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3;11之后的情况:变化和不变_9.11事件论文

9/183;11之后的情况:变化和不变_9.11事件论文

9#183;11后我们的处境:变与未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处境论文,未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清华—世界论坛

主持:阎学通教授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参与:牛军教授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季志业研究员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郑羽研究员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研究中心

金熙德研究员 中国社科院日本问题研究所

时间:2001年12月7日

地点: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格局未变 大国关系未变 主要矛盾未变

阎学通

9·11后,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有没有改变?我的看法是,大的没变,变的只是局部性的或程度上的。阿富汗战争没有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不会出现因战后大国力量的消长而导致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像一战、二战那样。我们所说的“一超多强”或美国人称的“一极”格局没有改变。反而是作为9·11事件最大受害者的美国,通过这场反恐战争巩固了其主导世界的地位。

大国间的战略关系变了没有?确实发生了变化。中美、俄美关系有了改善,但不是根本性的改善。美国不可能让俄罗斯加入北约,中美也在谈如何将这种改善持续下去,合作范围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大国战略关系有变化但不是太大。

国际主要矛盾变了没变?9·11之后有一种观点认为反恐将成为主要矛盾,国际安全战略问题随之转向反恐。我个人认为,反恐虽然可能是长期的,但它成为国际安全、国际战略的首要问题不可能是长期的。大多数国家之所以都参加国际反恐,很大程度上因为它是个非传统安全问题,就像贩毒、洗钱、非法枪支买卖等犯罪活动一样,能普遍成为国际社会反对的对象,但它很难成为国际主要矛盾。长期的国际主要矛盾从“一极”主宰与“多极”化之间的矛盾一下子变为与恐怖主义的矛盾是不可能的。

合作趋势加强周边情况复杂化

牛军

我谈谈变化的方面。

9·11之后国际环境有什么变化?我认为,对中国来说,择其要者大致有两个方面。第一个变化就是国家间的合作趋势加强了。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大国之间的合作趋势在加强,其二就是多数政府间合作的趋势在加强。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9·11恐怖袭击使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都感受到了威胁,这种跨国安全威胁造成的后果不仅是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损失,而且使受害国家政府的政策受到质疑,政府的威望受到打击。在反恐问题上,为何这么多政府空前一致?因为所有的政府都是它威胁打击的对象。不分阶级,不分民族、种族,都受到威胁。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

9·11事件成为一个转折,使得美国和整个国际社会达成高度共识,就是恐怖主义是对当今所有国家政府,也是对主要的国际秩序的严重威胁。

二、美国政策的变化,是使得国家间的合作趋势增强或紧张关系有所缓解的重要因素。这是9·11恐怖袭击的直接后果。美国政策的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它的单边主义的政策有所改变。第二就是在有意地遏制一些地区冲突,包括印巴冲突、巴以冲突。美国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大家齐心协力,集中力量打击恐怖组织。

三、9·11事件严重加剧了全球(首先是美国)的经济衰退。对付经济衰退只有通过加强各国合作。

这种国际合作的趋势能持续多长是我们所关心的。它能不能是一个长期趋势?我个人认为,冷战结束以后全球形势趋缓,目前这种情况是这个大趋势发展下的小趋势,是连接在一起的。恐怖主义威胁是冷战后全球安全环境发展的一个比较典型的表现。

9·11之后国际环境的第二个变化是我们周边的情况复杂了。9·11后,我们周边国际关系的面貌发生了变化。首先我们周边出现了不稳定的局势,主要是在中亚地区,对我们的西北部边疆产生影响。

另外,在南亚地区,因为反恐怖,美国在南亚地区的介入带来了一个不明朗的前景。巴基斯坦失去背后阿富汗的这片依托,而美国继续加强同印度的军事合作,印度力量相对加强。力量不平衡就容易出问题。如果克什米尔再发生冲突就不是小问题了,而是拥有核力量的两个上亿人口大国的冲突。

中国安全压力减轻

阎学通

变化还是很多的,第一个就是很大程度上改变了9·11之前我国面临的美国战略压力。中国在安全方面面临的压力减轻了许多。虽然原有的矛盾未必消除,但其紧迫性下降了。不但是中国,其他所有大国都借9·11事件改善了自己的安全环境,像俄罗斯、日本、德国等,特别是俄罗斯。美国是惟一的例外,它面临的安全环境的最大问题是安全威胁从国外走向国内,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从纯粹的安全意义上来讲,美国的安全环境恶化了。美国现在面临的恐怖主义不仅在国外,而且在国内。

正是美国安全环境的这种变化,使得美国对其他大国的战略合作需求上升了。这种需求也是中国目前改善同美国战略关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

俄美关系改善美国比较主动

季志业

实际上,俄美关系是在2001年4月“中美撞机事件”之后开始发生变化的,而不是在9·11之后。撞机事件之前,虽然普京一直在对布什新政府示好,但美国的做法却是拉中国、打俄罗斯,撞机事件之后则变成打压中国、拉俄罗斯。布什本来表示上半年根本没有时间见普京,但事件之后又紧急约见普京,这就出现了“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之后立即就在斯洛文尼亚首都与普京会见的情况。

俄美关系能走多近,主动权并不在俄罗斯一方。俄罗斯的主要目标并不是要和美国抱在一起,它也知道抱不到一起。俄的目标是想融入欧洲。戈尔巴乔夫、叶利钦都是如此。普京上台后强调要融入主流文明社会,这个主流文明社会就是欧洲。普京有句名言:俄罗斯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欧洲国家。

为了搞好与欧洲关系,就必须调整对美关系。如果俄罗斯和欧洲贴得更近,美欧之间的矛盾会更突出。美国是不希望看到俄欧之间走得很近。这就要搞好俄美关系。另一方面,俄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也需要从美国得到。

9·11事件后,普京在国内经过十多天的紧急磋商后,说服了军方的强硬派,推出了与美国合作的五点意见:

一、向美国开放进行人道主义援助的空中走廊。

二、向美国提供情报。

三、向美国提供搜救。

四、支持阿富汗的北方联盟。

五、与中亚国家共同协商对美提供支持。

这五点意见可以看作是俄罗斯继续向美国示好的表示。即使是在上半年美国打压俄罗斯时,在美俄间发生每一件事后,普京都要说一句:这不影响美俄关系的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俄罗斯想改善对美关系的政策是一贯的,现在变的是美国,从美国决定在阿富汗动武的时候,美就考虑到与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更何况俄已表示了想合作的意图。因为俄有在阿富汗打仗的经验或者说教训。俄在阿富汗有非常广泛的情报网。俄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支持北方联盟,再者,和阿富汗接壤的中亚国家也与俄罗斯有着密不可分的各种关系。所以,搞好与俄的关系,美国在阿动武就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因此,这次在改善与俄关系时,美国表现得比较主动。

俄罗斯战略收缩找到契机

郑羽

我的看法是,现在俄美关系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只从政策层面来解释显然不够,我认为这里是有战略性考虑的。

在2000年初,俄就搞了一个“俄罗斯国家发展报告”,其中就提出了战略收缩的主要思想,提出“有选择参与”。这个内容写在其中第二章“俄罗斯在21世纪面临的外交挑战”中。还说要丢掉超级大国幻想,少提“多极世界”,对北约东扩,如果有实力就进行坚决地抵制,如果没有实力阻止,就不要用“威胁”的字眼,避免损害与北约成员国的关系。

但这种战略收缩没有立即成为政策。西方有这样一个评论,即说普京上台的第一年(即2000年),他实际上在撮合国际上的反美力量,拉一个与美叫板的阵线。我认为俄那时的对美政策有单一化的趋势,即只与美国谈核安全问题,谈核稳定,而把对外经济政策的重点放在欧盟了。它用欧盟来抵消俄美关系冻结对俄罗斯造成的损害。俄这样做也是有长远战略考虑的。

但在克林顿下台后,普京开始谋求俄美关系的缓和。尤其是中美“撞机事件”后,俄罗斯的态度明显积极了,但我认为当时美国的变化幅度不是太大,还是9·11事件之后的变化最大。

9·11之后,俄罗斯的战略收缩找到了一个历史性的契机。1998年金融危机以后和1999年科索沃战争以后,俄罗斯整个民族的士气相当低落,民族自信心受到了很大的挫折。普京上台后,无论在国内国外他都要树立一个铁腕形象,树立自己的政治威信。所以从2000年的几件事来看,他还是比较强硬的。9·11则为他提供了一个施展收缩政策的契机。并且应该说俄目前的这种战略收缩是有相当的理论准备的,因为它对前些年或一边倒向西方、或重搞大国政策的做法进行了思考。

俄美关系没有根本变化

季志业

我认为在9·11之后俄美关系的改善上,俄的得分很多,最主要的就是阿富汗问题。在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想的排列当中,最大的危险是国内经济的进一步下滑,第二就是南部的局部冲突和民族分裂。其次才是战略失衡。经济现在应该说是有了一点起色的,已经走上了一条较正常的轨道。南部的不稳定因素中最主要的就是车臣问题。而在车臣打仗的主要是外国雇佣军,多半是从阿富汗过来的。资金来源多为沙特、土耳其及本·拉登等。要解决车臣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把它的后援根子拔了,所以借美国之手把塔利班干掉是俄解决车臣问题最好的方案。

在这次对阿富汗的行动中,美国控制了天上,而打地面战的却是俄支持的北方联盟。虽然美国开始说不允许北方联盟进入喀布尔,但最后还是进去了。据说是普京给布什打了电话,并且表示在未来阿新政府的组成问题上,可以按照民族比例的方案,而不是谁占领就由谁主导。最后布什听了普京的意见。在未来的阿富汗事务中,俄罗斯的影响肯定会增长。

所以,我的总体感觉是9·11事件后俄美关系有变化,但未发生本质变化。在中亚这个地缘问题上,俄美仍然存在矛盾,北约东扩及反导问题上的矛盾也没有解决。

俄罗斯的收缩是有底线的

郑羽

我认为,战略收缩也有底线。我觉得俄还是有一些底线的。

一个就是独联体的战略依托,俄在独联体的领导地位不能放弃。俄给自己的定位是:俄罗斯现在是一个虚弱的、衰退中的、地区性(欧洲)的大国。所以我认为在阿富汗问题上的积极做法是俄底线的一部分,是它周边安全的底线,不能放弃。我认为不能看作是俄的一种战略进攻的态势。

还有一个就是NMD问题。9·11之后,在这个问题上俄美之间存不存在妥协的可能?如果美国想在整个反恐怖过程中保留这种大国合作关系,它是不是会做些让步?布什在10月有个讲话,说可以搞个有限NMD,它不损害其他大国的利益。对这个问题需要做认真的研究,弄清美国究竟想干什么。12月13日,美国政府宣布退出《反导条约》,这无疑给俄罗斯的政策当头一棒,但基于上述分析,俄罗斯政府的反应应该说是相当冷静的,而议员们则可以大放厥词。就目前的情况看,这个问题仍然有谈判余地。还有其他一些问题。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现在有一种消息说,美国人可能会考虑把俄罗斯最忌讳的波罗的海三国在第二轮东扩中暂缓一下。

在中亚石油资源的争夺上,我认为美国人对中亚的介入将是非常有限的,美国人视中亚为烂摊子,一是投资环境不好,另外就是对中亚的政治改革评价非常低,现在看来美国主要是盯住这里的石油资源。对于中亚的其他方面,美国并不急于介入。

给了日本一个绝好机会

金熙德

9·11事件最大的后果就是德、日这两个二战的战败国都走出来了。国际舆论说他们的军舰比二战时期开得还远。日本不是一般的得分,一下子突破了海外派兵这个禁区,想让它缩回去都回不去了。这是决定性的。为什么说是突破?以前不也有过类似行为吗(参加柬埔寨维和)?就是因为这次行动不是在联合国的旗号下,这次是赤裸裸的援助美军,至于支持什么,具体内容可以不断加嘛,这次是输送武器弹药,下次呢?配合作战?而且过去规定只有出于自卫才能还击,现在不用这个借口也能打人家了。等于主动进攻。而且先干再说,国会不用通过,事后承认就可。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一心想成为政治大国(日本人自己讲是普通国家),突破这一步只是早晚问题。

日本有个矛盾现象,经济衰落使政治官员、经济官员一片悲哀,只有防卫专家趾高气扬。防卫专家特别受尊重,人气节节上升,和平主义式微。小布什、小泉都需要战争。这次海外派兵,日本国内舆论基本一致,反对修改和平宪法的声音也越来越低,这一趋势将来可能不会逆转了。

日本原来对走政治大国、军事大国(它自己叫普通国家)这条路还有所顾忌,9·11真是个绝好的机会,我支持反恐谁会说三道四?这次就有个奇怪现象,二战战败国德日走出来都利用联合国宪章“集体自卫权”这一条。这其实是针对它们制定的,防止它们东山再起,小国联合自卫。现在它们反而利用这一条走了出来,形成一个悖论。

中日关系会更复杂

金熙德

中日关系今后会更复杂。今后美国如果在台海进行军事干涉,日本可能更积极,因为它有自己的利益在其中。

日本原来搞日美同盟的最大理由是:不搞日美同盟,我就没有安全措施。我们容忍日美军事同盟的前提是,你不能搞军事行动,你要让亚洲人放心。现在突破了这点,还和美国搞在一块,亚洲及中国的疑虑增加。过去日美同盟既有针对中苏的一面,也有控制日本的一面,现在日本被解放出来了。对我不利的一面增加。

反过来中日经济关系发展突飞猛进,这是一个好的方面。

可利用东亚合作牵制日本

金熙德

再有,可利用东亚合作牵制日本。其实日本对东亚合作并不热心,它一直认为自己是西方一员,一门心思“脱亚入欧”,不愿与亚洲搞在一起。它虽然也参加了东盟与中日韩会谈等,但心中害怕得罪美国,又硬要拉进一个澳大利亚来平衡。原来东盟在大国间搞平衡,主导了这一地区的事务。自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后,东盟一蹶不振,现在东盟在美日间搞平衡。9·11后情况发生变化,国际反恐怖主义的下一个战场很可能就在东南亚。所以对东南亚,美国现在一点底都没有。

另外,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东盟特别感激,而对美国的无所作为心存不满。由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因素,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有实质性增长。而东盟同美国似乎逐渐在拉开距离。这不是一时一事的变化,这次出席东盟会议朱总理提出两点,一是支持东盟坚持自己的模式,二是建立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这是个重大的决策,对日本的冲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日本国内对此反应强烈。小泉首相出席东盟会议回来立刻召集有关人员,斥责他们都是干什么吃的,这么大的事情都没有预料到。日本也曾提过建立东盟——日本贸易区,东盟没吐口,心里对日本不太信任。这次我们在东南亚这片得了分。有舆论认为,中日争夺在亚洲的影响不就在东南亚和朝鲜半岛这两个地区嘛。拉住了东盟和韩朝,日本就没什么戏。

不确定性:最大的安全问题

阎学通

在所有大国从9·11事件和反恐怖主义行动中得到眼前这些看得见的好处的同时,还潜伏着一个十分巨大的危险。这就是中东。美国政府也非常担心,这场战争到目前为止,还不能排除升级为文明冲突的危险。巴以现在打得越来越厉害。以前因为美国偏袒以色列导致中东问题变得非常复杂。9·11后美国政策往中间转,又出现新问题,巴以双方都不信任美国,都认为美国的支持是不可靠的,只有靠自己。靠自己怎么办,只有一个字——打!美国在阿富汗的这场战争实际上已严重影响到美国同穆斯林国家的关系,如果巴以冲突升级,一旦扩散了,美国面对的就是整个穆斯林世界了。这场大战一旦打起来,后果很难讲。美国有人称之为第四次世界大战(把冷战称为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是各大国面临的大问题,这是一个共同利益。大国能否有效合作,防止这场战争升级为文明冲突,成为第四次或世界范围的战争?有没有这个能力?现在不得而知。但大家都看见眼前的好处,都在拼命利用它。中国和世界面临的最大安全问题是什么,就是90年代初常用的一个词——不确定性。谁都没想到4月1日会出现撞机事件,谁都没想到9月11日会出现撞楼事件,明年可能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件。不确定性的危险在增长。不确定性成为安全的主要威胁。

哪一环节变动都会牵扯中国

牛军

由于地缘的关系,中国和亚洲及太平洋的许多重要国家和地区都发生着联系,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南接南亚次大陆与印度洋,西邻中亚,北连俄罗斯,东连朝鲜半岛及日本,东南与东盟相望。因此,无论亚洲链条上的哪一环节发生变动,都会牵扯到中国。要想亚洲稳定,那种企图拉拢周边整中国的办法是没有出路的。美国很难理解这一点,因为它没有在这个地理环境中生活,很难感同身受。

在缓和的大趋势下,我国周边情况的复杂化,我想不会朝于我不利的方向发展。假设美国想遏制中国,操纵周边的这种变化,至少在目前是做不到的。当然,现在既然出现了这些变化,我们应当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周边,推行睦邻友好政策,巩固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在新的、变动中的局面里,我们应该在周边花的功夫更多,投入的精力更多。

周边环境复杂了,肯定与过去不一样了,但未必是长期趋势,国家间缓解的趋势还在,还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反恐怖。

中国成了被人看好的“概念股”

阎学通

政治上的最大变化是什么?牛军认为国家间的合作加强了,我想用一个更窄概念:9·11事件加强了政府间的合作。但政府与社会的矛盾在加剧。甚至在欧洲,欧洲一些国家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反战运动。这说明什么呢?政府与社会矛盾的加剧必然导致各国国内政治的不稳定。矛盾越大越不稳定,有可能出现政变与骚乱。这些矛盾将怎样影响国际政治的稳定性还不得而知,但肯定会加剧国际政治中的不确定因素。

经济上的最大变化是什么?正像牛军讲的,9·11非常明显地加剧了全球经济恶化。这使得中国的经济地位相对突出了。其实中国经济本身并无多大变化,只是比经济恶化的国家来说表现得好,这使得全世界看好中国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期上升了,这是一个“概念股”,这“概念股”的作用可大了!认为你经济会高增长,认为你要成为发动机,认为你能起负责任的作用。其结果是它对你的态度就发生了变化,宣扬“中国威胁论”的就减少了。这个经验已被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所证明。如果这次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稳定,那么全球性的“中国威胁论”就会下降。

中美合作的更广泛基础不是反恐,而是经济。如果美国这次战争打赢了,经济却搞坏了,小布什肯定会蹈老布什的覆辙,当了一回战争英雄却丢掉了白宫。因此,小布什现在的当务之急之一是千方百计挽救经济。要救美国经济,中国这个大市场无论如何不能丢,跟中国的合作不能少。同时,美国经济一跌,对中国经济影响也极大。这个共同利益太重要了,是中美今后合作的重要基础。

综上所述,从安全、政治、经济方面看,9·11之后,中国的国际环境实际上是有所改善,但并不是本质性上的改善。

标签:;  ;  ;  ;  

9/183;11之后的情况:变化和不变_9.11事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