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与传统通信技术相较而言,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通信速度更快,通信质量更高,而应用范围也更广。从技术角度来说,无线通信技术的出现有效弥补了传统技术的弊端。当前,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逐渐深入,而应用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无线通信技术;问题分析;改进措施
前言
在信息化社会的科学水平提高下,无线通信技术也在不断的进行发展创新,在技术水平和应用的方法上,都有了非常大的进展和改变。在此,我们通过分析无线通信技术的现状,可以为以后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做铺垫。
1.无线通信技术研究背景
无线通信能将电磁波信号作为信息传递的介质,在空间内进行交互信息传递的一种通讯方式。现代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的广泛运用。早先的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只是单一地针对用户的语音信息交换而研发的,现今用户在需求上越来越追求信息交流的多样化,于是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技术应用,大大地提升信息的传播功能。未来该领域势必会让用户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实现数据通信。无线通信技术是目前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很多技术都比较成熟,尤其是WiFi和4G技术,已经广泛地被运用到人们现实生活中,成为人们的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本文针对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2.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特点
2.1无线通信用户数量增加
随着社会产生水平的提高,传统通信技术的应用效果不佳,不能满足各行业的工作需求。因此,需要加强通信技术优化研究,弥补当前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了提升通信技术的使用价值,改善使用效果,需要建立完善的通信网络,并做好防护措施,保证通信质量。当前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而普及后移动通信终端的价格也不断下降,相关服务费用也有所减少,但是这不会对移动通信服务商的经济利益造成影响。因为用户数量的增长可以为通信服务商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提高经济效益,并拓展市场份额,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对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
2.2无线通信技术的创新
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终端更新速度快,而无线通信技术也不断地推陈出新。近些年来,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技术相关问题表现更加明显,为技术优化和适用性提供了依据,而技术类型增加的同时也提升技术水平。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对于我国整体通信技术的前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为无线通信的使用已经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约束,这就为技术的应用和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优质的环境。另外,无线通信技术的公众适应量不断在增长,而用户使用需求的增加促进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创新。
3.现阶段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问题分析
3.1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问题
无线通信网络具有3个方面的特点:1)无线通信网络与有线网络相比,它具有很大的开放性;2)无线通信网络具有移动性;3)无线通信网络的传输信道不稳定,会发生变化。正是因为这3个特点导致了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问题相较于有线通信网络更加严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无线通信网络容易遭到监听攻击,信号会被截取;2)会遭到插入攻击,控制无线通信网络的系统;3)用户可以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无线通信网络;4)无线通信网络具有明显的鲁棒性;5)无线通信网络的移动IP安全问题比较严重;6)无线通信网络会遭到无线干扰。
3.2较多的无线通信设备没有得到有效的维护
当前我国虽然有大量的企业购买无线通信设备及其附属设施,对无线通信技术有相当程度的重视,同时也对其设备和设施进行了比较科学合理的维护,但是,还是存在相当一部分的企业没有认识到保护和维护无线通信设备及其相关设施的重要性,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这些企业只仅仅认识到了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带来的效益,没有认识到这些设备需要维护的重要性,没有引进相关的维护人员,导致这些这些设备的使用年限加速缩短,同时也出现了设备运转出现问题的现象。
3.3当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还有待提高
虽然现在有不少的企业购入了无线通信设备及其附属设施,但是在与这些相关技术配套的人员配备上出现了问题,能够准确的掌握和流畅的运用以及维护维护设备的从业技术人员出现了匮乏,阻碍了这些设备的高效运转和服务。技术人员应该具有相当高的设备使用技术,同时也能够准确科学合理的维护设备,使设备能够长期的保持正常运转,同时,这些设备的维护过程种也会有一定的危险情况的发生,这也就需要从业人员能够具有良好的自我安全意识以及过硬的职业素质。也正是因为如此严格的要求,目前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这些人员的安全以及设备安全都受到一定的威胁。
4.无线通信技术发展优化及趋势
4.1加强管理人员的监督力度
管理人员应积极地培养工作人员,确保管理人员自己能对无线通信技术应用有足够的了解,让管理人员的监督能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作用。及时地掌握无线通信新技术将对其推广和使用具有重大的正面影响,甚至还能将其运用到企业现有的模式中,促进企业改革和成长,缩减成本费用,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在互联网领域,最先进的知识才能在第一时间抓住眼球,进而让企业快速地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应用模式,改善用户的使用。同时,管理人员还要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不仅仅要求自己要对管理工作认真负责,还要有使命感,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要安排技术人员一起进行培训,让技术人员对学习内容有更充分的理解,也能明白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所扮演的监督角色的重要性。纸上谈兵的理论知识和经验讲解都是能让技术人员迅速理解的,通过相关人员进行示范能大幅度地降低学习难度,要让所有人明白管理监督能为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带来丰厚的效益。
4.2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
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在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想要获得稳定发展,就必须推进业务的融合,将现有的网络和语音、通信以及多媒体业务融合在一起,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但是,传统的电信网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必须通过技术的改进,打破当前垂直的网络结构,实现网络与业务的高度融合,而这也是电信网络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新一代的电信网络大体上可以分为四层,其中,业务和应用层可以实现对于业务逻辑的有效处理,包括AAA认证、DNS地址解析等,开放业务体系架构的OSA设置有大量的API接口,可以提供增值业务;控制层可以针对呼叫请求进行处理,同时也能够引导传输层进行承载连接的构建,在该层中,最为关键的设备是软交换,其可以宽带网络与数据网络、语音网络等的相互连接;传输层则是NGN的承载网络,主要功能是对于承载连接的管理,在其影响下,承载网络开始逐渐实现了分组化。
4.35G移动网络技术发展
5G移动通信是面向2020年的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在成熟的设计理念的指导下,运用先进的通信技术,5G移动通信使得未来的通信业务更加智能化、高效化、自动化、全面化。由于先进的网络及无线传输技术的支持,未来的数据传输速度、信号的稳定性能、频段资源利用、信号覆盖广度、用户数据体验等,与目前的4G移动通信相比,将会有质的飞跃。这对5G移动通信未来的市场发展有非常大的意义。
4.44G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完善
4G通信技术的关键特征是网络融合,能够实现多种无线通信技术系统共存,通过不同通信系统与通信技术的共存,可以提供优质的网络环境,满足用户的更高要求,在无线网络覆盖区域,用户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连接网络,使用无线网络,使得网络的便利性提升,通信服务质量得到了优化。4G通信网络作为一个全新的IP网络,具有显著的优势。
5.无线通信技术的安全优化
5.1设置防插入攻击
接入控制技术是解决无线通信网络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接入控制技术的一个好处是可以防止非法用户控制无线通信网络的系统。接入控制技术需要经过身份认证,一般情况下只有顺利通过了身份认证的用户,才可以进入到系统中。目前我国采用的无线网络身份认证的协议有RADIUS协议,或者是扩展认证协议。用户经过这些协议的认证之后才可以接入网络系统。不同的认证协议安全性能不一样,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防插入攻击的设置需要从接入控制技术入手进行,这是前面所提到的内容。网络安全的控制本身就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比较重视设置的综合性。接入控制技术很好地防范了非法用户,对于减少网络通信安全问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非法用户在没有基本的信息证明的情况下,不符合网络通信使用身份的时候便不可以进入网络使用网络。
5.2构建鲁棒的网络
网路鲁棒性具有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表现出的抗损坏能力,这种损坏可能是人为也可能是自然。但是鲁棒网络一般是在网络局部遭到了破坏之后仍然可以使用的。以网路的拓扑结构作为研究的前提,掌握网络的节点重要性,并获取支路信息,综合这些信息并进行备份。提高无线通信网络的鲁棒性,还可以进行冗余配置。这样的话可以将站点控制在两个AP之内,这样的话即便是其中一个AP被破坏了,另外一个还可以正常工作。根据AP的性质可以知道,为了让其发挥真正的作用,需要注入专门协议,要让接管工作始终处于一种无间断的状态之中。网络鲁棒性在网络通信中非常常见而且是被提及的最多的,不仅仅是前面所提到它本身的抗损坏能力,还有它的可利用性。在实践当中重点是提高网络鲁棒性的使用价值,使其价值在网络通信安全维护中发挥出来。
5.3控制移动IP安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端到端信息加密的方法,并结合虚拟专用网技术来实现,因为这样的话便不会让信号被截取,攻击者所获得的信息数据也将会丧失效用。在无线通信网络的物理边界中设置一种具有鉴权以及具有加密功能的安全隧道防火墙,以此控制移动IP的安全。在这当中有一个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就是移动节点需要在不影响无线通信网络安全性能的情况之下连接主机以及路由器,通过比较简单的密钥管理协议就可以达到控制移动IP安全的目的。
总结
在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当中,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可靠以及方便的服务,无线通信技术的市场会变得越来越广阔,并且在无线通信技术方面也会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在无形之中不断的扩大了无线通讯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赖炎坤.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大规模MIMO关键理论及技术研究[J].科技展望,2017,27(01):18.
[2]严振杰,俞磊,周鹏成.AP1000无线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试验设计[J].自动化仪表,2017,38(02):82-85.
[3]张静.单片机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企业技术开发,2017,36(01):83-85.
[4]林长星,陆彬,吴秋宇,邓贤进.基于混频偏置合成的高速太赫兹无线通信系统[J].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17,15(01):1-6+25.
[5]方伟津,王立军,黄剑华.光载无线通信系统传送60GHz毫米波无线信号[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7,30(03):56-60.
论文作者:沈旗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8
标签:通信技术论文; 无线通信论文; 网络论文; 通信网络论文; 技术论文; 设备论文; 用户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