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雷毅论文_雷毅

路桥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雷毅论文_雷毅

雷毅

湖北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58

摘要:道路桥梁是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社会发展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于道路桥梁工程的应用功能和施工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施工要求。混凝土材料是现代社会重要的建筑材料,因其较强的应用强度和耐久性,因而在建筑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不仅能够保证路桥施工的质量,还可以提升路桥的稳定性和强度,为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并且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路桥方面的建设也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发展态势,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来了许多的质量问题,造成了许多安全事故,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提高路桥的质量问题迫在眉睫,其中混凝土管理是路桥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某一方面来讲,混凝土的质量就决定着路桥的质量。对混凝土进行科学管理可以有效防止路桥开裂的现象,提高路桥的使用寿命。

1混凝土在路桥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1.1抗拉力较差

在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于路桥时,要注意混凝土的抗拉力是否达到要求。普通的混凝土在抗拉力方面,常出现抗拉力不足的问题。这是由于混凝土的构成材料具有一定的易脆性,如水泥、砂石以及石子,这种组合在一起的材料,在遇到一定的拉力或者弯曲作用力时,就会走形或者开裂。

1.2弹性不足

混凝土施工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缺点,就是弹性较差,能屈能伸的品性不够良好。这就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的路桥,在遇到较大的荷载量,并且当桥面受力不够均衡的情况下,桥面会出现裂缝。

1.3收缩易变形

普通混凝土虽然也具有一定的热胀冷缩能力,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尤其是温度变化的情况下,混凝土会出现收缩变化。不过在实际的路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中的水分会不断蒸发,蒸发越多,混凝土的体积变化就越大。不过混凝土的表层收缩速度,要大于内部收缩速度,这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收缩变形。

1.4耐久性较差

在路桥工程建设方面,混凝土施工曾以耐久性著称。不过,随着现代施工工艺技术以及材料技术的进步,发现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其实并不是太强,而是具有一些较差的特性、如在抗渗性、抗冻性以及抗腐蚀性方面,其表现就非常一般,这就影响了整体路桥的质量和品质。

2路桥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控制混凝土配比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在满足浇筑施工需求和材料性能的情况下,要尽量降低混凝土水灰比、坍落度,综合多方需求,将坍落度控制在80~100mm以内,以便减少泌水现象,将混凝土初凝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控制混凝土材料,选择硅酸盐类水泥和相应的强度等级。对于施工中的粗骨料问题要选择颜色相同、级配连续、不包含杂物的材料;细骨料要选择中粗砂,控制其含泥量满足施工要求。施工中使用的外加剂要经过合理计算确定其使用量、品类,同时满足不同施工需求。对于掺合料,要在考虑其活性的基础上,确保整体粒径可以提高混凝土内部密实度,并通过掺加细度在二级以上不含杂物的粉煤灰来改善其后期强度和整体流动性。

2.2混凝土结构PFC技术

混凝土结构PFC技术是一种半预制装配技术,在我国应用也较为广泛。围绕土木工程建筑的剪力墙外墙模与叠合式楼板结合展开具体施工是该技术的特点,其本身属于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它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能够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是一种相对折中真的技术手段,为广大施工单位所喜爱。

2.3采取保温措施

夏季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降低浇筑温度,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浇筑混凝土。还要适当减少混凝土浇筑层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方式,让混凝土温度较快散去,从而预防裂缝产生。还可以采用二次振捣策略,有效提升大体积混凝土密实度,确保结构稳固可靠,促进其抗裂能力提升。采取这种策略,还能让不同时间浇筑的混凝土紧密结合在一起,有效提升工程质量。如果外界气温骤降,可适当采取保温措施。常用措施包括:采用保温材料施工,利用碘钨灯或定时喷洒热水的方式,利用蓄存热水的策略进行处理。进而有效提升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及四周散热面温度,防止温度急剧变化而出现温度应力,有效预防裂缝产生。

2.4纵缝施工技术

在路面缝隙被填充后应进行压实处理,在开展压实操作时,应选用固定模板施工方式,人为将拉杆插入预留孔内。如果纵缝宽度超过4.5m,这时应将假缝拉杆型作为缝隙构造,即按照车道宽度进行纵缝施工位置的选择,保证施工的顺利开展。在进行插入作业时,应选择适当的拉杆插入设备,并在混凝土摊铺环节将拉杆插入孔内。钢筋混凝土的纵缝拉杆可利用横向钢筋穿过缝隙假纵缝,不需要重新设置横向的插入拉杆,只需要进行纵向缝拉杆的设置。纵向拉杆的设置能保证路面的牢固性,避免出现松动等现象。

2.5横缝施工技术

混凝土路面的横缝主要是由于在混凝土摊铺完成或者施工中断一段时间后,混凝土自身出现膨胀现象,对路面施工造成一定影响。通过横缝施工操作,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设置横缝施工位置时,应尽可能保证施工位置与缝隙一致,当出现两者不重合时,可利用螺纹传力杆进行施工操作。在利用传力杆进行横缝施工时,应考虑到不能利用斜缝对混凝土路面进行横向缝隙间距的设置,并且在调整杆长时,需要合理控制其长度。对于交通量较少的公路路面工程来讲,在开展混凝土施工操作时,可不设置传力杆的假缝型对缝隙进行构造,同样能保证路面质量。但是对于交通量较大或者收费广场等施工区域,应加设传力杆型架构,以对公路路面起到支撑作用。

2.6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

混凝土施工期间,其对模板的要求较为严格,在模板设计、制作、安装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予以控制,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建筑实际结构情况进行制作设计,设计过程中要确保拼装、拆除方便,在施工使用过程中确保模板整体稳定、平整、牢固;同时,注意现场形变问题影响混凝土结构,避免浇筑的浆体流失。选择模板材料过程中,要注意采用耐腐蚀、强度高、吸水性好、平整光滑的材料,选择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构件的情况来确定。对于钢模板,要对其内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以便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在使用螺栓固定模板时,要确保接缝处严密,进行模板外侧封闭时,可使用油膏对其内侧进行批嵌,在边缝位置要使用封条进行加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严格依照相应标准和操作规范进行施工。确保罐车运输、调度时间科学、合理,混凝土整体坍落度要及时进行检测,现场施工期间,混凝土下料的厚度、高度要认真进行监控,分层厚度要合理控制。施工过程中,要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振捣,确保振捣均匀,不出现漏振、过振的情况。可以采用重振捣的方式消除混凝土表层气泡。首次混凝土振捣结束后0.5h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振捣工作;在振捣过程中要注意对时间、深度上控制好混凝土,确保其深度在5~15cm范围,在混凝土表面起泡消失,下层无翻浆时可以结束振捣。

结束语

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管理,对于预防和解决实际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施工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的情况下,对于路桥施工来说,一定要做好控制管理,尤其是关键施工技术环节和工艺标准的控制管理,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措施,切实提高路桥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何小平.浅谈路桥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J].建筑知识,2016(6):30.

[2]郑贵龙.路桥沥青路面工程施工要点与质量控制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3):25.

[3]杨鹏飞.路桥工程过渡段施工技术要点及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8):8.

论文作者:雷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  ;  ;  ;  ;  ;  ;  ;  

路桥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雷毅论文_雷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