别为32.9%、39.4%和27.7%。庆大霉素离子交换性能研究:静态法研究了庆大霉素及其组分的吸附动力学曲线,树脂对庆大霉素的吸附在160min左右达到平衡,交换容量可达8mmol/g。对庆大霉素C1a、C2、C1组分的交换容量分别为2.55、3.15、2.31 mmol/g。庆大霉素的吸附动力学曲线表明,三组分的吸附基本上按浓度比例同步增长。温度对庆大霉素吸附的影响并不显着可以忽略。pH8时庆大霉素及其各组分的离子交换均达到最大值。当pH=910的范围内,庆大霉素C1a组分与其他两组分的吸附能力有明显差别,利用此差别进行解吸实验。确立了1.5M和2.0M两个梯度作为庆大霉素的梯度洗脱浓度。树脂合成条件对庆大霉素组分分离的影响:分别对树脂的物理结构、单体配比、交联度、水解条件进行了单因素极端情况考察,确定孔对庆大霉素的离子交换作用影响不大,可忽略。存在最适交联度,存在最适MMA量。水解条件中对考察指标的影响大小为:水解时间>NaOH浓度>水解温度。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多因素正交实验的因素及水平,分别以全交换容量,对庆大霉素的相对交换容量,最后一次解吸液中GM的含量以及C1a的浓度为指标,得到最佳的因素水平组合为3%MMA,交联度6%,水解时间6h,最后对最优条件进行验证,得到树脂的全交换容量为8.23mmol/g,对庆大霉素的相对交换容量为96.07%,洗脱后二级洗脱液中C1a组分的百分含量可达到96.28,结果令人满意,符合正交实验结果。
王丽霞[4](2008)在《基于中西药相互作用研究的药学监护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中西药联用的诸多问题,开展药学监护探索,以期促进合理用药,减少并预防因不合理用药导致的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效。并为药师开展中药药学监护工作提供帮助,为临床安全合理的进行中西药联用提供参考。方法:文献收集与整理:通过对文献的收集与梳理对中西药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药学监护探索:通过对我院实际用药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发现问题,找出中成药药学监护的重点和实施用药干预的切入点。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通过对我院药物不良反应报表的收集、分析与调查,从中发现药物警戒信号,并对重点药品实施用药干预。2.对医院门诊以及病房中西药联合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对中西药联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行用药干预。3.针对临床用药问题以及药师在开展中药药学监护中的困惑,着重探讨了3类中成药的药学监护要点:(1)中药注射剂的药学监护。(2)中药与安全系数小的西药联用的药学监护。(3)含西药中成药的药学监护。结果:通过开展药学监护探索与用药干预,使中成药以及中西药联用更趋安全合理。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预防因不合理用药导致的药源性疾病的发生,降低了医药费用。尝试建立了3类中成药的药学监护重点,可为药师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提供参考,为临床安全合理的进行中西药联用提供参考。本文研究的意义:通过在我院开展的药学监护与用药干预的实践,探索了开展中药药学监护的方法,促进了临床安全合理的进行中西药联用,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了不合理用药现象;使中西药联用更为规范,预防了因不合理用药导致的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节约了医疗资源,从而有利于正确评价中药的安全性,也使患者在治疗中获得更大的效益。初步建立的3类中成药药学监护要点,为药师开展中成药的药学监护工作提供帮助,也为临床安全合理的进行中药与西药的联用提供参考。本项研究对中成药的药学监护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尚有待于继续。
庄洁[5](2008)在《中西药联用的文献与实验研究》文中提出中药与西药联合使用是临床用药常见的现象,由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问题,特别是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已成为临床合理用药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本课题共分五部分综述了中西药联用的历史,分析了相互作用机理、相互作用论述及存在问题,对中西药临床合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了鞣质、蒽醌与阿莫西林在人工胃肠液中的相互作用情况。第一部分文献综述介绍中西药联用的源流与现状,中西药联用的病例报道、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情况。第二部分中西药不良相互作用机理分析从成分的化学反应、酸碱度变化、影响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药效的颉颃和叠加、生成毒性物质、改变体内环境,九个方面分析了相互作用机理。第三部分中西药相互作用论述及存在问题介绍了基于化学成分间相互作用引申推导的中西药相互作用论述,对该论述存在的问题,如自身存在联用禁忌的制剂、体内环境对络合物的影响、剂型工艺对成分的影响等提出了疑问。第四部分中西药临床合用情况调查对医院门诊处方中西药联用处方进行调查,数据显示:门诊处方中西药联用者约占中药处方总量的76.3%。羟氨苄青霉素与含鞣质较多的中成药在临床联用现象也较为多见。含鞣质的制剂与青霉素等抗生素及其他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也有联用报道。在2005年北京医保目录中,有含鞣质和蒽醌较多单味药的组方约占1/4。第五部分大黄蒽醌和五倍子鞣质与阿莫西林合用后在人工胃肠液中溶出情况提取大黄蒽醌和五倍子鞣质分别制成胶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与阿莫西林胶囊合用后在人工胃、肠液中溶出情况。合用后,在人工胃、肠液中,鞣质、蒽醌与阿莫西林分别生成沉淀,鞣质和阿莫西林的溶出均减少,但大黄蒽醌的两个检测指标,大黄酸和大黄素的溶出情况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有所不同。合用与单用相比:大黄酸在胃液中溶出减少,但在肠液中溶出反而增加;大黄素在胃液中溶出不受影响,在肠液中溶出有所增加。且阿莫西林可能与未检测的其他蒽醌类成分发生反应,影响溶出。说明五倍子鞣质和大黄蒽醌与阿莫西林同时服用,可能对两类成分的吸收有所影响。阿莫西林分别与蒽醌、鞣质同处于肠液环境中时,对其溶出率下降幅度的影响均小于胃液环境中,表明在肠液中阿莫西林与蒽醌、鞣质生成的沉淀少于胃液中。由于机体环境的复杂性,体外实验的结果可能不能完全等同于体内实验,单味药的有效部位与西药的相互作用,和单味药总提物、配伍后的复方及其不同剂型与西药的相互作用也可能有所不同,尚需通过进一步研究论证。
李永科[6](2008)在《治疗奶牛乳房炎复方乳腺康膏的研究》文中指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高、危害大,而现行的治疗方法存在诸多弊端。本文通过黄柏、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鱼腥草、野菊花及中药复方对奶牛乳房炎的四种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筛选出了抑菌效果较好的黄柏、蒲公英、紫花地丁等。按照中兽医理论的组方原则,将筛选所得中药与地龙、三棱、莪术、花椒组成复方制剂乳腺康膏,制定了其质量标准,并对其抗炎、镇痛、解热、活血化瘀作用、皮肤的透过性、用药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进行了考察。在质量标准研究方面,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乳腺康膏进行了定性鉴别,结果表明鉴别斑点清晰,分离良好,阴性对照液无干扰。以黄柏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作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条件为:C18(250mm×4.6mm,5μm)柱,流速为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265n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三乙胺(50∶50∶0.75)。结果显示,盐酸小檗碱进样浓度在2.5~4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20%(n=6),RSD为1.18%。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能排除其它成分干扰,重复性好,该方法适合复方乳腺康膏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质量控制。在药效学研究方面,复方乳腺康膏高、中剂量组能够显着抑制由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肿胀抑制率分别为59.6%、48.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着(p<0.01);复方乳腺康膏高剂量组能显着抑制琼脂所致小鼠慢性肉芽肿的生成,肿胀抑制率为31.73%,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极显着(p<0.01)。镇痛作用试验表明,复方乳腺康膏具有镇痛作用,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明显的提高热板法致痛小鼠的基础痛阈,痛阈提高百分率分别为111.23%、92.47%、82.88%,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着(p<0.01)。解热作用试验表明,复方乳腺康膏具有解热作用,高、中、低剂量组对松节油所致大鼠体温升高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活血化瘀作用试验用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水制备了家兔血瘀模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较,复方乳腺康膏高、中、低剂量组家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变性指数均降低(p<0.01,p<0.05)。透皮试验表明,随着时间延长,盐酸小檗碱的透皮量逐渐增加,在48h内透过率为39.64%,能够维持较为恒定的血药浓度。在毒理学研究方面,小白鼠的皮肤急性毒性试验测得复方乳腺康膏经皮给药LD50大于45g·kg-1,为药效学小鼠有效中剂量的45倍。皮肤致敏试验表明,复方乳腺康膏组豚鼠皮肤致敏率为0%,说明该药为弱致敏物质。皮肤刺激性试验表明,除破损皮肤组家兔多次用药后出现轻度刺激,其它各用药组均未出现刺激反应。说明复方乳腺康膏可以通过皮肤给药。临床治疗试验表明,复方乳腺康膏对奶牛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的乳区治愈率分别为95.21%和95.73%,高于阳性对照药物如意金黄膏,并能快速、有效提高牛奶品质,说明该药对奶牛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都具有较好的疗效。以上研究表明,复方乳腺康膏具有良好解热、镇痛、抗炎及活血化瘀作用,透皮效果良好,皮肤给药比较安全,经临床治疗试验验证效果良好,从而为新型复方中药制剂的研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唐志立,彭贤东,李林[7](2007)在《考察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稳定性的3种方法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考察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稳定性及有效期不同方法的优越性。方法:采用双波长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含量,分别用经典恒温法、初均速法和长期试验法测定分解10%和5%盐酸普鲁卡因的时间,以考察稳定性及确定有效期。结果:盐酸普鲁卡因的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1.5×10-5~2.5×10-5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8%(RSD=0.63%);其含量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结论:3种方法测得该制剂的稳定性和有效期基本一致,初均速法最为简便易行。
王秀萍[8](2006)在《活血通络口服液制剂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针对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逐渐上升的趋势,中药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成为热点,我们研制了活血通络口服液,并用于临床。为达到现代中药新药的要求,本课题首次对活血通络口服液制剂工艺、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 方法:本实验分为两部分:1.采用多指标正交设计法优化活血通络口服液提取工艺;通过实验确定制剂工艺,为工业化大生产的制备提供依据。2.对活血通络口服液进行质量标准的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主要药物进行定性鉴别;选择薄层扫描法(TLCS)及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法对君药黄芪中的特征性成分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进行定量分析;对中药口服液稳定性进行定量考察。 结果:工艺研究:以黄芪甲苷(Astragalosi de IV)和总黄酮苷(total flavones)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活血通络口服液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对黄芪甲苷含量及总黄酮苷含量有显着影响(p<0.05),加水量、醇沉浓度的影响无显着性意义(p>0.05),其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为2h,加水8倍量,醇沉浓度75%,即A3B2C3。通过实验确定了灭菌方法、剂型及pH范围,为工业化大生产的制备提供依据。 质量标准研究:本实验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君臣药进行定性鉴别;首次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及薄层扫描法(TLCS)两种方法测定黄芪甲苷含量,对测定方法进行线性范围、检测限、稳定性、重复性、回收率、精密度等方法学研究,结
潘宏程[9](2004)在《金、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蛋白质等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及分析应用》文中指出第一部分 绪论 介绍了光散射和共振散射研究现状。对近年来共振散射技术的研究情况、分析应用和本论文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 金纳米粒子共振散射与共振吸收的关系 粒径为 10nm 金纳米粒子的浓度在 0-35.4μg/ml 范围内,在 525nm 处分别产生一个吸收峰和一个共振散射峰。粒径为 50nm 金纳米粒子溶液在 0-17.7μg/ml 浓度范围内,于 530nm 处分别产生一个吸收峰和一个共振散射峰。高于浓度线性范围的金纳米粒子溶液中存在共振散射峰红移和猝灭现象。从光子与纳米粒子的界面超分子能带作用及光在纳米粒子之间发生多次散射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金纳米粒子共振散射光谱和吸收光谱的对应关系及其共振散射峰红移和猝灭的机理。第三部分: 金纳米粒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变色效应与光谱特性 粒径为10 nm 金纳米粒子溶液显红色,在525nm 处有一个共振吸收峰和共振散射峰。加入一些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金纳米粒子变为蓝紫色即存在变色效应,在550nm 和680nm 处有二个共振吸收峰;共振散射峰在525nm,但共振散射大为增强。采用共振散射光谱、吸收光谱和扫描电镜研究了金纳米粒子的变色效应。发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金纳米粒子溶液的变色作用与其疏水性强弱有关。结果表明,变色效应系金纳米粒子粒径增大、共振吸收和共振散射变化所致。采用共振散射光谱测定了某些电解质的溶胶临界聚沉浓度。第四部分:人血清白蛋白-丙酮(乙醇)体系的荧光光谱及共振散射光谱特性 采用双池法研究了pH7.4Tris-HCl-丙酮(或乙醇)-HSA 体系的荧光光谱及共振散射光谱。实验表明,丙酮对HSA 在325nm 处的荧光产生猝灭效应,其根本原因是丙酮的分子吸收。乙醇使HSA 在325nm 处的荧光增强,其原因在于乙醇破坏了 HSA 的高级结构, Trp 残基暴露于 HSA 的表面并形成氢键。实验表明,在pH4.8NaAC-HAC 缓冲溶液中,丙酮浓度大于30%或乙醇浓度大于40%时,HSA分子因高级结构被破坏而互相聚集,导致470nm 处的共振散射急剧增强。 1<WP=5>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中文摘要第五部分:铬天青S-铝(III)-聚乙二醇4000 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在pH 4.8 的 NaAC-HAC 缓冲溶液中,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4000 的存在下,铬天青S与铝形成的络合物微粒,导致体系的共振散射急剧增强。体系在 400nm 和 530nm 处出现两个强的共振散射峰,且增加的 RS 值与 Al(Ⅲ)的浓度在 0.084~0.84μg /mL 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考察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及共存物质的影响,建立了一种共振散射光谱测定水中Al 的新方法。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与分光光度法基本一致。本文还探讨论共振散射增强机理。第六部分:盐酸小檗碱—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缔合微粒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及其分析应用在pH4.80 NaAc-HAc 缓冲介质中,盐酸小檗碱(BH)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由于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力形成缔合微粒,在 470nm 处有一共振散射峰。随着 DBS 浓度增大,该峰急剧增强,即存在缔合微粒的散射光增强效应;345nm 处的吸光度减弱,即存在缔合微粒的减色效应。研究了共振散射光谱测定 BH 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测定 0.35-4.4×10-5mol/L 盐酸小檗碱的共振散射光谱新方法。用于复方黄连素片剂和针剂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并用超滤、透析和有机溶剂实验研究了缔合微粒的形成机理。
马倩,夏运岳[10](2002)在《pH值对复方卡那霉素口服液中盐酸普鲁卡因稳定性的影响》文中指出
二、pH值对复方卡那霉素口服液中盐酸普鲁卡因稳定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H值对复方卡那霉素口服液中盐酸普鲁卡因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兽用抗菌药复方注射剂研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兽用抗菌药复方注射剂研究进展 |
1.1 磺胺类药物和磺胺增效剂的复方注射剂 |
1.1.1 甲氧苄啶及其复方注射剂 |
1.1.2 巴喹普林及其复方注射剂 |
1.1.3 艾地普林及其复方注射剂 |
1.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复方注射剂 |
1.3 酰胺醇类 (主要是氟苯尼考) 的复方注射剂 |
1.4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复方注射剂 |
1.5 四环素类药物的复方注射剂 (多西环素和土霉素) |
1.6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复方注射剂 |
2 兽用抗菌药复方注射剂研制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
2.1 处方比例不合理以及缺乏兽药专用辅料 |
2.2 重复开发低水平的复方注射剂及新型复方注射剂的开发能力不足 |
2.3 制剂的稳定性、质量较差 |
2.4 对动物体存在刺激性或毒副作用 |
2.5 研发技术水平差 |
3 结论 |
(2)原儿茶酸冰片酯的设计、合成及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的途径 |
1.1.1 以天然产物为基础的创新药物开发 |
1.1.2 以已有药物为基础的创新药物开发 |
1.1.3 采用筛选方式进行的创新药物开发 |
1.1.4 以生理机制研究为基础的创新药物开发 |
1.2 以中药为源泉的创新药物开发 |
1.3 药物的结构修饰 |
1.3.1 药物结构修饰的作用 |
1.3.2 药物结构修饰的主要方法 |
1.4 丹参及冰片的研究简介 |
1.4.1 丹参的研究简介 |
1.4.2 冰片研究简介 |
1.5 论文的立论依据 |
1.5.1 中药“君-使”药对理论 |
1.5.2 立论依据 |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创新点 |
1.7 本论文的项目支撑与资助 |
第二章 原儿茶酸冰片酯与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
2.1 仪器及试剂 |
2.1.1 仪器 |
2.1.2 药品及试剂 |
2.1.3 实验动物 |
2.2 色谱条件 |
2.3 溶液的制备 |
2.3.1 原儿茶酸冰片酯对照品溶液制备 |
2.3.2 空白透析液配置 |
2.4 透析液样品的预处理 |
2.4.1 透析内液样品的预处理 |
2.4.2 透析外液样品的预处理 |
2.5 方法学考察 |
2.5.1 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 |
2.5.2 精密度与准确度试验 |
2.5.3 稳定性试验 |
2.5.4 提取回收率试验 |
2.6 原儿茶酸冰片酯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
2.6.1 平衡透析及结合率计算方法 |
2.6.2 平衡透析时间的优化 |
2.6.3 原儿茶酸冰片酯与透析袋的吸附率 |
2.6.4 原儿茶酸冰片酯与大鼠血浆蛋白的结合率 |
2.7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原儿茶酸冰片酯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
3.1 原儿茶酸冰片酯大鼠体内分析方法研究 |
3.1.1 仪器与实验材料 |
3.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3.1.3 分析条件 |
3.1.4 方法学考察 |
3.2 正常大鼠体内原儿茶酸冰片酯药代动力学过程及组织分布特征研究 |
3.2.1 药液配制 |
3.2.2 动物试验设计 |
3.2.3 分析条件 |
3.2.4 正常大鼠体内原儿茶酸冰片酯药代动力学过程 |
3.2.5 正常大鼠体内原儿茶酸冰片酯的组织分布特征研究 |
3.2.6 原儿茶酸冰片酯体内代谢产物鉴定 |
3.3 香草酸冰片酯大鼠体内分析方法研究 |
3.3.1 仪器与实验材料 |
3.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3.3.3 分析条件 |
3.3.4 方法学考察 |
3.4 正常大鼠体内香草酸冰片酯药代动力学过程和组织分布特征研究 |
3.4.1 分析条件 |
3.4.2 正常大鼠体内香草酸冰片酯药代动力学过程 |
3.4.3 正常大鼠体内香草酸冰片酯的组织分布特征研究 |
3.5 模型大鼠体内原儿茶酸冰片酯药代动力学过程和组织分布特征研究 |
3.5.1 药液配制 |
3.5.2 动物试验设计 |
3.5.3 分析条件 |
3.5.4 模型大鼠体内原儿茶酸冰片酯药代动力学过程 |
3.5.5 模型大鼠体内原儿茶酸冰片酯的组织分布特征研究 |
3.5.6 模型大鼠体内香草酸冰片酯药代动力学过程 |
3.5.7 模型大鼠体内香草酸冰片酯的组织分布特征研究 |
3.6 结果与讨论 |
3.6.1 血浆与组织样品中原儿茶酸冰片酯的分析方法 |
3.6.2 血浆与组织样品中香草酸冰片酯的分析方法 |
3.6.3 原儿茶酸冰片酯正常及模型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及组织分布研究 |
3.6.4 香草酸冰片酯正常及模型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及组织分布研究 |
第四章 原儿茶酸冰片酯及其代谢产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4.1 原儿茶酸冰片酯合成路线的选择及优化 |
4.1.1 原儿茶酸冰片酯合成路线的选择 |
4.1.2 原儿茶酸冰片酯合成路线的优化 |
4.2 原儿茶酸异丙酯合成路线的选择 |
4.3 原儿茶酸衍生物的合成 |
4.3.1 仪器与试剂 |
4.3.2 原儿茶酸冰片酯的合成 |
4.3.3 原儿茶酸异丙酯合成 |
4.3.4 香草酸冰片酯合成 |
4.3.5 香草酸异丙酯合成 |
4.4 原儿茶酸冰片酯及其衍生物的结构表征 |
4.4.1 原儿茶酸冰片酯的结构表征 |
4.4.2 原儿茶酸异丙酯的结构表征 |
4.4.3 香草酸冰片酯的结构表征 |
4.4.4 香草酸异丙酯的结构表征 |
4.5 结果与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庆大霉素C1a组分的分离提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庆大霉素概述 |
1.1.1 庆大霉素的发现 |
1.1.2 庆大霉素的组成和结构 |
1.1.3 庆大霉素的药理及毒副作用 |
1.1.4 庆大霉素的理化性质 |
1.2 庆大霉素的提取与精制简介 |
1.3 庆大霉素的分析方法 |
1.3.1 薄层色谱法(TLC) |
1.3.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1.4 庆大霉素组分的分离方法 |
1.4.1 羧甲基葡聚糖凝胶C-25 |
1.4.2 柱层析硅胶 |
1.4.3 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
1.5 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抗生素 |
1.6 立题依据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庆大霉素组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研究方法 |
2.2.2.1 薄层色谱法 |
2.2.2.2 薄层色谱荧光显色法 |
2.2.2.3 定量方法-白度法 |
2.2.2.3.1 实验方法 |
2.2.2.3.2 结果与讨论 |
2.2.2.4 薄层色谱—比色法 |
2.2.2.4.1 实验方法 |
2.2.2.4.2 精密度实验 |
2.2.2.4.3 稳定性实验 |
2.2.2.4.4 重复性实验 |
2.2.2.4.5 GM 检测浓度范围 |
2.2.2.4.6 样品含量的测定 |
2.2.2.4.7 讨论 |
2.2.2.5 庆大霉素样品含量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庆大霉素的离子交换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庆大霉素溶液的静态吸附 |
3.3.2 庆大霉素溶液的动态吸附 |
3.3.2.1 吸附流出曲线 |
3.3.2.2 动态洗脱 |
3.4 小结 |
第四章 树脂合成条件对庆大霉素组分分离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研究方法 |
4.2.2.1 树脂的合成 |
4.2.2.2 水解反应 |
4.2.2.3 树脂预处理 |
4.2.2.4 静态交换容量的测定 |
4.2.2.4.1 树脂湿基全交换容量的测定 |
4.2.2.4.2 树脂对庆大霉素的动态交换容量测定 |
4.2.2.4.3 树脂相对交换容量的计算 |
4.2.2.5 回收率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单因素考察 |
4.3.1.1 树脂物理结构对庆大霉素组分分离的影响 |
4.3.1.2 交联度对庆大霉素组分分离的影响 |
4.3.1.3 惰性单体MMA 加入量对庆大霉素组分分离的影响 |
4.3.1.4 水解程度对庆大霉素组分分离的影响 |
4.3.2 多因素正交实验 |
4.3.3 正交结果验证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总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4)基于中西药相互作用研究的药学监护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章 综述 |
综述一.中药与西药临床联用现状 |
1. 中药与西药联用的历史 |
2. 中药与西药联用的现状 |
2.1 含西药成份中成药的现状 |
2.2 中西药合用临床应用状况 |
2.3 常见疾病治疗中的中西药联用 |
3. 小结 |
综述二. 中西药联用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1. 中西药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 |
2. 中西药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 |
2.1 中药注射剂与其它药物配伍研究状况 |
2.1.1 配伍对微粒的影响 |
2.1.2 配伍对稳定性的影响 |
2.1.3 配伍对毒性的影响 |
2.1.4 小结 |
2.2 中西药相互作用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 |
2.2.1 中药对肝药酶活性的影响 |
2.2.2 中药对西药血浆蛋白结合的影响 |
2.2.3 中西药对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
2.3 中西药在药效学上的相互影响 |
3. 小结 |
第二章 基于中西药相互作用研究的药学监护探讨---广安门医院中成药药学监护探讨 |
研究背景 |
第一节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药学监护探讨 |
1. 我院不良反应报表情况分析 |
2. 中成药药学监护探讨 |
2.1 鱼腥草注射剂 |
2.2 清开灵注射液 |
2.3 葛根素注射剂 |
2.4 其它联合用药不良反应情况 |
2.5 小结 |
第二节 我院中成药与西药联用的调查与用药干预 |
1. 门诊中成药与西药合用情况调查与用药干预 |
1.1 调查方法 |
1.2 调查结果 |
1.3 中西药联用问题分析 |
1.4 用药干预措施与干预效果 |
1.5 讨论 |
2. 住院患者中成药与西药联用分析 |
2.1 住院患者中成药与西药联用调查 |
2.2 住院患者的合理用药分析 |
第三节 中成药药学监护探索 |
1. 中药注射剂的药学监护 |
1.1 中药注射剂的药学监护要点 |
1.2 香丹注射液的药学监护 |
1.3 丹参注射液的药学监护 |
1.4 葛根素注射剂的药学监护 |
2. 中药与安全系数小的西药联用的药学监护 |
2.1 中药与华法林联用的药学监护 |
2.2 中药与地高辛联用的药学监护 |
3. 含西药成分中成药的药学监护 |
3.1 含西药中成药药学监护要点 |
3.2 含西药的降糖中成药的药学监护 |
3.3 含西药的降压中成药的药学监护 |
3.4 含有西药成分感冒药的药学监护 |
3.5 含有盐酸麻黄碱中成药药学监护要点 |
3.6 含有盐酸克伦特罗中成药药学监护要点 |
3.7 含有氨茶碱的中成药药学监护要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中西药联用的文献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西药联用的历史及现状 |
1 中西药配伍应用的源流 |
2 中西药联用的现状 |
综述二 药物相互作用的病例及研究情况 |
1 药物相互作用的概念 |
2 有益的中西药相互作用病例报道及研究情况 |
3 有害的中西药相互作用病例报道及研究情况 |
第二部分 中西药不良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
1 形成难溶物,降低吸收 |
2 影响药物分布,使血药浓度升高 |
3 改变酶活性,影响药物代谢 |
4 影响药物排泄 |
5 产生颉颃,降低药效 |
6 用药重复累加或协同,使药效或毒性增强 |
7 pH 值变化,单用中西药的酸碱环境改变 |
8 生成毒性物质,导致药源性疾病 |
9 破坏成分或药物的体内环境,导致失效或降效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中西药相互作用论述及存在问题 |
1 中西药相互作用论述 |
2 相互作用论述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中西药临床合用处方调查 |
1 对医院门诊中西药联用处方的调查 |
2 含鞣质的中成药与青霉素类等药物联用的处方调查及报道 |
3 《北京医保目录》中成药含鞣质、蒽醌组方统计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阿莫西林与大黄蒽醌合用后体外溶出情况考察 |
实验二 阿莫西林与五倍子鞣质合用后体外溶出情况考察 |
研究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图 |
(6)治疗奶牛乳房炎复方乳腺康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发病情况及危害 |
1.2 发病原因 |
1.3 奶牛乳房炎诊断 |
1.3.1 临床型乳房炎的诊断 |
1.3.2 隐性乳房炎的诊断 |
1.4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措施 |
1.4.1 预防措施 |
1.4.2 治疗措施 |
1.5 黑膏药研究概述 |
1.5.1 黑膏药的作用机理 |
1.5.2 黑膏药的特点 |
1.5.3 黑膏药的制备方法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药物 |
2.1.2 试验动物 |
2.1.3 主要试剂 |
2.1.4 菌种 |
2.1.5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中药体外抑菌试验 |
2.2.2 乳腺康的制作及质量标准研究 |
2.2.3 主要药效学试验 |
2.2.4 透皮试验 |
2.2.5 乳腺康的安全性试验 |
2.2.6 乳腺康的临床治疗试验 |
2.2.7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
3.2 质量标准试验结果 |
3.2.1 外观检查结果 |
3.2.2 定性测定结果 |
3.2.3 含量测定结果 |
3.3 主要药效学试验结果 |
3.3.1 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抗炎作用 |
3.3.2 对小鼠琼脂肉芽肿的抗炎作用 |
3.3.3 解热实验 |
3.3.4 镇痛作用试验 |
3.3.5 乳腺康的活血化瘀作用试验 |
3.4 透皮试验结果 |
3.4.1 标准曲线制备 |
3.4.2 精密度试验 |
3.4.3 稳定性试验 |
3.4.4 盐酸小案碱含量测定 |
3.5 安全性试验结果 |
3.5.1 急性毒性试验 |
3.5.2 皮肤过敏试验 |
3.5.3 皮肤刺激性试验 |
3.6 临床治疗试验结果 |
3.6.1 复方乳腺康治疗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效果观察 |
3.6.2 复方乳腺康治疗隐性奶牛乳房炎效果观察 |
3.6.3 复方乳腺康对牛乳质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中药体外抑菌试验研究 |
4.2 乳腺康的方剂组成及质量标准研究 |
4.2.1 乳腺康的方剂组成分析 |
4.2.4 质量标准研究 |
4.3 主要药效学试验 |
4.3.1 抗炎 |
4.3.2 镇痛 |
4.3.3 解热 |
4.3.4 活血化瘀 |
4.4 透皮试验研究 |
4.5 安全性试验研究 |
4.6 临床治疗试验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活血通络口服液制剂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实验内容 |
第一部分 活血通络口服液工艺研究 |
1 提取工艺 |
1.1 正交实验材料和仪器 |
1.2 提取工艺的考察 |
1.3 提取工艺流程 |
2 制剂工艺 |
2.1 工艺研究资料 |
2.2 制剂成型工艺研究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活血通络口服液质量标准 |
1 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概况 |
2 活血通络口服液质量标准 |
2.1 仪器设备,药品,试剂 |
2.2 性状 |
2.3 鉴别 |
2.4 检查 |
2.5 含量测定 |
3 活血通络口服液稳定性考察 |
3.1 仪器与试药 |
3.2 光线对稳定性的影响 |
3.3 温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
3.4 pH值对稳定性的影响 |
3.5 加速实验 |
3.6 长期稳定性实验 |
4 小结 |
讨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9)金、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蛋白质等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及分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绪论 |
1 共振散射技术研究的发展历史、分析应用现状及前景 |
1.1 光散射研究的历史概况 |
1.2 光散射的种类 |
1.3 共振Rayleigh散射及其应用 |
2 共振散射技术在液相纳米微粒研究中的应用 |
3 共振散射技术的发展前景 |
4 本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
4.1 金纳米粒子的吸收光谱 |
4.2 蛋白质与小分子作用研究进展 |
4.3 表面活性剂在共振散射光谱分析中的应用及共振散射法药物分析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金纳米粒子共振散射与共振吸收的关系 |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 |
1.2 主要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讨论 |
2.1 金纳米粒子的吸收光谱 |
2.2 金纳米粒子的共振散射光谱和共振散射峰红移及猝灭现象 |
2.3 金纳米粒子共振散射光谱与吸收光谱的关系 |
3 金纳米粒子的共振散射峰红移和猝灭现象的机理探讨 |
第三部分 金纳米粒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变色效应与光谱特性 |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 |
1.2 主要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讨论 |
2.1 金纳米粒子的变色效应及其共振散射和吸收光谱 |
2.2 无机电解质对金纳米粒子溶液的作用 |
2.3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金纳米粒子溶液的作用 |
3 金纳米粒子的变色效应机理探讨 |
第四部分 人血清白蛋白-丙酮(乙醇)体系的荧光光谱及共振散射光谱特性 |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和主要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讨论 |
2.1 丙酮、乙醇对 HSA 荧光光谱和共振散射光谱的影响 |
2.2 丙酮、乙醇吸收对 HSA 荧光光谱和共振散射光谱的影响 |
2.3 pH 和缓冲溶液影响 |
2.4 丙酮、乙醇及其分子吸收对色氨酸荧光光谱和共振散射光谱的影响 |
2.5 荧光猝灭和荧光增强机理与 HSA 构象变化的探讨 |
第五部分 铬天青 S-铝(III)-聚乙二醇 4000 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讨论 |
2.1 吸收光谱和共振散射光谱 |
2.2 PEG 的影响 |
2.3 pH 值的及缓冲溶液量的影响 |
2.4 CAS 浓度的影响 |
2.5 一些有机溶剂的影响 |
2.6 工作曲线 |
2.7 方法选择性 |
2.8 样品分析 |
2.9 铬天青 S-铝络合微粒形成与共振散射光增强机理探讨 |
第六部分 盐酸小檗碱-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缔合微粒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讨论 |
2.1 体系的吸收光谱(AS) |
2.2 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RSS) |
2.3 pH 值的及缓冲溶液量的影响 |
2.4 DBS 浓度的影响 |
2.5 缔合微粒的形成与超滤实验、透析实验 |
2.6 共存物质的影响 |
2.7 工作曲线 |
2.8 分析应用 |
总结 |
攻研期间主要完成的科研论文题录 |
致谢 |
四、pH值对复方卡那霉素口服液中盐酸普鲁卡因稳定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兽用抗菌药复方注射剂研制进展[J]. 董梦晓,瞿玮,谢书宇,潘源虎,黄玲利,袁宗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7(10)
- [2]原儿茶酸冰片酯的设计、合成及代谢研究[D]. 申旭霁. 西北大学, 2012(11)
- [3]庆大霉素C1a组分的分离提纯研究[D]. 费盛华. 江南大学, 2008(03)
- [4]基于中西药相互作用研究的药学监护探讨[D]. 王丽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01)
- [5]中西药联用的文献与实验研究[D]. 庄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01)
- [6]治疗奶牛乳房炎复方乳腺康膏的研究[D]. 李永科. 东北农业大学, 2008(04)
- [7]考察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稳定性的3种方法比较[J]. 唐志立,彭贤东,李林. 中国药房, 2007(16)
- [8]活血通络口服液制剂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D]. 王秀萍. 新疆医科大学, 2006(04)
- [9]金、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蛋白质等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及分析应用[D]. 潘宏程. 广西师范大学, 2004(01)
- [10]pH值对复方卡那霉素口服液中盐酸普鲁卡因稳定性的影响[J]. 马倩,夏运岳.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