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需要感恩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和谐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英国,很多古老的教堂石墙上刻着:思考与感谢。它向我们阐释着这样的生活哲理:向别人表达谢意是尊敬与礼貌最高的表现方法,也是建立与维系人际关系的最安全方法。正如詹姆斯所说:“人性最深的期盼就是受人感激。”用感谢来满足人性的需求,简单又有报酬。我们所享有的最大的福气是拥有那些使我们每天生活得充实的人。这是国外对感恩的一种贴近生活的表达方式,而在中国更有“感恩”的悠久传统。在《诗经》里有“投桃报李”之说,那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打动了多少赤子。在民间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谚语,以及“衔环结草”的故事,都是中华民族对感恩种种表达与阐释,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感恩教育却似乎与生活有些格格不入了。据《成都日报》5月5日报道,不少学生令人遗憾地成了“不懂得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道汲取的‘冷漠一代’”。而在2004年底,南京大学校园内出现了一封署名为“一位辛酸的父亲”的信。一位父亲在信中控诉儿子对父母除了索取还是索取,从不体谅父母不说,为了多要钱物甚至不惜“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更有时下网上热炒的浙江某高校研究生嫌家穷欲解除父子关系,放狂言要踩死老父等让人心酸事件。反观社会,类似的现象更不计其数,对他人的冷漠,对犯罪现象的袖手旁观已经不是新闻,相反的向家人回报(比如孩子为母亲捐肾)会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成为新闻(请别误解,这里绝没有任何亵渎孝子之意)。在面对这些的时候,虽然我们可以把它归咎于教育的功利性对社会的侵蚀,“中学教育沦为考试工具,大学教育沦为找工作的工具,社会教育沦为欲望和功利的工具”,但是审视自身,我们明白,人是教育与环境的产物,他是受着多种环境因素影响的,其深层原因,应该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感恩教育的整体缺失。
在全民极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不再对和谐社会的有关理论做众所周知的阐释,在这我们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感恩教育,和谐学校也需要感恩教育。
我们理解,构建和谐社会从本质上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谐”作为伦理概念,代表了公正有序、协调完善的关系与秩序状态。以人为本,完善人的德性,始终是社会和谐存在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归宿。如果我们把“和谐社会”理解为社会诸要素的融洽整合与协调发展,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合理有序地规范和协调社会诸要素的关系,尤其要合理、有效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这里就需要各种社会物质条件和文化精神资源的供应,其中道德资源和伦理规范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支撑点之一,学校教育应为和谐社会培养有着报恩之心的遵守社会伦理规范的人成为必须。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更多的是停留在字面上、课堂上、理论上,落实到社会、生活层面的则少而又少。为此开展与生活德育密切结合的感恩教育,成为必要,而且它对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为,我们开展感恩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受教育者深入了解“恩”,体会“恩”,记住所受之“恩”,并施“恩”于需要之人,唤醒人们对他人的爱心,学会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营造温馨的富有人文关怀氛围的社会环境。我们以为,常怀感恩之心,会让我们更加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自己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悦。常怀感恩之心,便会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便能对落难或者绝处求生的人们爱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报。常怀感恩之心,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赏。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会对自己的职业与该尽的职责有一份由衷的敬畏,会在心中形成一份神圣的使命感,因为在那个位置而做好它,也会因为做好了它而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感恩之心又足以稀释我们心中狭隘的积怨和仇恨,感恩之心还可以帮助我们度过最大的痛苦和灾难。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也会逐渐原谅那些曾和你有过结怨甚至触及你心灵痛处的那些人。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谐的世界里。而一个和谐的社会是需要有一定理性自觉的人来完成的,这就要求,构建和谐社会能够被人的自由意志所把握,并进而内化为自身的内在要求。感恩教育的开展对学校来说是培养道德自律的学生,对社会来说是培养遵守伦理规范的公民,它的重要性会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入而越来越引发公众的关注。
开展感恩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内容与途径是什么呢?我们以为开展感恩教育从内容上看应包括学会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等几个方面。从对象上看,我们要感恩的是自己生活周围的人,那些帮助过我们,关心过我们,鼓励过我们的人,这里包含我们对父母对家庭的感恩,对其他亲人的感恩,对同学老师和朋友的感恩,对国家与社会的感恩,对大自然的感恩等。从不同的角度,面对不同的对象它的开展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从社会角度来说,感恩教育的开展应立足改善社会环境,为公民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值得感恩的世界为基点,设立感恩节,创设氛围。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心理环境、人文环境等多个层面。物理环境与人文环境往往构成社会的精神文化环境。公民生活于其间,也“浸润”于其间。它对人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积淀与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丰富博大的精神文化环境将成为实施感恩教育的前提。这种精神氛围的营造,我以为,可以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一方面是在社会上大力提倡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让现代的年轻人在学习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中感受中国历来的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互相提携的优良传统;其次,可以利用中外传统节日例如春节、中秋、国庆、九九节、父亲节、母亲节等,在全社会开展感恩教育的宣传,开展回报社会、报答家人的感恩活动,形成大家普遍认同的“知恩图报”的道德共识,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还可以由民众共选,推出自己的“感恩节”。
从学校角度来说,不同层次的学校对感恩教育的开展应有不同的措施,其主题总体上可围绕“感父母之恩德,念学校之栽培,报祖国之养育”来展开。在小学与中学阶段重在让学生了解父母、学校之恩。让他们要知道,无论是父母给予他们生命,还是朋友给予友情或者教师教他们智慧,这一切都是恩情。可通过课堂教育形成大家普遍认同的“知恩”的道德共识。在课堂教育中让学生对自身角色定位及成长历程的展开探讨,让学生认识到别人为他们所付出的一切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而在大学阶段,感恩教育的开展则要深化为一种对学习生活、交往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辨析式教育。让学生了解感恩是生活中一种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它是自发性的行为,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它化作行动,实践于生活中。一个人会因感恩而感到快乐,一个不懂感恩的人,将不会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及满足。大学阶段感恩教育的开展的重点是端正职业道德意识,让学生正确面对自己将要开始的职业生涯,正确认识生活中的不足,不断自我否定与自我生成,从而自我提升人格境界。要将感恩教育融入专业实践,在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中,开展爱岗与敬业教育。让学生体会:感恩是一种做人的责任,是一种生活与工作的态度,我们感谢社会与学校提供的职业培训,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位,即使不是我们最感兴趣的最想要的,但因为我们在那个位置上!爱岗、负责、尽心、敬业的态度是我们对社会、对我们处的岗位、所做的工作的一种应当的回报,这种回报不是外在的负担,更不是一种讨债还债的交易,是一种对社会的爱的表达和善的回报。当然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点,社会对我们也将更加接纳,走向公正。
从家庭的角度来说,感恩教育的缺失与中国大多数父母教育孩子时太爱包办及毫无原则的溺爱有关,它“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且独立意识很差的孩子。实施感恩教育,我们提倡家长自身首先要有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所谓“其身正”,自己就应该做惜福的典范,爱父母、爱社会、帮朋友。在家庭教育中智力投资固不可少,而感恩培养也很重要。要让孩子知道感恩是一种品德,父母们从小就要对其进行培养,而这种培养不但需要亲情的精心抚育,还要让感恩成为孩子的一种责任。对照其他国家的做法,我们看到,在美国父母对子女的照顾是“有限”责任,父母不会把孩子的事情全部包下来,反而孩子还必须承担一些家务劳动,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在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与感恩之心。美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无限”责任是教育,它指的一是让孩子懂得自身的价值;二是让孩子懂得必须自己管理自己;三是教给孩子足够的性知识,让孩子在他们身体变化时感到轻松自在;四是帮助孩子接受一整套他们赖以立身处世的牢固的社会准则——尊重和守纪。虽国情不一,但仍然是有可借鉴之处的。
是的,就如有人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我们要“回报父母之恩,是他们让我们有机会看到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回报母校之恩,是各位师长培育我们成长;回报组织之恩,是组织在我们需要工作机会的时候,给我们提供了工作机会,使我们能够在工作中继续学习锻炼而且不仅不用再交学费,还能获得报酬;回报领导之恩,是他的责骂、严格要求和言传身教,使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使我们没有陷于懒散和放任的泥潭;回报同志之恩,是他们与我们一起工作和奋斗,共同开拓着未来;回报社会之恩,是社会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和自由生活的舞台;回报政府之恩,是政府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安宁和秩序,使我们免受混乱;回报员工之恩,是他们的鼎力支持和努力工作才使我们做领导的有所成就。”感恩是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它是自发性的行为,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它化作行动,实践于生活中。一个人会因感恩而感到快乐,一个不懂感恩的人,将不会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及满足。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粒和平的种子,感恩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开展感恩教育是时代与社会的需要。
标签:感恩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