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浅析论文_余凤生

土木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浅析论文_余凤生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马鞍山市 243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得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工程系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地基为土木工程施工的基础性环节,作为整个工程的基础,承担着较大路面压力。而在地基处理中,会存在部分的软土,由于软土强度低、压缩性强这一固有的性质,会使得土木工程在施工中存在较大的难度。若在软土地基处理中,没有对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要求,对软土地基没有进行真确的处理,会给整个工程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到土木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本文将对土木工程软土地基施工进行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研究

前言

众所周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作为一个重要部分,能起到承载负荷的作用,地基施工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工程施工质量。据此,要想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就必须确保地基施工质量水平。若施工过程中没有对地基薄软环节进行深入分析,控制施工质量,就会导致土木工程在施工完成之后发生路面病害,并引发较大的行车安全问题。当前,土木工程施工中最为显著的工程质量问题,便是由于对软土地基没有进行正确的处理,从而导致地基稳定性不足,最终出现各种施工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到工程总质量。

一、软土地基施工现状

经笔者分析,目前施工人员在土木工程中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时,由于处理方式不恰当,引起严重危害。其一,当施工人员对软土地基周边环境没有进行周密细致的勘察时,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设计会出现漏洞,不利于土木工程的顺利开展;其二,是由于施工人员自身问题所导致,据笔者调查,部分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中已经发现了地基质量问题,但并未采取一定措施予以改善,从而导致地基坍塌现象发生,为整个工程施工带来诸多不便。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中,由于自身技术的欠缺,导致地基质量问题。其三,当施工人员操作不当破坏地基整体结构时,会在产生地基之间的摩擦,导致地基整体的稳定性受到破坏,给土木工程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土木工程中促进软土地基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

综上,笔者对土木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现状进行了分析,为了提高地基承载力,施工部门应科学应用各种加固处理技术,以此更好促进工程的开展。

(一)表层排水法

表层排水地基处理与加固方法,主要是在路基填实前,从地面挖一条水沟,以方便地基水的排出,进而有效降低地基的表层含水量,确保地基土质符合施工要求。在开挖过程中,为发挥水沟在施工内的盲沟作用,通常会使用透水性良好的砂砾来进行回填。而水沟的开挖,则需要结合施工地点的实际土质状况与地形地貌,选取合理的开挖方式,确保地基排水的顺畅。水沟开挖断面尺寸,一般宽为0.5m,深为0.5-1m。在路堤的填筑前,一般使用砂砾来进行盲沟的填埋。若盲沟内埋到有孔管,还需要通过过滤材料加以保护。

(二)强夯法

强夯法实际上是通过对地基的夯击来促进地基承载力。强夯法目前在我国各工程施工中均得到了有效利用。据调查,强夯法通常应用在砂石、粉土这些软土地基当中,将强夯法应用到该地质施工中,能起到提高地基强度,降低地基压缩性等作用,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使强夯法取得较好的效果,还需要结合物理学方面的性质,采用综合加固的方式,提高地基的坚固程度。

(三)换填法

除强夯法以为,换填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软土地基加固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换填法主要通过对软土层进行置换来实现,通过人工或是机械的方式,来进行分层夯实、振动,以确保地基强度符合使用要求。若地基软土层较薄,且上部载荷能力不足,则需要通过人工或机械方法,来进行表层的夯实与振动,通过系列处理,让地基的强度得到大大的加强。据研究,目前施工人员通常将换填法应用在杂填土、淤泥质土当中,以此促进软体地基强度的提升。

(四)桩体挤密法

桩体挤密法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相应的施工设施,在软基内加入桩体,实现软土的挤密作用,并与天然的地基进行融合,成为一种复合性的地基,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的整体强度。通常,桩体挤密所形成的桩体形式多样,包括水泥土桩、碎石桩、砂桩、二灰土桩、钢渣桩等,而应用得最为广泛的便是粉喷桩。粉喷桩属于水泥土桩,主要是以水泥、石灰等作为固化剂,利用特制深层搅拌机械,通过压缩空气把粉体送至地基的深处,并与软土进行强制性的搅拌,再利用固化剂与软土间的系列物理化学反应,确保软土地基更加固结、稳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主体需要结合实际施工环境,对不同的地质条件与荷载条件加以配合比的调整。

实际上,复合地基的应用在工程施工中也十分常见,它主要通过对地基的加固,来提高地基载荷力,确保工程的有序进行。据笔者研究,目前复合地基通常应用在非刚性体的碎石桩、挤密桩中,并发挥出一定效果。尽管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取得了相应的试验数据,然而所采用的计算模式仍旧是先对桩柱体与桩柱间土体的承载力进行分别的确定,之后再按照相关的原则,计算得出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因此,针对于各桥涵基础工程,复合地基便必须要符合地基的沉降性、承载力等基本的要求。在软土地基加固完成之后,为了确保地基不再发生再次软化,则需要在保障地基稳定性基础上,尽快对路堤进行填筑施工,以缩短地基的预压时间,消除或降低地基的沉降现象。在进行分层填筑路堤过程中,还要从路面中心向两侧逐渐递增,而每填一层,都需要对所填的地基质量加以检查,确保地基不发生沉降现象,以实现路基的稳固。

(五)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通常可分为砂井排水与塑料板排水法两种。其中砂井排水一般适用于含软粘性土的地基中,通过预压处理,运用震动、射水、钻凿的等方式,形成孔内注入砂的砂井。之后,再将预制的砂井表面在砂沟上进行平铺,且厚度要控制在0.3-1.5m之间。最后,利用砂井挤出土层当中的水分,让地基的土粒连接更加的挤紧,实现加固土体的目的。而塑料板排水法,其原理与砂井排水法大致一样,只是需要用绳子、塑料等来形成一个排水井,通过垂直竖向排水通道,来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与加固。与砂井排水方法相比较,该方式稍复杂,需要结合预压的步骤逐层将土层内的水排出去。

(六)化学加固与添加剂法

添加剂法主要是强化黏性土壤的压缩性与强度,通过在地基土质内添加熟石灰、生石灰的方式,有效降低黏性土壤的含水量,以防止团粒的产生,促进土体的稳定形成的一种软土地基加固与处理方式。而化学加固法主要是利用某种化学溶液,并将化学溶液加入到地基的土壤之中,以促使其发生系列化学反应,形成胶凝物质来增加土粒间的融合性。在土木工程中采取化学加固能起到一定效果,施工人员可以对其进行合理应用。

结束语

综上,笔者对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下,我国的土木工程承载的压力越来越重。而地基为土木工程的基础性工程,其质量优劣直接决定着整个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领域一定会得到全面革新,施工技术也会得到全面优化,软土地基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会为施工人员带来诸多不便,为了改善这一点,我国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地质特征选择最合理的加固措施,以此提升地基承载力,促进我国土木工程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秀娟.加强软土地基施工管理,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J].价值工程,2014,16:131-132.

[2]刘汉龙,赵明华.地基处理研究进展[J].土木工程学报,2016,01:96-115.

[3]周建文,翁广良,周杨.加强软土路基稳定性的措施[J].交通世界,2016,Z2:108-110.

论文作者:余凤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6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浅析论文_余凤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