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工业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四川 德阳 618000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也随之发展迅速,机电一体化实质上就是实现对信息控制技术以及机械技术等方面上的相互结合、渗透的最终结果。对于整个机械制造行业来说,机电一体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发展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目前机电一体技术在制造业应用中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自动化;计算机技术
引言
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是讲信息控制技术和机械技术相互融合,目前,我国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同时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许多领域也得到了有效的应用,以机械制造业为例,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简化了机械设备的操控程序,促进了设备性能的充分发挥。探究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应用对于行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1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述
1.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概念及特征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种技术融合形成的精密配合的系统,通过这种融合实现了各项技术的优势互补,不仅扩大了技术的应用领域,同时也实现了机电一体化产品质量的提升。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体积小、重量轻。通过集成电路和半导体技术的应用对产品结构进行了优化,在保障性能的基础上实现了占地面积的减少。其二,运行效率高。集成电路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机械的运行效率。其三,可靠性高。电磁技术和激光技术的应用为机械设备的检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促进了检修效率的提高。
1.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优势分析
首先,有助于机械的调试与养护下,可以在原有配件的基础上,通过输入相应程序的方式对机械设备进行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能够结合机械设备的性能为其配置相应的系统程序,用于机械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机械设备性能的充分发挥。此外,机电一体化系统设置故障报警系统,一旦出现机械设备问题,系统就会发出报警,并对故障部位进行锁定和分析,为检修工作提供便利。其次,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机械产品,通常具备修复、监控、报警等多项功能,能够实现对机械故障及时发现、控制和处理。由此可见,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将机械故障风险控制在最低的范围内。同时,机电一体化产品主要是通过数字技术进行控制,降低了操控难度,缩减了工作流程,促进了机械控制运行效率的提升。
2应用机电一体化的优势
2.1提高性能
机电一体化的产品通常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相应的控制技术将数字信息显示在控制平面上,然后通过按相应的按钮来完成相应的指定操作,如此一来对于整个操作过程中省去了大部分复杂的操作,操作简便快捷,对机械控制性能有较大的提高改善。
2.2增加使用范围
相对而言,传统的机械产品太过单一,机电一体化的出现恰好改变了这种局面,使得产品技术变得更加多种多样,如此一来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大工程机械的适用范围,这样就会对我国的机械工程发展有着非常巨大的促进作用。
2.3机械调试与养护更为简便
在机械工程中利用机电一体化在不修改的前提下来实现合理的控制,只需要进行相应的输入程序,就能够对整个工程做出合理的调整。这样一来既能够满足机械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需求,又能实现自动化操作与控制,另外还能够自动的检测出工程机械中出现的一些故障,并且能够采取科学的措施对故障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这样就使得机械调试与养护更加的简便可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具体应用
3.1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工程机械中运营机电一体化技术,需要布设自动报警系统、故障诊断系统、监控系统等。其中监控系统的作用是对机械设备的实时运行状况进行反映,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监控系统会在第一时间将实际状况信息传递到故障诊断系统,完成故障的检测、分析以及处理,以此保障机械设备的运行安全。在这种模式下,系统会在故障发生时发出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可以将故障带来的损失控制到最小。综上所述,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引入到机械制造业中可以实现机械使用性能的最大化发挥,同时提高设备检修工作效率和质量。这样不仅有利于机械设备维护成本的控制,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3.2能够降低能耗,提升安全生产效率
在传统的机械制造业中不仅存在能耗高问题,还存在着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当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后,能够对生产效率低、能耗高等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改善。比如,传统机械工程中使用液压机的能量利用率仅仅只有30%左右,因为能源利用率低造成生产效率非常的低下,当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后,通过在液压挖掘机上面安装相应的监控设备以及配套的系统,最终经过实例测试后发现该液压设备在能源消耗方面有着显著的降低,同时对于生产效率有着非常大的提高。也可以将机电一体化中安装在柴油机上面,如此一来柴油机就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工作情况来调整适应的工作模式,这样柴油机就能够在能源消耗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调配,提升柴油机的工作效率,还能够节省采油机的能耗,避免浪费,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3.3机电一体化基础技术的实际应用
在机械制造业生产中,机电一体化的很多基础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体内容如下:首先,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的应用促进人员、生产活动、控制工作的有效协调配合,实现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全面控制,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业已经初步实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但我们仍需意识到部分领域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研发力度。其次,现场总线。通过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仪表和设备之间的信号连接,为各个设备之前的实时信息传递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其三,交流传动。通过传动技术的应用可以为信息的顺利交流提供有力的保障。相较于传统的直流传动技术,交流传动技术引入了微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实现了系统调速水平的提高。
4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4.1数字化
机电一体化的相应软件系统必须要在产品上要更好的发展数字化,数字化带来的可靠性、自我诊断、易操作等方面的优点都是机电一体化不可缺少的。
4.2网络化
现场总线技术以及局域网技术实现了家用电器网络化,利用网络加家庭或者公司企业中的所有电器集中在一起。
4.3智能化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人们最期待的机电产品不仅仅是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还必须要有一定的自我思考能力,能够对出现的不同问题做出不同的推理判断,并且能够根据自身的判断做出一系列相应的决策。更加智能化是目前人们在各行各业中不断追求,同时随着神经网络的成立,智能化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带来了全新的研究方向。
结语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整个机械制造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影响,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提升,尤其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微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机电一体化基于此已经逐渐的成熟。机电一体化技术也能够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而更好的发展,并且在这些方面上的发展,目前已经取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与提高。
参考文献
[1]许葳葳.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分析[J].时代农机,2017,44(4):33.
[2]周阳,周旭妮.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分析[J].硅谷,2015(3):133-134.
[3]王建宁,刘世军.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5(50):326-327.
[4]华爱琴.关于企业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分析与应用探讨[J].时代农机,2016,43(9):51-52.
论文作者:宋杨,罗炀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0
标签:机电一体化论文; 技术论文; 机械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机械制造业论文; 故障论文; 系统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