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的管理具体是指在现代化的管理理论与经济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循序渐进的基础原则,科学化与规范化管理建筑工程中的各项环节,对建筑中的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优化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实现建筑事业的经济水平提高的目的,以此促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效的提高,而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方面添加新鲜的血液,这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建筑工程作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先进的网络技术的严重影响下,应该逐渐发展向信息化与知识化的方向,依托现代化的科学及高新等技术成果,改革与创新建筑工程的管理,作为建筑工程企业实现转型的关键体现。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对策分析
1、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讨论
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在建筑工程整个过程中所实施的管理,包含了招标、项目设计、现场施工、管理、项目审核、检查验收、结算等全部的管理过程。由于建筑工程流动性强、不定因素多,生产速度、作业流程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精细度不高,整体过程不够规范,导致施工事故或工程问题等常有发生。例如,在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中,设计过程通常以图纸、三视图的形式进行表现,由于信息表现能力有限,审图师和设计人员经常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这不仅引发了安装、施工中的细微问题,也会导致图纸变更、停工等突发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和效果。或者在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由于信息表现的比较片面,一线工人很容易传递错误的信息,导致工程中问题不断,工期受到影响。
2、信息化下的建筑工程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体而言,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应用信息技术仍处在较低的水平,目前主要面临的问题如下:
2.1 CALS推广力度不足,企业信息化程度低
从我国推广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进程来看,无纸化(CALS)的推广力度明显不够。还没有搭建起一个高效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通用平台,没有建立起以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为对象的,实现无纸化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数据库,因此无法达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导致工作效率和行业核心竞争力下降。建筑行业内许多企业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有局限性, 往往将管理信息系统定位在信息检索查询、打印报表等方面,没有与行业动态信息进行有效地结合;有的企业虽建立了局域网并运用了建设项目管理系统,但一般仅在施工现场与项目经理部等内部进行流动, 没有能够实现“施工现场----企业----其他方”之间在网上的有效互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信息化下的建筑工程质量和工期管控能力不足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是整个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关键环节,而合理的施工工期将能有效地降低建筑项目的成本。由于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人员技能和管理能力不平衡,而信息化需要有较高的素质人员,这样才能够通过使用先进的现场监控设备,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实时有效地监控,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而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能力和信息化投入的不足,不少企业还运用传统的建筑工程质量和工期管理模式,工程管理人员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查阅图纸资料、进行交流协调及信息搜查,管理效率很低。
2.3信息化下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薄弱
实践中,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与工程预算成本目标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传统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模式,由于缺乏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难以及时理清项目实际工程成本,在与项目工程预算进行成本对比分析时,工作量大而且繁杂,缺乏合理的成本管理模式和数据快速处理能力,尤其难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项目预算进行有效的动态调整,难以对项目工程成本进行有效的管控,使建筑成本加大。
3、信息化下的建筑工程管理强化与改进措施
3.1加大 CALS推广力度不足和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战略的有效推进,有赖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各方对信息化建设投入的重视。国家需要不断加大CALS的推广力度,建立以建设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为对象的,更为强大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数据库,真正实现无纸化;同时搭建高效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通用平台,实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资源共享。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也要转变观念,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和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的作用,实现施工现场、企业和其他方之间在网上的有效互动,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信息化的发展, 促进工作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2强化信息化下的建筑工程质量和工期管控能力
为了加强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建筑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的控制,在加强对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在提高人员素质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电子工程管理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电子化管理,是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信息化下的建筑工程管理能按工程项目完成的工程量,及时地提供项目的计划成本、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的实时对比,并提出成本控制的建议,便于有效地控制施工进度与成本;同时通过对施工现场电子化监控,既减少了输入数据的工作量,又减少了误操作,确保建设工程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施工。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使管理效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实现了工程远程、动态、实时化管理和快速传递信息;在工程成本、材料和资金等方面实现精确量化,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有效地缩短了工期。
3.3加强和改进信息化下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
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已经从纯功能软件发展到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全面业务管理。强化信息化下的建筑工程管理,首先,要改变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由事后审计为动态预算的方式,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在动态预算管理模式和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支持下,对建筑工程项目按照工程量和实际调研的材料价格信息等进行二次预算,确定建设项目的内部目标成本,及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调整项目工程预算成本,使之能真正反映项目的实际成本;其次,将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由财务职能转成业务管理核心职能,在信息化下,建筑工程管理采用了动态成本预算,传统的财务管理职能成了企业业务部门的管理核心,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下,业务管理部门可以及时地对项目业务过程进行监管,有效地控制项目风险,降低成本费用;第三,在信息化下,改变了对项目业务控制方式。建设项目的各项业务都可以在系统平台上实时显示。这样,业务管理部门就能对项目的业务过程进行及时管制;而项目的资金管理模式也由人员监督改为程序监控,实现业务和财务运行的信息化,使得财务监控更加高效。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市场日益严峻的竞争环境下,建筑企业如果想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应该转型管理模式,把信息技术引入工程管理过程中,推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一方面能够提高工程管理效率以及有效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行业整体管理水平以及质量,对促进建筑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朋朋,刘彦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建筑安全,2016(01):86-87.
[2]陈丽娜.建筑类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3):105-106.
[3]邓建平.浅析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50).
论文作者:马桃英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成本论文; 项目论文; 有效地论文; 工期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