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无人值守变电站运维管理经验论文_贾斌,李永生,王智杰

刍议无人值守变电站运维管理经验论文_贾斌,李永生,王智杰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供电公司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变电站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采用无人值班的方式运作,一方面可以减少供电企业的用人量;另一方面能够促进电力生产的高产、高效,有利于电力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的提高。随着运维人员的相对紧缺和变电设备“四遥”功能的普及,变电站无人值守的运行模式被广泛应用在供电领域。文章从无人变电站中运维人员的技术要求和设备的稳定性两方面入手,刍议无人值守变电的发展趋势和管理方式。

关键词:无人值班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高效运维

近年来,变电设备运行稳定性日渐提高,交通路线建设愈加完善,按国网公司“分级管理,重点管控,差异化运维”原则,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管理方式被广泛地应用。在选择好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模式后,要制定出一套严格、完善的管理制度来保证各项操作的顺利实施,应把各项规章制度以最快的速度来建立健全,强化各项管理,尽可能地保障变电站运行的安全、稳定,这样才能使得各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经济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根据变电站实际情况,已无需将所有类别变电站维持有人值班,建立相应集控站管理模式,即以集控站为驻站中心,以高效率、高灵活性的方式安排周边数个或更多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日常巡视、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工作。受变电运维人员数量减少,变电站、监控中心、调度等职能部门间的远距离配合日渐成熟,建设有人变电站的造价成本过高等诸多因素影响,变电站无人化将是未来变电站管理的趋势。无人值守变电站较传统变电站而言,对设备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

1 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管理的人员要求

1.1 无人变电站管理人员需有迅速处理应急事故的能力

集控站选取要求:运维单位应根据区域内变电站分布情况,合理设置运维班驻地,以满足应急处置等需要,原则上运维班驻地工作半径不宜大于 90公里或超过 90分钟车程。与有人变电站操作时间相比,无人变电站操作时间是人员集合、到达现场、做好工作准备和常规操作时间之和,因此,对运维人员的处理事故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运维人员要加强安全活动日、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材料的学习效果,通过学习加强事故处理能力,提高安全意识和对突发应急事故处理的效率。对正常、异常状态设备的操作维护,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也是考核运维人员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

1.2 无人变电站管理模式中,要求运维人员掌握更多变电站

接线方式以及设备情况一个集控站管理范围内,往往有数个甚至十数个无人变电站,运维人员必须对负责范围内所有变电站的日常运行方式、设备操作方式做到熟知,若发生应急抢修事故,应根据该站具体情况迅速制定出处理方案。工作人员在完成日常巡视等工作任务时,要把握进站机会,实地了解设备的分布位置、型号规格、操作方式等。班组通过定制周例会等形式,由经验丰富的人员履行“传、帮、带”责任,帮助班组成员提高能力。

1.3 提高隐患排查能力

以常规三类变电站为例,巡视周期为7天。设备若存在安全隐患且未在巡视中排查,该隐患至少继续存在一个巡视周期,可能继续发展恶化,造成突发性事故。因此,日常巡视工作须全面、到位,不留安全死角,如站内设备及设施外观、异常声响、设备渗漏、监控系统、二次装置及辅助设施异常告警、消防安防系统完好性、变电站运行环境、缺陷和隐患跟踪检查等方面的异常都要引起注意。运维人员要熟知站内设备及设施的结构特点、工作性能,对易产生缺陷的区域重点检查,恶劣天气、大负荷前要安排特巡或红外测温。一旦发现问题,立即按资产全寿命管理系统要求处理,保证供电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无人值班变电站运维管理的建议

2.1 监控系统与五防闭锁系统应有机结合

监控系统与五防系统各自装设是当前很多变电站主要采用的装设方式,这种装设方式不利于设备与设备间的资源共享。采用远动控制后,要求各项操作必须具备很高的可靠性,把五防加入综自与本间隔二次回路电气闭锁后,不但各设备的故障率明显降低,维护量大大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有利于所有设备遥控操作以及程序化操作的实现。

2.2 利用工业电视监控系统进行设备辅助巡视

借助工业电视监控系统来辅助巡视无人值班变电站,这样可以很好地补充现场巡视,采用远方巡视与现场巡视密切配合的方式来管理无人值班变电站,这样不但可以有效避免现场巡视时间长引发的一系列不安全因素,并且远方巡视全方位记录设备的故障发生过程,有利于故障的分析解决。

2.3设备的选取与验收

无人站设备相比传统值守变电站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更高,在设备选取上应充分考虑操作的可靠性和运行的稳定性。在保证电网良好运行的基础上,选取设计完善、工艺优良、运行效果优异的产品。如选取断路器,应具备“远方”“就地”操作功能;选取隔离开关,应具备手动、电动操作功能。设备选取后,经试验合格,安装调试,并验收。无人站设备的运行状态需根据辅助触点传输至主控室、监控中心,细微的安装差异可能造成误发报警信号,因此,把好验收关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一环。

2.4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的管理

继电保护是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工况时,在可能实现的最短时间和最小区域内,自动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将影响范围控制在最小。性能稳定可靠,带有保护通道、自检功能的装置适合无人站的安装使用。继保及安自装置的安装与使用应满足标准规约与公司相应标准,在现场规程或调度规程允许的基础上,可具备远方遥控复归信号灯、保护信号功能,若进行监控中心远方操作,应具备自动记录功能。对继电保护定期进行核对保护定值,保护压板投退等工作,防止出现错投、漏投等人为责任事故。

2.5设备资料的管理需要完善

台账资料是反应设备运行状况、拥有量、分布及变动情况的主要依据。无人站运维人员流动性大,管理设备多,易出现记忆偏差造成误判,设备台账是运维人员了解站内实际设备情况的主要依据。为达到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设备资料的管理必须细致有序。设备台账中应标准设备名称、设备编号、安装地点、生产日期、投运日期、主要参数、配件清单、检修纪要、设备故障及异常、部件更换、设备变更、设备评级等内容。设备台账作为设备运行、维护、检修的主要记录和参考依据,用于定期分析设备故障原因,总结各类设备薄弱点,加强维护。台账要随设备更新同时跟进,历年大修、实验报告、设备事故障碍分析报告及运行分析报告等均应妥善保存,确保资料数据与实际运行设备相一致,以便发生问题后及时查找相关内容判断故障类型,制定检修计划。设备资料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各设备台账按单元分类建立。

3 结语

随着电力行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愈发成熟,无人变电站将发挥自身巨大优势(维护成本低,管理灵活性高),逐渐成为变电站管理的主要模式,并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中起重要作用。在选择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管理模式时,各主管部门必须以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基础,认真调研,详细论证,统筹全局,综合考虑,并应遵循以下原则来科学、合理地选择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维管理模式:①要以各地区的电网长远发展规划为基础,要符合发展规划;②要最大可能地实现减人增效的目的;③要有助于误操作以及各项事故发生率的减少,最大限度地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郝晓平.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J].湖北电力,2009,(03).

[2]解祥燕,侯茜.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模式的探讨[J].山东电力技术,2007,(03).

论文作者:贾斌,李永生,王智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  ;  ;  ;  ;  ;  ;  ;  

刍议无人值守变电站运维管理经验论文_贾斌,李永生,王智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