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部县定水中学,四川 南充 6373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广大教师更加关注的是如何在教学中合理渗透德育教育。初中时期是学生初步形成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刻,每一位物理老师都要深思该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学渗透。若是德育教育与初中物理教学不能有机渗透,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极为不利,因而初中物理老师需要在物理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关键词:初中物理;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物理课堂既是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道德观念的重要阵地。那么,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如何寓德育于教学之中,使传授物理学科知识和培育学生道德品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真正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呢?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团结精神
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团结精神,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可以跟学生们介绍一些书本之外的知识,逐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首先,教师可以介绍一些我国在物理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这些成果对于人类社会的贡献,由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我国历史文明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物理研究上,不管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方面,都有很多伟大的成就。其次,可以让学生多加了解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和科技人员攻破的一项项技术难点,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大。特别是近代以来,在党中央的带领下,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多,发展水平和速度都快速增长。在理论物理层面,我国提出了物质结构的层子模型理论;实践层面,超导材料的研发和实际运用,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国防上面,两弹元勋邓稼先,研制出原子弹、氢弹,导弹专家钱学森,也极大的推动了中国导弹技术的发展,更有神舟系列的飞行成功,都体现了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前列。结合教材内容,再回顾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学生体会到祖国在日益壮大。最后,也要让学生客观的认识到,在某些技术领域,中国与相关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激起学生学习的斗志,以后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提升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模范
目前,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仍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负责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所以,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和传递出来的道德观念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基于这种情况,要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前提是必须提升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保证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发挥模范作用。只有把教师的师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他们才能更好的去教育和影响学生,最终实现德育的目标。
初中物理教师还应该摒弃应试教育的观念,不能完全以考试成绩作为标准来评判学生,应该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予以更多的重视,让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只会做题考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阶段,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还有很多初中学校给教师的薪水还比较低,不能满足教师的基本物质需求,这无疑会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热情,让教师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更没有动力去提升自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地方财务部门和教育主管单位应在物质上给予初中学校的教师以良好的保障,让教师在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其次,初中物理教师也要从自身做起,努力提升道德修养,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坚定为教育事业挥洒热血的决心,对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关爱他们,教育他们。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树立持续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紧跟时代的步伐。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初中物理教师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赢得学生的认可,把学生培养成一名优秀的、高尚的人才。
三、借助创新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国家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创新,创新作为民族进步的灵魂,需要从学生时代抓起。通过对初中物理实验的创新,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其创新素养。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的伟人不仅仅具备自信、独立等优秀品质,而且具备思想的灵魂、较强的实践能力、敢于创新的精神,这些优良品德都是值得广大学生学习的。一心苦干却不会动脑的人,只是一部会做事的机器,没有灵魂;一个天马行空却不具备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的人注定也是一事无成。因此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创造人格,促进其创新素养的提升。
四、加强安全教育
新形势下,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越来越多,然而不少中学生由于安全意识淡薄,屡屡发生意外,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并且在面临危险时学会采用安全防范措施来对自己实施保护。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安全教育并不是下死命令,而是需要对其进行引导。例如教师在教学电路知识的相关内容时,可以为学生播放安全用电出现事故的视频,以此来告诫学生务必要在生活中进行科学合理的用电。在教学光的反射原理时,可以给学生看相关示意图。譬如某张图片上看上去河水十分浅,教师可通过科学分析光的折射造成河水变浅的原因,告诉学生你看见的河流似乎很浅,实则非常之深,提醒不熟水性的学生千万不可下水。上述例子就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有效方式,这种不失时机的渗漏安全教育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更好的安全意识,使其能够在遇到危险时尽可能保护好自己。
结语
对初中物理教师而言,其要做的不仅仅是物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德育教育渗透,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所以说,初中教师在日常教学时,要注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真正做到寓“德育”于“物理”中,这样才能实现素质教育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快乐成长,品学兼优,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劲松.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考试周刊,20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
论文作者:袁本红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物理论文; 初中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德育教育论文; 德育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