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活动与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空间结构论文,商业活动论文,商业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商业活动与城市商业空间结构
商业活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流通过程,它注重销售和消费这个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的层面,不但包括各种商业业态的区位、规模、商品种类、经营方式、组织方式、促销手段和创新能力等,同时还将消费者的年龄结构、民族特点、社会阶层属性、收入水平、购买力、消费偏好、出行方式等作为自己重要的研究对象。其中,商业业态是商业活动研究的重要内容。商业业态就是商业的经营状态[1], 它是针对某一目标市场,体现经营者意向与决策的商店,其内容包括商业设施及其区位和规模、价格、商品配送、销售和服务等[2]。需要说明的是, 商业业态所对应的商店既可以是有形的实体商店, 也可以是无形的虚拟商店(virtual store);它既反映了商店的形态和形象, 又与细分的目标客源市场相对应。在城市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化和城市居民消费日益多元化的今天,能否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与偏好,快捷、有效、连续地完成销售活动已经成为商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此,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应反省偏重商品供给研究的传统,充分意识到消费者因素的影响以及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关系。
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就是城市商业活动中销售和消费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关系在商业业态及其等级、规模、组织等方面的空间体现。它有两重含义:一是内在的研究客体是销售和消费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关系,具体讲就是各种商业业态和细分市场在区位、规模、服务、形式和总量上相互决定过程中的协调和冲突关系。二是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各种商业业态的规模等级空间网络结构。商业空间结构具体表现为商业活动的物质形态、区位选择、规模等级、中心地结构等以及商业活动的需求面如消费偏好、消费行为、出行方式、消费能力等。所以,考虑商业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的这种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是把商业活动的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整合为一体的动态研究,与注重商业物质形态的传统商业地理研究相比,突出了商业经营主体(即商业企业与政府)与消费行为主体(即作为消费者的城市居民)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商业活动的动态供需平衡机制决定了城市商圈和空间组织形式特征,以及商业活动与其它城市功能在空间组合上的规模—等级、方式、区位和空间结构,从而决定城市商业空间结构。而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反过来又影响着城市商业活动及其动态平衡。从城市商业活动出发,通过商业业态的动态平衡来研究城市商业的发展及其空间结构,是本文研究提出的一个新的研究框架(图1)。
图1 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框架
2 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动态
从商业活动供给角度出发的传统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是以中心地方论为基础。中心地方论一直是这种研究最基本的理论和方法论,是“理解商业时空规律性的演绎基础”[3],商业业态供给的“等级性”、 “中心性”和“市场区”一直是诠释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最基本的概念和范畴。
自1958年国际著名地理学家贝里(Berry,B.J.L.)提出“第三产业活动理论”(Theory of Tertiary Activity)[4]以来,地理学界,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开始注重商业业态需求因素如消费偏好、消费行为、出行方式和消费能力等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使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在传统中心地方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商业业态供给和需求的结合,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在“第三次活动理论”中,贝里认识到现实环境的非均质性,在消费者行为(如多重目的购物和每周一次购齐活动)、可达性和城市土地价格三个基本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建中心地方论。他认为,最高级的中心地并非均匀分布;距离已经不是用来衡量市场区大小的不变尺度,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程度、购买能力和出行能力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同一规模的中心地也有可能会出现功能上的差异。后来贝里(1963)在对芝加哥的研究中又提出三种基本的城市商业区类型[ 3] , 即“中心”(centers)、“地带”(ribbons )和“专业化功能区”(specializedfunctional areas)。戴威斯(Davies,R.L.)(1972)根据西方城市的社会阶层空间分布的特点,提出了“次级购物中心等级发展模型”(A Model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erarchical Sub- SystemShopping Centers),揭示了相对于不同收入阶层的城市居民的商业业态次级中心地的不同等级发展演变过程[5]。道森(Dawson,J.A.)(1980 )从更为广阔的角度提出了“零售业地理学的制度框架”(A Possibl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for Retail Geography), 将深受外界条件影响(external
influences )下的组织形式(organizational form)、活动技术(activity technique)、 商品(commodity)、政策(government policy)和区位(location)间的互动一起纳入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之中[6]。鲍特(Potter,R.B.)(1982)提出了“空间利用场”(spatial usage fields)、“信息场”(information fields)和“信息汇总量”(aggregate informationtotals)等概念,从消费者的地理知识、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组成状况等角度对消费者行为进行了描述和总结[7]。 国外学者将商业设施配置与消费者行为及商圈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者居多,并显示出极大的有效性。琼斯(Jones,K)(1993)也曾就中心地方论和商品市场、消费者行为、经理行为等做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8], 他还组建了“商业活动研究中心”(Centre for the Study of Commercial Activity,CSCA),作为政府部门的协作伙伴和商业企业的咨询部门,将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推向了市场,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了城市商业活动销售供给和消费需求地理综合研究的优势。 日本著名城市地理学家森川洋(1981)在城市内部商业空间结构研究过程中,不仅用设施等指标计测和划分商业中心地等级体系结构,还使用城市居民购物调查资料,以购物依存率的大小划分出不同层次的商圈结构。通过对商业业态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所形成的商业中心地等级体系的对照,森川得出城市内部的商业中心也呈克里斯泰勒型构造的结论,即不同等级的商业中心地呈现出一种镶嵌结构[9]。我国台湾学者陈坤宏、 王鸿楷注重吸收国外有关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最新理论和方法,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对社会各阶层的各种消费行为及其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各种商业业态的规模、集聚程度和方式、等级性等作了细致的分析和总结[10]。
从整体上讲,我国大陆学者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主要侧重于商业网点的规模等级空间分布。并以中心地方论为基础,如对北京[11]、上海[12]、广州市(注:阎小培,许学强等.广州市中心商业区利用特征、成因及发展.广州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1992)[13]、 兰州[14]、昆明(注:陈忠暖等.昆明市商业地域结构研究.昆明市商业地域结构研究课题组,1997)进行了相应的实证和演绎。这些研究多是根据零售商业设施的供给现状,按照距离衰减法则, 运用“铜心”模型[15]、潜能公式、断裂点公式、高度指数和强度指数、多因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的分析,测算城市零售业设施的中心性、等级性,确定市场区范围和中心商务区范围,划分商业区域类型,从而得出我国城市内部商业中心地三级等级结构特征。虽然我国大陆学者对商业活动销售供给的研究正日呈体系,但都没有对消费需求或消费者行为特征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所以,有关消费者偏好、行为、出行方式等消费需求因素如何同销售供给结合起来还有待进一步开展。为此,可借鉴国外的一些研究方法。
根据日本经验,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研究中对消费需求的调查有“中心调查法”和“周边调查法”两种方法。中心调查法是指对顾客消费目的地的调查,是以访问某一商业中心地的顾客来源、频度、消费方式、滞留时间等来判定城市内部商圈结构的方法,通常是先于商业中心性的测定与等级结构划分相互关系来进行的。周边调查法是在确定商圈大小时,偏重于某一商业中心地的影响范围,并以顾客来源地、消费程度与方式及其距离衰减中找出不同的商圈。较为客观的商圈结构的界定应是通过上述两种方法的结合。其中基于消费者出行商业活动销售供给的“可替代性样本路径组评价方法”[16](Program Evaluating theSet of Alternative Sample Paths,PESASP )和注重时空连续轴上个体行为分析的时间地理学模型[17]则为商业活动供给与需求整合与匹配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3 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两个方向
3.1 注重城市—区域关系的商业空间结构研究
对一个中心地而言,其“中心性”的真正含义是相对于中心地周围区域的“重要性的剩余”,即“相对重要性”[18]。城市内部商业中心地的中心性是指除却本居民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相对意义。这些区域包括该市居民以及该市以外的其他城市和区域的来本中心获取商品和服务的流动人口。中心地的规模是衡量“重要性”的标志,但不是度量“中心性”的根本尺度,尽管二者有密切的直接相关关系。最客观的方法就是按照克里斯泰勒关于“中心性”的定义,将“区外”人口作为直接的标准。但是我国关于城市商业中心地等级分布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以中心地的规模为基础,忽视了“区外”人口,尤其是“流动”人口。虽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心地的等级关系,但是,在一个城市区域等级水平上就相对夸大了高等级商业中心的中心性。因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性是相对于一个既定研究区域的。
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城市商业的中心性是属于城市—区域关系层面上的。例如,1996年北京市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209.02亿元,市区504.41亿元[19]。1996年北京市海内、外旅游收入分别为359.62亿元人民币和22.52亿美元[20],按照海内、 外游客购物消费在旅游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4.78%和28.3%[21] )可以计算出城市—区域层面上的非北京市居民的购买力(约105.86亿元人民币)。这样城市—区域层面购买力就占整个北京市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50.65%, 市区的20.99%。所以,如果没有城市—区域关系的观点, 就无法分离出这部分购买力,将会夸大城市商业业态的中心性、等级性。这在中心性较强的大都市表现得尤其突出。
注重城市与区域间的商业功能相互关系,有助于对城市商业最优服务规模的宏观把握,并且可以拓展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内容并促使其与城市商业规划更加紧密结合。这里所涉及到的城市商业功能的辐射范围分析、城市和区域在购买能力等方面上的差异和联系的研究等,将有助于城市零售商业规模总量的确定。而某一区域内各级商业中心的数量和规模的确定既可以减少城市商业资源的浪费,提高商业经济效益,避免大型商业中心之间的无序和过度竞争,又有助于优化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完善城市内部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和空间结构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零售商业面对的是具有各种消费偏好的消费者,城市居民的消费时尚和趋势对整个城市零售商业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人们的消费时尚和趋势受多种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影响,其中世界、区域消费时尚中心(城市)的创新和流行发展趋势是在城市—区域层面研究中所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一定的城市总有相应的世界和区域时尚中心,并且存在着一定的等级对应关系。如北京和上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时尚就会受到其它世界级大城市如纽约、巴黎、伦敦、东京、香港的影响,而北京和上海等城市同时也是我国消费新时尚中心地。另外,对时尚创新的接受还存在着“时滞”和“倾向差异”,而不同的消费群体则表现出不同的时滞和倾向差异特征,需要在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结构过程中加以考虑。
总之,注重城市与区域间的商业功能相互关系,有助于对城市商业最优服务规模的宏观把握,并且可以拓展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内容并促使其与城市商业规划更加紧密结合。这里所涉及到的城市商业功能的辐射范围分析、城市和区域在购买能力和消费偏好等方面上的差异和联系的研究等将有助于城市零售商业规模总量的确定。而某一区域内各级商业中心的数量和规模的确定既可以减少城市商业资源的浪费,提高商业经济效益,避免大型商业中心之间的无序和过度竞争,又有助于优化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完善城市内部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和空间结构的协调发展。
3.2 注重商业职能与城市内部其它职能过程相互关系的研究
目前,在有形商品上附加有效的无形服务,树立新的商业业态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决定商业争取市场的决胜前提。商业,尤其是大型商业业态与服务业的功能界限不再十分明显,商业的两栖性,即商业和服务业的综合性特征将更加明显。这主要是由于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核心家庭的相对增多等原因,城市消费者的多重目的购物以及每周一次多品种大量购物(即“一次购齐”)等消费行为的变化所致。据西方国家的调研表明,现代大都市的购物已不再是单一目的活动,更多的消费者是将购物与餐饮、康体休闲、获取信息、领域城市风貌等结合在一起,同时这也促使商业设施的功能逐渐综合化。如国外一些大型商场已集购物、娱乐、展览、办公及交通于一体,构成独特的一级商务中心。商业的区位选择往往与城市中枢管理职能如办公、行政等职能关系密切,因此,一般大型商业中心区也常常是所在城市中心商务区。一般而言,一个城市的中心商业区(Central Retailing District,CRD )的形成要早于中心商务区。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商务功能将进一步增强,城市中心区将面临着功能转换问题,包括空间上的转换和功能上的转换等。特别是旧城改造和 CRD 建设迅速发展的我国大城市中, 这方面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需要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进行进一步探讨。此外,城市内部产业和人口郊区化之后的商业郊区化问题也是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汽车工业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发达和完善,西方国家郊区化一般是以高收入的白人居民的外迁为先导,然后导致商业的郊区化;而我国的郊区化过程多是以工业外迁为先导,上班和居住在空间和时间上相对分离。因此,我国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要放在更为宏观的背景之下,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特色,以便为城市整体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4 结语
本文解释了商业活动、商业空间结构和商业业态等概念,提出商业活动的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关系是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研究的核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框架。与海外的研究动态相比较,在我国的商业空间结构研究中,对于消费者偏好、消费行为、消费时尚和购买能力等的需求因素的研究显得更加重要。从人文地理学的立场出发,探讨了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两个主要可创新方向:城市—区域层面上的研究和商业功能与其它城市功能相互关系层面上的研究。笔者期望能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创立现代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理论和方法论体系。
收稿日期:1999—05—04 修改稿日期:1999—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