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铁调度指挥安全论文_姜明

浅谈高铁调度指挥安全论文_姜明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所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随着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其高密度、高速度、高技术、高要求等特点对调度指挥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因此需要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调度指挥安全保障体系,不断适应高速铁路带来的运输组织新变化,实现调度安全工作的动态化掌控,实现人、机、环境和管理系统的整体协调,提高高铁调度安全管理科学化。

关键词:高铁;调度指挥;安全

新形势下,高铁调度员除了应具有广泛的业务素养以外,管理能力、安全意识、法律意识等也是不可缺的。高素质的复合型的高铁调度员,有利于提高运输组织能力,提高工作质量,使效益和安全达到统一。

一、高铁调度指挥安全存在的问题现状

1.各种因素导致调度员综合素质不够强

高铁的行车指挥、应急处置与既有线相比,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调度员承担着车站值班员、信号员的职能。调度员岗位本身专业性强、人员流动性差、与外部交流机会少,调度员在分析、处理问题方面受到一定局限,应变能力欠缺,其综合素质难以适应高速铁路运行速度快、密度大,设备先进、服务要求高等特点的要求。

2.调度员对高铁规章的掌握不够全面

高速铁路行车组织方式有着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特点。新设备、新技术带来的行车规章、作业标准与既有线相比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对高铁调度员的知识综合运用程度高。在高速铁路的行车组织过程中,列车调度员担当了车站值班员的角色,助理调度员担当起了信号员的角色,所需要学习掌握的规章制度就更多,遇有非正常情况时,如果列车调度员没有做到及时对故障进行科学预判,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就可能酿成可怕后果。

3.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高

高铁调度人员大部分是新接触动车组运行指挥,在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一是对信息缺乏必要的敏感性。对司机、应急值守人员等反馈的信息不能及时进行分析,对可能造成的后果没有提前预想,没有充分认识到动车组列车运行速度高、全是旅客,稍有不慎,就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二是对设备故障信息不能做出准确预判。高铁调度员对闭塞设备、列控车载设备、防灾监控系统、CTC调度终端等设备的性能、特点如果没有全面掌握,遇有设备故障时,难以判断故障的影响程度。

二、确保高铁调度指挥安全的策略

1.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①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管理规范。在我国高铁的管理体系之中,不同级别、不同地区所设置的管理制度各不相同,甚至还存在非主管部门发文管理的现象。对于本文所讨论的高铁调度指挥安全问题来说,国家相关部门应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梳理、整合,并限制非主管部门的发文权限,进而形成有效且统一的管理制度。②严格执行会签制度。调度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部分问题则需要上级部门决策进行处理,这时,如果不同的主管部门同时向调度员下达指令,那么调度员必然会出现混乱,因此,会签制度在这一过程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不同主管部门及人员应针对实际状况进行协商,制定出统一的解决办法,最后交由调度员执行。

2.树立“高铁高标准”的理念,执行标准化作业。

高速铁路调度员都是从既有线调度岗位人员中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调度员。调度岗位本身专业性很强、人员流动性差、与外部交流机会少,为达到“高铁高标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高铁调度员的业务素质,实现高铁调度的作业标准化,让高铁调度员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讲标准话”,每日利用接班会前、领导干部巡台等时间进行业务知识提问和标准用语问答,不合格者将会被进行严厉的考核。“高标准、严要求”的做法打造出了一批一流的高铁调度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进一步细化应急预案。在列车运行的过程中,控制设备、CTC调度指挥设备、线路等都有可能存在隐患,同时,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是不可预估的,因此,相关部门及人员应结合这些紧急状况的发生对应的制定处理办法,确保调度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做到有据可依,从根本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对于高铁运输来说,除了自然灾害之外,大部分紧急状况的发生都能通过行车设备检查及行车设备施工等进行预估。结合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行车过程中所产生的检查结果就可以得到远程监测,进而有效的对列车未来的运行状况进行预估。提高高铁设备质量。高铁设备自身的质量是决定高铁调度指挥安全的基础,因此,在投入使用之前,相关人员首先应对这些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调试,并对结合列车运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建立安全问题库,由此分析出导致此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并及时进行处理。

4.从源头开始,抓住关键部位、关键环节

一是加强安全基础管理。要打造一支过硬的高铁调度指挥队伍,必须夯实管理基础。从目前状况来看,一是一些制度办法与实际作业需求脱节,可操作性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二是安全控制措施落实得不好,部分管理人员对高铁业务相对生疏,对高铁的管理和检查指导上存在着盲目性。

二是应急处置预案落实到位。为更好应对高铁突发事件,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置方案,快速果断进行应急处置,提前编制应急处置预案并落实到位尤为重要。由于事件的不可预知性,调度员应对非正常经验不丰富,出现问题时难免会出现手忙脚乱,应对无措的局面。

三是消除设备安全隐患。高铁设备如线路设备、CTC设备、防灾安全监控设备、高铁供电设备、动车组等都是保证高铁行车安全的关键设备。从目前集团公司几条运营线路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不稳定性,一旦遇到故障就可能直接威胁到动车组的运行安全。

5.确保高铁调度指挥安全的思路和方法

一是调度员要树立危机意识。调度员是确保高铁行车安全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调度员具有危机意识能提高抵御危机的能力,能有效防止危机产生,即便危机产生,也会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调度员树立居安思危的意识,认识岗位、环节和个人的行为都与列车的安全息息相关。

二是加强高铁知识培训。要通过日常培训、班前提问等一系列手段,强化调度员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达到精准的作业标准。一是对固定数据的设备类知识,如车站的中心里程、到发线长度、接触网分相区位置、动车组数据等全面掌握。二是对每日发生的临时数据,如交路变化、车底套用等相关信息内容,调度员能够熟知了解,提高班前了解质量。三是对基本规章,要常学,尤其是国铁集团、集团公司新出的电文等,必须做到熟知会用,不能在出现非正常情况时,现翻规章、电文。

三是深入开展应急演练。应急演练是提高调度员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要结合季节特点和非正常处置需求,有计划组织各工种调度员,开展应急模拟演练,演练场景的制定要充分模拟实际作业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做到不同的非正常事件叠加处置。通过对真实场景的模拟演练,促进高铁调度员对设备和规章的掌握和理解,积累应急处置经验。

四是强化工种协调配合。加强对高铁各工种调度的日常管理,明晰各自职责分工,涉及结合部的问题必须做到无缝衔接。各工种调度要在值班主任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遇有情况时,各工种调度间要积极配合,既要有明确分工,又要做到相互补位,及时通报情况,提供资料和参考建议。

结束语

新形势下,安全是铁路运输永恒主题,高铁调度指挥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牢固树立安全思想,以严格合理的管理制度、用先进的高科技力量和高度的责任心来确保高铁的绝对安全,高铁调度员除了应具有广泛的业务素养以外,管理能力、安全意识、法律意识等也是不可缺的。高素质的复合型的高铁调度员,有利于提高运输组织能力,提高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宋蔚晨.铁路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J].科技风。2014(03).

[2]王瑞斌.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安全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4.

论文作者:姜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浅谈高铁调度指挥安全论文_姜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