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邓村:一个盐井村落的历史文化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郭雨[1](2021)在《旅游情境下诺邓古村民居的空间生产》文中研究指明
沈灿[2](2019)在《云南古盐井及其环境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平常的事物之一,其背后却蕴藏着博大精深的人类发展史。云南古代地方经济的发展长河中,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盐井作为一种特定的工艺技术下特殊的生产性场所及构筑物,也因之具有了特殊的建构特征,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本论文选取盐井这一特殊的生产性构筑,包含与其配套的储卤池、储卤台、晒盐篷、煮盐灶、烧盐盐锅等建筑与构筑为研究对象,探析与盐井产生有直接关联或间接关联的行为活动场所环境空间的构成特征,研究盐井生产管理、运输销售对所在聚落空间的影响,对盐井线性空间盐马古道做出阐述,对推动盐井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具有理论参考和现实意义。本论文首先把盐井纳入到工业遗产的范围,着眼于盐井的形态与建构特征的研究,同时关注盐的生产工艺技术与环境空间的关系,从盐井本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构筑产所的研究,延伸到盐井的祭祀信仰、管理运输、生产加工等关联性空间,以及盐井聚落、线性空间盐运古道,建立多层次的盐井认知体系。通过实地调研,收集资料,在云南盐井的历史发展演变与现状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选择典型案例深入研究,旨在为地方文化和文物保护研究提供资料,也是未来文化产业建设的核心。
张丹婷[3](2019)在《基于社会需求的大理特色旅游村落公共交往空间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共交往空间作为乡村聚落空间的重要构件,是村落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在满足社会需求、激发村落活力与实现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公共交往空间中产生的各种行为活动,是推进乡村振兴之魂。本文旨在通过对公共交往空间的研究,能让传统村落保持“活态”,得到长期稳定发展,进而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样态。在现有的研究中,在建筑学、规划学等领域已有对村落民居建筑、村落形态、村落景观等方面的研究,而从社会学、心理学层面通过多元主体需求来研究公共交往空间物质载体及非物质文化的较少。因此,本文从大理特色旅游村落的具体情况出发,扎根于其民族土壤,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在分析公共交往空间多元需求的基础上,探索出体现地域文化的村落公共交往空间的发展策略。具体内容如下:本文通过公共交往空间的影响因素分析和村落信息的整理,选取三个村落——诺邓村、新华村、喜洲村作为调研对象,分别代表大理白族三类不同经济水平、旅游发展处在不同阶段的村落:诺邓村——渐变型,新华村——发展型,喜洲村——成熟型。基于交往与空间理论、场所理论、自组织理论、城市多样性理论,对不同村落的公共交往空间进行了现状分析与评价。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分析现状公共交往空间的构成元素,并对三个村落公共交往空间的使用情况做了四方面的分析:行为主体、行为活动、使用需求、公共交往空间的满意度。结合调研结果对行为活动与公共交往空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着重分析了三类使用主体:原住民、游客、外来从业者的需求。在总结所调研村落公共交往空间的共性问题的基础上,尝试从空间尺度及肌理、物质及精神文化、空间活力、空间品质四个方面,利用文献整理法、预设指标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大理白族村落公共交往空间的评价体系。再而利用SD语义解析法通过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对评价体系中的三级因子设置评分标准,借助多因素加权法计算各级因子的得分。然后在计算村落公共交往空间的综合成绩时再次利用SD语义解析法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了等级的划分。最后基于诺邓村综合等级为A、喜洲村综合等级为B、新华村综合等级为C的评价结果以及不同村落在不同层级时因子的相对评价等级,深入分析不同村落的公共交往空间在一级指标层,等级差异的原因。在评价结果与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先对三个村落的公共交往空间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再而归纳出综合评价等级不同的大理白族旅游渐变型、发展型、成熟型村落的公共交往空间在空间尺度及肌理、物质及精神文化、空间活力、空间品质方面的保护发展策略。为大理特色旅游村落在新时期、新机遇下营造兼具传统文化和满足当代多元需求的公共交往空间提供一些参考。此外,希望本研究可以丰富和拓展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思路,并且为公共交往空间研究领域做出贡献。
苏醒[4](2018)在《追寻“德气”的人生:大理诺村女性社会性别建构中的日常行为规范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试图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出发,以大理诺村白族女性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呈现出诺村女性追求“德气”的人生历程,在此基础上考察其性别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既体现了诺村白族社会的道德伦理关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农村社会中行为规范与女性主体性之间的张力。众所周知,性别角色差异往往通过人们的行为、思想、情感等诸多方面呈现出来。通过对诺村女性的身体惯习与性别建构,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中的日常行为以及对传统惯习的遵守与打破等几方面的内容,勾勒出诺村女性日常生活的场景以及当代诺村女性在观念、行为等方面的变迁情况。一方面探讨惯习如何通过性别建构过程对女性行为起到约束作用,另一方面则探讨惯习如何彰显出女性的主体性。第一章聚焦于日常生活中诺村女性的身体、行为与“德气”的关联。惯习规约着诺村女性运用自己的身体进行实践,使其符合“德气”的规范,也映射出当地文化场域中所固有的性别因素对诺村女性身体所产生的约束。第二章从诺村女性一天之中的生活安排、一年当中的劳作安排以及年度节庆活动等呈现出的日常生活节奏反映当地女性“以勤为中心”的“德气”象征。第三章通过展现诺村女性的日常生活与空间体验,反映出空间行为所凸显的身体惯习与性别构建的关系,空间生产背后隐匿着身体规训、性别权力等关系以及它对诺村女性以“德气”所反映出的行为方式、道德价值取向所产生的影响。第四章就部分诺村女性在两性关系、婚姻家庭、职业选择中追求“德气”的过程进行讨论与分析。在此过程中,女性既遵循传统惯习而获得“德气”的赞誉,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违背着传统惯习,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五章则从布迪厄的“惯习”概念出发,以心智结构双重历史性的个体生成与系统生成作为理论框架来讨论表现为“德气”的传统惯习的产生过程。一方面,诺村在多重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井地文化”对女性日常行为的形塑是惯习“系统生成”的社会结构。另一方面,诺村女性由婴儿养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所共同构成、作用的社会化过程则是惯习“个体生成”的途径。在对前文梳理总结的基础上,结论部分认为诺村经历了近年来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在物质层面已经越来越趋于现代化。然而,多元文化作用下形成的井地文化仍然在发挥着作用,它所导致的固有惯习、逻辑、机制仍然在主导着诺村社会的运行以及女性性别角色的建构。诺村女性追寻“德气”的人生轨迹并未停止,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同时也应当看到,正如布迪厄所说的“惯习不是宿命”,在目前的社会结构下,诺村的女性同样也能够通过主体性的发挥部分或者彻底地改变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身体惯习,对社会性别的建构方式进行修正或者重塑,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笔者通过诺村女性追求“德气”的人生历程发现:一方面,诺村人认知中的“德气”是在一种日常行为规范,也是一套在儒家文化浸润下产生的道德伦理关系。作为一种惯习,它不仅仅停留在书面上、口头上、外表上,同时在女性整个社会性别构建的过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并内化在人们的思想与情感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消除。另一方面,人们的主体性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些习以为常的文化,但这是一个漫长且犹如“水滴石穿”的过程。
杨冰[5](2017)在《古村落保护与博物馆建设——以云南诺邓村为例》文中认为诺邓是云南一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白族村落,因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古村落传统文化正在不断衰退。在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传统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诺邓村尝试通过兴办博物馆的方式展开相关保护和开发。实践表明,村内三家博物馆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王博[6](2016)在《诺邓古村村民生计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其生计与资源、制度等因素息息相关,其中任何因素的变化,都将影响到人的生计方式。在外界环境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人们的生计也在以不同的方式发生着变化。对地处偏远、资源稀缺的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制度和环境的变化以及大众对乡村文化认知的改变,则为人们生计的转型提供了新的契机。诺邓古村是一个因大众传媒而声名远播的白族村寨,一部《舌尖上的中国》使这座偏僻的小山村进入大众的视野。大众传媒给诺邓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媒体的传播之下,获得了资本化的条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丧失盐业资源优势的诺邓人有了新的生计来源,获得了生计转型的条件。因此,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与村民的生计息息相关。基于此,本文着重探讨的是在旅游业发展的态势下,诺邓村村民在生计转型的过程中,当地劳动力的流动以及地方性知识的应用状况;另外,本文还注意到,随着民族文化资本化的不断深入,在传统习俗作为制度保障的情况下,诺邓的文化产品功能实现了转化和提升,而政府和个人的努力则成为村民生计转型过程中文化产品转化的主动力;此外,本文还将对个别家庭的经济状况和资本化运作方式进行透视,以对生计转型过程中的细微问题进行观察和分析。生计转型的过程常常伴随着矛盾和各方利益的博弈。随着外来劳动力和经济资本的流入,当地人的经营受到了冲击,而本村村民因拥有资源的不同,贫富差距的趋势也愈加明显。在文化资源保护方面,政府与民众之间因利益不同也时常产生分歧;而地方性知识无人继承的问题也直接影响到生计转型的可持续性。这些都是诺邓村村民生计转型的潜在阻力,也是应当积极应对和着手解决的问题。
杨宇亮[7](2014)在《滇西北村落文化景观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现有村落研究缺乏复杂地理环境中的大尺度、多民族比较的现状,论文从文化景观的视角研究滇西北的村落,主要内容包括村落文化景观的基本内涵、构成因子、在不同环境中的典型案例、基于GIS的全样本分析、在空间分布与时间进程中的基本规律。村落文化景观的概念凸显了自然环境与人为力量之间的持续平衡关系,有助于弥合地理、规划、建筑、人文科学在村落研究中尚显薄弱的交叉领域,具备哲学意义上的思考向度。论文以自然村为研究对象,以滇西北的大理、丽江、迪庆、怒江四个地州为研究范围,根据自然地理边界划将研究区分为独龙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元江五大流域,基于人类学视野开展了扎实的田野调查,历时三年半,遍及五大流域的百余个村落,其中26个村落的调研工作非常深入,完成调查访谈数十次,建筑测绘11套。论文以所获得的丰富信息为基础,采用城乡规划、建筑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并将空间信息技术作为多学科研究的技术支撑。在“以村落为对象、以行政为边界、以流域为主线、以民族为辅线”的研究思路下,从村落文化景观的概念切入,通过产业为“生”、聚落为“住”、宗教为“信”的途径,将村落的地理环境、主要产业、物理空间与民居、宗教信仰等要素进行大尺度的共时性比较,以注重典型性的个案研究结合基于GIS的全体样本宏观研究的方法,系统探讨了村落文化景观在“共时状态”中的空间分布,以及在“历时状态”中的演进规律。论文主要结论如下:村落文化景观是村落研究的重要范畴。滇西北的村落文化景观受到藏彝走廊与汉族走廊的双重影响,其空间分布与流域特征显着相关并有突出分异性。产业是最能反映“人—地”关系的范畴;聚落是“人—人”关系的集中体现;其产生过程既受到产业的制约,又受到文化交流与民族特征的影响;宗教是“人—神”关系的现实投影,可以在不同尺度的村落空间中发挥影响力。产业、聚落、宗教三者的空间分布是一种总体对应、局部微差的复杂渐变规律。就时间特征而言,基于限定与选择的“人—地”关系构成了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化机制,此过程可以概括为平衡回归模型。
赵小平,肖仕华[8](2014)在《八十年来云南盐业史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八十年来,云南盐业史研究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时期,不同时期有其研究的重点和特点。就研究内容而言,不同时期既有继承,又有拓展。就研究方法而言,虽较单一,但也有创新。就学术队伍而言,力量有所扩大,但未能形成团队优势,不利于开展规模化研究。从纵向来看,八十年来滇盐研究有了较大进步,研究视角呈现出了多元化特点。从横向比较来看,不足也很明显。这些不足必将成为下一步滇盐研究突破的主要方向和重点。
洪艳雯[9](2014)在《大理诺邓村文化景观及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文化景观遗产是人类与自然融合的产物,记录着历史文化的信息,保存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各民族的智慧,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当前我国乡村地区面临巨大发展和变迁,如何正确处理好乡村发展和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乡村文化景观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无系统、全面的研究体系。本文采用文献检索法、实地调查法、分析与综合法,研究了诺邓村文化景观及其保护问题。论文对诺邓村的文化景观进行论述,包括诺邓村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影响诺邓村文化景观的因素、诺邓村文化景观的组成要素等;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诺邓文化景观价值进行评价;通过案例对比,提出适应于诺邓村的文化景观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文探索诺邓村文化景观保护和发展途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期为当下中国乡村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杨宇亮,党安荣,张丹明,谢浩云[10](2012)在《“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多学科视野下村落文化景观形成机制的实证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村落文化景观是地理环境("看得见的手")与地域文化("看不见的手")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概念具有多学科属性,对应着地理科学、人文科学与建筑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方法。研究综合运用G I S技术、历史人类学视野与建筑学的描述性方法,以诺邓村为例探讨村落文化景观的形成机制。通过不同学科的研究结论是可以相互印证的。这一过程表明,两只"手"自始相伴、相互交织,是村落文化景观形成的内在逻辑机制。
二、诺邓村:一个盐井村落的历史文化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诺邓村:一个盐井村落的历史文化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2)云南古盐井及其环境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2.1 相关理论研究 |
1.2.2 云南盐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 研究问题与方法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图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云南古盐井及其历史发展演变 |
2.1 古盐井概念 |
2.1.1 盐井的界定 |
2.1.2 盐井相关概念 |
2.2 古盐井的影响与限定因素 |
2.2.1 自然资源 |
2.2.2 社会经济体制 |
2.2.3 文化与信仰 |
2.3 云南古盐井的空间分布 |
2.4 古盐井的发展历史 |
2.4.1 萌发期 |
2.4.2 生长期 |
2.4.3 兴盛期 |
2.4.4 衰落期 |
2.5 古盐井的文化精神 |
2.5.1 信仰文化 |
2.5.2 市井文化 |
2.5.3 独有的祭井仪典 |
2.5.4 民族文化的交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古盐井的环境空间 |
3.1 古盐井的环境的构成内容 |
3.2 盐井聚落 |
3.2.1 古盐井与聚落形态的关系 |
3.2.2 古盐井与聚落道路演变的关系 |
3.2.3 古盐井与聚落兴衰的关系 |
3.3 古盐井的线性空间盐马古道 |
3.3.1 盐马古道定义 |
3.3.2 盐马古道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云南古盐井形态特征 |
4.1 盐井的开采及制作工艺 |
4.1.1 开采历程 |
4.1.2 开采形式 |
4.2 生产性构成 |
4.2.1 盐井本体 |
4.2.2 晒卤台 |
4.2.3 晒盐篷 |
4.3 非生产性构成 |
4.3.1 井盐生产的精神信仰空间 |
4.3.2 盐井生产的管理空间 |
4.3.3 盐井关联性空间 |
4.4 制盐工艺 |
4.4.1 云龙地区制盐工艺 |
4.4.2 黑井地区制盐工艺 |
4.4.3 白盐井地区制盐工艺 |
4.5 制盐工具 |
4.5.1 汲卤工具 |
4.5.2 制盐工具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古盐井的管理运销体制 |
5.1 盐井的管理生产体制 |
5.1.1 井盐的生产管理 |
5.1.2 滇西地区 |
5.1.3 滇中黑井地区 |
5.1.4 白盐井地区 |
5.2 运销体制 |
5.3 各盐井地区产盐量 |
5.4 管理运销体制对盐井及其环境空间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盐井调查表格 |
附录 C:图片索引 |
(3)基于社会需求的大理特色旅游村落公共交往空间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相关政策的规划与实施 |
1.1.2 村落公共交往空间日渐式微 |
1.1.3 相关理论研究的滞后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 |
2.1.1 白族村落 |
2.1.2 社会需求 |
2.1.3 村落公共交往空间 |
2.2 相关理论 |
2.2.1 场所理论 |
2.2.2 交往与空间 |
2.2.3 城市多样性理论 |
2.2.4 自组织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国外研究概述 |
2.3.2 国外研究小结 |
2.3.3 国内研究概述 |
2.3.4 国内研究小结 |
3 大理特色旅游村落公共交往空间现状调研及分析 |
3.1 大理白族村落概况 |
3.2 三个典型村落的选取 |
3.2.1 影响公共交往空间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2 三个村落的选取 |
3.3 村落公共交往空间的类型及要素 |
3.3.1 以交通为主的公共交往空间 |
3.3.2 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公共交往空间 |
3.3.3 以商业交易为主的公共交往空间 |
3.3.4 以休闲娱乐为主的公共交往空间 |
3.3.5 以社会活动为主的公共交往空间 |
3.4 特色旅游村落公共交往空间使用现状 |
3.4.1 诺邓村公共交往空间使用现状 |
3.4.2 新华村公共交往空间使用现状 |
3.4.3 喜洲村公共交往空间使用现状 |
3.5 行为活动与公共交往空间的关系 |
3.5.1 行为活动受公共交往空间形态的引导 |
3.5.2 公共交往空间随着行为活动需求的改变而变化 |
3.6 特色旅游村落公共交往空间现状问题 |
3.6.1 空间尺度及肌理的改变 |
3.6.2 物质及精神文化的缺失 |
3.6.3 空间活力的不足 |
3.6.4 空间品质的下降 |
3.7 本章小结 |
4 大理特色旅游村落公共交往空间评价 |
4.1 公共交往空间评价体系构建 |
4.1.1 评价体系建立原则 |
4.1.2 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
4.1.3 评价体系因子的确定 |
4.1.4 因子的权重分配 |
4.2 评分标准的制定 |
4.3 评价等级划分及现状说明 |
4.3.1 综合评价等级 |
4.3.2 不同层级因子的相对评价等级 |
4.4 大理特色旅游村落公共交往空间评价分析 |
4.4.1 三个村落公共交往空间综合评价结果 |
4.4.2 公共交往空间差异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公共交往空间的保护与发展 |
5.1 公共交往空间保护与发展的目标 |
5.2 公共交往空间保护与发展的原则 |
5.2.1 以人为本 |
5.2.2 原真性 |
5.2.3 保留与更新 |
5.2.4 文脉延续性 |
5.3 三个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
5.3.1 诺邓村公共交往空间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
5.3.2 新华村公共交往空间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
5.3.3 喜洲村公共交往空间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
5.4 公共交往空间保护与发展策略 |
5.4.1 旅游渐变型村落公共交往空间保护发展策略 |
5.4.2 旅游发展型村落公共交往空间保护发展策略 |
5.4.3 旅游成熟型村落公共交往空间保护发展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诺邓村公共交往空间使用情况调研问卷 |
附录2 新华村公共交往空间使用情况调研问卷 |
附录3 喜洲村公共交往空间使用情况调研问卷 |
附录4 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5 公共交往空间评价体系各级因子权重系数的计算 |
附录6 公共交往空间综合评价结果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追寻“德气”的人生:大理诺村女性社会性别建构中的日常行为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田野点与方法论 |
四、概念、框架与意义 |
第一章 身体行为与女性“德气” |
第一节 “健美勤劳”:身体关注与女性“德气” |
一、对面部的关注与时代变迁 |
二、对手部的关注与时代变迁 |
三、对足部的关注与时代变迁 |
第二节 “进退有度”:诺村女性的身体动作 |
一、身体动作与女子“德气” |
二、社会阶层、身体技能与女性“德气” |
第三节 怎么穿:服饰行为与女性“德气” |
一、有德气的穿着打扮:诺村女性的服饰 |
二、为谁而美? |
第四节 “没有德气”的女性身体:破坏传统的身体惯用语 |
一、对传统女性身体形象的破坏 |
二、对传统女性身体行为的破坏 |
小结 |
第二章 日常生活节奏与女性“德气” |
第一节 诺村女性的一天:日常生活节奏的“变”与“不变” |
一、变化的日常生活节奏 |
二、不变”的“德气”衡量标准:以“勤”为中心的日常生活节奏 |
第二节 年度时间安排:纵向时间历程中的诺村女性 |
一、盐业生产时期的日常生活节奏:与卤水的“旺”“淡”同步 |
二、农业生产时期的日常生活节奏:与劳作周期与自然节律同步 |
三、旅游经营时期的日常生活节奏:与人潮的“旺”“淡”同步 |
小结 |
第三章 特定空间中的行为与女性“德气” |
第一节 固化空间中的行为与女性“德气” |
一、神圣空间中的女性与行为 |
二、世俗空间中的女性与行为 |
第二节 出行空间中的行为与女性“德气” |
一、出行空间中的人际互动:串门、走亲戚与做客 |
二、逸出日常边界的体验:外出旅行 |
小结 |
第四章 两性关系、婚姻家庭与女性“德气” |
第一节 “老实”——两性关系与女子“德气”的衡量 |
一、婚前的两性关系与女子“德气” |
二、婚后的两性关系与女子“德气” |
第二节 从“相夫”到“共建小家庭”:婚姻家庭与女性“德气”的衡量 |
一、从“相夫”到“共建小家庭”:“德气”衡量标准的变迁 |
二、婚姻冲突:“女的更不有德气一些” |
三、传统“德气”衡量标准对女性的控制:“尽量不离” |
四、冲破惯习:离婚的女性 |
第三节 “有德种德,以贤继贤”:生育行为与女性“德气”的衡量 |
一、生育子女:衡量女性“德气”的重要标准 |
二、不能生育的女性 |
第四节 职业选择与女性“德气”的衡量 |
一、相夫教子:传统女性的职业选择 |
二、女性职业选择的改变 |
三、冲突——惯习的破坏者 |
小结 |
第五章 “德气”衡量标准的生成:从惯习的双重历史性说起 |
第一节 “德气”衡量标准的系统生成:井地文化与诺村社会性别建构 |
一、“井地文化”的形成背景与过程 |
二、诺村“井地文化”的特点 |
三、井地文化背景下的诺村社会性别 |
第二节 “德气”衡量标准的个体生成:诺村女性的个体社会化 |
一、婴幼儿养育 |
二、家庭教育 |
三、学校教育 |
四、新媒体环境下的性别教育:微信、微博、网络中诺村女孩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田野图片资料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古村落保护与博物馆建设——以云南诺邓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诺邓村的三座博物馆 |
二、诺邓村博物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
1、 |
2、 |
3、文物保护的物质环境每况愈下。 |
4、家庭博物馆在活态的传统民俗保护和传承方面存在缺失。 |
三、打造村落博物馆的路径 |
1、村落的传统文化遗产是博物馆建设基础性资源。 |
2、 |
3、以盐井文化博物馆为龙头, 带动和支撑古村落博物馆群的健康有序发展。 |
4、 |
四、博物馆模式的保护与利用对古村落长远发展的意义 |
(6)诺邓古村村民生计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田野点概况 |
第一章 诺邓古村村民的生计困境 |
一、盐业支撑下的村民生计 |
二、盐业衰落后的生计困境 |
第二章 村民生计转型的背景和条件 |
一、大众文化与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
二、媒体传播与消费市场的开拓 |
三、丰厚的文化遗存和资源优势 |
第三章 村民生计转型的核心:公共文化产品效用的发挥 |
一、诺邓古村传统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模式 |
二、公共文化产品功能转化与效用的发挥 |
三、旅游业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的互动发展 |
第四章 村民生计转型的关键:人力资本的流动 |
一、诺邓村外出人力资本的回流 |
二、外部人力资本的进入 |
三、人力资本中地方性知识的应用 |
第五章 探索与实践:村民家庭生计转型的个案探析 |
一、大青树客栈黄中医的个人实践 |
二、黄霞昌家庭生态博物馆的创办 |
第六章 反思与展望:诺邓古村村民生计转型的思考 |
一、开发与保护:尴尬的两难 |
二、生存与发展:永恒的主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滇西北村落文化景观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滇西北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概况、研究背景与研究视角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论题的阐释 |
1.2.1 关于“滇西北” |
1.2.2 关于“村落文化景观” |
1.2.3 关于“时空特征” |
1.3 研究的目的与立场、方法与数据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立场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数据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1 文化景观主要理论分析 |
1.4.2 对传统聚落的相关研究 |
1.4.3 对滇西北传统聚落的相关研究 |
1.4.4 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于村落研究 |
1.4.5 对现状研究的小结 |
1.5 研究的内容与过程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过程 |
1.5.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滇西北村落文化景观研究的历史与地理视野 |
本章引论 |
2.1 地理观:四个关键词与三种影响效应 |
2.1.1 四个关键词:低纬、高原、山地、坝区 |
2.1.2 三种影响效应:立体、多元、边疆 |
2.2 历史观:“化外”、“蛮化”、“王化”、“汉化” |
2.2.1“化外”时期 |
2.2.2“蛮化”时期 |
2.2.3“王化”时期 |
2.2.4“汉化”时期 |
2.3 民族观:藏彝走廊与汉族走廊 |
2.3.1 历史形成的民族地区 |
2.3.2 藏彝走廊 |
2.3.3 汉族走廊 |
2.4 滇西北——历史地理视野中的因缘际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滇西北村落文化景观研究的微观与宏观视角 |
本章引论 |
3.1 微观分析:构成因子 |
3.1.1 自然因子 |
3.1.2 人文因子 |
3.1.3 耦合因子 |
3.1.4 关键因子与三对研究范畴 |
3.2 宏观概括:研究单元 |
3.3 本章小结 |
第二部分 滇西北各流域村落文化景观 的典型案例研究 |
第4章 独龙江流域的村落文化景观研究 |
本章引论 |
4.1 地理环境与研究范围 |
4.2 人文环境与历史变迁 |
4.2.1 人文环境 |
4.2.2 历史变迁 |
4.3 文化景观特征 |
4.3.1 产业 |
4.3.2 聚落 |
4.3.3 宗教 |
4.4 讨论:小民族生存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怒江流域的村落文化景观研究 |
本章引论 |
5.1 地理环境与研究范围 |
5.1.1 地理环境 |
5.1.2 研究范围 |
5.2 人文环境与历史变迁 |
5.3 怒江干流:捧当—丙中洛—察瓦龙段 |
5.3.1 产业 |
5.3.2 聚落 |
5.3.3 文化多元 :远古遗风与异质文化的交汇点 |
5.4 怒江支流:秋那桶河流域与迪麻洛河流域 |
5.4.1 秋那桶流域:“村—溪—田”模式 |
5.4.2 迪麻洛流域:“村—山—牧”模式 |
5.4.3 外来信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5.5 讨论:从宗教建筑看宽容与多元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澜沧江流域的村落文化景观研究 |
本章引论 |
6.1 地理环境与研究范围 |
6.2 人文环境:汉藏文化边缘的多元文化带 |
6.2.1 文化传播的主体:双重层面 |
6.2.2 文化传播的线路:双重途径 |
6.3 澜沧江干流:盐井—燕门 —维西段 |
6.3.1 地理环境 |
6.3.2 历史沿革:边缘与中心的叠置 |
6.3.3 文化景观特征 |
6.4 通甸河流域:干流支流各不同 |
6.4.1 地理环境 |
6.4.2 支流村落:玉狮场 |
6.5 沘江流域:经济职能形成的同一性 |
6.5.1 地理环境 |
6.5.2 人文环境:盐与桥的相遇 |
6.5.3 文化景观特征 |
6.5.4 讨论: 文化景观与文化遗产·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 |
6.6 黑惠江流域 |
6.6.1 凤羽河流域:跨流域同构的文化景观单元 |
6.6.2 洱海流域:泱泱大村的文化景观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金沙江流域的村落文化景观研究 |
本章引论 |
7.1 地理环境与研究范围 |
7.2 人文环境与历史变迁 |
7.3 金沙江干流:奔子栏—巨甸段 |
7.4 东旺河流域 |
7.4.1 概况 |
7.4.2 雪山灌溉的文化景观 |
7.4.3 边缘的清凉 |
7.4.4 文化遗存 |
7.5 支巴洛河流域 |
7.5.1 过渡性质的地缘环境 |
7.5.2 垂直分层的景观分布 |
7.5.3 拼贴重塑的民居特征 |
7.5.4 讨论:文化交流中的尽端与通达 |
7.6 硕多岗河流域 |
7.6.1 高原坝区的畜牧型村落 |
7.6.2 村落文化景观中的文化意义 |
7.6.3 讨论:似是而非与无中生有 |
7.7 漾弓江流域 |
7.7.1 纳西:介于藏与汉之间 |
7.7.2 顺水而下:从村到城的轨迹 |
7.7.3 信仰空间:从北岳庙到三大寺 |
7.8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元江流域的村落文化景观研究 |
本章引论 |
8.1 地理环境与研究范围 |
8.2 人文环境与历史变迁 |
8.3 发源河段:额骨阿宝与彝族聚落 |
8.3.1 探源 |
8.3.2 乌栖及其附近彝族村落 |
8.4 坝区河段:东莲花 |
8.4.1 历史沿革 |
8.4.2 产业:以商兴村 |
8.4.3 聚落:水系、宗教、防卫 |
8.4.4 宗教空间的多种特征 |
8.4.5 文化交流的技术途径 |
8.4.6 讨论:信仰回潮中的“反传统” |
8.5 峡谷河段:西河—巍山河的村落文化景观 |
8.6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滇西北各流域村落文化景观的时空特征总结 |
第9章 滇西北村落文化景观的空间特征 |
本章引论 |
9.1 村落的流域分布特征 |
9.1.1 高程特征 |
9.1.2 坡度特征 |
9.1.3 坡向特征 |
9.1.4 交流特征 |
9.1.5 密度特征 |
9.1.6 流域特征概括 |
9.2 村落文化景观的模式特征 |
9.3 基本模式与关键因子的空间关系 |
9.3.1 产业空间 |
9.3.2 聚落空间 |
9.3.3 宗教空间 |
9.3.4 民族分布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滇西北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化逻辑 |
本章引论 |
10.1 村落文化景观演化的驱动因素 |
10.1.1 生态资源 |
10.1.2 经济发展 |
10.1.3 族群流动 |
10.1.4 文化环境 |
10.2 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化机制 |
10.2.1“人地关系”中的决定与或然 |
10.2.2 限定关系 |
10.2.3 选择关系 |
10.3 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化进程 |
10.3.1 演化进程类别 |
10.3.2 演化进程的平衡回归模型 |
10.3.3 近百年来的变化 |
10.4 本章小结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11章 结论与展望 |
11.1 基本结论 |
11.2 研究中的创新点 |
11.3 研究不足与下一步的可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部分建筑测绘图 |
附录B 本文涉及的主要村落概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八十年来云南盐业史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通志、方志、综合性研究成果 |
二、滇盐盐政、盐务和征榷研究成果 |
(一)盐政、盐务研究成果 |
(二)征榷及专卖制研究成果 |
1.滇盐盐税 |
2.滇盐专卖 |
三、滇盐的产运销、私盐及缉私研究成果 |
(一)滇盐生产研究 |
1.滇盐产地 |
2.滇盐产量 |
3.滇盐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者 |
(二)滇盐的运销 |
1.滇盐的运销体制 |
2.滇盐贸易 |
(三)私盐与缉私 |
四、滇盐文化研究成果 |
(一)滇盐文化 |
(二)盐业人物 |
五、滇盐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 |
六、其 他 |
七、不同时期滇盐研究的重点、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 |
(一)不同时期滇盐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三)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
(9)大理诺邓村文化景观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 |
1.1.2 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需求 |
1.1.3 国内传统乡村的文化景观现状堪忧 |
1.2 研究进展与述评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景观 |
2.1.2 文化景观 |
2.1.3 乡村文化景观 |
2.2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2.1 国外乡村文化景观研究进展 |
2.2.2 国内乡村文化景观研究进展 |
2.2.3 我国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综合评价 |
第三章 诺邓村文化景观构成 |
3.1 诺邓村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
3.1.1 云龙县概况 |
3.1.2 诺邓村概况 |
3.1.3 诺邓村历史沿革 |
3.1.3.1 村落溯源 |
3.1.3.2 村落发展鼎盛期 |
3.1.3.3 村落发展衰落期 |
3.1.3.4 村落形态的演变 |
3.2 诺邓村文化景观形成因素分析 |
3.2.1 诺邓村文化景观依托的地域因素 |
3.2.1.1 地理环境 |
3.2.1.2 气候 |
3.2.1.3 动植物资源 |
3.2.2 诺邓村文化景观依托的文化因素 |
3.2.2.1 民族文化 |
3.2.2.2 宗教文化 |
3.2.2.3 井盐文化 |
3.3 诺邓村文化景观的构成 |
3.3.1 乡村文化景观的分类 |
3.3.2 诺邓村物质文化景观 |
3.3.2.1 山水格局 |
3.3.2.2 聚落形态 |
3.3.2.3 街巷空间 |
3.3.2.4 民居建筑 |
3.3.2.5 公共建筑 |
3.3.2.6 节点空间 |
3.3.2.7 珍稀动植物 |
3.3.2.8 民族服饰 |
3.3.2.9 诺邓火腿 |
3.3.3 诺邓村非物质文化景观 |
3.3.3.1 生产习俗 |
3.3.3.2 生活习俗 |
3.3.3.3 文化娱乐 |
3.3.3.4 精神信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诺邓村文化景观价值评价 |
4.1 乡村文化景观价值评价方法 |
4.1.1 基于层次分析法进行文化景观价值评价的适用性分析 |
4.1.2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
4.1.3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
4.2 诺邓村文化景观价值评价 |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2.1.2 诺邓村文化景观价值认识 |
4.2.1.3 诺邓村文化景观评价体系的建立 |
4.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诺邓村文化景观价值评价 |
4.2.2.1 建立AHP模型评价结构层次 |
4.2.2.2 问卷调查、访谈专家及打分 |
4.2.2.3 确定各评价因子权重 |
4.2.2.4 综合评价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诺邓村文化景观现状调研 |
5.1 诺邓村文化景观保护与开发现状调研 |
5.1.1 诺邓村文化景观保护现状 |
5.1.2 诺邓村文化景观开发现状 |
5.1.3 诺邓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5.1.4 游客调研 |
5.2 现状问题 |
5.2.1 “空心化”现象 |
5.2.2 传统文化退色 |
5.2.3 历史风貌丧失 |
5.2.4 旅游产品单一 |
5.2.5 经济发展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矛盾 |
第六章 诺邓村文化景观保护对策 |
6.1 比较研究:贵州西江千户苗寨 |
6.1.1 千户苗寨文化景观概述 |
6.1.1.1 千户苗寨概述 |
6.1.1.2 千户苗寨文化景资源 |
6.1.2 千户苗寨现状调研 |
6.1.2.1 千户苗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
6.1.2.2 千户苗寨开发现状 |
6.1.2.3 千户苗寨文化景观变迁 |
6.1.2.4 游客调研 |
6.1.2.5 千户苗寨存在的问题 |
6.1.3 诺邓村向千户苗寨借鉴之处 |
6.1.3.1 政府宏观引导 |
6.1.3.2 挖掘民族文化内涵 |
6.1.3.3 建立遗产保护评级制度 |
6.1.3.4 避免发展带来过度商业化的危害 |
6.2 诺邓村文化景观的保护 |
6.2.1 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原则 |
6.2.1.1 保护完整性原则 |
6.2.1.2 保持原真性原则 |
6.2.1.3 适度有机更新原则 |
6.2.1.4 维持延续性原则 |
6.2.2 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策略 |
6.2.2.1 形成多元主体的保护模式 |
6.2.2.2 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 |
6.2.2.3 树立保护性发展的理念 |
6.2.3 诺邓村文化景观的保护措施 |
6.2.3.1 诺邓村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
6.2.3.2 诺邓村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 |
6.2.3.3 诺邓村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 |
6.2.3.4 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6.3 诺邓村文化景观的发展 |
6.3.1 旅游开发的选择 |
6.3.2 诺邓村旅游发展的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论文总结 |
7.2 论文研究的局限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从事研究 |
附录B:图片来源 |
附录C:调查问卷 |
(10)“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多学科视野下村落文化景观形成机制的实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文化景观与村落文化景观 |
2 村落文化景观的形成过程 |
2.1“看得见的手” |
2.2“看不见的手” |
2.3 村落文化景观的形成 |
3 多学科视野下的研究方法 |
4 诺邓村的实证研究 |
4.1 GIS技术:解读地理环境 |
4.2 历史人类学视野:盐文化对公共空间的影响 |
4.2.1 区域视野:盐的流动 |
4.2.2 公共空间:盐政开拓 |
4.3 建筑学方法:物质环境研究 |
4.4 不同研究角度的相互印证与整合 |
4.4.1 坡度分析 |
4.4.2 坡向分析 |
4.4.3 距离盐井的距离 |
4.4.4 学科间的相互印证与整合 |
5 结语 |
四、诺邓村:一个盐井村落的历史文化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旅游情境下诺邓古村民居的空间生产[D]. 郭雨. 云南民族大学, 2021
- [2]云南古盐井及其环境空间特征研究[D]. 沈灿.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3]基于社会需求的大理特色旅游村落公共交往空间评价研究[D]. 张丹婷. 西南林业大学, 2019(08)
- [4]追寻“德气”的人生:大理诺村女性社会性别建构中的日常行为规范研究[D]. 苏醒. 云南大学, 2018(04)
- [5]古村落保护与博物馆建设——以云南诺邓村为例[J]. 杨冰. 中国博物馆, 2017(03)
- [6]诺邓古村村民生计转型研究[D]. 王博. 云南大学, 2016(02)
- [7]滇西北村落文化景观的时空特征研究[D]. 杨宇亮. 清华大学, 2014(05)
- [8]八十年来云南盐业史研究综述[J]. 赵小平,肖仕华. 盐业史研究, 2014(03)
- [9]大理诺邓村文化景观及保护研究[D]. 洪艳雯.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1)
- [10]“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多学科视野下村落文化景观形成机制的实证探讨[J]. 杨宇亮,党安荣,张丹明,谢浩云. 规划师, 2012(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