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甘肃论文,对策论文,现状及论文,民族地区论文,人力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2804(2005)04-0122-04
甘肃省民族地区民族地区人口总数超过300万,人口的总量很大,但人口的素质不高,专业技能以及科技创新能力低,使得沉重的人口负担未能转化为人力资本的优势,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负担,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一)甘肃省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现状
甘肃省民族地区劳动力资源数量丰富,存量增长快,年龄构成轻,这可以说是甘肃省民族地区在人力资源方面具有的一点优势,但真正高质量的人口却严重不足。首先,从绝对量上看,甘肃省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是丰富的。截止2003年底,甘肃省民族地区总人口317万人,占全国民族自治地方总人口的1.85%;全省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181万人,占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人口的2.25%;全省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自治地方总人口56.8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24个百分点。相对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能提供的就业机会来说,劳动力供给可以说是“无限的”。其次,甘肃省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存量的增长速度较快。2003年全省民族地区人口增长0.78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164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178个百分点。另外,与高增长相联系的是人口年龄构成轻,全省民族地区由于人口增长速度快,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人口年龄构成轻,表明今后一个时期的增长潜力大,经济活动人力后备资源充足。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高增长,加上甘肃省民族地区收入低,使得地区内部资本形成不足。如果没有外部的支持,极易形成“高人口增长——低收入——低储蓄——低资本形成率——低收入”的恶性循环,陷入所谓“低水平均衡”的陷阱。第三,正如舒尔茨指出的:人力资本是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以及贫富差距的决定因素。从长远看,制约甘肃省民族地区开发的最大障碍不是缺乏资金和项目,而是缺乏知识和人才。
(二)甘肃省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的行业配置、城乡配置和所有制分布不合理。在甘肃省民族地区总人口中,农业人口比重大(2003年底为87%),城市化水平低。在劳动力人口中,农业劳动力比重大,这种人力资源的二元结构,导致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集中表现为就业结构单一,分工程度低。从人力资源的产业配置看,第一产业比重高,其次是第三产业,最低的是第二产业。
从人力资源的城乡配置来看,乡村劳动力占绝对比重。在乡村内部,由于农村非农产业不发达,农业产业化低,农业劳动力占农村总就业比重为76%。由于城乡差别的存在,一边是城镇里知识分子大材小用,另一边是农村初中生、小学生甚至文盲是从业主体;一边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才不能人尽其用,另一边是科技兴农第一线找不到科技推广人员,农民为没有实用科技犯愁;一边是城镇里大讲知识更新,搞学历上档次,另一边是农村不少孩子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封建迷信盛行却没有足够的科学力量来抑制。
从人力资源的所有制分布看,在城镇就业中,国有经济单位的就业比重居高不下,不仅远高于东部发达地区,而且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非国有经济中的就业比重较低。由于就业结构比较单一,行业和职业的多样化程度低,分工不发达,从而限制了交换和市场范围的扩展,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从对高质量人力资源配置看,科技人员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直接从事工农业生产、科技推广和应用性科技研究的人员比较缺乏。既懂专业又懂经营管理的企业家更是稀缺。
2.贫困人口比重高。甘肃省民族地区农牧民群众脱贫手段单一,增产增收困难,加之自然条件严酷,社会发育程度低,造成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宰较高,脱贫任务相当艰巨。以甘南州为例,每年返贫率高达20%;按新扶贫标准,2000年甘南州合作市、临潭县、舟曲县、碌曲县、夏河县5个县市列入国家重点扶贫县,迭部县列入省列重点扶贫县,玛曲县有6个乡列入国家重点扶贫乡;全州有绝对贫困人口17.63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27%,占全州农牧村人口的33.5%;还有44.64万人的低收入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68.31%,占全州农牧村人口的84.8%。
由于贫困程度较深,且具有典型的“贫困综合症”——越是贫困、生产力水平低下,对现代科学技术需求不迫切,吸收不了科技人才,越不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有限的资金只能顾及生存,无法投资教育以求发展,反过来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下,科技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导致贫困。这是民族地区教育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因而导致了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本基础薄弱。
3.人力资源的文化素质低。(1)甘肃省民族地区全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较低。全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能够较为直接地反映出一个地区(或一国)的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也能间接地反映出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速度。著名的人口学家田学原提出了人口文化素质指数的概念,这一概念是总体人口平均所受教育年限的修正。由于是用同一权数计算,因此在不同时期具有可比性。人口文化素质指数的公式为:
C=(U*y1+H*y2+M*y3+L*y4+I*y5/U+H+M+L+I)
其中C为人口文化素质指数,U、H、M、L、I分别为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文盲半文盲人口数,y1、y2、y3、y4、y5分别为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文盲半文盲的受教育年限(一般假定上述各级教育程度的受教育年限分别为16年、11年、8年、4年、0.25年)。
研究表明,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在甘肃省民族地区还是在全国,人口文化素质指数在不断地提高。另一方面就甘肃省民族地区来看,人口文化素质指数虽然也呈上升趋势,但其上升的幅度并不大,且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说明全省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2)甘肃省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的文化构成低,从业人口的文化素质不高。改革开放以来,全省民族地区从业人口的文化素质一直在不断提高,文盲比重迅速下降,但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从业人口素质的要求相比,其总体水平仍然偏低,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西部大开发的需要。以甘南州为例,2000年全州成人识字率仅为65%,青壮年文盲率高达16%。科技人才缺乏,每万人拥有各类科技人员22人。
4.人力资源的开发环境不佳。(1)人力资源使用不足。甘肃省民族地区市场化程度不高,在观念上缺乏创业意识和积累冲动,不利于形成企业家成长的社会基础。人力资源使用不足的另一个表现是,制度上未能为现存人力资本提供充分流动的机会(如使党政机关的冗员流向民营、乡镇企业或相关专业的其他岗位)。以部门为主体的条式分割和块式分割,切断了人力资源城乡之间甚至城镇之间、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有效流动,再与经济性因素相结合便形成了习惯性的非流动偏好,导致大量人力资本存量不能转化为现实经济发展优势而显得相对过剩。同时,由于贫困地区企业少且效益差,大量科技人员从事着与自己专业毫不相关的工作,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也造成党政机关冗员过多无所事事。一些科技人员虽在对口专业部门工作,但因缺乏科研经费,立项困难,自身因没有进修机会而技能退化等,导致长期闲置。
(2)农村过剩的廉价劳力缺少就业机会,不能为本地经济创造价值。民族地区开发中对农村劳动力的开发和配置将关系到经济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占人口多数的农民的现代化。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有大量过剩劳动力,但乡镇企业的发展却极为落后。加之城镇和广大农村的人才和劳务市场处于发育初期,阻塞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向选择。
(3)人才严重流失。近年来,甘肃省民族地区人才流失使本已落后的科技事业雪上加霜。这样,民族地区在很困难状况下向教育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流向城市和东部。一部分城市和东部经济发展所用的人力资本是从民族地区免费流入的。由民族地区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却没有回流并形成收益。其结果是: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越是困难,由教育投资等形成的人力资本越是往城市和东部流动。这就是民族地区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困难——人力资本积累少并流失——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力资源开发困难”的恶性循环。
(三)甘肃省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甘肃省民族地区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上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系统开发和多层次开发。优化人力资源的内部结构,包括产业间的人力资本配置结构和产业内部的微观人力资本优化配置结构;注重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主体——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制订针对这一低素质人群的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和措施;注重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教育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为人力资源开发营造外部环境,创造条件,打破传统用人制度,建立人力资源市场机制。具体策略:
1.克服宗教因素、思想观念、环境束缚等因素对甘肃省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严重影响和制约,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引导民族地区群众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2.消除“能力贫困”和“机会贫困”。从贫困产生的深层原因看,注重人的发展应是消除贫困的重点所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甘肃省民族地区部分群众之所以陷入困境处于贫困状态,是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如人力资本不足、健康状况低下等),使其失去了创收机会和能力。因此,“能力贫困”或“机会贫困”是他们贫困的本质。消除的途径就是人人受教育,提高技能,增加医疗机构,创造就业机会。
3.培育企业家市场。甘肃省民族地区企业少,人们的创业意识使已经崭露头角的职业经理人获得就职和流动的机会,并为经营管理者的规范经营提供法律环境,对有创业意向者,采取鼓励措施,提供资金、法律方面的支持,充分发挥他们在吸纳就业中的作用。
4.培育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机制,促进人力资源的市场优化配置,使人力资源在价值规律作用下自由流动,才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配置水平,增值人力资本。因此,人力资源是民族地区开发最为重要的经营要素,高效的人力资源要素市场的建立,是甘肃省民族地区产业成长的重要外部环境。
5.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公平竞争和开放性,所以市场经济是一种能力竞争经济,那么相应的文化价值观也要由过去的权本位和亲情本位转向能力本位。就甘肃省民族地区现状而言,由于党政社团行政事业单位比重过大,在改革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过程中应切实加大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6.建立适当的人力资本选择和管理体制。产权制度要充分调动人力资本的积极性,还应在人力资本的选择及管理体制上形成适合于人力资本的体制。首先要按照人力资本的内在标准选择真正的人力资本;其次要有责权利相统一的选择机制,尤其是选拔人的人要承担责任,否则不能建立起有效的人力资本选择机制;再次对人力资本的选择完全实行市场化运营,双向选择,在人力资本的管理体制上也要完全按照资本的属性来确定人力资本的收益,从而充分尊重人力资本的经济利益,调动人力资本的积极性。
7.激活科技人才存量。甘肃省民族地区可以把暂时闲置的科技人才推荐到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私营、民营和外企,一方面激活了他们的专长,学到新知识;另一方面一旦本地区需要可减少引进人才的成本,同时把贫困地区的科技人才下乡扶贫攻坚与科研立项结合起来,把下基层扶贫成效与经费、晋升职称统一起来,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8.积极培植增量。(1)通过扶持农民的成人技术培训,既可激活乡镇现有大中专人力资源,又可提高农民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从而为民族地区农村发展创造条件。(2)坚持职业教育低级化与高级化相结合,扩展教育内容,解决教育与科技发展脱节问题。(3)完善民工人力资源市场,正确引导民工潮外流和回流,为民工外流提供信息中介服务、职业培训,提高民工人力资源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9.试行人力资本的持股制及年薪制。人力资本的自有性必然首先导致排他性的产权要求,这就是说,人力资本的首要经济要求是承认其产权。因为产权关系到个人对于财产(包括自身)一种排他性占有,产权制度安排是影响着经济绩效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不同于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它是有思想和有灵魂的,是潜在于人体之中的被动用和被经营性的资本。因此,要充分重视人力资本的应有经济利益,要在产权制度设置上将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特殊资本来看待,不能当作一般的劳动,其报酬不能仅仅使用工资这种属于一般劳动报酬的收益范畴,而是要同其他资本一样,要进入企业产权制度设置,要作为资本而参与分配,获得资本性的收益。具体来说,就是要推行人力资本的持股制及年薪制等。
标签:人力资本论文; 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人力资源成本论文; 人力成本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