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丰县忠堡镇民族中学 445602
信息技术对学校教育教学而言,它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服务的重要工具(资源),对于学生学习而言,它是一项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基本技能。因此,大力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效益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引领自主学习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不用别人督促能对自己学习行为负责的自学行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学习效率。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标地带着问题去看书学习,查找自己所要问题的答案,再在“当堂训练”中去证明和巩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这就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一做法的好处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行动起来,去积极地思考和学习,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学有所得,因而可以使学生得到整体的发展和提高。自主学习能有效地发展学生自身的巨大潜能,培养自学能力。我们以往的“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做得委“实”,却没有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作用,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学习潜能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而在课堂上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作用,则可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自身的巨大潜能。因此,教师要在课前设计好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强化动手动脑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兴趣和习惯。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的欲望。这就要求教师要担当起导演的角色,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自觉地演好自己的角色,积极地动手动脑,自觉地去学习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实践中我们可能都有类似的体验,对于有些操作比如鼠标的单击、双击和拖动等,听起来或看起来觉得挺简单,但在自己实际操作时却觉得非常笨拙,这时才感觉到原来并不是想象得那么简单。就拿最基本的指法练习来说,一开始你可能连最基本的键位都不清楚,手指敲击键盘的姿势也比较笨拙,但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觉得轻松多了。如果能坚持每日练习的话,你的速度就会持续快速上升,最后甚至让你觉得不可思议。动手还可以增强你的自信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自信是学习过程中的巨大动力,只要亲自动手去试一试,实际操作一下,你就会从内心里感觉到计算机并不是那么神秘。这样,即使每次动手只有很小的一点点收获,你也会有一种日见成效的感觉,随之你的信心也会大增,学习劲头也就更大。
三、注重任务驱动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保证
任务驱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因此,任务驱动要根据学生实际进行确立。
1.任务驱动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等差异。教师进行任务驱动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内容,教师最好能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驱动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
2.任务驱动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和难点。任务驱动设计时要考虑任务驱动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说来,每个任务驱动中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最好不要有两个以上的重点和难点,过多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一开始先让学生有所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以及相关知识的积累后,再深入理解,然后适时地加以概括和总结,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运用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3.任务驱动要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在传统的教学中,引入有关概念时,往往是按“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的顺序进行研究教学的,学生在完成概念学习、消化和掌握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之后,才会进行分析认知。此时,教师再适时地加以总结、概括出其规律性点拔,让学生顺其自然地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从现象到本质全面掌握。
4.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当学生作为知识建构过程的参与者和实践者的时候,学习的目标更明确,完成任务更主动,从而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活动任务,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就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和熏陶。
四、突出技能培养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
技能是后天学习获得的,它的发展与提高是一个面向目标不断熟练化的过程,技能形成依靠反复实践。例如学习“制作多媒体作品”时,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创新,利用各种资源,通过不同渠道和方法收集各种多媒体素材,然后再用不同的工具软件(如Word、WPS、poweroint和Frontpge等)制作出具有个性特色的多媒体作品。衡量一门英语课程的真正标准是你英语说的有多好,衡量信息技术课程的真正标准是你用计算机帮助你解决了多少问题。学以致用和学有所用,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才是学习信息技术的最终目的。
论文作者:周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6月总第1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7
标签:学生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过程中论文; 就会论文; 技能论文; 《教育学》2017年6月总第1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