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桥梁桩基础质量通病与防治论文_夏国雄

浅谈桥梁桩基础质量通病与防治论文_夏国雄

身份证号码:5106021978051XXXXX

摘要:桩基础,是由基桩和联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桩身全部埋于土中而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叫低承台桩基;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叫高承台桩基。所以,我们在对桥梁工程进行施工建设时,需要全面考虑到具体的施工安全性以及保障施工质量,同时还需要对可能会产生的一些桥梁工程质量通病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而有效提升我国桥梁工程的实际质量,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

关键词:桥梁桩基础质量通病防治

引言

当场地土质很差,不能作为天然地基或上部荷载太大,无法采用天然地基或要严格控制建筑不同部位的沉降时,常用桩基础解决这问题。桥梁工程作为现代公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交通运行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近年来人民群众对交通的安全性及舒适度的需求正在逐渐上升,人们对桥梁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1桩基础的特点

1.1桩基的竖向单桩刚度或群桩刚度很大,足以承载其自重或相邻荷载作用,满足不均匀沉降和倾斜度的规范要求。

1.2桩支承于坚硬的(岩石、 密实的卵砾石层)或较硬的(硬塑粘性土、 中密砂等)持力层,其竖向单桩或群桩承载力,足以承担高层建筑的全部竖向荷载。

1.3高层建筑的抗倾覆稳定性是凭借桩基巨大的单桩侧向刚度或群桩基础侧向刚度及其整体抗倾覆能力,以抵御因地震和风产生的力矩荷载与水平荷载。

1.4桩身穿越液化土层支承于坚实土层或嵌固于基岩之上。 地震时,由于桩基低部固定于持力土层,即使浅部土层发生液化与震陷,其抗拔承载力与抗压仍足够,高层建筑沉陷与倾斜仍然满足规范要求。

2公路桥梁桩基施工质量通病探析

2.1 缩颈或孔斜

桩基施工中需要下放钢筋笼,有时会出现由于缩颈或孔斜导致钢筋笼放不下去的状况。出现此类状况后,往往需要进行返工处理,从而导致工期受影响、浪费人力与物力以及桩基的承载力下降。常见的引起缩颈或孔斜的原因有:1)因地质不良引起缩颈;2)孔口因堆放石料而产生相应的压力,孔内黏土在该压力作用下带石挤入从而引起缩颈;3)钻头在钻进过程中受探头石、砂卵石层、孤石以及软硬底层交汇处的影响而致使在受力时不均而引起孔斜;4)钻头在进行扩孔时摆动方向致使向一方偏斜时,也会引起孔斜;5)安装违规致使钻机在钻进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深陷或振动过大的同时,钻杆因在连接时出现磨损而导致在压力作用下倾斜,从而引起孔斜。

2.2 钢筋笼偏位、变形、上浮

偏位、变形或者上浮是钢筋笼会出现的主要问题。其主要原因有:(1)对于超长度钢筋笼,箍筋的作用难以体现,从而致使吊入孔内后钢筋笼因为刚度不够而发生变形。垫块或其余可掌控保护层厚度的设备未设置在钢筋笼上,从而致使本身就偏斜或偏位的桩孔引起钢筋笼出现偏位、变形或上浮现象产生;(2)吊装钢筋笼时未平缓笔直下放而是插斜孔内出现偏位。初始放置钢筋笼过高,而灌注混凝土时流动性过小,埋置在混凝土中的导管深度过大,混凝土托顶着钢筋笼上升。钢筋笼因没有彻底清除孔底沉渣而不能够下放至原设计好的深度;(3)导管底端因其在混凝土灌注至钢筋笼下时提升而与钢筋笼的距离缩减,再加上自导管流出后的灌注混凝土冲击力很大,钢筋笼也会上浮;(4)当混凝土进行大量灌注,尤其是在超过钢筋笼时,再加上埋深较大的导管,这样就很容易致使混凝土的上层表面向初凝状态靠近从而形成硬壳,相当程度的握裹力就会出现在混凝土和钢筋笼之间,即刻提升导管底部至钢筋笼底端以上,否则钢筋笼也会随着以某种程度的速度从导管流出后的混凝土上升而上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浅基础质量通病

一般来讲,在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往往会因为埋置的深度跟要求与实际标准不相符合而产生冲刷及冻胀的现象,同时还可能会因为浅基础的地基跟现实要求不相符合而产生基础断裂、倾斜或者是沉降的现象[4]。同时,浅基础质量通病中还包括了基础顶面高程失控的现象。这是由于全部的基础顶面点或者是部分基础顶面点的标高超过了实际设计值,而且明显大于十毫米。基础顶面高程失控现象的产生就会导致所埋置浅基础的具体深度比实际设计深度要小的情况出现,进而影响到了浅基的稳定性,从而对桥梁工程的桥台及桥墩的稳固性产生重大的威胁。

3防治桥梁工程质量通病的措施

3.1缩颈或孔斜的处理及预防

针对缩颈事故可采取如下措施:(1)土压力的影响可以通过清除孔口附近的堆积物来降低;(2)把钢护筒的长度增加或者采用厚钢板卷制改装成正孔器,该正孔器与钻头的直径大小一样,切记钢板厚度选用10 mm为宜。十字架钢护筒的高度以1.5 m为佳,钻头与钻杆通过中心连接,这样致使钻头自重增加便可钻孔成桩。针对轻微偏斜的孔斜事故,钻孔通常可通过在偏处吊住钻头上下反复扫孔便会修直。针对严重偏斜的孔斜事故或纠斜工作没有效果时,偏斜部位上部可采用回填片或卵石冲平后重新钻进成孔。

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处理孔斜事故:(1)机座在安装钻机时应选择稳固的地基进行安设,转盘和底座维持水平状态。钻进时要时常检查固定钻杆的卡孔、重滑轮缘以及护筒中心是否维持在水平线上,如果没有应该即刻给予纠正;(2)入孔前检查钻具不得马虎,禁止弯曲钻具人孔,且即刻维修或替换磨损严重与间隙过大的插接式连接钻杆接头;(3)在开孔与换层界面或有倾斜的软、硬地层时采用轻压慢转的操作规程进行钻进工作,即刻处理钻机遇到的地下障碍物,禁止盲目加压。时常使用检孔器检查,即刻纠正偏斜现象。

3.2钢筋笼偏位处理

清孔时泥浆的比重和黏度的选择很重要,上下活动钻头把孔内的杂物搅拌成浆后排出。即刻采取措施应对发生的浮笼状况,所焊的钢管及护筒用钢管或方木呈网状压住,这样可以确保钢筋笼上浮时不会发生太大的偏位。

3.3防治浅基础质量通病的策略

有效防治桥梁工程浅基础质量通病的策略为:施工人员在浅基础施工前期,首先需要考虑到桥梁位置的地质与水文状况,明确这些现场施工条件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合。同时还需要将基层的隐验与地基勘探工作做好,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基础下面是均匀稳定而且承载力负荷与实际要求是相符合的地基。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需要将复核测量工作做好,不但需要保证基础轴线的位置准确,还需要保证底面基础标高跟实际设计标高相符合,进而确保基础埋置位置跟设计要求相适应。要防治桥梁工程浅基础质量通病中基础顶面高程失控现象的发生,就需要从以下四点出发:首先是要严格控制基础厚度,保证能够符合质量验收标准,尽量避免超差过大的现象发生;其次是水准点需要进行定期闭合检查与复核检验;再次是施工人员需要全面检测基底的高程,各个基础最少需要对中央五点与四角的高程进行检测,特别是对那些面积较大的基础,还需要采取适当的加点控制措施;最后是施工建设人员在进行桥梁工程施工时,需要将水准点的引出交底工作做好,进而最大程度上避免因为施工人员自己使用错误的现象发生。

4.结语

总而言之,桥梁工程的质量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桥梁的实际使用功能,以及它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时还会直接影响到桥梁的具体使用寿命。因此,桥梁工程的施工建设人员需要具备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能够本着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原则,进而有创造性地防治桥梁工程质量通病,从而提高桥梁工程的实际使用质量。除此之外,在桥梁工程出现质量通病或者是损害时,相关维护人员需要及时对相应部位进行维修处理,同时形成高效的管理维护模式,进而方便人们的出行。

参考文献:

[1]陈建荣,陈源君.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及治理措施[J].山西建筑,2012,16:195-196.

[2]赵淼.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5:220.

论文作者:夏国雄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9

标签:;  ;  ;  ;  ;  ;  ;  ;  

浅谈桥梁桩基础质量通病与防治论文_夏国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