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刻不容缓_羌族论文

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刻不容缓_羌族论文

抢救羌族文化遗产,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羌族论文,迫在眉睫论文,文化遗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重建家园,抢救羌族文化被提到议事日程

2006年12月15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公布重新设定的35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位于横断山域的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和阿坝州理县、茂县境内的藏羌碉楼与村寨榜上有名。但“5·12”地震后,这些景物基本坍塌。人们这样追忆羌寨旅游胜景之一萝卜寨:这是一座没有碉楼的羌寨,只有依山而建、错落成群的黄泥建筑户户相通的巷道如迷宫一般。她静静地立在海拔1970米处,离云朵很近。萝卜寨是她的名字,但更多的游人唤她作“云朵上的街市”。如今,她被地震从汶川县雁门乡的土地上抹去了,只剩下立在风中空荡荡的门框和倒在地上摔成碎块的黄泥墙……与萝卜寨有着同样遭遇的还有理县桃坪羌寨、茂县的黑虎羌寨,这些地区的羌族民居大多倒塌,几乎毁损殆尽。大地震后,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传说中治水英雄大禹的家乡——北川羌族自治县独一无二的物质文化遗产羌碉被损毁大半。此外,当地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也在此次地震中遇难。对于中华文明有过重大影响和作出过突出贡献的羌族文化危机重重。地震给羌族文化遗迹造成了不可复原的伤害。其中,北川羌族自治县民俗博物馆的上万件文物实物被埋在废墟里,馆内的羌族出版物,搜集整理的羌族文学、音乐、舞蹈等文字、图片、音像等所有资料都无法从废墟里挖掘出来了。民族文化人才、专家的损失也很大。北川文化馆、北川羌族研究所的民间老艺人80%都不幸遇难,其中包括民族舞蹈家、音乐家、民俗研究专家。许多储存在电脑里的资料、研究成果,也被地震毁掉了……随着重建家园开始,一场如何抢救灾区羌族文化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5月23日,温家宝总理站在地震的废墟上深情地说:“我们要再造一个新北川。”“北川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要保护好羌族特有的文化遗产。”

总理的远见卓识与博大文化情怀,不仅是对北川羌族文化的关注,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火炬赓续传递的关注,是对民间文化工作者发出的文化抢救与保护的伟大号召。

6月17日,一支由历史学家、羌族文化研究专家、古建筑专家、民俗专家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组建的调研组已赶赴灾区实地调研,记录、整理羌族文化遗产,并全力寻找通晓羌族文化的传承人,力争让古老的民族文化传统世代延续。

北川羌族文化的哀痛

“第一,与成都博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作拍摄完成国内第一部全方位立体展示原生态羌族文化的胶片电影《云上尔玛》,今年5月开始拍摄;

第二,大力挖掘和弘扬民间传统文化,加大对羌历年、口弦子、许家湾十二花灯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保护抢救,加快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掘,完善资料,建立数据库,争取有新的项目列入省、市级民保项目;

第三,积极建立羌族民间艺术保护区,打造以羊皮端公舞为代表的2—3个我县民间艺术品牌。”

这是一份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局在2007年3月签发的文件。如今,在互联网上还能找到它的全部文本。然而,这一切尚未来得及落实完成,地震灾难就降临了。

地震给北川羌族文化遗产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北川羌族自治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100余条。其中涉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条,包括羌笛的演奏及制作技艺、羌族卡斯达温舞、羌族瓦尔俄足节;四川省级3条,分别为口弦子、许家湾十二花灯、羌历年;绵阳市级30余条,有大禹传说、口弦子、羊皮端公舞等;县级20余条,此外还有尚未申报及正在申报的410余条的名录。在地震中,大量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遇难。由于羌族文化主要靠口耳相传,因此传人遇难可能就意味着一些文化遗产从此“断了香火”。

北川以及附近的茂县的物质文化遗产在这次地震中也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其中北川永平堡石砌古城墙多处垮塌,城门开裂、变形。茂县营盘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勒石村聚居遗址、克枯栈道、青坡门河坝遗址、石棺葬、无影塔等无不遭到毁灭性破坏。伏羌堡明代古军事城址的四面墙体部分垮塌,出现大面积裂缝,地基严重下沉倾斜,已经成为危楼。大禹故里——北川的禹里乡禹穴沟有众多的大禹出生地的遗迹,在此次地震中也有不同程度的损毁。而文物方面,也遭到严重毁坏。北川羌族博物馆、羌族民俗博物馆等倒塌,大量文物和羌族文化档案资料被埋或严重毁坏。

据绵阳市博物馆的统计,北川在此次大地震中被埋的有国家二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121件,一般文物280余件,其中大部分属羌族民俗文物、实物。

汶川地震不仅使羌族人失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还使其千百年来形成的文明见证遭到巨大的破坏,大量羌族文化遗址和文物在此次地震中受损严重,3000多年的羌族文化传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北川老城的文化馆、图书馆被山体滑坡掩没,文化馆除了一个临时工,全部遇难。”一提起北川县文化方面的损失,从事了20多年文化工作的北川县文体局原副局长罗胜利就泣不成声。在这些遇难的文化馆职工中,有市级非遗项目羌族民歌的传承人计学文。随着人的逝去,他唱的羌族民歌也再难响起。还有前年曾代表羌族参加全国鼓舞鼓乐大赛,表演羌族特色铃鼓舞的羌人,也有七八位遇难。

让罗胜利最伤心的是,2005年好不容易建成的北川羌族博物馆的毁灭。博物馆千辛万苦征集到了500多件珍贵的藏品。还没开展,就被全部埋进废墟里了。其中有他亲手征来的一个清代的弩,用藤条做弦,非常罕见。他最担心的是,现在灾区的群众正着手盖新房,倒塌的房屋中有很多东西就会被遗弃,如果不抓紧时间去抢救性征集,很多反映羌族文化的实物就没有了。

担忧的人不止罗胜利,所有的文化遗产工作者都在为此寝食不安。

要像抢救生命一样抢救文化

中华民族主要来自中国上古时期的两个重要民族:华夏族和羌族。华夏族演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而古老的羌人一部分融入汉民族,更多的则是经过逐步分化,成为今天中国十几个民族的重要源头。正如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说:羌族是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许多民族都流有羌族的血液。羌族文化在地震中遭受的损失不仅是羌族文化的损失,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损失。抢救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5月21日,地震后的第9天,四川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北川羌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报送的《北川羌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抢救和保护此次地震灾害中受难的北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法制保障。《条例》要求有关部门“对即将消失的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时组织抢救。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先进技术按专业标准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并完整归档,妥善保存和管理”。

在5月30日北京举行的四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抢救和保护座谈会上,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韦荣慧介绍说,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历史可追溯到古殷商时代。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羌族人口为30.6万,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北川、黑水等地。羌族的建筑、服饰、饮食、音乐舞蹈、宗教信仰等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专家座谈会结束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托中国民族博物馆进行的紧急抢救羌族文化遗产项目也开始启动,文化遗产实地调研、损毁评估以及征集、记录工作即将展开。项目的抢救范围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所属各县及北川羌族自治县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即将编辑出版系列书籍,提出民族村镇灾后重建与文化重建的建议及措施,以及修复羌寨、建羌族博物馆、建立羌族艺术团、扶持娃娃合唱团、非物质文化进入课堂、组织好各种工艺技艺培训等。

6月初,在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到来前,文化部通报了四川地震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损失状况,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四川省北川县、汶川县、茂县,都是藏、羌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县城在地震中被夷为平地,羌族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在这次地震中全被掩埋。为此,文化部已经启动羌族重灾区文化保护的相关工作。6月1日,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文化学院在北京召开紧急抢救和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座谈会,成立包括23名成员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调研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羌族文化研究专家李绍明等数十位与会专家学者发出《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倡议书》。倡议书指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依附的山川地理、羌寨碉楼、传承群体已经面目全非,请你与我们一起带上行囊,去灾区做特殊的田野调查,去记录、整理、呈现灾区各民族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只能是竭尽全力把文化遗产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因此,倡议书希望全国对羌族文化有研究的专家学者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各种影音资料贡献出来,为保留一个全面的羌族文化出力。

根据专家建议制定的《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初步重建方案》,抢救、保护、重建、利用、发展是基本原则。将羌族文化代表性传承人、特有的人文环境、自然生态、建筑、民俗、服饰、文学、艺术、语言、传统工艺以及相关实物、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作为重要保护内容。突出各地区的重点和特点,如汶川的释比文化、羌绣、黄泥雕,北川的大禹文化,理县的石雕民居建筑、蒲溪羌族语言、服饰、生活习俗等。在保护的同时注重建立羌区文化旅游特色产业集群,形成灾区恢复重建新的经济增长点。

6月15日,国家民委“抢救羌族文化遗产特展计划”正式举行。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时了解到,为了迅速有效地开展羌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部门已经组成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并决定成立由他担任主任的专家调研组,于6月17日组建工作小组赴灾区调查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受损情况,尽快提出保护规划。目前,专家正在搜集材料,和四川省专家一起就建立羌族文化保护区问题进行论证,然后逐步把羌族文化保护区建立起来。冯骥才说,在重建规划中对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都要注重规划和建设,将来在重建中,特别是在受到摧毁性破坏的地方,要建立起一批新的博物馆来支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在地震中损失最严重的北川羌族自治县是这次抢救的重点地区。冯骥才还说,羌族文化在还未来得及整理之时,因地震而损失严重。而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大部分是非物质文化,一旦传承人消失,根脉易断绝。地震过后,羌族文化遗产不能再受更大损失。而这个抢救过程,将会因为灾区目前的特殊情况显得更加急迫,同时也显得更加艰难。

如何更好地抢救和整理在地震中受损的羌族文化遗产

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宋兆麟认为,保护羌族文化遗产,第一步就是要到灾区一线去调查。弄清楚到底那里的文化受到哪些冲击,再研究对策。起码要征集全面反映羌族文化各方面的实物2~3套,保证首都、四川省和当地各有一套。另外,应该通过编书、拍摄录像的方式,记录羌族文化资源以及大地震对羌族文化的损毁等情况。重建过程中要尽量让同一个族群、原来就生活在一起的羌人还生活在一起,保持完整。这样才能留住他们族群的根脉,才能活态地保护下他们的文化和生活。

中国文联研究员刘锡诚说,羌族是华夏大地上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历史上经历过许多灾难,包括传说中涉及的大地震、历史上的“羌戈大战”等等。羌族人民被迫从大西北迁徙到岷江上游的高山峡谷之中。虽然生存条件恶劣,但强悍、勤劳的羌族人民自强不息,从一次次的大灾难中站立起来,在艰难的条件下不断发展壮大,传承他们民族的文化,与兄弟民族一起创立和发展了辉煌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羌族的开天辟地神话、图腾祖先神话、大禹出生地及治水的传说、史诗羌戈大战、长篇叙事诗木姐珠与都安珠、巫师所传的经书、丰富多样的民间传说故事、多声部民歌、羊皮鼓舞、独特而含义丰富的仪式、图案绚丽多样的刺绣和剪纸、碉楼建筑艺术、颜色崇拜等等,融汇了游牧、农耕、战争,以及与自然抗争等事实和理念。20世纪80年代对羌族的民间文艺进行过大规模普查,收集了一大批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作品。阿坝州1989年编印了羌族故事集两册100万字。四川省民协编辑出版了大型中国民间故事集少数民族卷,其中收录羌族的民间叙事作品136篇。

刘锡诚指出,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开始,由于原来的家园不再适宜人的居住,可能会有一些居民要在政府安排下离开生活了几代人的热土。原来共同聚居的、熟悉的居民也可能分散到不同的地方,甚至改变他们的职业。重建工作应该考虑到,将各民族居民过度分散到不同地区,对他们的文化将产生不利影响。这种境遇不可避免地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民间文化的传承带来威胁。他建议中国民协尽快组建一个包括四川民间文化学者在内的,由中青年民间文艺工作者和在校研究生等组成的调查采集小分队,前往遭到大地震破坏的羌族居住地区进行非物质遗产的抢救性采录和收集。在出发之前,应该请专家们开列出一个初步的民俗实物收集名单,作为小分队调查和收集采录的参考。收集采录的范围除了访问、记录、录音、录像等手段以外,还应该保护民众生活中常用的民俗文物、民俗实物,像经书、唱本等等。这些东西不及时收集采录,将会在今后大规模重建中继续消失,造成历史的遗憾。当前要做的是在力图保护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原生地以活态的形式继续传承的同时,使另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以第二生命得以传承和发扬。

国家文物局地震遗址博物馆规划论证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在谈到对羌族文化遗产抢救时说,地震中被毁坏的羌族村寨只要按照传统的材料、工艺修复重建,其传承意义就还在。因为这些建筑最主要承担的是羌族祖先的精神和生活方式的传承。只要羌族同胞们还住在这里,只要本村的人还在,他们的手艺就不会失传,重建的希望就在。她认为,这种重建要以支持他们自救的形式展开,而不是简单的输血式救助。这些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村寨,对于羌族百姓来说,不止是用于居住,更是灾后重建生活家园、改善生活水平的重要资源。外来工程师的图纸、现代化的施工队是没有用的,他们修建时,全凭高超的传统技艺与经验,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

中央民族大学陶立璠教授向记者透露:很多民族、民俗等学科的硕士、博士都希望参与保护灾区文化的工作。他相信,大量专业人才共同努力,一定能把保护工作做好。另外,今后学术界还要开展灾害民俗学的学科研究,对地震发生前后的不同阶段开展的文化保护工作进行探讨。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巫允明则认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可分割,在抢救和保护时应同时并举,可以选择在羌族文化浓郁、有房屋留存下来的地方建立活态博物馆,这样可以对羌族文化进行全方位展示。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长、羌族学者雍继荣来自茂县一个羌族家庭。对于地震后本民族文化的抢救和保护,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首先要以历史、发展、全面的观点来看待羌族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此次地震灾害对羌族文化的影响是毁灭性和灾难性的。灾后羌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既是急迫的,也是长期的。因此,羌族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既要区分缓急,更要有长期的观点;既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原则,又要充分依靠和鼓励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坚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和持续发展。此外,他还建议要将羌族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纳入政府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总体规划,要将羌族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纳入抢救地区城乡建设规划当中,要将羌族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考核指标和财政预算。最后,他强调,在羌族文化保护中要注意三个结合:一是将羌族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与同样脆弱的羌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二是将羌族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与羌族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们的生计结合起来;三是将羌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与羌族精神家园的建设、恢复、重建结合起来。

绵竹年画博物馆馆长胡光葵说,绵竹这次受地震灾害损害很严重。羌族文化和绵竹年画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绵竹年画是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次地震中损失很大。但我们的传承人都在,没有一人伤亡,只是资料、展品、房屋建筑受损严重。当地政府在打造当地文化品牌的同时,非常重视基地和年画中心,首先建了博物馆,收集整理了很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和传承人的资料。特别是清代很珍贵的古版,在全国也是很少见的。绵竹年画的特别之处就在于版,它同全国其他年画的版不一样,特别是拓片版,其他地方都没有。在地震中,绵竹的建筑、特别是年画村,还有老艺人基地,已经是一片废墟了。这些老艺人还健在,很安全。除了年画博物馆,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房间还摆放了绵竹的珍贵文物。绵竹也有羌族的文物资料,这次损坏较严重的是陶器、瓷器,木器、铁器具损失小一点。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李绍明介绍说,羌族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影响较大的少数民族。他们是华夏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祖国的缔造作出过重要贡献。中华民族号称是炎黄后裔,此中的炎帝即被羌族尊为先祖。在夏、商、周三代皆有古羌人的痕迹。夏朝的开创者夏禹,传说“兴于西羌”或“生于西羌”,迄今仍为羌族所尊重。商朝时,甲骨文中多有羌人的记载。周朝的先祖考为姬姓,而先祖妣为姜姓。姜即女性之羌,姬姜互婚构成了周朝的王室。未进入华夏的古羌人在秦汉以后,多次由西北向西南迁徙,他们是构成现今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近20个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之,保护羌族的文化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现今的羌族有30余万,分布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理、茂、松潘数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和平武县。这些地区正是这次地震的震中和受损害最严重的地方,羌族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都受到极大破坏,是中华民族一项极大的损失。因此,必须及时对羌族文化加以抢救与重建。

在羌族地区灾后重建的问题上,李绍明建议应将羌族文化的重建提到议事日程上加以研究。他指出,羌族地区保留着许多重要的历史文物(包括革命文物),这都是羌族与其他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目前这些文物受损严重,应采取措施逐步地恢复与重建。恢复与重建的原则应是“整旧如旧”,并考虑增加防震抗震措施。此外,对羌族现实生活中的物质文化,如民居、碉楼、衣饰、挑花刺绣、特色食品、传统交通工具等等,在文化重建中,均应继续予以保护与提倡,使羌族优秀的物质文化能继续得以发扬光大。尤其是在民居、碉楼、桥梁等物质文化载体的重建中,应尽量保持其传统民族风格,吸取、发掘和提高其传统技艺,并注入以新的防震抗震措施。在现阶段,对羌族现实的非物质文化应予抢救,考虑到已有一些“非物”传人受到损失,不能继续履行职责,应作递补并适当扩大其人选范围。同时,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应提供更多支持与条件。对尚未完成“非物”项目普查的地方,应尽快恢复这项工作。

李绍明认为,对于所有的羌族地区,均应纳入一个整体的文化重建规划中,予以全面考虑,妥善安排,使震后的羌族文化重建得以健康地运行起来。

江苏学者谢青桐说,抢救文化遗产,就像前一阶段对生命的救援一样重要。刻不容缓的是,动用国家力量、民间自发力量和当地政府、居民共同协作,对遭到毁灭性打击的羌文化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发掘,组织采访、搜集资料、整理民歌民乐、拍摄图片信息、录制音像素材、编撰文史资料、保护残垣断壁、搜集有价值的建筑碎片。这些大量的抢救工作不能只依靠国家政府和文化工作者的力量,更需要民间力量和普通民众的参与。

标签:;  ;  ;  ;  ;  

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刻不容缓_羌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