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房屋建设过程中,EPC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对工程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其是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提高工程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对EPC总承包模式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叙述,并针对EPC总承包模式下,房屋建设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EPC总承包模式下房屋建设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EPC总承包;房屋建设;质量控制
引言:质量管理是房屋建设工程的重点控制目标。EPC总承包模式作为可行性极高的工程承包方式,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EPC总承包模式是现代较为流行的,融合设计、采购和施工过程的,对项目工程全过程实现有效质量控制的管理模式。目前,EPC总承包模式已被广泛应用到各项建设工程中,其在房屋建设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加。
一、EPC总承包模式概述
1、EPC总承包模式的概念
EPC总承包模式,是指总承包商对工程项目设计、采购和施工工作进行全过程承担的工程承包模式,为实现这一总承包工程,业主与总承包商签订总承包合同,该承包模式的合约中,不涉及监理等第三方监管。EPC总承包模式利用三方(即:设计、采购、施工)相互融合,实现了资源整合,并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效率。目前,EPC总承包模式在国际上的应用较广。同时,EPC总承包模式在房屋建筑、石油、水利水电、铁路、化工行业正逐渐普及,其涉业范围逐渐拓广。
2、EPC总承包模式的特点
EPC承包方项目范围扩大至项目全程,其面向房屋建设的价值点增加。EPC总承包对质量控制的专业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具体表现为在设计能力、施工能力、采购能力、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上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对专业性能力要求更高的EPC总承包模式,给承包方带来了极大挑战,为行业市场竞争带来了活力。
EPC总承包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这种合同模式,为提高房屋建设项目的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基础条件。设计、采购和施工的三方交流,促成了房屋建设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的可行性。同时,也有利于成本控制。
EPC合同计价采用固定总价模式,投资商利用定额投资将风险转移给总承包商。这种控制投资总额的模式加强了工程质量管理的综合控制能力,并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
综上所述,EPC总承包模式下,房屋建设实现了统一运作,并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投资风险。同时,房屋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证。因此,基于EPC总承包模式下的房屋建设质量控制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其市场应用将逐渐拓展。
二、EPC总承包模式下房屋建设质量控制要点存在的问题
1、总承包商缺乏自主性和主导性
在房屋建设EPC总承包模式下,设计、采购和施工的一体化特点,使EPC总承包商在项目实施环节中,自主性表现懈怠。这种懈怠使EPC总承包商在房屋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和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主导性地位处于弱势。而在房屋建设EPC总承包模式运行下,如果总承包商缺乏自主性和主导性,其管理职能必将下降。管理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的管理上、在符合施工现场条件和施工标准的设计方案上、在施工工艺和技术的实施环节,必将引发工程质量问题。
2、在设计、采购和施工上质量控制不足
EPC总承包模式下,房屋建设过程的设计质量不足,表现为设计与工程总体情况不协调,尤其表现为设计进度和总体进度差距明显。产生这一不良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在项目总体情况未明确情况下,设计先行导致了设计缺乏专业性,最终出现设计与实际不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由于设计与其他方的交流滞后性,导致采购和项目整体推进无法健康进行,也容易造成工程损失现象。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的质量管控上,材料采购和检测缺乏控制,则影响着整个工程质量和安全。房屋建设项目施工环节涉及原材料和设备进场,这些建设物资的使用条件如果不达标,很可能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具体表现为:设备性能和运行无法满足现场施工需求,材料采购质量标准不合格等。同时,EPC总承包模式下,又存在施工材料和危险品堆放管理不规范、区域功能划分不明确等问题,由于现场保护不利而形成污染,将严重影响现场施工效果,为房屋建设施工的进行埋下安全隐患。
EPC总承包模式下,房屋建设过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施工涉及的质量问题通常较为繁琐,而针对这些质量问题的预防和控制体系建设,即EPC总承包商在房屋建设质量控制体系建设上仍显稚嫩。体现为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监督力度不足。此项缺陷成为质量问题经常出现验收不合格现象的主要诱因,使总体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威胁。
三、EPC总承包模式下房屋建设质量控制措施
1、加强总承包商自主能动性建设工作
EPC总承包商应在严格履行项目承包合同内容的技术标准和业主要求的基础上,完成并执行房屋建设项目EPC总承包方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在质量管理控制上,应对影响设计、采购和施工的各个因素进行控制,致力于每个建设施工环节、工序和操作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同时,作为EPC总承包商应建立自律要求。在项目质量控制时,应按照质量要求标准进行自检、互检和专检。对于已完成的阶段性工作,建立先自检,后报业主检查的执行原则。另外,为了加强EPC总承包商自主能动性,要求其需对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有效地提出纠正方案,并及时、准确地采取预防措施。
2、针对质量控制要点 加强过程管理
EPC总承包模式下,进行房屋建设质量控制,应针对质量控制要点,准确地开展过程管理的加强工作。具体实施方法应分别根据设计、采购和施工等质量控制要点,阶段性地实施质量管控措施。
在设计阶段,设计工艺和技术的应用需纯熟,确保设计对现场分析和研究的准确性,避免因设计不当而导致返工等情况出现,形成工程损失。同时,应注重设计阶段的审查工作,在设计阶段发现问题,应采取及时、有效的解决措施。尤其针对EPC总承包项目全过程的交叉作业问题,应做足充分考虑和技术处理。
在采购阶段,应对材料质量控制进行全面的布设。通过合理的招标途径,选择适合为施工建设提供优质材料的开发商。同时,针对设备的监控、物资生产运输全过程进行严密的布设,监管大宗材料质量安全。保证材料供应的准时性,并对物资供应做足货物检查工作。如果审查过程中,出现不合格产品,应立即处理,严防材料采购造成的工程质量安全问题。
在施工阶段,应将施工工艺和技术操作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对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做足施工流程培训,加强人员的施工技能。同时,应严格把控施工各个阶段的质量安全,做到阶段性检查,将EPC总承包模式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内容,分散到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和各个工序环节。
结语:通过EPC总承包模式的市场应用,根据房屋建设质量控制要点研究,分析其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是目前业界对EPC总承包模式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EPC总承包模式过程中,质量控制如果得到根本地优化,则将带动整个房屋建设工程工期的缩短、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提高,和工程施工成本的降低。此项研究具有前瞻性,并大大提高了EPC总承包模式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苏建焜.EPC总承包模式的项目管理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
[2]王洪冰.国际EPC总承包项目质量管理模式浅谈[J].门窗,2018(1).
[3]谭贺天.EPC总承包项目设计全过程管理与实施要点[J].价值工程,2018(7):23-25.
论文作者:王燕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总承包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房屋论文; 模式论文; 采购论文; 模式下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