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不可能是灵丹妙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可能论文,灵丹妙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课改以来,“体验”作为阅读教学新概念,出现的频率颇高,很多教师常常把其作为语文教学制胜的法宝,尤其是在大量的公开教学、观摩活动中,几乎逢课必用。这其中,自然有许多成功的经典,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不久前,应邀参加某地一所重点高中的校本教研活动。听了一位中年骨干教师和一位青年教师的语文课。两位都是从外校应邀而来,有备而来。课上得都还可以。教师的课堂把握能力尚可,比较得其要领,只是学生方面反响稍稍欠缺一点,尽管教师一再创设情境,一再鼓动激励,似乎就是很难进入情境和角色。说课时,其中的青年教师面对与会教师的“实话实说”,让我颇为惊诧。他原话的意思是:今天这堂课我总算上完了,这篇课文实在太不好理解了。不瞒大家说,该文我读了几个10遍,都没能读懂,就是到现在,文章教完之后,我还是不怎么懂。乍听其言,我还比较气愤:怎么文章自己还未搞懂,就敢上课?“以己昏昏”怎么可能“使人昭昭”?待我再看课文,反躬自问,假如是我,不借助什么资料,是不是就能读得那么懂,说得那么理直气壮呢?
文章是劳伦斯的《鸟啼》,激情奔涌,象征寓意深刻,几乎可说是作者人生艰难复杂经历的曲折表达,其为文的思路和章法与我们中国式作品的规范不大一致,的确不是顺理成章,的确不是那么容易参透。这种文章,不要说青年教师,就是人到中年如我等,又有多少人能够毫无障碍地弄懂,说是真正地参透?这样说来,青年教师之困惑和痛苦,学生们反应之冷淡和平常就一点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了。
十分凑巧的是,两天后我参加一个全国性的大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举办单位要我去作一个讲座,重点讨论课改背景下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我在讲座的前一天下午到达,正赶上听了一节文言阅读课,课文是《记承天寺夜游》。上课的女教师很年轻,素质不错,后来知道,来自中部某省,刚刚获得过全国某一个教学比赛的一等奖。她的教学很投入,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也符合课改的核心理念。只是到课堂的中间往后的部分,似乎出现了某些滞涩。教师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熟悉文意之后,将文中的关键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等,变换了句式和顺序后,让学生比较,并要求学生分组讨论,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异,在此基础上,仔细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这一设计应该说是煞费苦心的,教师在实施时也是极其努力和用心的,不断鼓励学生,强化要求,但学生中的绝大多数似乎反应平淡甚至无动于衷。
我开始不解,以为学生太不配合了。继而一想,便觉释然:课文是苏轼中年时候的作品,并且是作者在饱受仕途的挫折、人生的忧患,处在一生低谷的时候情感思想的含蓄隐晦或者是不经意的倾吐,其写作的时间大致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相近。这样一种特殊身份、特殊经历下的情感,这样一种文学大家的特殊的表达,的确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理解和体会的。不要说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即便是如这一位在顺风顺船的和平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女教师,又能够体味出多少其中的“三昧”呢?可能好多作品中的好多特殊的情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随便就能“体验”出来、体会到位、品味深刻的。它需要时间、经历和悟性等等东西的准备,有时候甚至是一辈子的准备。
那么,教学中涉及到的这些问题究竟应该怎么解决呢?
我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就阅读教学的方法这一块又是怎样表述的?
体验,全称是亲身体验,也叫体会。它是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感悟生命,留下印象。体验到的东西使得我们感到真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们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命历程,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
从字面上看,体验,实际上是一种亲身经历。用于我们的语文阅读,就是用自己亲历过的事来感受作品中的描述,或者用自己能够设想、理解和接受的可能的事实去推断、揣测作品中描述的事实,从而通过这种“亲历”和设想中的“亲历”来准确地认识、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这就是说,所谓“体验”的达成,最好是能零距离,最好是“我”与作品中的故事、人物之间有许多相像和共通之处;或者是比较接近,“我”能通过阅历所及、间接知识所及来较好或比较接近于对文本故事的正确理解和把握。
在这一系列过程中,生活经历的大致相当和接近实际上是至关重要的。
而《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体验”又是怎样表述和要求的呢?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这一段表述我觉得十分全面。“体验”不过是阅读文本的一种路径和方法,绝对不是全部或者是最主要的方法。当我们有些教师僵硬机械地“坚持”将“体验”进行到底时,殊不知你所面对的那一文本可能恰恰最不适宜使用“体验”这一方法。
我想,《记承天寺夜游》就属于这一类型。
也就是沉浸在此一问题思考中的几乎同一时候,我参加了某市一个小型的语文学科的校本教研活动。在“与专家面对面”的阶段,有数位教师几乎异口同声地问同一个问题:不少文章因为特殊的内容和背景等,我们采取了很多办法,指望学生能够进入角色和情境,产生认同和共鸣,但结果理想和现实总是差异很大,我们总是有一种失败感。那么如何让学生能够自己去很好地体会和领悟作品的思想和情感呢?你能帮我们找到妙招和方法吗?
我告诉他们,没有,绝对没有!多数文章我都无法做到。我说,对于“情境”,我一向比较畏惧,一向采取回避的方式,因为教学过程中,我一般不大善于设计并营造情境,而且固以为这样一种做法若过了头便是一种煽情,真实和真切感不够,弄得不好就是一种造假和“作秀”。真正优秀的文章、能够感人的文章是不需要在我们解读时过度地煽情的,问题是我们要从文本出发,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倒不在于是不是一定要设计、故意营造所谓的“情境”。况且有些“情境”是很难营构出来的,即使可能,时间和环境乃至各方面条件也一时不一定能允许。
既然如此,也就是说,很多文章是难以或者无法通过“体验”来实现“感悟”的目标的。
那么,如《记承天寺夜游》这一类文章的教学我们应该如何定位?需要运用怎样的学习方法呢?
我以为需要从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去寻找出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都不是考虑教师怎样去营造情境、怎样指导讲授而让学生真的能够体验到位。它们强调的是学生“自主”的、“个体”的阅读和思考,强调的是阅读的全过程中学习者自己的逐渐领会和感受,从而有所领悟而豁然开朗。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经历异常重要。至于暂时无法体会的,启而不发的,则先“置之度外”,假以时日再说。最多按照教学要求,引导学生通过字面、文意的揣摩,了解和理解文章的基本意思和主旨即可。至于深刻把握,真切领会,达成共鸣,或击节称赏,或把酒临风,或凭轩泪流,则有待“来日方长”。
如《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如果通过与学生的共同研讨,了解了苏轼的写作背景、人生遭际,基本理解了他借助那夜月下心理变化,用比较平淡的语言,表达人到中年之后却壮志未酬、横遭朝廷冷落的那样一种孤苦和激愤,就已经很不错了。至于学生是否认同和接受,是否产生共鸣乃至在朗读时能感同身受,准确地表现出来,那大可不必强求,因为这些对有些人,可能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体会,有些人即使一辈子也无法体验得到。
几十年的语文教育生涯,教过无数的初高中学生,也因为自我感觉一向良好,总觉得我的语文课堂应该给学生一辈子的影响。当多少年之后,我很多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学生与我叙旧,我常常因为职业的倾向和定势,问一些为难他们的问题:还记得当年我给你们上课时的具体情形吗?比如说,还能告诉我你印象最深的一堂课吗?学生默然。他们实在回忆不起来。他们记得比较牢靠的倒是我在早读课或在阅读课上给他们补充的那些古诗文。好多古诗文中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丰富和工作的需要,理解越来越深,感受越来越多,好像古人分明说的就是“我”,于是这些东西的作用便越来越大。
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大学里读、中学里教《赤壁赋》,尽管很投入甚至还很慷慨,但真正的体验体会,往心里去、深里想是在人到中年之后特别是经历了一些挫折和磨难之后。经历了、体会了人生的况味,再去回味当年吟诵过的作品,那才真的叫“点点滴滴到心头”!
于是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说,情境本身就不该刻意去营求,难以“体验”就不必逼着学生硬性去“体验”,强扭的瓜不甜,赶鸭子上架,摔下来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的。
一句话,不如让瓜熟蒂落,不如让水到渠成,不如让鸭子飞向春江暖水。
标签:语文课程标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