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的生态伦理学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伦理学论文,视角论文,生态论文,初中生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生态伦理学是联系现代生态学与伦理学的新兴综合性科学。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和调适人与自然的伦理及道德理念,规划和约束人对自然的伦理态度和道德行为,引导和塑造人与人之间伦理及道德关系的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示出其理性、前瞻性和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它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的西方国家,后经深化、拓展,形成理论体系,目前已成为当代国际环境保护运动中起先导作用的环境价值理念。“人类只有理性地处理好面对生态环境时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保持和延续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1]生态伦理学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可持续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价值导引作用。提升公民的生态素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物教育肩负着培养新一代生态素养的重任。然而,现行的生物教育由于受到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和工具论的影响,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生态伦理学的思想对深化生物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生态伦理学产生的背景及主要观点
随着全球范围生态危机的加剧,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反思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西方现代生态伦理学和生态运动的兴起就是这种认识和反思的一种结果。生态伦理学由法国哲学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施韦泽、英国环境学家利奥波德和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等创立,他们主张伦理学研究的对象要从人和社会领域扩展到人和大地(自然界),“把人的自我利益与大自然中的所有物种、生命共同体、生态系统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人类道德共同体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生物圈或生态系统。”[2]以这种新思潮为指导形成了一系列涉及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应秉持的全新的伦理规范和要求,引发了诸如“生态运动”、“绿色运动”等旨在从根本上改变现行的人类实践模式和价值取向的社会运动。生态伦理学的出现是西方乃至人类伦理思想史和一般观念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其基本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生态伦理学主张把伦理学的视野从人扩大到一切生命和自然界。它主张“把整个宇宙生物圈看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一个生态系统”,强调“人类需要将善恶、良心、正义、义务等观点应用到处理自然、生态关系中去”,把原来仅限于人类的道德关怀延伸到包括土壤、山川、植物和动物所组成的自然共同体,把自己由自然共同体的征服者转变为与自然共同体和谐相处的普通成员,并竭尽全力地珍惜和维护自然共同体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均衡。阿尔贝特·施伟泽认为:“有思想的人体验到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善是保存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3]生态伦理学不仅是伦理范围的扩大,而且是伦理学性质的转变。
第二,生态伦理学认为生命和自然不仅具有外在价值,而且具有内在价值,应坚持“生物圈平等原则”。它认为,自然共同体的进化规律和方式有其独特性、系统性和自身的内在价值,任何自然物有自己的生存权利,它的价值不依赖于人类的需要,“自然界的多样性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每一个有生命的‘螺丝和齿轮’对大地的健康运作都是重要的”。人信仰人类自己的价值,同时也应承认和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公正公平地对待他类生命和一切自然物。人类必须确认生命和自然物在一种自然状态中平等、持续存在的权利。
第三,强调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责任和特殊作用。人是自然界中最有智慧、最有能力的一部分,是自然发展的最高阶段,因而人类有义务有责任不断积极地调整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强调人的利益和人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并不意味着人可以摆脱自然界、对自然界为所欲为。人类的生物本性和文化本性,决定了人类既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又是自然界有机体中的调控器官,它肩负着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德代理者的职责。在这种伦理学中,最主要的是人应对所有生物及自然物负有保护的责任。
二、基于生态伦理学的生物教育变革
生态伦理学与传统伦理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它将人类对伦理道德问题的关注、思考及规范,从以往仅限于社会领域扩展到了自然领域,从而给传统的伦理观念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转变。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本质上是文化危机,人类必须确立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文化价值观念、生产与消费模式、生活方式,维护所有物种和整个生物圈的利益,才能从根本上克服生态危机。在生物教育中渗透生态伦理教育,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及其能力,使之成为“理性生态人”、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者,是生物教育的重要任务。
1.要培养学生新的生态伦理观
人类面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的深层次根源在于人类文明所奉行的错误价值观,根源于人类伦理及道德指向的局限。“虽然我们为解决环境问题想出了各种措施,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效果,但问题的症结最终不是这些外在的措施,而是改变我们的整体观念和认识”。[4]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人的内心深处着手。
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认同“所有自然物,生物物种具有内在的价值”的观念。无论是人类抑或是其他物种,甚至是小到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都是地球有机和无机体进化中的一个环节,都具有其自身的生态位置和独特的内在价值,都同样具有生存权和发展权。人类既要信仰自己的价值,也要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才能从思想深处敬畏生命、爱护自然。在“我们生活的生物圈”教学中,通过分析和讨论生物圈中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及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情况,既要让学生懂得我们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即大自然养育了我们,大自然对人类有用、有价值;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一个自然物,它是一种活的存在,不仅对人类有价值,更具有维持自然存在和系统健康运行的“内在价值”。我们不能仅仅把大自然当“工具”看待,还要把大自然当“目的”看待。
其次,要引导学生转变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树立“生命物种平等”的观念。在讲授“生物圈中的人”和“生物的多样性”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个公共的客宅,它给予所有生物”;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并不是人类的奴隶或为人类而生的,应该是大自然家庭中平等的一员;人类不是自然界的征服者、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应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善良公民。“人类尊重其他物种的善,即人的最终道德”。[5]要教育学生尊重、关心、保护生命和自然界。人类在追求自身发展和提高的同时,也应考虑到维护其他物种生存、发展和进化的权利,人类没有任何理由和特权可以直接或间接决定、扼杀甚至毁灭一个物种生存的权利。
再次,要引导学生树立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观与健康的消费观。一方面,人类作为道德活动的主体,其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在社会生活中如此,在对待自然关系中亦是如此。要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在享用自然,向自然索取时,还必须不断建设自然,向自然奉献,因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一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要让学生认识到,人是自然中最有智慧、最有能力的一部分,是自然发展的最高阶层,因而人类有义务有责任不断积极地调整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做到“天人合一”,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笔者精心组织和策划了“走近动物,关爱生命”的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态伦理的视角关注动物、呵护生命,使学生建立与其他物种和睦相处的生态理念。另一方面,强调当代人在追求发展与消费的同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平等,不应该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耗或占用下一代人的发展资源为代价。教学中,笔者列举近年黄河、海河断流和某些地区森林被过度砍伐等生态遭受破坏的实例,使学生深切地感到,为了满足我们当代人的消费需求,已经给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
2.要在生态伦理观指导下更新教学行为
在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主宰下,以往的生物教学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生物学的知识和技术,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其中一些教学行为与生态伦理观是相悖的。这些教学行为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阻碍因素。
运用生态伦理观审视以往的生物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不尊重甚至残害他类生命的现象是存在的。例如,生物实验中常常进行动物解剖;采集、制作动物标本,建立专项标本馆,如蝴蝶馆、昆虫馆等,供学生观察学习,等等。长期以来,这些教学形式被视为“天经地义”,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是有悖于“生命物种平等”原则的。从生物圈或生态系统来看,人类作为大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平等一员,这类行为是不善良的。现实中,这些教学方式和手段不利于学生树立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观念,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生态伦理观对生物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生物学教学中,要尽可能减少对动物、植物的伤害和危害。一是在教学中,需要做动物实验或动物解剖时,尽量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虚拟实验或虚拟解剖,即使做动物实验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动物的痛苦,给予动物更多的关爱。例如,用小白鼠做实验材料时,从一出生就给予它们良好的生活条件。二是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例如,一些学生参观过动物园、植物园,有过饲养小动物或种植过植物的经历,可让学生通过回忆、再现这些生活经验,达成“认知目标”,而不必做动物活体实验。三是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生物教育资源。例如,带领学生参观动物园、植物园,到田野进行实地观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物标本资源,尽可能少让学生制作生物标本等。
3.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生态伦理观要求,人类既不能简单地去“主宰”或“统治”自然,也不能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人类作为自然的“最高阶层”,肩负着保护生态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伦理责任,只有不再仅仅作为一种知识,而是作为一种实践理性时才是现实的”。[4]因此,要引导学生以整体、平等、联系的观点来理解自然,摒弃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的做法,以尊重、关爱、交流、审美、共同发展的原则去处理人与其他一切非人类存在物的关系,要让学生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关心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家乡的环境保护活动。
培养学生关爱生物和自然环境的情感。学生有了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才会对破坏自然的行为感到痛心和愤怒,进而产生强烈的道德责任感。例如,在“生物与环境”的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到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杨毛嘴湿地保护区进行野外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调查和观察的方法,加深了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还真切地体验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壮美,培养了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这种朴素的情感,可以衍生为人类与其他物种同存共荣、人与人之间互敬互爱的道德良知和大爱情怀。
鼓励学生开展保护环境的活动。例如,在学习“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节时,笔者让学生对工业园区新引进的项目“蓄电池生产”进行环境污染调查,发现蓄电池厂排放的废水污染了流经县城的汴河,河里的生物越来越少,并威胁着居民饮用水安全。学生郑重地将调查报告交给环保局,很快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促使蓄电池厂对废水排放采取了整改措施。此类活动,既有助于学生深切地认识生态危机的现状,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能力。
4.要引导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生态伦理观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们要摒弃传统的享用观念和消费观念,树立爱护、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简朴的生活方式。在学习“生物多样性”一节时,要让学生认识到没有大自然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生命的持续增长是不可能的,任何一个物种或基因的消失都是无法用任何方法再生的,伤害野生动物和植物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应该尊重、爱护一切生命体。通过在生物学教学中加强生态伦理教育,学生提高了认识,有的在节假日不再参加打鸟活动,有的把受伤的小鸟养好伤后放归大自然,这种情怀,是人的真、善、美品性的根基和土壤。在学习“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节时,要引导学生懂得人类作为大自然的一员,作为食物链的一环,不仅要从生物圈中摄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还要懂得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为了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我们必须反对传统的、无限扩张的生产和消费观念,倡导物质上的节约和再利用观念。笔者在班里开展了“节俭是美德”系列活动,通过利用板报、班会,让学生学会自查和从小事做起等活动,学生的节约意识明显增强,逐渐形成了“不必要的东西不买、能用的东西不丢”的好风气。从教育实践中笔者深深地感到,生态伦理教育提倡物质简单、精神丰富的生活方式,对抵御现代日益膨胀的物质主义能收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