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整体建设规模也实现了进一步的拓展,而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建设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其建设质量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经济利益,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直接决定了人们的生活状况,需要相关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市政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应对措施,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施工通病;应对对策
1 市政工程施工通病分析
1.1 缺乏有效的监管系统
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是制定合理科学的监管制度,但是目前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质量和安全问题,原因主要包括监管人员的监管力度不够、能力不足、对监管过程不够重视、监管制度不完善,没有明确地划分监管人员的职权,导致监管人员工作态度消极,缺少责任感,责任意识单薄,导致施工质量不合格,拖延施工进度,增加施工成本,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
1.2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很多施工单位的安全质量意识比较薄弱,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为了在工期内完成施工,超负荷地工作,既影响了工程质量也大大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管理层对质量安全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使很多施工人员没有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记录施工过程的各数据资料时,没有及时地跟上施工进度,使现场的施工资料更新不及时;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得提高,设备操作不熟练,不能及时高质量地完成施工作业;机械设备的选用不合理,延长了施工时间,增加了工作量。
1.3 机械设备不完善
使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可以保证甚至提高施工质量,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可分为3个部分:(1)施工前,要注意对机械设备的养护,避免其生锈老化;(2)施工时,施工过程中对设备的选用也很重要,机械设备选用不合理会延长施工时间,影响施工质量,甚至造成机械损坏增加施工成本;(3)施工完成后,如若不及时保养设备,会增加机械设备的负荷,在下次使用时很可能出现熄火、停止运作的状况。因此,机械养护非常重要,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
1.4 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
对于市政工程施工来说,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本保证,市政工程项目的使用期限是由材料直接决定的。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必然会对工程质量产生极大影响,同时还会让建筑的使用寿命大打折扣。目前的市政施工过程中仍然有施工材料以次充好的现象发生,这就需要强化施工材料质量管理。
2 市政工程施工通病应对对策分析
2.1 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
国家的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检查,对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另外,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责任制度,明确分工,明确职权属性,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检查小组定期对施工进度进行检查,然后定期开会,汇报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会议上讨论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检讨反省不足加以改进。还可以设立网络留言系统,允许员工建言献策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留言,采取对安全管理有帮助的建议发布到安全管理体系里,这样由员工和管理者共同构建的制度体系更容易让员工实行,还可以在网络上开展安全教育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对员工的职责严格要求,动态管理,使他们严格按照管理体系做事,共同贯彻落实管理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建立施工技术创新体系
市政部门要从自身出发树立起创新理念,从既有施工技术出发支持技术创新,让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能够得到快速发展。这就需要市政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成立相关部门解决市政施工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对其进行实地调查并对技术进行实时优化。此外,适当的奖励机制能够对创新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对于施工人员进行的有效技术创新给与奖励,在市政中营造起积极的创新氛围。政府部门还应当重视与外界的交流,通过与设备厂商的沟通,与相关研究机构的交流,能够解决市政工程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对于市政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要重视通过新型设备的使用来解决,实现市政工程的优化。在日常工作中,政府部门要重视对市民的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市民对市政工程的满意程度,进而对工程进行优化。
2.3 做好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之前,需要对前期的工作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并且根据各个施工环节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对施工现场以及周围环境进行细致的考察与分析,排除一切可能故障。设计方案要与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相符合,尤其是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情况对管道施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了解与掌握现场的水文地质情况,还有交通状况等多方面因素,保证后期施工的顺利开展。施工的管理者必须要严谨的分析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严格评审施工的技术与方法,重点控制与管理施工过程中使用的相关技术。对于施工使用的技术与施工流程,在施工之前一定要进行分析与研究,制定最佳的设计方案,保证人力与物力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严格把守材料质量关卡,在材料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应选择信誉良好的大型建材企业作为供应商,避免贪便宜,选择小作坊,保障材料质量;在材料进场前,质量检测人员应对材料外观与质量进行检测,保障质量符合设计标准与国家规定指标,提高工程质量。在材料进场后,选择通风、干燥之处作为材料存放地,避免材料在存放过程中受到影响。在材料应用前,施工人员应对材料进行最后一次检查,以此杜绝劣质材料进入使用场地,并被应用于工程建设中,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明确工作要求,根据工艺技术要求等,引进配套的机械设备,以便于满足工程建设进度与工艺方面的需求,逐渐提升工作效率。一方面,施工企业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升级处理,淘汰滞后的设施,例如:在使用先进测量检测技术的过程中,应当配置高测量精确度的机械设备,保证工作可靠性与有效性。另一方面,要保证机械设备质量符合相关规定,提高其使用安全性,满足当前实际发展需求,达到预期的施工目的。
2.4 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目前由于市政工程不断的发展,参与工程的施工人员也与日俱增,就出现了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在很多施工技术中,要求施工人员都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能够保证施工作业时严格地按照施工要求进行的。所以,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准的要求时保证工程进行的前提条件。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对员工进行统一技术培训的方式来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使员工通过培训对工程项目进行整体上的技术把握,能够熟练的掌握各项专业技术要求,顺利进行施工操作。
3 结语
目前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正在逐渐扩大,市政工程的质量对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影响,并且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所以,相关部门需要对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予以相应的关注度,并针对当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进行深入的研究,严格监管施工中的测量工作,确保测量结果是否准确,同时还要对市政工程的监管以及质量控制工作进行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市政工程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志福.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通病[J].江西建材,2017(23):100+108.
[2]余海红.市政工程施工通病与应对对策分析[J].居舍,2017(30):10.
[3]张建太.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分析与对策[J].江西建材,2017(22):93+97.
论文作者:叶元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市政论文; 质量论文; 材料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通病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